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ppt
《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ppt(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第一节:有关薪酬的思考第一节:有关薪酬的思考第二节:薪酬管理概述第二节:薪酬管理概述第三节:薪酬设计第三节:薪酬设计第四节:制定薪酬计划第四节:制定薪酬计划第五节:人工成本测算第五节:人工成本测算第六节:员工福利管理第六节:员工福利管理2薪酬福利管理第一节:有关薪酬的思考第一节:有关薪酬的思考一、薪酬分配问题分析一、薪酬分配问题分析二、薪酬分配的几个命题二、薪酬分配的几个命题三、薪酬分配的根本目的三、薪酬分配的根本目的3薪酬福利管理一、薪酬分配问题分析没有考核基础,缺乏分配依据没有考核基础,缺乏分配依据对各种分配形式的作用缺乏理解
2、对各种分配形式的作用缺乏理解没有把企业战略与理念设计进去没有把企业战略与理念设计进去没有弄清评价要素与分配形式的关系没有弄清评价要素与分配形式的关系4薪酬福利管理二、薪酬分配的几个命题回报和奖励价值创回报和奖励价值创造者造者明确和区分明确和区分价值贡献价值贡献把价值做大把价值做大对未来的影响对未来的影响分配实现分配实现分配依据分配依据分配基础分配基础命题作用命题作用价值如何分配价值如何分配创造了多少创造了多少价值价值谁创造了谁创造了价值价值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价值回报价值回报价值贡献度价值贡献度价值来源价值来源价值命题价值命题价值分配理念价值分配理念价值评价理念价值评价理念价值创造观价值创
3、造观5薪酬福利管理三、薪酬分配的根本目的薪薪酬酬分分配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支持企业战略支持企业战略支持企业战略支持企业战略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变化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变化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变化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变化6薪酬福利管理第二节:第二节:薪酬管理概述薪酬管理概述一、薪酬的概念与构成一、薪酬的概念与构成二、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因素二、影响员工薪酬
4、水平的因素三、薪酬管理三、薪酬管理7薪酬福利管理一、薪酬的概念与构成薪酬的概念薪酬的概念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实质是一种交酬的总和,其实质是一种交换关系。换关系。8薪酬福利管理一、薪酬的概念与构成薪薪 酬酬经济的经济的非经济的非经济的直接的基本工资业绩奖金股权红利各种津贴间接的保险福利补助优惠工作有 趣 的 工 作挑战性责任感褒 奖 的 机 会成就感发展的机会工作环境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 气 相 投 的 同 事恰当的社会地位标志舒 适 的 工 作 条 件弹 性 时 间 工 作 制缩 减 的 周 工 作 时
5、数共担工作自 助 食 堂 式 报 酬便利的通讯9薪酬福利管理影响企业整体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薪酬水平的因素企企业业工工资资支支付付能能力力劳劳动动力力市市场场供供求求状状况况生生活活费费用用与与物物价价水水平平地地区区和和行行业业工工资资水水平平产产品品的的需需求求弹弹性性企企业业薪薪酬酬策策略略二、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因素职职务务或或岗岗位位员员工工工工作作性性质质工工作作条条件件员员工工年年龄龄与与工工龄龄技技术术和和培培训训水水平平劳劳动动绩绩效效影响员工个人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薪酬水平的因素10薪酬福利管理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当当地地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状状况况劳劳动动力力市市场场状
6、状况况政政策策法法规规市市场场竞竞争争行行业业性性质质当当地地生生活活指指数数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企企业业工工资资支支付付能能力力员员工工工工作作性性质质员员工工受受教教育育程程度度员员工工年年龄龄与与工工龄龄员员工工能能力力与与绩绩效效企企业业薪薪酬酬策策略略二、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因素11薪酬福利管理三、薪酬管理原则公平性原则:相同岗位、相同业绩、相同报酬公平性原则:相同岗位、相同业绩、相同报酬竞争性原则: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竞争性原则: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激励性原则:拉开档次,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原则激励性原则:拉开档次,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原则经济性原则:在企业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支付经济性原则:在企业
