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教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导论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导论教材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 算 机 导 论第第12章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 第第12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内容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 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体系结构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课程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方向课程群 第第12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12.1 学科介绍12.2 课程体系结构12.1 学科介绍学科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的基本内容有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
2、、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六个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有十四个主要分支领域:(1)离散数学DS;(2)程序设计基础PF;(3)算法与复杂性AL;(4)体系结构AR;(5)操作系统OS;(6)网络计算NC;(7)程序设计语言PL;(8)人机交互HC;(9)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GV;(10)智能系统IS;(11)信息管理IM;(12)软件工程SE;(13)社会和职业的问题SP;(14)科学计算CN。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以高性能、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微型化等为主要方向,其中,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为主流方向。计算机科学理论是研究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学科。计算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自动机论、
3、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算法分析及计算复杂性理论等。12.1 学科介学科介绍绍 12.1.1 学科的产生 12.1.2 理论计算机科学12.1.3 形式语言理论12.1.4 程序设计理论12.1.5 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 12.1.1 学科的学科的产产生生 为了要解决数学基础的某些理论问题,即是否有的问题不是算法可解的,数理逻辑学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后来证明是彼此等价的)算法定义,从而建立了算法理论(即可计算性理论)。30年代前期,K.哥德尔和S.C.克林尼等人创立了递归函数论,将数论函数的算法可计算性刻划为递归性。30年代中期,A.M.图灵和E.L.波斯特彼此独立地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概念
4、,将问题的算法可解性刻划为在具有严格定义的理想计算机上的可解性。30年代发展起来的算法理论,对在40年代后期出现的存储程序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有影响的。图灵提出的理想计算机(称为图灵机)中的一种通用机就是存储程序型的。12.1.2 理理论计论计算机科学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主要包括:自动机论与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验证等);形式语义学;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12.1.3 形式形式语语言理言理论论形式语言理论源于数理语言学中的乔姆斯基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形式语言分为四种:0型语言:短语结构语言,每个0型语言都是递归可枚举集1型语言:又名上下文有关语言2型语言:又名上
5、下文无关语言3型语言:又名正则语言12.1.4 程序程序设计设计理理论论程序设计理论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和程序验证 40年代后期诺伊曼,诺伊曼等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借助于证明来验证程序正确性的方法。后来图灵又证明了一个子程序的正确性。E.W.戴克斯特拉在70年代中期曾指出的,实际有效的方法是边设计边验证,在设计完毕时证明或验证的过程也同时结束。J.T.施瓦兹和M.戴维斯70年代后期提出了一种他们称之为“正确程序技术”的软件技术。图灵在194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借助定理证明的方法来设计程序。60年代以来研究工作者提出几种不同的语义理论,主要是操作语义学、指称语义学或称数学语义学、公理语义学和代数语义
6、学在程序正确性证明和形式语义学中应用的程序逻辑,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12.1.5 算法分析和算法分析和计算复算复杂性理性理论 一般认为,各类具体算法的复杂性的研究称作算法分析,而一般算法复杂性的研究称作计算复杂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原是可计算理论的一支,是以各种可计算函数(即递归函数)的计算复杂性为其研究对象的。12.2 课课程体系程体系结结构构12.2.1 学科基础课程12.2.2 专业方向课程群 12.2.1 学科基学科基础课础课程程q计算机导论 q程序设计基础 q离散数学q算法与数据结构q计算机组成原理q操作系统q数据库系统原理q编译原理q软件工程q计算机网络q数字逻辑(1)计计算机
7、算机导论导论 为计算机专业的新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能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能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除了技术之外,还要注意讲授学科内涵和该专业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2)程序)程序设计设计基基础础 本课程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能力,又使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应注意介绍独立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算法概念和结构,强化训练程序设计的经验和相关技术。重点是程序设计实践
8、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本课程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强调算法的重要性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注意强调算法而不是语法细节。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重点可以考虑用传统的过程式语言,也可用面向对象语言;事实上,使用面向对象语言介绍程序设计时,常常需要从这些语言的过程性语句开始。应注意使这门课程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有所区别。在本课程中,对控制语句的讨论应先于对类、子类和继承等概念的讨论。(3)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内容。计算机的许多领域都要用到离散数学中的概念。离散数学包括了集合论、数理逻辑、图论和组合数学的重要内容。形式的数学证明贯穿此课程
9、。数据结构和算法中有大量离散数学的内容。例如,在形式说明、验证、密码学中都需要有理解形式证明的能力。图论的概念被用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等领域。集合论的概念被用在软件工程和数据库中。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分析技术被用于实践。为了理解将来的计算技术,学生需要对离散数学有深入的理解。先修课程: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4)算法与数据)算法与数据结结构构介绍常用的数据表示和处理技术,包括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线性表、栈和队列的表示和操作;字符串的模式匹配算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等常见的内部排序方法;顺序存储的数组的地址计算方法;树的存储结构、遍历和线性表示;二叉树的遍历、
10、存储和查找;穿线树和穿线排序;查找树、平衡树、Huffman算法、B树等常见树的表示和有关算法;图的表示、遍历及应用。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5)计计算机算机组组成原理成原理以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为出发点,介绍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剖析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相互关系。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数字逻辑。(6)操作系)操作系统统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操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概述,互斥性和同步性,处理器实现,调度算法,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先修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7)数据)数据库库系系统统原理原理介绍数据库系统
11、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数据库体系结构等;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函数依赖及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事务、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概念及有关实现机制);数据库存储结构(文件组织、索引、散列技术等);其他类型的数据库系统介绍(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对象关系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等)。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8)编译编译原理原理介绍编译原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编译程序设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符号表,声明和存储管理,代码生成以及优化技术。先修课程: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导论 教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