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1.pptx
《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1.ppt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地层划分地层划分与对比与对比第二节第二节 油藏油藏构造描述构造描述第三节第三节 沉沉积相分析积相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储层储层微观研究微观研究第五节第五节 流体性质和油流体性质和油气水系统气水系统第六节第六节 储层非均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第七节第七节 储储量计算量计算第八节第八节 油藏油藏地质模型地质模型第九节第九节 油藏油藏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油藏地质研究是油藏描述的基础、目的和归宿,贯穿油藏地质研究是油藏描述的基础、目的和归宿,贯穿油藏描述全过程。油藏描述全过程。第1页/共77页第一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页/共77页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建地层的划分和
2、对比是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地层层序。在地层研究工作中,确定一个地区地层层序主要立地层层序。在地层研究工作中,确定一个地区地层层序主要涉及对这一地区的地层的正确划分,而确定一个地区与相邻地涉及对这一地区的地层的正确划分,而确定一个地区与相邻地区地层层序的相互关系,则将涉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层对比问区地层层序的相互关系,则将涉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层对比问题,实际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题,实际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层组的划分与对比是油藏描述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只有层组的划分与对比是油藏描述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只有合理地划分层组,才能正确揭示层间非均质,对储层
3、认识的精合理地划分层组,才能正确揭示层间非均质,对储层认识的精细程度取决于层组划分的精细程度。细程度取决于层组划分的精细程度。层组划分与对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合理的层组划分与对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合理的层组划分是正确对比的基础,只有通过反复对比,才能在一定层组划分是正确对比的基础,只有通过反复对比,才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的分层。范围内实现统一的分层。第3页/共77页1、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岩石学方法岩石学方法以岩石或岩性特征作为对比标志,其划分单元为岩石地层单元以岩石或岩性特征作为对比标志,其划分单元为岩石地层单元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胶结
4、类型等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胶结类型等特殊的岩层:火山灰层、鲕粒层、煤层、蒸发岩层等特殊的岩层:火山灰层、鲕粒层、煤层、蒸发岩层等注意:应找岩性突出,分布广泛、厚度稳定的层注意:应找岩性突出,分布广泛、厚度稳定的层方法:沉积旋回法方法:沉积旋回法特点:迅速、简便特点:迅速、简便第4页/共77页古生物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以生物化石或化石群为对比标志,其划分单元为生物地层单元以生物化石或化石群为对比标志,其划分单元为生物地层单元特征:特征动、植物化石或化石群特征:特征动、植物化石或化石群注意:对相变或地层尖灭时不适用注意:对相变或地层尖灭时不适用方法:标准化石法:化石分布广、数量多
5、、易发现方法:标准化石法:化石分布广、数量多、易发现生物群法:考虑生物组合的一致性或相似性生物群法:考虑生物组合的一致性或相似性特点:因生物发展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此为最有效方法特点:因生物发展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此为最有效方法(胜坨油田的螺化石层就是一个很好的生物地层单元胜坨油田的螺化石层就是一个很好的生物地层单元)第5页/共77页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以岩石的电性、磁性、地震波传播特征及流体的物理特征为标志以岩石的电性、磁性、地震波传播特征及流体的物理特征为标志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注意:地球物理特征的多样性注意:地球物理特征的多样性方法:地震方法:地震反射同相轴反
