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
《小学五年级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诵读校本课程古诗诵读校本课程以古诗诵读为模式以语文课堂审美化为目的开发诵古诗感受美的校本课程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弘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礼之邦的子民们不但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也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不朽诗作。由于其独特的教化作用,诗歌历来受到统治者们的高度重视。“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话可以说很有代表性。在他看来,学诗是提高政治才干,处理外交事务,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美好品德的重要手段。古诗都很美,美在形式,美在韵
2、律,美在语言,美在意境。优秀的古诗是进行文化熏陶的好教材,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古诗作品,其语言美、艺术美、爱国精神、浪漫情怀以及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发散出的无穷的魅力,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素材,而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古诗诵读,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对于全面提高其人文素质、审美能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古诗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教材,因而,我们开发以古诗诵读为有效载体,以审美教育为实验目标的校本课程。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并教给他们一些鉴赏古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使之在古诗诵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1、塞上听吹笛、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注释】1、牧马:秋高草肥,胡人常借口牧马搔扰内地。2、梅花落:笛曲名。3、风:形容笛声传播。【赏析】【赏析】这首诗充满了边塞诗中不常见的和平宁静气氛: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大地解冻,牧马晚归,暗示着边烽暂息。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本诗实景与虚景交融,前两句“雪净”“月明”等景是实写,三四两句妙就妙在将梅花落的曲名
4、拆开,营造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片片落梅,一夜之间飘满关山。声色相融,诗句又因设问而出,更是虚之又虚。胡地并无梅花,听笛而想到梅花飘落,其实也蕴含着故园之思。只是这种情绪并不低沉,而带有一种盛世的豪情。【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高适(约702765),字达夫,唐代诗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边塞诗。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讽时伤乱诗。咏怀诗,还有一些咏史之作以及某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2、春兴、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释】【注释】1、乡
5、梦:既言香甜之梦,更谐思乡之情。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赏析】【赏析】春兴是一首七绝。题目“春兴”,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后两名为想象,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故乡洛阳城。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
6、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惆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唐建中四年,登进士第。有临淮集十卷。3、登高、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释】【注释】、渚:水中的小洲。、回:回旋。、百年:犹言一生。、潦倒:犹
7、言困顿,衰颓。、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赏析】【赏析】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仗,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
8、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杜甫被尊称为“诗圣”。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注释】1、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称云梦泽。2、撼:摇,因洞庭之波直抵岳阳城下。3、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4、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后两句皆暗喻想从政而无人援引。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
9、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湖水澎湃动荡,岳阳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赏析】【赏析】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
10、泯灭那干谒的痕迹。5、山亭夏日、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注释注释 水精帘:也写作“水晶帘”,玲珑剔透的帘子,像水晶做的一样。解说山间一处幽静的庭院,绿树浓阴满地,楼台在池塘中留下倒影。一丝微风过后,像水晶做的帘子微微波动,一架蔷薇满院飘香。只有在十分安静的情况下,微风过后的帘动、花香才能被察觉,这首诗用这些细节传达了夏日山亭的安详、静谧。【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幼颇修饬,折节为文学,初事朱叔明为司马,后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咸通中,拜安南都护,进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兼
11、诸道行营招讨使。僖宗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剑南西川节度,进检校司徒,封燕国公,徙荆南节度,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俄徙淮南节度副大使。广明初,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等使,封渤海郡王,为部将毕师铎所害。诗一卷。6、浣溪沙、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简析】【简析】听一曲新歌,饮一杯醇酒,真是安闲满足、如坐春风。可是,时序转换,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再,人事不同,能无枨触!夕阳西下,一去不返,向进曾见夕阳西回?这明白如许的吟咏,道出对宇宙人生多少事物的体认。眼前花落委地,令人无可奈何
12、。忽见燕子翩飞,似曾相识,原是去年旧燕,今又归来。在此一念之间,便觉花落复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日落复有日出。原来,宇宙人生多少事物,有一次性的一面,亦有重复性的一面。有一去不返的一面,亦有永恒的回归一直。然这回归重复不是原封不动的重现,而是重现中有渐变,只是似曾相识罢了。简注简注“旧亭台”,昔日的亭台楼阁。“香径”,铺满落花的园中小路。导读导读这是一首感伤春残,痛失年华之作。词中抒发了作者难以排遣的闲愁暗恨,似无多大积极意义。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工巧流利,清新上口,冲淡了全词的伤感情调,使诗人进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的闲适恬美的沉吟境界。7、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
13、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恰是一江春水向向东流。东流。【注释】【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了:了结,完结。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简析】【简析】全词以问起,以答结;
14、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
15、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8、江村即事、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16、,只在芦花浅水边。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诵读 小学 年级 校本 课程 古诗 诵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