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与路线设计基础.pptx
《有机合成与路线设计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合成与路线设计基础.pptx(2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221提提 纲纲2.1 2.1 有机合成的要点有机合成的要点2.2 2.2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2.3 2.3 有机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与控制有机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与控制2.4 2.4 分子骨架的形成分子骨架的形成2.5 2.5 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第1页/共280页2023/2/2222.1 有机合成的要点有机合成的要点2.1.1以元素周期表为依据以元素周期表为依据元素周期表H Tim Helvey He Li Be Solids固体Man Made ElementsB C N O F Ne Na Mg Gases气体Liq
2、uids液体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Unq Unp Unh Uns Uno Une Uun Uuu Uub Uut Uuq Uup Uuh Uus Uuo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Th Pa U Np
3、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第2页/共280页2023/2/2232.1.2 以羰基化合物为中心第3页/共280页2023/2/224 在有机化学中,基本的键结(也可叫键联)方式有两类:碳与碳相结和碳与非碳原于相结(即与官能团相结)。因此、有机合成化学中讨论的最根本课题是碳骨架的建立和碳与官能团的结合。有机合成中考虑键结时,应采取逻辑逆推的方法:先考虑如何将键结拆开,使分子形成两个极性部分,再在合成设计时将这两个极性部分作为两个反应物经合成反应发生键结。这是很重要的合成设计的思路。2.1.3 键结的方式和键的极性键结的方式和键的极性第4页/共280页2023/
4、2/225例如,要合成CN的键结,就可考虑键结的极性是+CN-。前者(正电部分)可以是常见的卤代烷,而后者可以是常见的胺类。卤代烷与胺作用形成CN键结。有机合成化学中还有“极性转换”的方法,也是从键结极性的角度上考虑的合成设计的方法。2.1.3 键结的方式和键的极性 第5页/共280页2023/2/2262.1.4 对等性 这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常用的专用术语。如在下列反应中,氰醇类的碳负离子与碘甲烷作用后、水解得甲基酮类:第6页/共280页2023/2/227 反应物氰醇的碳负离子RC-(CN)OR中,起主要作用的是RC-O。就可以将RC-O看作与前面的碳负离子是“对等”的,也可称“等价的”。前
5、者是一个作为反应物的碳负离子(或可看作试剂);后者就称为与前者对等的一个“合成子”。合成子是指可用于有机反应中的合成单位。又如,格氏试剂CHCH3 3MgIMgI中的甲基负离子CHCH3 3-是合成子,是供电子的;乙酰氯CHCH3 3COClCOCl中的CHCH3 3C C+=O=O是接受电子的合成子。2.1.4 对等性第7页/共280页2023/2/228这里不是说官能团绝对无变化,而只是说它的种类属性未变化。在一个有机反应中骨架和官能团都无变化就可达到合成的目的。例如: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1、骨架和官能团都无变化、骨架和官能团都无变化 反应的结果,只是官能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反
6、应的结果,只是官能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种类和分子的骨架均无变化。它的种类和分子的骨架均无变化。第8页/共280页2023/2/229最常见的例子是苯及其同系物在环上发生取代基变化的反应:2 骨架不变而官能团变化骨架不变而官能团变化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第9页/共280页2023/2/22102 骨架不变而官能团变化骨架不变而官能团变化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第10页/共280页2023/2/22113 骨架变而官能团不变骨架变而官能团不变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例如重氮甲烷与碳基的反应,利用这类反应可以进行扩环反应:第11页/共280页2023/2/2212在比较
7、复杂的分子的合成中,常利用这种技巧,在骨架变化的同时,将官能团也转变成所需要的,例如,合成颠茄酮:4 骨架和官能团都变化骨架和官能团都变化 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第12页/共280页2023/2/2213但改变骨架的大小(长短)在有机合成中是用得更为广泛的。这类变化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的情况很多,我们讨论的很多复杂分子的合成都属于这种情况。由大到小的例子也有,如蓖麻酸的裂解:4 骨架和官能团都变化骨架和官能团都变化 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第13页/共280页2023/2/2214当然,碳骨架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大小、长短的变化,有时只是由于分子重排而
