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差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差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差异.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拟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差异龚华生摘要:中美国家审计法律制度既具有类似之处,也存在着区别。本文主要从审计机构的隶属方式、审计范围和审计结果的处理三个方面作了比拟,并就如何完善中国国家审计在这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作了简单的阐述。国家审计制度作为行政监视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上层建筑,必定要遭到国家消费力水平、社会经济体制与治理方式、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与教育开展水平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妨碍。中美两国在上述社会环境要素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中美国家审计制度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是从这两种国家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区别方面进展比拟分析。一、审计机构的隶属方式中国的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
2、隶属于国务院,审计署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国的国家审计制度属于“行政方式”的国家审计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91、109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视制度,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县级以上的地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第8、9、28条的规定,中国国家审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审计的治理体制。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地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上级审计机关能够将其审计范围内的有关审计事项受权下级审计机关进展,上级审计机关也能够对下级审计
3、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严重审计事项直截了当进展审计。美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审计总署(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直译为政府责任办公室,简称GAO)隶属于国会,审计总署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美国的国家审计制度能够说是“立法方式”国家审计制度的典型代表。依照美国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第301条规定:“应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机构,即审计总署,其独立于行政部门,在审计长的监视和指导下工作”。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地点自治的分权原则,因而审计总署与州、地点的审计机关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州、地点的审计体制也有差异,如纽约州审计长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其地位与市长、
4、市议会议长平行,直截了当对选民负责;华盛顿特区的审计办公室则属于特区议会,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依照中国宪法第80、86条和审计法第15条规定,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决定人选,并由国家主席任免,在没有违法渎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撤换。美国审计总署最高首脑为审计长(Comptroller General),依照美国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第301、302、303条的规定,为了保证审计长的独立性,国会给予其相当超然的地位,审计长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任期15年,不得连任,除非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决议或遭到众议员的弹劾,不得以任何理由罢免审
5、计长,同时为了保障其退休后的生活,在其退休后仍能够领取全薪。中国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权威性相关于美国来说较差。作为“行政方式”国家审计制度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国家审计机关并未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所属的整个行政权力系统,只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一种方式上独立的治理方式。现行审计法作为权威性的法律标准,还缺乏针对性的详细规定,由于“审计的概念和独立性的概念,好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1921年预算和会计法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上” 等方面进展制度上的完善。有学者提出中国国家审计体制应该改
6、“行政方式”为“立法方式”,各级审计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领导。我们认为从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开展情况和历史传统综合考虑,建立“立法方式”国家审计制度的设想是不合适现阶段中国国情的。目前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完善现行“行政方式”的国家审计体制,特别是要理顺双重领导体制的纵向与横向关系。因而比拟实在可行的是借鉴国家工商行政治理机关进展垂直治理的做法,把地点各级审计机关由地点双重领导体制改为垂直领导体制,由审计署对地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以切断地点审计机关与地点政府的组织设置、人员任免、经费来源等行政关系,使地点各级审计机关独立性有比拟大的提高,从而使地点审计机关在
7、地点行政监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审计范围国家审计范围包括审计的对象范围和审计的内容范围两个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法律、审计技术与手段开展的差异,中美两国在审计范围上也存在不同之处。从审计的对象范围来看,依照中国审计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中国国家审计的对象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视的单位。而依照美国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和1945年政府公司操纵法的规定,其审计对象包括除中央情报局和总统办公室以外的联邦政府各部门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开支有关的事项。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审计的对象范围比美国更广一些。但美国审
8、计总署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力度和及时性上,不分内外,如今审计总署工作的范围包括了联邦政府在世界各地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的所有行动。例如,审计总署的工作人员自伊拉克战争完毕后就到达了伊拉克,关注参军队后勤到结合国石油换食品工程合同的本钱等所有征询题。比拟之下,中国国家审计机关对外审计的力度和及时性上必须加强,以遏止目前存在的部分国家驻外机构和企业“监视主体虚位”的现象。从审计的内容范围来看,依照中国审计法第2条第3款规定,审计机关对审计对象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展审计监视。但从中国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根本上限于传统审计中的财政审计和财务审计,关于经济效益审计和社会效益审计涉及得
9、比拟少。而美国自1945年立法机关改组法公布后,审计总署开场把留意力转向检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益性(Effectiveness)(简称“3E”,即绩效审计)。20世纪70年代美国审计总署的“3E”开场走向准则化,1972年,美国审计总署依照立法所给予的权限,制定了政府机构、计划工程、活动和职责审计准则,它规定审计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财务和合规性审计;二是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三是工程效果审计。后于1981年、1988年和1994年三次对此准则进展修正,并最终改称为美国国家审计准则。目前“3E”审计的比重已经占到美国审计总署工作量的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比较 中国 美国 国家 审计 法律制度 差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