7、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支付 (薪酬成本控制原则)(薪酬成本控制原则)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12薪酬福利管理三、薪酬管理内容 工资总额的管理工资总额的管理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薪酬水平的管理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薪酬水平的管理 确定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确定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开展薪酬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开展薪酬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制定薪酬计划、计算与统计员工的薪酬及薪酬调整果、制定薪酬计划、计算与统计员工的薪酬及薪酬调整13薪酬福利管理三、薪酬管理内容 工资总额的管理工资总额的管理工资总额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奖金+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
8、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资工资总额预算与销售收入及挂钩,计算公式如下:工资总额预算与销售收入及挂钩,计算公式如下:年度工资总额年度工资总额=上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年工资提成率年工资提成率年工资提成率由总经理(或管委会)决定。年工资提成率由总经理(或管委会)决定。14薪酬福利管理工资总额预算工资总额预算决定工资总额的因素:公司支付能力员工基本生活费用依市场行情提供有竞争性的薪酬水平15薪酬福利管理单项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1、准确标明制度的名称,如工资构成制度、奖金制度等;2、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
9、的所有工作内容,如支付原则、等级划分、过度办法等。16薪酬福利管理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2、根据企业的战略、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方法。17薪酬福利管理薪酬制度调整的内容工资定级性调整物价性调整工龄性调整奖励性调整效益性调整考核性调整18薪酬福利管理薪酬管理的有关法规 最低工资制度及影响因素最低工资制度及影响因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劳动就业实际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劳动生产率
10、增长率;劳动就业实际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长工作时间最长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平时加班小时;平时加班150%,休息日,休息日200%,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300%)19薪酬福利管理第三节:薪酬设计的程序确定薪酬战略进行岗位评价薪酬调查设计薪资结构分级、定薪控制与管理行业分析企业状况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评估现行薪资状况行业薪酬状况绘制薪酬曲线确定公司薪酬曲线人力成本分析员工满意度分析工作绩效分析20薪酬福利管理薪酬设计步骤之一:确定薪酬战略1.高于市场水平?持平?低于?2.企业文化与薪酬战略的匹配?3.高工资低福利?还是低工资高福利?
11、4.薪酬的偏向?5.薪酬的竞争优势?21薪酬福利管理薪酬设计步骤之二:岗位评价v什么是岗位评价:岗位评价就是对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相对相对价值的多少进价值的多少进行评价行评价。v岗位评价的目的:发现和确认哪些岗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哪些岗位需要更高的管理、业务和技能水平,现有岗位上的人员能否符合岗位的任职要求,从而为改进管理和合理确定薪酬提供依据。v岗位评价的原则:1.评价的是岗位而不是岗位中的员工;2.让员工积极参与评价有助于其认同评价结果;3.评价结果应该公开。22薪酬福利管理薪酬设计步骤之二:岗位评价v岗位评价的功能:1.对外:在企业内建立一般的薪酬标准,使之与同地
12、区、同行业类似企业保持同等水平,并使其具有预期的相对性,从而符合所在地区的平均水平。2.对内:在企业内确认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及相对价值。3.使新增的机构与与原有的岗位保持适当的薪酬相对性。v岗位评估的方法:排序法、岗位归类法、要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23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一)岗位排列法特点:最为简单、最易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特点:最为简单、最易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 方法:扑克牌式,取平均值,排列者必须熟悉全部岗位 1.将相对价值中最最高高与与最最低低的岗位选择出来,作为高低界限的标准;2.在此限度内将所有的岗位,按其性质与难易程度(即相对价值)逐一排列,显示岗位与岗位之间的高低差异。3.优点
