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系统的演变.ppt
《语言系统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系统的演变.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系统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语法的发展语法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第九章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系统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发展一、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一、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1 1、方言和亲属语言;、方言和亲属语言;2 2、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3 3、古代借词、古代借词1 1、方言和亲属语言;、方言和亲属语言;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了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差异。这些
2、差异往往代表了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阶段。如如: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古入声已经派到四声里去了。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古入声已经派到四声里去了。但方言里入声还很普遍,人们正是从方言中入声的发但方言里入声还很普遍,人们正是从方言中入声的发音状况总结出了这一声调的发展规律;音状况总结出了这一声调的发展规律;再如再如:今天北京话能够作韵尾的辅音只有今天北京话能够作韵尾的辅音只有n,ngn,ng两个,历史上两个,历史上曾有曾有b b、d d、g g、n n、ngng、m m六个,今天的广州话仍然这六个,今天的广州话仍然这样。北京话样。北京话“立、力、栗立、力、栗”三字同音,广州话却不三字同音,广州话
3、却不同音:同音:立立leb leb 力力lig lig 栗栗ld ld 再如再如“新、心新、心”两个字,北京话同音,广州话却不两个字,北京话同音,广州话却不同音:同音:新新sen sen 心心semsem尖团合流尖团合流尖音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和齐齿、撮口二呼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和齐齿、撮口二呼组合的音。如京剧中合的音。如京剧中“祭祭”的读音。的读音。团音团音舌面前塞擦音、擦音和齐齿、撮口二呼组舌面前塞擦音、擦音和齐齿、撮口二呼组合的音。如京剧中合的音。如京剧中“基基”的读音。的读音。北京话里:北京话里:舌尖前塞擦音只能和开合两呼组合舌尖前塞擦音只能和开合两呼组合,舌面前塞擦音只能舌面前塞擦
4、音只能和齐撮两呼组合和齐撮两呼组合也就是说和也就是说和齐撮两呼齐撮两呼组合的舌尖前塞擦已经腭化成了组合的舌尖前塞擦已经腭化成了舌面前塞擦音。舌面前塞擦音。也就是说尖团已经合流也就是说尖团已经合流尖音尖音:挤妻西取须酒尖煎钱仙先千全旋选接节绝雪心进亲信挤妻西取须酒尖煎钱仙先千全旋选接节绝雪心进亲信旬集习七将枪想雀削井清静性积席旬集习七将枪想雀削井清静性积席团音团音:鸡欺希去虚九检肩干掀件牵拳权圈结劫掘血今斤勤欣鸡欺希去虚九检肩干掀件牵拳权圈结劫掘血今斤勤欣均急吸吉姜强香脚却京轻敬形击激均急吸吉姜强香脚却京轻敬形击激 我们看看其他方言尖团分合情况:我们看看其他方言尖团分合情况:苏州话:苏州话:“精
5、精”tsitsi “经经”t”ti i 广州话:广州话:“精精”tsitsi “经经”k”ki i 厦门话:厦门话:“精精”tsitsi “经经”k”ki i 又如吴方言中尖团情况(又如吴方言中尖团情况(p243p243表格)表格)得出规律:得出规律:宋时:宋时:k k xk k x ts ts s ts ts s后来:后来:k k xk k xts ts sts ts s开、合、齐、撮四呼齐撮齐撮tt t t 开、合开、合一种语言在地域上的差别可以反映它在时间上的发展一种语言在地域上的差别可以反映它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研究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别是探索语言发展的序列。研究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别是探
6、索语言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一种重要途径。2 2、利用书面文献资料、利用书面文献资料(1 1)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根据拼写方法以及方言的佐证,我们可以探索语言的根据拼写方法以及方言的佐证,我们可以探索语言的发展线索。发展线索。如:英语如:英语light,fight,heightghlight,fight,heightgh不发音。不发音。参照方言我们可以知道他过去读参照方言我们可以知道他过去读xx ,后来消失了。,后来消失了。(2 2)古今诗韵的差别)古今诗韵的差别诗歌要求押韵。诗歌要求押韵。比如:比如: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李
7、白李白越女词五首越女词五首之一之一今天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今天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又如:又如:关雎关雎第一章今天读起来仍然押韵,第二、三章就第一章今天读起来仍然押韵,第二、三章就不再押韵了:不再押韵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得,寤寐思,寤寐思服服。悠哉悠哉,辗转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侧。参差荇菜,左右参差荇菜,左右采采之。窈窕淑女,琴瑟之。窈窕淑女,琴瑟友友之。参差荇之。参差荇菜,左右菜,左右芼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乐之。之。(3 3)形声字)形声字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是形声法,可是有许多字汉字的