6、映反射界面方法:地震方法:地震反射同相轴反映反射界面测井方法:测井曲线形态反映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测井方法:测井曲线形态反映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特点:资料丰富、快捷但精度相对低特点:资料丰富、快捷但精度相对低第6页/共77页利用热释光进行对比利用热释光进行对比某些碎屑物质受热会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以此作为对比标志某些碎屑物质受热会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以此作为对比标志特征:岩石受热发光特征:岩石受热发光注意:多解性注意:多解性岩石热发光的特点:赤热前的一种微弱可见光,不可再现岩石热发光的特点:赤热前的一种微弱可见光,不可再现沉积岩石的发光性质与地质年代、形成环境、化学成分等有关沉积岩石的发光性质
7、与地质年代、形成环境、化学成分等有关其发光有如下特点:其发光有如下特点:发光能量是积累的,老地层有较强热释光发光能量是积累的,老地层有较强热释光地层分界处导致热释光异常,且受生物影响地层分界处导致热释光异常,且受生物影响同层位、同组分、地质背景相似,则热释光相似同层位、同组分、地质背景相似,则热释光相似地层界面上下发生热释光突变地层界面上下发生热释光突变第7页/共77页2、建立标准剖面、建立标准剖面陆相储层的特点是岩性及厚度变化大,要采用统一的划分对比方案是难以做到的,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标准剖面进行层体划分和对比。1,在油田各不同部位分,在油田各不同部位分别选择位置适当,录井、别选择位置适当,
8、录井、岩心、测井资料较齐全的岩心、测井资料较齐全的井,在单井相分析基础上井,在单井相分析基础上划分旋回和层组作为全油划分旋回和层组作为全油田对比和统一分层的出发田对比和统一分层的出发井,称为标准剖面。井,称为标准剖面。2,应据不同相带、不同沉积相类型分别建立标准剖面。,应据不同相带、不同沉积相类型分别建立标准剖面。3,按不同沉积断块分别建立标准剖面。,按不同沉积断块分别建立标准剖面。4,建立层组划分及对比的骨架网。,建立层组划分及对比的骨架网。第8页/共77页3、确定标准层、确定标准层岩心上寻找岩性特殊沉积稳定的标准层岩心上寻找岩性特殊沉积稳定的标准层寻找质纯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碳酸盐岩及化石
9、层等特殊岩层寻找质纯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碳酸盐岩及化石层等特殊岩层寻找化石层、古地壤层,火山灰,钙结核以及湖(海)进事件寻找化石层、古地壤层,火山灰,钙结核以及湖(海)进事件所沉积的岩层。所沉积的岩层。寻找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寻找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在沉积旋回的分界附近或同一沉积旋回不同岩相段分界面,由在沉积旋回的分界附近或同一沉积旋回不同岩相段分界面,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出现上下组段间的某种特征的明显差异,如地于沉积条件的差异出现上下组段间的某种特征的明显差异,如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压实程度的突变性等等,若易于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压实程度的突变性等等,若易于识别也可做为标准层。识
10、别也可做为标准层。寻找标准层的方法寻找标准层的方法第9页/共77页测井曲线上寻找标准层测井曲线上寻找标准层查明各类岩性标准层在电测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只有在电查明各类岩性标准层在电测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只有在电测曲线上有明显响应,易于识别的岩层才能作为储层对比的测曲线上有明显响应,易于识别的岩层才能作为储层对比的标准层。标准层。寻找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特征的层段,包括单项测井曲线特寻找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特征的层段,包括单项测井曲线特征和多项测井曲线特征。对于这类测井标准层要尽可能利用征和多项测井曲线特征。对于这类测井标准层要尽可能利用录井资料搞清其岩石特征和沉积成因。录井资料搞清其岩石特征和沉积成因。寻
11、找某项或某几项测井曲线在剖面上有明显分段性变化的寻找某项或某几项测井曲线在剖面上有明显分段性变化的界面,这些界面一般是上下储层某种性质有明显变化或地质界面,这些界面一般是上下储层某种性质有明显变化或地质事件的响应。事件的响应。第10页/共77页测井曲线分层规则测井曲线分层规则第11页/共77页研究标准层在平面的分布研究标准层在平面的分布取心井的标准层分别标在带测井曲线的岩心图上取心井的标准层分别标在带测井曲线的岩心图上把未取心的层段按取心井各标准层的电性进行对比把未取心的层段按取心井各标准层的电性进行对比追踪标准层的分布,确定标准层的稳定性,若稳定追踪标准层的分布,确定标准层的稳定性,若稳定率
12、大于率大于60%,则认为标准层可用,则认为标准层可用稳定率稳定率=(出现标准层的井数(出现标准层的井数/总统计井数)总统计井数)100%第12页/共77页标准层分级标准层分级 根据标准层分布的稳定程度和可控制对比范围,可根据标准层分布的稳定程度和可控制对比范围,可将标准层分为:将标准层分为:一级标准层:可控制油田范围对比的时间地层单元。一级标准层:可控制油田范围对比的时间地层单元。二级标准层:局部范围内可用的对比标志(辅助标准层)二级标准层:局部范围内可用的对比标志(辅助标准层)标准层确定后要研究各标准层在剖面上出现的部位、顺标准层确定后要研究各标准层在剖面上出现的部位、顺序、邻近岩层的岩性电
