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评估与干预的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评估与干预的理论.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行为评估与干预的理论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v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发展渊源v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与学习v华生巴甫洛夫的追随者v桑代克的联结主义v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与学习v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发展渊源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受来自于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笛卡尔(Dscartes)、洛克(Locke),以及鲁索(Rousseau)等人对于学习的本质的理论影响,他们强调制约的行为与改变情境以引导出学习者适当的行为。行为主义主宰了整个二十世纪的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在前半个世纪主导了心理学的发展。(一)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威廉詹姆斯、桑代克、杜威等机能主义是行为主义的一个分
2、支,但是该派受达尔文进化主义思想影响,强调学习与适应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试图通过同时研究意识和行为,来发现有机体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二)新行为主义的产生:华生、格思里、赫尔、埃斯特斯等人华生高举纯粹行为主义的大旗,反对一切研究意识的主张,反对内省,他借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结果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认为所有的学习皆可依条件反射来做解释。1格思里(E.R.Guthrie)的研究学习律“必须是容易理解和可证实的”。接近律:“曾伴随过某一动作的刺激组合,当其再次出现时,该动作亦会趋向再现。”(转引自B.R.Hergenhahn,1982)v首先,他把刺激看作环境中许多刺激要素的组合(combinat
3、ion),而不是单独一种刺激。v其次,除了环境刺激能引起个体的反应,他还提出一种“动作产生的刺激”,即这种刺激是由身体的动作(movements)所产生的。(抛弃环境因素)v因此,所谓“一次性学习”或“全或无”的学习概念都是指每一个动作而言,联结也不过是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上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2埃斯特斯(W.K.Estes)的继承刺激抽样理论:当个体面对学习环境中诸多的刺激时(统称S),被试只能体验到其中一小部分要素。正确反应(A1)和不正确反应(A2)统计学习模式:指在学习的发生方面,按照刺激要素被抽样的概率和建立两种反应联结的概率,所建立的统计学模式。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的大致分类(联想主义
4、vs机能主义两种范型)华生等人信奉SR联结的联想主义的研究者,继承了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联想主义范型。以桑代克、斯金纳等人为代表,则重视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重视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机能主义的范型。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与学习v伊万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6)v俄国生理学家v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一)巴甫洛夫简介v巴甫洛夫博学多才,终生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对生理学的研究,结束了在他之前整个人类从未对生理过程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历史,开辟了实验研究生理过程的新纪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193
5、5年8月,86岁高龄的巴甫洛夫主持了第十五届国际大会,并荣获“全世界生理学元老”称号。v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作为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v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该项研究的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v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
6、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v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1923)v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v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v“首先要循序渐进,第二要谦虚,第三要有热情,而且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国家对我们对科学所寄予的期望。”(二)经典性条件反射(classicalconditioning)学说1.经典性条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
7、ning)的基本概念vUS:unconditionedstimulus无条件刺激vCS:conditionedstimulus条件刺激vUR:unconditionedresponse无条件反应vCR:conditionedresponse条件反应vNS:neutralstimulus中性刺激vNR:noresponse没有反应vCER:conditionedemotionalresponse条件性情绪反应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发生v建立前:USUCRNSNRv建立中:CS(NS)USUCR(此处CS为原来的NS)v建立后:CSCR3经典性条件作用的阶段(行为学习的原理行为学习的原理I)v习得(
8、acquisition):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发生的学习,称之为习得阶段。v消退(extinction):如果CS不断出现,但US不再出现,那么CR的出现会很快减少,直至完全消失,这就是消退阶段。v自发恢复(spontaneousrecovery):消退阶段后让有机体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实验,会发现其反应水平比休息前有所提高,这被称为自发恢复。v泛化(stimulusgeneralization):当有机体对某个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后,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也会形成相同的条件反射。比如巴甫洛夫的狗,高音、中音、低音时反应相似,但逐渐减弱。v分化(stimulusdiscrimination):条件刺激能引