8、发生的结构形式的变化:4 骨架和官能团都变化骨架和官能团都变化 2.1.5 反应的种类反应的种类第14页/共280页2023/2/2215逆合成法;分子简化法;官能团的置换或消去法;分子拆解法等。2.2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2.2.1 合成路线设计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合成路线设计的原则与基本方法第15页/共280页2023/2/2216合成是指从某些原料出发,经过若干步反应,最后合成出所需的产物。最后产物就是合成目标物,或叫目标分子(TM)。实际上,进行合成路线设计时是反其道而行之,即从目标分子的结构出发,逐步地考虑,先考虑由哪些中间体合成目标物再考虑由哪些原料合成
9、中间体。最后的原料就是起始物(SM)。这种方法就是“逆合成”。1 逆合成法逆合成法第16页/共280页2023/2/2217 这要求能达到3点:每步都有合理又合适的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整个合成要做到最大可能的简单化,有被认可的(即市场能供应的)原料。1 逆合成法逆合成法第17页/共280页2023/2/22181 逆合成法逆合成法第18页/共280页2023/2/22191 逆逆合合成成法法第19页/共280页2023/2/22201 逆合成法逆合成法第20页/共280页2023/2/2221 在考虑下列的一个较复杂的烯的合成时,关键是烯键的合成,因而可将其简化为一种三取代的烯或一种烯丙醇:2
10、 分子简化法分子简化法 第21页/共280页2023/2/2222又如一个分子有明显的对称性,在考虑它的合成时就应充分利用其对称性来简化合成方法:2 分子简化法分子简化法 第22页/共280页2023/2/2223若目标物是个复杂分子,含有多种官能团,在进行某一合成反应时,它们之间会互相干扰。这时,就需要将某个官能团置换或消去,等这步反应完成后再设法恢复,例如:3 官能团的置换或消去法官能团的置换或消去法第23页/共280页2023/2/2224又如下列反应中,目标物含双烯类官能团,不容易直接合成。可以先将其中一个烯基置换为羰基,合成就容易了。合成得到碳基化合物后,再变化成双烯。3 官能团的置
11、换或消去法官能团的置换或消去法第24页/共280页2023/2/2225前面已讨论到目标分子中的极性键可以进行拆解,也叫拆开,将其分成两个极性分子。实际上,这就是考虑逆合成方法时的主要思路之一。同一目标物可以有几种拆解的方法,需要加以比较,以确定采用何种合成方法。例如: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 第25页/共280页2023/2/2226这里主要涉及:合适的拆开部位;键极性的方向,从而选用不同的试剂。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 第26页/共280页2023/2/2227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 第27页/共280页2023/2/2228 会集法是指尽量将目标分子分成两大部分,再将此两部分各拆解成次
12、大部分,而避免将目标分子按小段地逐一拆解。因此,也叫平行连续法。如下面两种拆解法(假如每一步都有80的产率):(1)会集法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 第28页/共280页2023/2/2229左法先拆成两大部分,再拆成4部分,总的产率是64;右法逐步将分子按小段拆开,共3步,总产率是51。当然左法较佳。对称分子可拆开成相同的部分,减少了合成步骤。达就是前面所说的“简化”。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 第29页/共280页2023/2/2230 位是针对官能团来说的。此处拆开往往可行。例如: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2)在)在 碳的位置上拆开碳的位置上拆开第30页/共280页2023/2/2231共有
13、碳原子是指几个环共有的碳原子。在此处拆开可将复杂的多环结构变成较简单的、易合成的结构,尤其是环的架桥,更应首先拆开。下式a,b,c,d均为共有碳原子,因此在a,b,之间断键: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3)在共有碳原子处拆开在共有碳原子处拆开 第31页/共280页2023/2/22324 分子拆解法分子拆解法(3)在共有碳原子处拆开在共有碳原子处拆开 在在e,f两处同时断键两处同时断键第32页/共280页2023/2/2233因为八员以上大环的化合物不易获得,而且这方而的化学反应也很少开发,所以拆解时应尽量避免形成大环的合成基。当然,随着大环化合物研究的进展这个原则将会逐渐被修正。4 分子拆解法
