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7学习.pptx
《植物生理学7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7学习.pptx(1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长、分化和发育之间关系密切,有时交叉或重叠在一起。在植物的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紧密联系的,是共处于一个植物体中相伴发生的,在生长的量变过程中伴随着质变,在发育的质变过程中也需生长的量变作为基础。有关生长和发育的定义,现在有一种广义上定义:生长是指营养生长,即植物营养体的增大过程。而发育则是指生殖生长(reproductive growth),即花器官的形成以及种子的发育成熟。我们这一章讲的生长是指营养生长(vegetative growth),包括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第1页/共184页显花植物的生活在周期第2页/共184页第一节、植物生长的概念和特征 一、植物生长的概念是指细胞、
2、组织、器官或植物体在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的过程。多指细胞分裂、伸长等量的增加。然而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态上发生有规律的分化,可见对于植物来说,生长和分化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第3页/共184页二、生长的特征 1、脊椎动物在出生后已具备了成年动物的主要器官,生长只不过是各部分体积的同时增大;植物种子在萌发以后,不断有新器官的产生。2、人和动物的生长是有限生长;植物是倾向于无限生长。可以用体积,鲜重,干重或细胞数目来度量植物的生长速度。第4页/共184页第二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植物的生长是以细胞的生长、分化为基础的。细胞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使之数目增加,细胞伸长使之扩大体积;
3、细胞分化使之产生出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导致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长。细胞的生长、分化分为三个时期:细胞分裂期、细胞伸长期、细胞分化期。第5页/共184页一、细胞分裂期1.分布和特征顶端分生组织:根尖、茎尖居间分生组织:单子叶植物节间基部 侧间分生组织:茎周围形成层特点:细胞体积小、近圆形,细胞壁薄,原生质丰富、核大、无液泡;生理特点:呼吸作用、合成代谢旺盛。称为胚胎状细胞或分生细胞 第6页/共184页2.细胞周期:分生组织中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时间称为细胞分裂周期,简称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G2)和有丝分裂期(M)第7页/共184页细胞周期的一般模式第8页/共184页细胞
4、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M期)G1期:DNA合成前期,RNA和蛋白质合成S期:DNA合成期,DNA复制G2期:DNA合成后期前期:染色质浓缩成染色体,核膜解体,纺锤体开始形成,染色体向中央移动中期: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体一分为二,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核膜重新形成,细胞质一分为二第9页/共184页3、细胞分裂的代谢特点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DNA含量的变化。从代谢的角度看,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更活跃(1)DNA:分裂间期的中期(S期)迅速增加(2)RNA和蛋白质:整个分裂间期都在增加(3)细胞分裂需要能量,能量供应主要靠呼吸作用。根尖分生组织比成熟组织有较高的呼吸速率。在细
5、胞周期中,呼吸速率也会发生变化:G1期和G2期后期,O2吸收量都很高;分裂期对氧的需求很低。第10页/共184页4.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1)植物激素影响:赤霉素首先起作用,促进G1期到S期的过程,缩短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素促进DNA合成,引起细胞分裂。生长素的作用较晚,促进rRNA合成。多胺促进G1期和细胞分裂ABA抑制细胞分裂(根冠静止中心的细胞受根冠ABA作用)第11页/共184页4.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2)维生素的影响:VB1(硫胺素)、VB6(吡哆醇)、PP(烟酸)等也影响细胞分裂,其中VB1、VB6若缺乏则分裂停止。(3)温度:温度高,细胞分裂快。第12页/共184页二、细胞伸长期
6、(扩张期)1.特点:细胞延长,体积大大增加,形成中央大液泡。2.细胞在伸长过程中进行着旺盛的代谢活动(1)呼吸速率增加2-6倍,蛋白质合成增加6倍,干重增加6倍以上(细胞质和细胞壁增加)。(2)细胞体积增大20倍。IAA含量增加,提高壁的可塑性;细胞壁成分增加,如: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第13页/共184页3.适量的激素可以促进或抑制细胞的延伸生长 促进伸长: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抑制细胞的伸长:脱落酸ABA,乙烯 Eth另外,细胞伸长的主要条件是水分,水分不足,细胞伸长生长就慢。还需要O2。第14页/共184页细胞增殖与分化示意图第15页/共184页三、分化期分化是指相似的细胞呈现出