8、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是形声法,可是有许多字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如以下诸字:如以下诸字:江潘江潘 提题提题 待诗待诗 通通 路路 庞庞 移移 谅谅 悔悔形声字是研究语音发展的宝贵资料,但是要以古文形声字是研究语音发展的宝贵资料,但是要以古文字为准。字为准。3 3、古代借词、古代借词古音还可以从古代的借词去探索。古音还可以从古代的借词去探索。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了大量经文。很多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了大量经文。很多词语都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我们可以从梵语拼词语都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我们可以从梵语拼写中知道相应汉字的古代读音。写中知道相
9、应汉字的古代读音。例如:例如:佛经中佛经中“佛陀佛陀”是梵语是梵语buddhabuddha的译音,这就清楚地告的译音,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当初翻译的时候,诉我们,在当初翻译的时候,“佛佛”大致念大致念“budbud”,“陀陀”大致念大致念“dhadha”。梵文梵文 namasnamas,汉语音译作汉语音译作“南南无无”,用用“无无”字对译原词的字对译原词的“ma”ma”。另一方面,外语从古汉语借去的词同样也能提供音另一方面,外语从古汉语借去的词同样也能提供音变的线索。变的线索。隋唐时期,汉民族的文化对日、朝、越等国有很大隋唐时期,汉民族的文化对日、朝、越等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从汉语借去大量词
10、语。的影响,它们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例如例如“鸡鸡”“”“饥饥”两字,两字,日译吴音日译吴音 日译汉音日译汉音 朝鲜译音朝鲜译音 越南译音越南译音鸡鸡 kai kei kiei kekai kei kiei ke饥饥 ki ki kwi ki ki ki kwi ki 这说明这说明“鸡鸡”“”“饥饥”两字在隋唐时韵母不同,不是两字在隋唐时韵母不同,不是同音词,它们的声母是同音词,它们的声母是kk,还没有腭化成现在的,还没有腭化成现在的 t t。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每个音位都处于系统之中,音位系统具有平行对称的每个音位都处于系统之中,音位系统具有平行对称的特点,因此语音的变化
11、都是很齐整的,可以用特点,因此语音的变化都是很齐整的,可以用“规律规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形式表达出来。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的集合,音位的演变也是以区别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的集合,音位的演变也是以区别特征为单位,某一个区别特征的变化会涉及到同一聚特征为单位,某一个区别特征的变化会涉及到同一聚合群中的所有音位。合群中的所有音位。浊音清化浊音清化中古汉语声母中有一中古汉语声母中有一整套全浊声母整套全浊声母 b b、dd、dZdZ、zz、gg等。等。清浊是一对清浊是一对区别特征。区别特征。“浊:这一区别特征浊:这一区别特征的消失,使原来的浊的消失,使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12、。的清音合并。该规律可以总结为:该规律可以总结为:1 1、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2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时、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时有两种情况:有两种情况:若为平声,与送气清音合并;若为平声,与送气清音合并;若为仄声,与不送气清音合并。若为仄声,与不送气清音合并。平送仄不送平送仄不送语音演变规律性的特点:语音演变规律性的特点:1 1、语音演变的条件性。、语音演变的条件性。变化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变化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比如:比如:ts/ts/、k k两组腭化为两组腭化为t t组的条件就是在齐、组的条件
13、就是在齐、撮二呼的前面;撮二呼的前面;浊音清化的条件只限于口音,而且要按照声调的平仄浊音清化的条件只限于口音,而且要按照声调的平仄有送气与否的区别。有送气与否的区别。凡符合条件的一律都变,没有例外。凡符合条件的一律都变,没有例外。2 2、语言演变的时间性。、语言演变的时间性。比如:比如:宁波话,古代的宁波话,古代的k k在齐、撮二呼的条件下腭化而成在齐、撮二呼的条件下腭化而成t t(如(如“基基”、“鸡鸡”等),所以在语音系统中等),所以在语音系统中应该不再有像应该不再有像kikikiki这样的音位组合。这样的音位组合。但是,而实际的语言中却有但是,而实际的语言中却有kiki(甘、干、敢)等(
14、甘、干、敢)等音位组合。这个音位组合是在腭化规律起作用的时期音位组合。这个音位组合是在腭化规律起作用的时期以后产生的语音现象,所以不受这一规律的支配。以后产生的语音现象,所以不受这一规律的支配。3 3、语音演变地区性。、语音演变地区性。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行。浊音清化只是在北方方言里面起作用,在吴方言并没浊音清化只是在北方方言里面起作用,在吴方言并没有发生清化现象。有发生清化现象。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
15、史比较法1 1、语音对应关系、语音对应关系语音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就使得从一种语言分语音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就使得从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语音对应关系。系,这就是语音对应关系。例如上海话和北京话的双唇塞音有如下对应:例如上海话和北京话的双唇塞音有如下对应:1 1上海话的上海话的p p相当于北京话的相当于北京话的p p;2 2上海话的上海话的P Ph h相当于北京话的相当于北京话的p ph h ;3 3上海话的上海话的b b相当于北京话的相当于北京话的p p或或p ph h;条件是:仄声字相当于条件
