《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精选1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精选17篇〕.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精选17篇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1 声现象 第一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
3、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
4、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二、进行新课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 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 生丙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 生丁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生戊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总结概括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生甲打击或拨动物体可以产生声音. 生乙我们发声时没有打击,也没有拨动.
5、生丙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师生共同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声音产生的奥秘被我们揭开了谜底,为我们的成功合作 鼓掌. 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情绪十分高涨. 想想议议 师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生甲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 生乙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 生丙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生丁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生戊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
6、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生己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生庚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 师同学们刚才列举了生活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很好.关于声音的发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生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师同学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
7、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生甲声音由发声体传播出去,可能沿直线传播. 生乙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你的猜想. 生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 师刚才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生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师雷声的传播不需
8、要介质吗? 生意见有分歧.有的认为不需要介质,有的认为需要介质.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 演示 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请同学们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 生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直到听不到铃声. 师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生随着空气逐渐进入,铃声逐渐加强. 师启发学生思考,由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真空不能传声. 师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
9、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生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看录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
10、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 wave.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 生甲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 生乙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生丙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 生丁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 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 问题1:声
11、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生甲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生乙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25 时蒸馏水中的声速为1497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生丙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
12、实值. 第一组: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s,再测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t,利用v= 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第二组:测出海底的深度s,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测出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时间t,利用v= 就可以算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第三组:对着山崖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t,再测出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s,利用v= ,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第四组:利用声纳对着墙壁发出超声波,它会自动记录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的时间t,再测出声纳与墙壁之间的距离s,利用v= 计算出声音在空
13、气中的速度. 第五组:两个同学相距较远的距离s,让其中的一位同学喊话,并记下开始喊话的时刻t1;当另一位同学听到喊声时,也记下听到喊声的时刻t2,则利用v= 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师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祝贺同学们成功的设想,课后若同学们能通过实验测出声速,就更加完美了. 动手动脑学物理 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 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 方法3:把手放在桌面上,当用力敲打桌
14、面时,感觉手在振动,说明桌面在振动 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s1=1500 km,快车的速度v1=105 km/h,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1= =14.3 h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为s2=1200 km,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v2=600 km/h,则喷气式客机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2= =2 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3=340 m/s,北京到上海的距离s3=1000 km,声音传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3= =0.8 h 3.能听到两次敲打声.第一次声音是由铁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中的空气传来的.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
15、.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四、布置作业 P16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在作业本上.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 教学难点: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利用回声计算 教学工具 橡皮筋、直尺、哨子、小铃铛、梳子、音叉、杯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电闪雷鸣、江河咆哮、鼓乐齐鸣、放鞭炮、电锯切割木板、小孩啼哭等画面 引语从刚才看到