7、不同形态和不同生理功能的过程。分化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因而形成了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组织。如: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加厚;导管细胞壁沉积纤维素,原生质完全解体;表皮组织的细胞角质化或栓质化第16页/共184页细胞分化与极性有关1、“极性”(polarity)是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在形态学的两端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上的差异。由于极性的存在,使细胞发生不均等分裂现象。例如:受精卵的不均等分裂,叶表皮细胞不均等分裂第17页/共184页从分子水平上说,细胞分化是DNA链上不同基因按一定的时空顺序有选择表达的结果。另外,环境条件也会改变细胞极性,影响分裂和分化方向。细胞
8、分化的机制:Ca2+流出第18页/共184页极性一旦建立以后很难逆转,极性可表现在植株整体、器官、组织、细胞等各个水平上。极性的存在导致了植物器官的再生。植物的再生作用是指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植物其余部分的能力。第19页/共184页再生作用的机制是由于受伤的组织产生了创伤激素,促进了伤口周围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凭借内部的激素和营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再生形成新的器官。第20页/共184页植物的极性与再生A:形态学上端;B:形态学下端根部的极性现象第21页/共184页极性产生的原因:IAA的极性运输第22页/共184页2、影响分化的因素(1)糖浓度:糖浓度低时,形成木质
9、部;糖浓度高时,形成韧皮部(2)植物激素:IAA促进木质部分化;根和芽的分化与IAACTK有关。(3)光:光可促进地上部分化,无光时细胞只分裂和伸长,分化不良。第23页/共184页 一个具有全能性细胞的分化,是其基因(DNA)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高等生物的细胞在某一特定时间,其DNA只有约510%被利用。因此,分化是由特异的基因活动所引起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转录而引起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导致了不同的性状形成和形态建成。第24页/共184页四、植物的组织培养1.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意义、特点植物的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of plan
10、t)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在含有营养物质及植物生长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第25页/共184页意义:研究被培养部分(这部分称为外植体)在不受植物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的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且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分化,以解决理论上和生产上的问题。特点:(1)取材少,经济;(2)人为控制条件,不受自然影响;(3)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4)管理方便,便于自动化控制。第26页/共184页2.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完整植物体。植物的再生作用:指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植物其
11、余部分的能力。常见的如月季、四季青等剪枝即可插活,又如丁香各种器官可再生繁殖新植株 第27页/共184页第28页/共184页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外植体:组织培养中,从植物体分离下来将要被培养的部分称为外植体.脱分化过程:已分化的细胞,失去原有的形态和机能,又回复到未分化的无组织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过程第29页/共184页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又可再次产生分化现象,这种由脱分化状态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细胞的过程称为再分化 植物体 外植体 愈伤组织 生长点 幼茎、幼根 植株脱分化再分化分离第30页/共184页第31页/共184页包括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材料处
12、理、接种、培养、炼苗等。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都应是无菌的。(2)培养基的成分:五大类无机营养物指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16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常用的有硫胺素(VB1)、吡哆醇(VB6)、烟酸和肌醇。其中硫胺素是必需的3.组织培养的方法第32页/共184页碳源一般用蔗糖,浓度为24%生长调节剂通常加生长素类(2,4-D、NAA)和细胞分裂素类(KIN、6-BA、玉米素)有机附加物指氨基酸(甘氨酸)、水解酪蛋白、酵母汁、椰子乳等。大多数植物组织不需要这些有机附加物常见的培养基配方:MS、White、N6、Miller第33页/共184页(3)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湿度、某些材料需要光照(4)培养类