14、分子拆解法(4)避免大环的合成避免大环的合成 第33页/共280页2023/2/2234合成路线一般应按下列规则书写:(1)在每一步中只表示出反应的主要产物,这就是说,不是写出完整的方程式,而是写合成方法示意式,在式中只写出原料(放在箭头前面)和反应的主要产物(放狂箭头后面);(2)试剂、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写在箭头上面;(3)若不写温度和压力的数值,则表示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4)使用任何无机化合物不必写出它的制法;2.2.2 合成路线的书写第34页/共280页2023/2/2235(5)5)常用的有机化合物不必写出它的制法;(6)(6)为了节约时间,可把两步或几步较简单的反应合为一步,同时要
15、指出进行各步反应的次序;例如:2.2.2 合成路线的书写可以写为可以写为 (7)(7)(7)(7)如得到几种异构体,应写出把它们分离开来的如得到几种异构体,应写出把它们分离开来的步骤,合成几种异构体的反应尽可能不要使用。步骤,合成几种异构体的反应尽可能不要使用。第35页/共280页2023/2/22362.3 有机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与控制有机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与控制2.3.1 选择性选择性(化学选择性、位置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化学选择性、位置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1 化学选择性化学选择性第36页/共280页2023/2/22372.3.1 选择性选择性2 位置选择性位置选择性 第37页/共280页20
16、23/2/22382.3.1 选择性选择性3 立体选择性立体选择性(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合成)第38页/共280页2023/2/22392.3.1 选择性选择性3 立体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对映过量的百分比,对映过量的百分比,ee%值(值(enantiomeric excess)第39页/共280页2023/2/2240当一个有机反应有可能按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途径进行时,其产物的分布可以依据各产物的稳定性来确定,也可以依据各个反应的速率来确定。若前者是确定因素此反应是热力学控制的;若后者是确定因素,则此反应是动力学控制的。2.3.2 反应的控制因素反应的控制因素第40页/共280页2023/2/224
17、1下列反应是热力学控制反应:2.3.2 反应的控制因素反应的控制因素下列反应是动力学控制反应:第41页/共280页2023/2/22422.3.2 反应的控制因素反应的控制因素第42页/共280页2023/2/2243当反应受动力学控制时,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观察下列反应:2.3.2 反应的控制因素反应的控制因素第43页/共280页2023/2/2244习题一习题一试用逆合成法推导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试用逆合成法推导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1、CH2=CHCH2OH2、BrCH2CH2CO2CH33、HOCH2CH2SCH2CH2CN4、C2H5OCH2CH2CN5、(C6H5)
18、2C=CH2第44页/共280页2023/2/22452.4 分子骨架的形成2.4.12.4.1碳碳-碳单键的形成碳单键的形成 2.4.22.4.2碳碳-碳双键的形成碳双键的形成 2.4.32.4.3碳碳-碳叁键的形成碳叁键的形成 2.4.4 2.4.4 碳环的形成碳环的形成2.4.5 2.4.5 杂环的形成杂环的形成第45页/共280页2023/2/2246 主要包括:1、Friedel-Crafts反应 2、氯甲基化反应 3、炔烃的烃基化反应 4、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5、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 6、生成烯胺的碳烷基化和碳酰基化反应 7、缩合反应2.4 分子骨架的形成2.4.1 碳碳-碳单
19、键的形成碳单键的形成第46页/共280页2023/2/22471、Friedel-Crafts反应 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芳香烃与烷基化试剂作用,芳环上的氢被烷基取代的反应,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卤代烷、烯烃和醇是常用的烷基化试剂,此外还有醛、酮、环烷烃等。傅-克烷基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路易斯酸,主要为金属卤化物,它们的催化活性大致如下:AlCl3FeCl3SbCl3SnCl3BF3TiCl3ZnC12其中AlCl3是最常用,也是催化活性最强的。(1)傅)傅克烷基化反应克烷基化反应第47页/共280页2023/2/2248另一类为质子酸,如HF、H2S04、H3P04等。此外,还有