16、的这些现象中,可以说人们从呱呱落地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音打交道,声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我们即熟悉又陌生,那么,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探讨声音的奥妙呢?学生回答:想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与声音有关的问题 观看录像 由直观的画面创设声音产生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声音的产生 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准备的器材及周围可利用的物体,如铅笔盒、书、纸、笔等来做实验,想办法让它们发声,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注意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看哪一组最先发现? 师巡视并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利用不同物
17、体进行发声实验,在探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有的拉长橡皮筋,有的拨动尺子,有的吹口哨,有的摇小铃铛等等自己设计的实验,兴趣盎然。 引语现在已有不少组同学发现问题了,下面我们共同交流一下 其它小组的同学是否和他们有同样的发现?还做了哪些实验?学生交流。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善于动脑,把不同器材结合使用很好,下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声音的产生。用手按住喉头部分,大声说“振动 生活中声音产生的现象很多,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物体是如何发声的?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加深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为后面发现声音的产生的原因作好铺垫学生在交流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他们的交流尽可能多的做实验,通过实验也就
18、不难得出声音产生的原因,让他们真正体验探究的快乐。 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有谁知道蝉是怎样发声的? 思考烈日当空的中午,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旅行者常常会听到“砰、砰神奇的枪声,这时大家都会惊恐地趴在地上躲避,原来撒哈拉沙漠中午的气温超过42,沙漠中的石灰岩受热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炸裂,现在你知道枪声哪来的吗? 有时我们需要将声音记录下来,怎么办呢?学生阅读课本31页 (2)声音的传播 我站在讲台上说话,你们可以听见,声是靠什么传播的呢? 同学们思考固体能否传播声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气体、固体可以传声,那液体能否传声呢? 师:出示装
19、有小金鱼的鱼缸,轻敲鱼缸,看金鱼的反应,说明液体也可以传声。 师: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总结归纳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问题(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科学吗? 师用塑料圈在水平方向上来回推动,可以看到疏密变化从而引出声波,学生看课本33页明确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 看来声的传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声有一定的速度。同学们通过33页小资料的表格,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一般来说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3)
20、在空气中声速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在教室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为什么? 学生回答,声传播的速度慢 学生仔细分析讨论,然后起来交流获得的信息。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声速 通过学生分析表格获得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回声。 三,整体感知 学生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传播的形式,声速的大小。 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四,知识拓展 课本34页1、2、3、4、5 学生完成练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对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不足之处? 学生纷纷发言 六,布置作业 刻印题一页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
2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
22、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上节课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物理要学习的几方面的知识,谁还记得是哪几方面的知识? 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看似简单,但又有着许多奥秘的声现象。 二、新课教学 老师: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如海浪的声音、优美的音乐声、汽车的喇叭声、老师讲课的声音等等,谁还能举出一些声音的例子? 学生:小鸟的叫声、电视机的声音等。 老师:这么多种声音,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就由我带着你们这些将来的大科学家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我们先从身边的声现象开始研究。 (一)声音的产生 老师:研究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科学探究的几个
23、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评估 实验 做直尺发声的实验; 老师:尺子在发声的同时有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总结(尺子在振动)。 讲话(四班最棒!),同时用手摸喉咙处; 老师:讲话的同时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体验。 老师:前面两个例子声音产生的同时发声体都在振动,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妨猜想一下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在振动,那么我们就应该设计实验来验证。 (3)拉皮筋,看到皮筋振动的同时听到声音,此实验证实了我们的猜想。 老师:这些声音产生的时候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其振动,有没有看不见振动的声音呢?如果遇到了我们又该怎么样来证实
24、自己的猜想呢? (4)取一个鼓,敲一下 老师:鼓发出了声音,但是却看不见振动,是不是我们的猜想错了呢?你们自己想想改怎么办呢? 学生:是因为鼓的振动太微小了,我们看不见,所以应该用东西放大这种振动。(在鼓面上放上粉笔头,再次敲击,粉笔头弹起)粉笔头弹起说明鼓发声也是由振动产生的。 老师:很好,那我们再做几个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5)敲击音叉 老师:这个也看不见振动,那位同学来试试这也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呢?器材可任选。 学生甲:敲击完音叉之后靠近原本不动的悬挂着的乒乓球,发现小球被弹起。 学生乙:敲击完音叉之后把音叉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发现水花四溅。 老师:请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对以上实验
25、进行分析论证,你们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我们发现每次产生声音时物理都在振动,因此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敲击钹一次之后,有余音产生,用手捂住,使其振动停止,发现声音也消失了 老师:由这个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老师:不同的声音振动的部位不同,人讲话是声带振动,吹笛子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敲鼓是鼓面振动,拉二胡是弦振动等。我们的祖先特别善于思考,既然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怎么样才能重复发生呢?如果是你,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重复发声呢? 学生猜想 老师:如果我们将发声物体的振动规律记录下来,然后再按照记录下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
26、,早期的唱片机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做成的。 (二)声音的传播 1.气体传声 老师:班上有没有人听不到我讲话的声音呢? 学生:没有 老师:我是贴着你们的耳朵上讲的吗?我离你们有一定的距离,为什么你们能听到我的声音呢?比如说我想喝水,必须先把水倒到杯子里,用杯子把水送到我嘴边才能喝到水,杯子就是我喝水的媒介。我们之间是什么传播了声音呢?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 学生:我们和老师之间只有空气这种物质了,所以我猜想应该是空气就是声音传递的媒介。 老师:猜想不等于就是事实,下面我们就证明一下,如果没有空气(即真空状态),我们还能不能听到声音呢? 演示实验用声音传播演示器。 (1)有空气时接通电源能听到声音 (2
27、)用抽气机把空气抽出去之后声音变小了 (3)慢慢放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大 总结:气体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 老师:物理学中把传播是所需要的物质叫介质,故气体是声传播的介质。 老师:自然界中除了气体还有固体和液体,那么固体、液体也能传声吗?为什么呢?请举例说明。 2.固体传声 学生: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够穿过固体让人听到,所以固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实验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手轻轻的划,能从木头里传来很清晰的声音。 结论:固体也可以传声。说明固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3.液体传声 老师:我们都是在海岛长大的,钓鱼一定不陌生,谁知道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不能在岸上大声讲话。 老师:为什么?