13、型1)固体培养2)悬浮细胞培养 3)液体培养(5)炼苗第34页/共184页胡萝卜韧皮细胞再生完整植株的过程第35页/共184页4.组织培养的应用(1)快速无性繁殖植物(2)获得无病毒植株(3)新品种的选育(4)人工种子和种质保存第36页/共184页第三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适量的水,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氧气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1.水分2.温度3.氧气第37页/共184页4.光需光(喜光)种子:有些种子萌发需要光照,这些种子叫喜光种子,如莴苣、烟草、拟南芥菜等 嫌光(喜暗)种子:有些种子萌发受到光的抑制,在黑暗下容易萌发,如西瓜、茄子、洋葱第38页/共184页莴苣萌
14、发实验第39页/共184页莴苣萌发实验第40页/共184页光敏色素(Photochrome)Pr Pfr红光吸收型(Pr):无活性 远红光吸收型(Pfr):有活性 红光(660nm)远红光(730nm)第41页/共184页二、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1、吸胀吸水期:依赖于原生质亲水胶体的吸胀作用2、细胞恢复活跃的生理活动凝胶态变为溶胶态,呼吸增强,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分解3、胚细胞恢复分裂和延长IAA、GA恢复生理活性,刺激胚细胞分裂和伸长第42页/共184页4、胚根和胚芽伸出种皮5、幼苗形成子叶出土型:下胚轴伸长,将上胚轴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棉花、菜豆。不宜深播子叶留
15、土型:上胚轴伸长,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里,如小麦、玉米等。可以深播第43页/共184页三、种子萌发时生理生化变化*1.种子的吸水种子吸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开始的急剧吸水;(2)随后吸水的停止;(3)胚根长出后又重新迅速吸水 第44页/共184页第45页/共184页第一阶段是物理过程,称为吸胀作用。吸水量:豆类种子淀粉种子油料种子。不受温度影响。第二阶段虽然种子不再吸水,但种子内部一些酶开始形成或活化,并进行着剧烈的物质转化,为萌发作准备。休眠种子即停留在此阶段。第三阶段是生长引起的渗透吸水。后两个阶段是与代谢有关,受温度影响较大第46页/共184页2.呼吸作用的变化 风干种子呼吸微弱
16、,一旦吸水后(超过安全含水量)呼吸显著增强。其变化规律与吸水过程相似。第47页/共184页第48页/共184页在胚根未突破种前,种子进行着一定水平的无氧呼吸,RQ(呼吸商CO2/O2)相对高;胚根长出,有氧呼吸增强,RQ下降。初期的呼吸对氰化物不敏感,后期的呼吸对氰化物敏感。呼吸作用的增强是由于呼吸酶系统的活化与合成。第49页/共184页3.酶的变化:在吸水的第二阶段,各种酶在形成(1)已存在的蛋白活化而来:R酶,淀粉酶,磷酸酯酶。出现得早。(2)新合成:淀粉酶,脂肪酶,硝酸还原酶。出现得晚。第50页/共184页4.核酸的变化:在吸水的第二阶段,RNA、蛋白质合成。第51页/共184页5、有机
17、物质的转变:植植 物物 种种 子子淀粉淀粉脂肪脂肪蛋白质蛋白质 淀粉种子淀粉种子(禾谷类)(禾谷类)小小 麦麦 玉玉 米米72761.44.0128.0脂肪种子脂肪种子(油料)(油料)向日葵向日葵 花花 生生141651462330蛋白种子蛋白种子(豆类)(豆类)大大 豆豆 豌豌 豆豆3058202.03925第52页/共184页5、有机物质的转变:(1)淀粉的转变:种子发芽前仅含-淀粉酶,发芽后才形成-淀粉酶,在淀粉酶作用下淀粉水解最后形成麦芽糖,再转变为葡萄糖。蔗糖则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运输到胚,供胚的呼吸和物质合成所需要。淀粉蓝色糊精红色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第53页/共184页(2)
18、脂肪的转化:油料种子在萌发时,贮藏在子叶中的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经氧化分解为乙酰CoA,乙酰CoA既可在TCA中氧化分解供能,也可经糖的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因此,脂肪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降低,糖含量逐渐升高。转化衍生成的葡萄糖运输到胚供胚的生长、呼吸所利用。第54页/共184页(3)蛋白质的转变:种子萌发时,贮藏的蛋白质在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可溶性含氮化合物氨基酸和酰胺,运输到胚中,作为胚生长过程中合成新蛋白质的原料。总氮量没有多大变化,但含氮化合物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蛋白N减少,氨态N、酰胺N增加。第55页/共184页种子萌发时,生长素、赤霉素、细
19、胞分裂素增加,而ABA及其他抑制物下降。6.激素的变化第56页/共184页7、植酸的变化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种子内磷元素的主要储存形式。常和钙、镁形成复合盐植酸钙镁。种子萌发时,在植酸酶的催化下,植酸钙镁水解,产生肌醇,同时释放磷和钙、镁等。第57页/共184页第四节、外界条件对生长的影响 一、光 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光是植物生长的物质能量能源光对植物生长的间接影响,主要是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贮存的能量是植物生长的最初来源光还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光还能调控气孔的开闭第58页/共184页同时,光影响气温、大气湿度,不仅影响光合,还有矿质供应,日光可加速植株的