13、性特征、各标准层间的关系等。序、邻近岩层的岩性电性特征、各标准层间的关系等。第13页/共77页4 4、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成果、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成果要求系统、全面并准确可靠要求系统、全面并准确可靠第14页/共77页第二节 油藏构造描述第15页/共77页油藏构造研究在油藏描述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油藏构造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油藏的构造型式、断裂特征,进行断块划分,探讨构造演化、形成机制,恢复构造应力场,进而阐明构造对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控制作用,从而揭示油气藏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为寻找更多的油气藏服务。第16页/共77页1、构构造造描描述述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构造位置及其与周边构
14、造的关系构造位置及其与周边构造的关系构造高点的位置及特点构造高点的位置及特点构造范围及构造幅度(空间几何形态)构造范围及构造幅度(空间几何形态)构造的性质构造的性质断层的描述断层的描述裂缝系统及空间关系裂缝系统及空间关系构造的继承性和复合性构造的继承性和复合性地应力研究地应力研究构造图的编制构造图的编制第17页/共77页2、构构造造描描述述研研究究流流程程第18页/共77页第19页/共77页(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2)地层对比)地层对比(3)编绘构造剖面图)编绘构造剖面图(4)编制油藏剖面图)编制油藏剖面图(5)构造发育史剖面图)构造发育史剖面图(6)编绘平面构造图)编绘平面构造图(7)分析
15、)分析构造要素:轴向、长、宽、面积、闭合高度、倾角构造要素:轴向、长、宽、面积、闭合高度、倾角断层:性质、产状、规模、级别、组合断层:性质、产状、规模、级别、组合断层封堵性断层封堵性断块分析与评价断块分析与评价第20页/共77页封闭型断层特征:封闭型断层特征:多为挤压形成,构造岩紧密、坚硬,孔洞不发育,含水性多为挤压形成,构造岩紧密、坚硬,孔洞不发育,含水性和渗透性较差,常常重结晶或形成新的变质矿物,外来物和渗透性较差,常常重结晶或形成新的变质矿物,外来物质相对较少,破碎物质多具定向排列;岩石主要是未压碎质相对较少,破碎物质多具定向排列;岩石主要是未压碎岩、糜棱岩、压扁岩等,声波时差较小,衰减
16、较慢。岩、糜棱岩、压扁岩等,声波时差较小,衰减较慢。3、断层性质、断层性质第21页/共77页开启型断层特征:开启型断层特征:多为张应力形成,构造岩多为疏松的角多为张应力形成,构造岩多为疏松的角砾岩,张裂带缝洞发育,渗透性好,声砾岩,张裂带缝洞发育,渗透性好,声波在其中传播多出现反射、折射、绕射波在其中传播多出现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等现象,能量衰减快,声波时差和散射等现象,能量衰减快,声波时差较大。较大。第22页/共77页断层封闭性评价断层封闭性评价断层的活动方式断层的活动方式断面正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断面正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断层泥的分布状况断层泥的分布状况泥质剪切带分布泥质剪切带分布断层的同沉积性
17、断层的同沉积性断层产状与储层产状的配置关系断层产状与储层产状的配置关系断层两侧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两侧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配置关系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第23页/共77页4、地应力研究、地应力研究目的是揭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为油田开发目的是揭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为油田开发井压裂施工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井压裂施工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a、地应力测试、地应力测试微型压裂:微型压裂:在小排量下压裂分隔段,分析压裂曲线获得应力值。在小排量下压裂分隔段,分析压裂曲线获得应力值。SH=3Sh-Pr-P0Sh
18、=Ps+PHSH、Sh分别为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分别为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Ps、Pr分别为裂缝的封闭压力和张开压力分别为裂缝的封闭压力和张开压力PH、P0分别为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分别为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钻孔崩落法钻孔崩落法利用四臂倾角测井测量钻孔崩落的方位及孔径大小,就可确利用四臂倾角测井测量钻孔崩落的方位及孔径大小,就可确定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定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声发射应力测试声发射应力测试利用岩石的凯瑟效应,可测量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利用岩石的凯瑟效应,可测量最大主应力的大小最大主应力最大主应力 等于现今主应力与孔隙压力之和。等于现今主应力与孔隙压力之和。第24页/共77页5、裂