16、是:仄声字相当于p,p,平声字相当于平声字相当于p ph h。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亲属语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也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言之间也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我们正是根据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确定语言我们正是根据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的。的亲属关系的。2 2、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来拟测原始“母语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
17、,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过程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语系的研究。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语系的研究。应用历史比较法构拟我国中古音系,目前已经取得了应用历史比较法构拟我国中古音系,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一些成果。纳纳擦擦百百北京natsh apai苏州n?tsh a?p?梅县naptsh atpak广州na:ptsh atpak厦门laptsh atpik,pa推测辅音韵尾的发展:推测辅音韵尾的发展:最早有三个辅音韵尾,后来变成了最早有三个辅音韵尾,后来变成了?,后,后来又脱落了。来又脱落了。第二节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语法的演变一、组合规则的演变一、组合规
18、则的演变1 1、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词序的改变。的改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君美甚。忌不自信。忌不自信。2 2、从古到今,汉语的语序只有一些小的改变。、从古到今,汉语的语序只有一些小的改变。(1 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忌不自信 吾谁欺?不吾知也吾谁欺?不吾知也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2 2)偏正结构)偏正结构现汉是现汉是“小名小名+大名大名”北京市北京市 桑树桑树古汉是古汉是“大名大名+小名小名”城濮城濮 鸟乌鸟乌 丘商丘商(3 3)比较句)比较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闻道也,固先于吾其闻道也,固先于吾二、二、
19、聚合规则的演变聚合规则的演变1 1、主要是形态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语法范畴的、主要是形态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语法范畴的变化和词类的增减。变化和词类的增减。原始印欧语富于形态变化。据拟测,名词有三个性、原始印欧语富于形态变化。据拟测,名词有三个性、三个数、八个格的变化。三个数、八个格的变化。这些形态变化在现代英语中基本上消失了,只有一些这些形态变化在现代英语中基本上消失了,只有一些留存的遗迹。留存的遗迹。2 2、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和许多欧、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和许多欧洲语言有不同的趋势。洲语言有不同的趋势。拿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拿现
20、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词类的界限比古代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特有的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特有的量词量词;二是开始出现二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构词词缀(子,(子,-儿,头等等)和表儿,头等等)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构形语素(一了,(一了,-着,着,-过)。过)。3 3、量词是汉语后期的类。先秦时还很少见。两汉时开、量词是汉语后期的类。先秦时还很少见。两汉时开始兴起,南北朝时大量使用。始兴起,南北朝时大量使用。动态助词动态助词“着着 了了 过过”黏着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成
21、黏着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成为这两类词的主要标志。这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的。为这两类词的主要标志。这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的。汉语的双音化使得双音节词的两个语速意义上发生了汉语的双音化使得双音节词的两个语速意义上发生了轻重变化,其中一些意义比较轻的语素逐渐虚化成轻重变化,其中一些意义比较轻的语素逐渐虚化成词缀。词缀。词缀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的构成手段,出现了派生词词缀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的构成手段,出现了派生词构词法。构词法。4 4、语法中的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有密切的联系,一方、语法中的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化。面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化。拉丁语有丰富的形态变
22、化,词与词的关系可以通过词拉丁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词与词的关系可以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词序不占重要地位。形变化表现出来,词序不占重要地位。比方比方“女孩儿爱母亲女孩儿爱母亲”这样一句话可以有各种词序这样一句话可以有各种词序(matremmatrem母亲,宾格;母亲,宾格;puel1apuel1a女孩儿,主格;女孩儿,主格;amatamat爱):爱):1 1Matrem puella amatMatrem puella amat。2 2Matrem amat puellaMatrem amat puella。3 3Amat puella matremAmat puella matrem。4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系统 演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