9、起条件反射,其他刺激不能引起条件反射,这就叫刺激的分化。还是狗,如果在不同的音调下有的给US,有的不给,那么反应会逐渐不同。v条件性情绪反应(conditionalemotionalresponse)CER: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发生的情绪反应。引发消极情绪的刺激叫厌恶刺激(aversivestimuli)。考试焦虑是最典型的CER。三、华生巴甫洛夫的追随者v华生(JohnBroadusWatson,1878-1958)v“恐惧实验”(四)对教学的启示:课堂上的厌恶情绪是如何产生的?1避免消极情绪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2将学习与积极的情绪建立联系3教会学生恰当地使用泛化和分化4帮助学生克服经典性条
10、件作用的焦虑四、桑代克的联结主义v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v动物心理学的鼻祖v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v创建了教育心理学v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v桑代克是美国第一个从事动物实验以了解反应与刺激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专家。他在哈佛大学养鸡以了解动物的智商,他毕生都在对人类以尝试错误的学习行为作为主要的研究。他曾将【学习】定义成一种【习惯的形成】。学习是将许多习惯不断的联结在一起,组成了复杂的架构,因此他认为教学就是安排教室以增强学习者习惯的联结。v早期的他同样把大多数行为看作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但是他超越了巴甫洛夫,主要是他提出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
11、了未来的行为。最为著名的实验“饿猫与迷箱”说明了这一点。他的博士论文动物的智慧总结了他多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一)联结主义学习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无需观念做为媒介);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二)桑代克的学习律1.准备律(thelawofreadiness):当被指导的个体对象已经准备好(特别是神经系统)被指导的时候,给予适切的指导会使个体产生满足感,反之,则产生干扰。2.练习律(thelawofexercise):增加个体对刺激之反应,会增加个体对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反应的行为其增强的程度是视联结产生的
12、次数、深度、与持续性而定。3.效果律(thelawofeffect):伴随着反应行为的满足感对于习惯的联结是非常的重要的,反之,伴随着反应行为的不适感则会削弱习惯之间的联结。(三)对教学的启示v桑代克的学习理论(1931)指导了大量的教育实践。他劝告教师“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五、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与学习v斯金纳(BurrbusFrederickSkinner,19041990)v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v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v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vThe major problems of the world today can be solved onl
13、y if we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havior.v他和桑代克一样,把研究的重点集中于行为与其后果的关系上。他比桑代克先进的地方在于,他通过行为的实验分析认为,奖励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有机体的行为。(一)斯金纳箱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发现(二)反射学说对两种反射的总结和划分v首先,任何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v其次,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联结一旦建立,这种操作性行为就是由结果所控制了。v再次,条件反射相应地也分为应答性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前者强调刺激,后者强调反应。v他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与效果律和强化刺激相联系
14、:v第一,任何反应如果紧跟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v第二,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v如果说反射学习是S-R,那么操作学习则是(S)RS的过程,重要的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经典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关键的关系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操作行为和它的结果(奖惩)之间学生的行为不自觉的,行为是由无条件刺激或条件刺激引发的自觉的,行为发生后其结果导致了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或降低事件发生的顺序条件反射建立前:NS US UR条件反射建立后:CS CR操作行为:强化行为增加操作行为:惩罚行为减少举例教师总是先挥手,再说“请安静”。说“请安静”之后引发学生的无条件反射安静
15、和挥手引发的条件反射安静很相似强化:当学生安静时,教师就表扬学生,使学生今后还能保持安静。惩罚:当学生吵闹时,教师就剥夺他们的休息时间,学生很可能在今后的休息时间不再吵闹。辨别:巴甫洛夫vs.斯金纳、桑代克vs.斯金纳v巴甫洛夫vs.斯金纳:v实际上是经典性条件作用vs.操作性条件作用v桑代克vs.斯金纳:v桑代克认为奖励能加强存在的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反应加强的不是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三)强化学说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怎样发生的?v“我们奖励人,但强化行为。”v“行为的实验分析”强化学说(行为学习的原理行为学习的原理II)1结果的作用v结果(consequences)对于先前行为的强化作