19、缝研究、裂缝研究A、裂缝油藏类型、裂缝油藏类型裂缝非均质油藏:裂缝非均质油藏:石油储量主要赋存于孔隙中,裂石油储量主要赋存于孔隙中,裂缝中不储存有意义的储量,裂缝有一定的流体渗流缝中不储存有意义的储量,裂缝有一定的流体渗流能力,而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能力,而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纯裂缝性油藏:纯裂缝性油藏:石油全部储存在裂缝中,并全部依石油全部储存在裂缝中,并全部依赖裂缝流动。赖裂缝流动。双孔隙度油藏:双孔隙度油藏:在裂缝和孔隙中都有一定的石油储在裂缝和孔隙中都有一定的石油储量,但开采中石油必须依赖裂缝渗流往井中供油,量,但开采中石油必须依赖裂缝渗流往井中供油,孔隙中的石油只能通过裂缝产出。
20、孔隙中的石油只能通过裂缝产出。双渗透率油藏:双渗透率油藏:在裂缝和孔隙中都有一定的石油储在裂缝和孔隙中都有一定的石油储量,开采中裂缝和孔隙都可以分别向井中供油。量,开采中裂缝和孔隙都可以分别向井中供油。第25页/共77页裂缝描述内容裂缝描述内容1.裂缝产状:倾角、走向,与储层产状关系裂缝产状:倾角、走向,与储层产状关系2.裂缝规模:纵向穿切深度,横向延伸长度,分布密度裂缝规模:纵向穿切深度,横向延伸长度,分布密度3.裂缝开启程度,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裂缝开启程度,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4.裂缝力学性质识别裂缝力学性质识别5.裂缝组系及油藏内发育分布规律裂缝组系及油藏内发育分布规律6.裂缝的储
21、油能力裂缝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和渗流能力(K)第26页/共77页B、岩心裂缝描述、岩心裂缝描述天然裂缝识别天然裂缝识别裂缝产状裂缝产状裂缝力学性质裂缝力学性质裂缝形态裂缝形态裂缝充填物裂缝充填物裂缝组系裂缝组系微裂缝微裂缝第27页/共77页天天然然裂裂缝缝与与人人工工诱诱发发裂裂缝缝的的区区别别人工诱发裂缝的识别特征:人工诱发裂缝的识别特征:1,断口很不规则或呈贝壳状。,断口很不规则或呈贝壳状。2,平行于岩心抓痕或定向刻槽。,平行于岩心抓痕或定向刻槽。3,诱发裂缝总是平行岩心轴线。,诱发裂缝总是平行岩心轴线。4,岩心在岩心筒内扭转导致螺旋式形状。,岩心在岩心筒内扭转导致螺旋式形状。5,岩心
22、中心线的张性缝。,岩心中心线的张性缝。6,岩心与钻头间不稳定摩擦滑脱引起花状缝。,岩心与钻头间不稳定摩擦滑脱引起花状缝。天然裂缝的一般特征:天然裂缝的一般特征:1,充填有胶结物、矿物,且与钻井液无关。,充填有胶结物、矿物,且与钻井液无关。2,裂缝包含在岩心内部,不延伸达岩心边缘。,裂缝包含在岩心内部,不延伸达岩心边缘。3,呈平行组系产出。,呈平行组系产出。4,具擦痕面,指示运动方向与区域应力方向一致。,具擦痕面,指示运动方向与区域应力方向一致。5,岩心具稳定的方向或方位,符合裂缝分布规律。,岩心具稳定的方向或方位,符合裂缝分布规律。第28页/共77页C、其它裂缝资料、其它裂缝资料测井:多臂井径
23、、倾角、成像、井下电视测井:多臂井径、倾角、成像、井下电视定向取心:岩性直接可取得裂缝信息定向取心:岩性直接可取得裂缝信息试井:可判别有无裂缝,干扰试井可知裂缝走向试井:可判别有无裂缝,干扰试井可知裂缝走向示踪剂:判断裂缝程度及走向示踪剂:判断裂缝程度及走向动态响应:定性及定量判断裂缝动态响应:定性及定量判断裂缝第29页/共77页D、裂缝露头调查、裂缝露头调查露头点的位置、构造位置露头点的位置、构造位置岩石类型岩石类型地层走向、倾角地层走向、倾角厚度厚度裂缝的间距裂缝的间距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最大主应力方向最大主应力方向裂缝走向、倾向、倾角、长度、形态、力学性质裂缝走向、倾向、倾角、长度、形态、力
24、学性质第30页/共77页E、裂缝综合分析、裂缝综合分析1.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发育程度2.分析裂缝穿层情况分析裂缝穿层情况3.编制裂缝地层综合柱状图和裂缝平面分布图编制裂缝地层综合柱状图和裂缝平面分布图4.裂缝形态综合分析裂缝形态综合分析5.裂缝间距分析裂缝间距分析6.裂缝物性估计裂缝物性估计7.全油藏裂缝分布的描述和预测全油藏裂缝分布的描述和预测第31页/共77页第三节 沉积相分析第32页/共77页沉积相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目的层段的沉积环境、储集体成因及分布规律、沉积相和微相划分及时空演化。通过沉积相研究揭示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揭示沉积相、沉积微相对储集体物性的控制关系
25、,建立沉积模式,并找出沉积相、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第33页/共77页第34页/共77页相标志相标志岩石学标志:岩石学标志:指示成因的、原生的、具继承性的沉积和成指示成因的、原生的、具继承性的沉积和成岩标志。一般有岩石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标志。岩标志。一般有岩石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标志。古生物标志:古生物标志:古生物是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的,是确定沉积古生物是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的,是确定沉积环境的最有效标志。环境的最有效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有机地化资料往往也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有机地化资料往往也可用来进行指相研究,但须与其它标志结合使用,交互验可用来进行指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藏 地质 研究 方法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