13、:优点:效率高,有时也被作为鉴别不合理工资差异的初步措施。对数量不太多的互相联系的岗位能得出正确和满意的结果。4.缺点:缺点:主观性太强。估计两个不相仿或不相关的岗位比较困难,难以确定。5.随着分析法在岗位评价中的应用,它将逐步被淘汰。1.定限排列法定限排列法X24薪酬福利管理v将所有工作岗位成对地加以比较,价值较高者可得分,最后相加,按分数高低顺排列划定职务等级。岗位评价方法(一)岗位排列法2.成对排列法成对排列法042135总分6-F2+-E4+-+-D5+-C3+-+-B1+A排序FEDCBA岗位比较方被比较方X25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二)岗位分类法 确定岗位类别的数目定义岗位级别
14、确定各岗位级别设定薪酬等级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对各岗位类别的各个级别进行明确定义。形成标准 将被评价岗位与所设定的等级标准进行比较,将它们定位在合适的岗位类别中合适的级别上岗位等级对应薪酬等级Y26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获取岗位信息确定薪酬要素选择关键基准岗位将关键岗位排序确定岗位工资率按工资率排序剔除非关键岗位确定岗位薪酬等级使用岗位比较等级v要素比较法是比较精确和复杂的岗位评价方法之一。它通过依据不同的薪酬要素多次对岗位排序,然后再综合考虑每一个岗位的序列等级,并得出一个加权的序列值,最终确定岗位序列。Y27薪酬福利管理1.获取岗位信息获
15、取岗位信息。根据工作说明书收集岗位评价的相关信息。2.确定薪酬要素确定薪酬要素。通常使用以下要素:1)心理要求:心理特征、基础教育、专业知识;2)身体要求:身体素质、身体状况;3)技术要求:身体协调能力、工作经验积累、解决问题能力等;4)责任要求:包括如原材料、资金、记录以及监督范围的责任;5)工作条件:环境影响、来自工作或环境的伤害、工时等。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1Y28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23.选择关键基准岗位选择关键基准岗位。由评价小组挑选出15-25个关键岗位。这些岗位将是所研究的岗位等级中的典型岗位。l关键岗位的选择必须具有以下条件:对这些工作岗位在
16、确定的因素范围内能够进行清楚的描述和分析;这些工作岗位必须能表现出工作岗位等级,并充分显示每一因素重要程度的不同水平;关键岗位被评价出的等级,能成为建立完全新的工作等级工资制的标准,这些等级要能被所有有关方面所承认,并且其工资同当地劳动力市场上相同工作的工资不能差别太大。l要注意选择的关键岗位的数目,在成本与准确性之间进行权衡。如果一个企业包括10个基本部门,那么每个部门至少要选择3个标准工作岗位,应分别是高等、中等、低等工资收入的工作岗位。Y29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34.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以工作说明书中的岗位描述为基准,由评价小组每
17、个成员分别按不同要素逐个岗位排序,然后再开会合议每个岗位的序列值。智力要求技能要求责任要求身体条件工作环境工资总额A11243B24154C33432D42321E55511Y30薪酬福利管理5.根据薪酬要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率根据薪酬要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率。评价小组根据五个薪酬要素确定每个关键岗位的工资水平,即赋予每个要素在确定岗位工资水平中的权重。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4Y智力要求技能要求责任要求身体条件工作环境工资总额A132012602360416031501250B221042001400515041401100C318032204260317021701000D450223
18、03280219012601010E5905505901200126069031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56.根据工资率(权重)将关键岗位排序根据工资率(权重)将关键岗位排序。Y智力要求技能要求责任要求身体条件工作环境工资总额A13201126012360241604315031250B22102420041400151505414041100C31803322034260431703217021000D4505223023280321902126011010E590455055905120011260169032薪酬福利管理7.根据两种排序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应该一致。如果
19、不一致,评定小组应根据两种排序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应该一致。如果不一致,评定小组应重新协商、调整,使之一致;如果实在无法调整,可以将有争议的岗位拿重新协商、调整,使之一致;如果实在无法调整,可以将有争议的岗位拿掉,重新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岗位。掉,重新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岗位。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6Y智力要求技能要求责任要求身体条件工作环境工资总额A13201126012360241604315031250B22102420041400151505414041100C31803322034260431703217021000D4904223023280321902126011050E