28、 学生:那样会吓走鱼的。 老师:鱼被液体包围着,也能听到声音,说明了什么? 学生:液体也能传声,液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 老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
29、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总结:(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在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在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在传播速度。 (2)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5.声波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在形式传播。 6.回声 对着大山喊,能听到回声,回声是怎么回事? 老师以相同的声音在教室、操场讲话,听起来为什么不一样呢? 当回声与原声之间在时间间隔小于0.1S时,人耳就听不到回声了,此时, 回声对原声起到加强的作用。 三、练习 1.能不能在太空进行音乐会?为什么? 2.人在岸上讲话,水里的鱼通过那些介质听到声音?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30、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1、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教具准备】 音叉、乒乓球、水杯、广口瓶、声音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中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美妙的的音乐声,路上吵杂的汽车声,孩子们的玩耍声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边放录像边说明)问: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声音的产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声带在振动) (2)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
32、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3)演示实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叉溅起水花 (4)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片,敲击鼓面,纸片会被弹起。 问: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2)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的发声是不同的。
33、 用收音机播放一小段音乐.并问,这美妙的乐声也是有发声体在振动吗?从收音机中小心地取出喇叭,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喇叭在振动? 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轻小物体观察它们在喇叭发声时是否跳动.实验验证:用碎纸揉成纸团放在喇叭纸盆上,打开收音机音量旋钮,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观察共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级团在喇叭纸盆上跳动,并闭音量旋钮,纸团停止跳动.发声的喇叭在振动。大家一起唱音阶“1-3-5-1,l-5-3-l边唱边用手摸颈部喉头部分,发声时喉头是否在振动?喉头振动停止,发声是否也停止?发声时喉头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时喉头在振动.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5 一、
34、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l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l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l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l 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l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l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二、 设计思想 以从生活走向物理,努力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为基本指导思想
35、。导入上紧扣书中彩图,以大象间是如何交流的?作引入,展开部分以探究为主要体系,构建课堂双主体。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和观察以及教师演示,使学生从多角度明白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三、 教具准备 音叉、小槌、橡皮筋、玻璃钟罩、抽气机、收录机。 四、 教学过程设计 让学生看P10大象的图,让学生思考,讨论: 1、 关于大象你了解多少?(大小、种类、生活习性等) 2、 你认为大象之间如何进行交流? 阅读P11文字。学生讨论:猜测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中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声? 3、 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能产生人类听不到的声吗? 4、 你知道哪些动物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吗? 这些问题学过这一章后就可以解决
36、了。 用收录机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出课题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一、声的产生 (探究)让学生自己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 (演示)敲响音叉,观察发声的音叉。 张紧的橡皮筋,用手指拨动,使其发声。 观察课本P12四张图。 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想想议议)观察P13插图,教师介绍: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器官发出声音。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音器官,而雌蝉没有,在腹部只有接收声音的器官。 二、声音的传播 (探究)声怎样从发生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1、 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
37、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2、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这里也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制作土电话,实验方法如上。) 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演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玻璃钟罩里,接通电源,然后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最后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钟罩内,请学生观察现象。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问: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教师稍作介绍(以水波作比较),略) 总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想想议议)请学生设计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小实验。或找出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
38、能听见岸上的讲话声;(2)鱼在水中可以感受到岸上风吹草动。 总结: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以上通过自己探究固体传声,教师演示气体传声,学生设计液体传声,使学生明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例如:雷声、回声等,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的声音,也是很好的例子。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学生阅读P15小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总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 本课小结:略 五、 课后探究与实践 1、
39、给你以下器材:秒表一个、听诊器一套、塑料保鲜袋一个、大烧杯一只和一些水。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吗?说出你的方法并动手试一试。 2、动手实验: 【器材】火柴盒、尺子和棉线1米左右. 【步骤】 (1).把棉线的一端穿进火柴盒,连在盒内的火柴杆上,另一端拴在尺子上,如图1. (2).一位同学手拿火柴盒紧贴在耳朵上,同时堵住另一只耳朵;另一同学用手指甲在靠近拴线的尺子一端划动,这时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的同学将会听到_,它是由_产生的,同时观察一下拉紧的棉线,发现_,这说明声音是通过_传到这位同学耳朵里.分析声音由声源(振动的刻度尺)传到这位同学耳朵里的过程:_。 3、设计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