16、用,或许是斯金纳所得出的最重要的行为学习原理。2强化物v强化(reinforcement):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v强化物(reinforcer):能够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概率的一种刺激。一般在行为后立即或间隔很短时间后出现。v强化物还可分为正强化物(positivereinforcer)和负强化物(negativereinforcer)表4-1强化物与惩罚刺激增强刺激消除反应增加积极强化(愉快刺激呈现)消极强化(消除不愉快刺激)反应降低惩罚I(不愉快刺激呈现)惩罚II(消除愉快或强化刺激)v一级强化物(primaryreinforcer)v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 v二
17、级强化物(secondaryreinforcer)v三种基本类型:社会强化物、活动强化物、代币强化物v普雷马克原理(PremarkPrinciple)v“你必须吃完水果才能出去玩”3.惩罚(punishment)v是指某种行为出现后所采取的具有减少该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的措施。v呈现惩罚(presentationpunishment):使用、增加不愉快的结果或厌恶刺激(AS)。v“反应代价”(responsecost)、满灌(satiation)v取消性惩罚(removalpunishment):愉快结果的取消。如暂时隔离(timeout)。v“坐冷板凳”实验4.强化模式连续式:对每一次或每一阶
18、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即时强化)间隔式(延缓强化)时间式比率式定时距式: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工资)变时距式: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表扬)定比率式: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变比率式: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打麻将)5结果的及时性v结果在行为后立即出现远比延迟一段时间再出现更能影响行为。v及时反馈的两个目的:v第一,使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更明确化;v第二,提高了反馈的信息价值。(四)行为塑造(行为学习的原行为学习的原理理III)1.塑造(shaping)发展新行为的方法v“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斯金纳v指通过强化学习者逐步趋近预期目标(最终行为)的每一步来教授新技能或新行为(J.E
19、.Walker&Shea,1999)。v“连续接近(successiveapproximation)”技术v对学生趋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给予强化,以引导学生实现最终的目标。v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v两种塑造技术:v链式塑造(chaining)v逆向链式塑造(reversechaining)2消退与维持v消退(extinction):取消强化物。或解释为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种行为。v消退使用时对消退爆发(extinctionburst)和自发恢复(spontaneousrecovery)要有心理准备。v消退爆发(extinctionburst):消退开始阶段行为水平的突然增加现象。v维持
20、(maintenance)v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无限期的对期望的行为进行强化。v有些无需强化的行为也会表现出行为的维持,因为受到了个体的内部强化。v抵抗消退对维持是非常重要的。可变比率程序最能有效地抗消退。3先行刺激(antecedentstimuli)先行刺激也就是线索(cues),它告知我们什么行为将受到强化,什么行为将受到惩罚。数学课时间和午饭时间,宣布后学生们的反应是不同的。v辨别(discrimination)是利用提示线索、新号或有关信息来了解什么时候行为有可能被强化。是对先行刺激的辨识过程。v在课堂中对此进行运用其实不难,主要是要提供给学生线索,而不是等学生做出相应行为后再强化。如
21、果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有好的回报,他们通常会更加努力。v泛化(generalization)v在这里更着重于看作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迁移,是被鼓励的。v提高泛化的策略。有人描述了11种(Schloss&Smith,1998),比如“实战培训”、“先易后难”、“经典范文”等。(五)学习的四要素说v赫尔(C.L.Hull)、米勒(N.E.Miller)和多拉德(J.Dollard)等人概括了前人的观点,认为学习有四个基本要素:v内驱力:对食物、水或赞许等的需要,相当于US。对引起反应起促进作用、动机作用。v线索:有区别的、已分化的刺激物,相当于CS。对引起相应的反应起信号、指引、标志作用。v反应:起
22、信号作用的(线索)刺激物与起促进作用的内驱力会引起反应。练习律或积极反应。v奖赏(或强化):及时强化或反馈。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v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v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v1974年当选APA主席 “What people think,believe and feel affects how they behave.The natural and extrinsic effects of their actions,in turn,partly determine their thought patterns and affective react
23、ions.”(一)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v要了解个体的学习过程,必须充分地考虑环境因素、个人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个人行为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v三元学习论(triadictheoryoflearning)v学习的两条途径:v言语v观察v社会学习的几种形式:v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v替代性学习(Vicariouslearning)v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ionlearning)v观察学习:v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v观察学习与刺激反应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v观察学习不必直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反应或体验来学习,只需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就能完成学习。v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v注意阶段(attentionalphase):注意榜样的表现v保持阶段(retentionphase):将注意所获得的信息转换并存入自己的记忆系统v再现阶段(reproductionphase):根据记忆表现出榜样的行为,或称为一种模仿v动机阶段(motivationalphase):主动愿意在适当的环境下表现出习得的行为v观察学习的作用:v通过观察学习,个体可以习得新的行为。v通过观察学习,可以抑制和去抑制某些行为。v通过观察学习可以促进某些行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