20、550555055905120011260165033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78.将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的已评定完毕的关键岗位对比,某将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的已评定完毕的关键岗位对比,某岗位的某要素与哪一关键岗位的某要素相近,就按相近条件的岗位工资分岗位的某要素与哪一关键岗位的某要素相近,就按相近条件的岗位工资分配计算工资,累计后就是该岗位的工资。配计算工资,累计后就是该岗位的工资。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相比工作岗位评价结果1.智力条件M与B相似按B岗位智力条件工资应为210元2.技能条件M与D相似按D岗位技能条件工资应为230元3.责任M与A相似按A
21、岗位责任条件工资应为360元4.身体条件M与B相似按B岗位身体条件工资应为150元5.工作环境M与B相似按B岗位工作环境工资应为140元 则M工作岗位的工资为:工作岗位的工资为:210+230+360+150+140=1090元元M工作岗位评价结果汇总表工作岗位评价结果汇总表34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三)要素比较法-续8优点:优点:在相同工作岗位互相之间的比较和排列上,评价起来又比计点法更容易,更可靠。对标准工作岗位的分析是全面的。由于直接参照工作在每一因素上的货币值,其工资等级的确定是直接完成的,这样减少了操作环节。缺点缺点:很难对员工解释确定各种因素体现货币值的理由。许多人认为对工作岗
22、位进行评价与确定岗位的工资在过程上应完成分开。其评价过程基本上要依赖于评价人员对于各种工作的知识。Y35薪酬福利管理v要点:确定几个薪酬要素,并将要素分等,每一等都有相对应的点值,确定岗位在各要素的等级,将要素的分值相加便得出该岗位的总点值。岗位评价方法(四)要素计点法X36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四)要素计点法操作步骤1.确定岗位系列2.收集岗位信息3.选择薪酬要素4.界定薪酬要素5.确定要素等级6.确定要素价值岗位差别很大,如分为行政、工程、管理、生产等进行岗位分析,制定岗位描述、岗位说明书教育、身体需求、技术等。根据系列选要素仔细明确界定,易理解并确保保持一致要素等级5-6级,确定等级
23、标准。即每个要素的权重。不同系列,要素重要性不同X37薪酬福利管理岗位评价方法(四)要素计点法操作步骤7.确定各要素权重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8.编写指导手册把要素及其等级的定义、点值编成手册,供评价者以管理岗位系列为例:以管理岗位系列为例:以管理岗位系列为例:以管理岗位系列为例:薪酬要素: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水平薪酬要素: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水平薪酬要素: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水平薪酬要素: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水平确定要素等级:每个薪酬要素划分为五个等级确定要素等级:每个薪酬要素划分为五个等级确定要素等级:每个薪酬要素划分为五个等级确定要素等级:每个薪酬要素划分为五
24、个等级确定要素相对价值:决策能力:确定要素相对价值:决策能力:确定要素相对价值:决策能力:确定要素相对价值:决策能力:100%100%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85%245%85%245%知识水平:知识水平:知识水平:知识水平:60%60%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决策能力40.8%40.8%;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34.7%34.7%;知识水平;知识水平;知识水平;知识水平24.5%24.5%。接下来要计算要素点值,以及各要素分级的点值:接下来要计算要素点值,以及各要素分级的点值:接下来要计算要素点值,以及各要素分级的点值:接下来要
25、计算要素点值,以及各要素分级的点值:38薪酬福利管理7.确定各要素权重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8.编写指导手册岗位评价方法(四)要素计点法操作步骤1)要素点值=总点值本要素权重,如设计该岗位的总点值为500点,则 决策要素的点值为 500 40.8%=204点 解决问题要素的点值为 500 34.7%=174点 知识要素的点值为 500 24.5%=123点2)各等级点值级差=要素点值级别,然后等差分成个级别点值。如204 5级=41点,则分别为权重1级2级3级4级5级决策40.8%4182123164204解决问题34.7%3570105140174知识24.5%24487296123把要素及其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薪酬 福利 设计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