20、其他类型的催化剂,如酸性氧化物、有机铝化合物等。(1)傅)傅克烷基化反应克烷基化反应第48页/共280页2023/2/2249 对于卤代烷,不同的卤原子以及不同结构的烷基对烷基化反应均有影响。当烷基相同而卤原子不同时,反应活性次序为:RCl RBr RI当卤原子相同而烷基不同时,其活性大小顺序为:(1)傅)傅克烷基化反应克烷基化反应第49页/共280页2023/2/2250由于烷基是供电子基,当芳环上引入烷基后,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使芳环更加活泼,更加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团此苯在烷基化时生成的单取代烷基苯很容易进一步进行反应生成二取代烷基苯或多取代烷基苯。(1)傅)傅克烷基化反应克烷基化反
21、应第50页/共280页2023/2/2251傅-克烷基化反应具有可逆性,烷基苯在强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发生烷基的歧化和转移。当苯过量时,有利于发生烷基的转移,使多烷基苯向单烷基苯转化。利用这一性质,在制备单取代烷基苯时,可使副产物的多烷基苯与苯发生烷基转移反应,即脱烷基再与苯进行烷基化,以增加单取代烷基苯的收率。(1)傅)傅克烷基化反应克烷基化反应第51页/共280页2023/2/2252当烷基化试剂的碳链多于两个碳时,生成多种异构产物,这主要是烷基正离子发生重排的结果。例如:(1)傅)傅克烷基化反应克烷基化反应 芳环上的取代基对傅芳环上的取代基对傅-克烷基化反应有较大影克烷基化反应有较大影响,
22、当芳环上连有响,当芳环上连有NONONONO2 2 2 2、CNCNCNCN等吸电子基团时,等吸电子基团时,反应不易进行,甚至不能发生。反应不易进行,甚至不能发生。第52页/共280页2023/2/2253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下,芳烃与酰卤或酸酐反应,将酰基引入苯环,生成芳酮。(2)傅傅克酰基化反应克酰基化反应第53页/共280页2023/2/2254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是酰卤(主要为酰氯和酰溴)和酸酐。酰卤的反应活性顺序为:(2)傅傅克酰基化反应克酰基化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为路易斯酸,如AlClAlCl3 3、BFBF3 3、SnClSnCl4 4、ZnClZnCl2 2等。第54页/共280页2
23、023/2/2255酰基是一个间位定位基,当一个酰基取代苯环的氢后,使苯环的活性降低,反应停止,产物一般为一元取代苯,而不会生成多元取代苯的混合物,因此芳烃酰基化反应的产率一般比较好。此外,酰基化反应是不可逆的,也不发生重排,因此酰基化反应在合成上很有价值。(2)傅傅克酰基化反应克酰基化反应第55页/共280页2023/2/2256由于酰基化反应产物单纯,可以用此反应先生成酮,再还原,以制备芳烃的烷基衍生物。(2)傅傅克酰基化反应克酰基化反应第56页/共280页2023/2/2257氯甲基化反应与傅-克反应类似,它是通过苯与甲醛、氯化氢在无水氯化锌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苄:2、氯甲基化反应、氯甲基
24、化反应第57页/共280页2023/2/2258导入的氯甲基可以转化为其他基团,因此氯甲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意义。2、氯甲基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第58页/共280页2023/2/22593、炔烃的烃基化反应 与炔基直接相连的氢为活泼氢,易于形成金属炔化物,金属炔化物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烃进一步反应,生成高级炔烃。这是炔烃碳链增长的重要方法。第59页/共280页2023/2/2260金属炔化物与卤代烃的反应比较容易进行。卤代烷烃反应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 RF 3、炔烃的烃基化反应第60页/共280页2023/2/2261金属炔化物还可以和羰基化合物反应,结果在羰基碳原子上引入一个
25、炔基。3、炔烃的烃基化反应第61页/共280页2023/2/2262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金属原子和一个或多个碳原子直接键合的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具有广泛用途。常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有镁、锂、铜、镉、锌等的化合物。这里主要介绍几种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4、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第62页/共280页2023/2/2263(1)有机镁化合物 有机镁化合物也叫做格氏试剂,它是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有机金属试剂之一,也是最为人们所熟悉、最常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格氏试剂分子中,镁原子以共价键同碳原子相连,由于碳的电负性大于镁,因此成健电子对向碳原了转移,使得CMg键高度极化,所以格氏试剂中的烃基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合成 路线 设计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