20、蒸腾作用,促进根系吸水,也有利于物质的运输;但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引起植株水分不足,影响生长第59页/共184页2.光抑制细胞的延伸生长和促进细胞分化、成熟直接影响(1)光抑制植物的生长这与光对IAA的破坏有关。光照下黄素蛋白活化了过氧化物酶,活化的过氧化物酶结合到黄素蛋白,组成吲哚乙酸氧化酶,经光氧化而破坏了IAA,从而生长受到抑制 一般短波光蓝光、紫光特别是紫外光明显抑制生长;而红光抑制茎的过度生长,促进叶子展开,解除黄化。所以在高山、高原等紫外线强烈的地区,植物生长得矮小。另外,光可以抑制根的生长第60页/共184页(2)光促进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在光下和黑暗中培养的马铃薯幼苗、绿豆幼
21、苗两者形态差别很大。在黑暗中生长的幼苗,茎细长而脆弱,节间很长,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不发达。茎尖端呈钩状弯曲,叶片不展开,很小,缺乏叶绿素而呈黄白色,这种现象就是黄化现象。第61页/共184页第62页/共184页所以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制豆芽菜,覆盖遮光和培土方法培育韭黄、大葱、豆芽等。光下生长的植株矮而粗壮。另外,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使通风透光,茎秆粗壮。第63页/共184页3.光是高等植物形态建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每天给予黄化植物较短时间的光照,叶色变绿,形态逐渐趋于正常。因此光是绿色植物形态建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总的来说,光抑制茎的伸长而促进细胞、组织的分化和成熟。第64页/共184页二
22、、温度1.温度的三基点现象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第65页/共184页2.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植物,温度要求高一些,如玉米、番茄;原产于温带地区的植物,温度可以低一些,如小麦、甘蓝。根系生长温度低,茎叶生长温度高。第66页/共184页3.在生产实践中培育健壮的植株,常要求比生长最适温度(生理最适温度)略低的温度,即所谓“协调最适温度”下进行生长。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生理最适温度植物健壮生长的温度协调最适温度第67页/共184页4.昼夜温差对生长的影响: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生长。吐鲁番葡萄、新疆哈密瓜、陕北苹果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了解
23、作物温周期现象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第68页/共184页三、水肥的影响1.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较快(1)水分是细胞延伸生长的动力(2)水分是各种生理活动的必需条件,而各个代谢的协调进行是生长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第69页/共184页2.矿质营养N、P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等重要组成成分,IAA、CTK、许多维生素、叶绿素中都含有N,N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的地位,故又称N为生命元素;N肥供应充足时,叶片增大,功能期延长,分枝多,所以N肥又叫叶肥。Ca和Mg构成细胞壁中胶层的成分;第70页/共184页而Zn与生长素、叶绿素的合成有关,缺Zn时不仅光合降低,而且生长受阻;Fe、Cu、Mo、K等
24、分别是不同酶的成分或活化剂,缺乏时植物体内物质代谢就会遭受破坏。所以,缺乏矿质营养元素,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第71页/共184页四、机械刺激:刺激乙烯产生,生长减慢第72页/共184页五、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当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空间或时间时就会互相影响,既可能相互促进生长,也可能相互阻碍生长,即“相生相克”,也可称为他感作用。例如,桉树叶中含有各种酚类物质,这些化合物阻碍周围杂草的生根、生长和发育,使这一区域无其他植物而保持其本身群落优势。番茄植株会释放鞣酸、水杨酸等物质,严重抑制莴苣、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玉米、黄瓜、马铃薯等作物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所以在生产上要避免番茄与上述植物种在一起。
25、第73页/共184页某种植物排出的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阻碍别的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称为“相克现象”。而植物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长发育的情况就称为“相生现象”。例如豆科与禾本科植物配置混种在一起,豆科植物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供禾本科植物利用,而禾本科植物的根分泌出麦根酸络合土壤中的铁,供豆科植物形成钼铁蛋白用于根瘤菌固氮。另外,洋葱与甜菜、马铃薯与菜豆种在一起都有相互促进生长的作用。第74页/共184页他感化合物:引起相生相克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是一些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的植物次生物质。如直链醇、脂肪酸、醛、酮、醌、生物碱等,最常见的是酚类和萜类化合物。第75页/共184页第五节、光形态建成第7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生理学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