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斜顶强脱.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斜顶强脱.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带斜顶的模具的周期动作1合模注射阶段2动,定模分开3顶出,斜顶实现侧向抽芯4产品被取走5复位,开始下一个循环第1页/共34页整体式的斜顶通常应用于尺寸比较小,形状简单的情况,其两侧面平行,背面是一个平面,其加工和研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整体式斜顶在加工时可以把宽度相同的零部件排布在一块原材料上,用线切割把各个部件外形切割出来。第2页/共34页斜顶也可以分开做成斜顶头和斜顶杆两部分,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更换和维修。图示例子为用定位销定位的分体式斜顶。第3页/共34页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之间可以采用键槽,燕尾槽,定位销,螺纹等多种形式来定位连接。第4页/共34页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可以 做成头
2、部和杆部粗细大小不一样的情况,把斜顶头和斜顶杆分开加工。第5页/共34页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可以 由一个斜顶头和两个斜顶杆组成。对于这类斜顶很难保证斜顶杆的角度和斜顶头的角度精度一致,为了防止角度不一致时防碍斜顶顶出和出毛刺,通常将斜顶头的三面加上角度,使斜顶头的背面的角度比斜顶杆的角度大一点。101533第6页/共34页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要将斜顶头的两侧面加上角度。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如果斜顶头的两侧面没有角度,容易造成擦伤,回位时可能会发生碰撞干涉。第7页/共34页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如果斜顶头背面的角度比斜顶杆小,顶出时就会因为干涉不能顶出。只有使斜顶头的背面的角度比斜顶杆的
3、角度大一点,才能够顺利顶出。第8页/共34页斜顶含在动模里的部分并不是与动模全段都配合,只有靠近头部的地方才配合。斜顶通过动模板的地方,动模板上要开过孔,在动模板底部,要加上导向块来与斜顶配合,起到导滑和防止斜顶弯曲变形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导向块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斜顶的寿命会大受影响)第9页/共34页在下模板上正对斜顶的地方,一般都要开有斜顶的拆装孔,目的是在维修斜顶时不用拆整套模具就能方便的把斜顶拆下来。斜顶的下端一般都有固定块,固定块两边通过销子和滑动块连起来,滑动块在导滑块里滑动。滑动块可以用润滑性能好的铜来制做。第10页/共34页导滑块固定在模具的顶出板里。滑动块和斜顶固定块之间可以绕
4、销子转动,这样即使斜顶有一点变形,滑动块也不会卡死。第11页/共34页当制品在位于斜顶上方的部位不是水平的时候,斜顶水平运动时会与制品干涉,就会对制品铲胶。第12页/共34页斜斜顶是通过改变导滑块里滑槽的方向,使斜顶相对于产品的移动方向改变,来避免斜顶对产品铲胶。第13页/共34页产品的倒扣处需要斜顶抽芯才能出模斜顶设计方案一:倒扣的大部分成型在斜顶里面。缺点:斜顶侧向抽芯时产品的倒扣根部处容易产生撅白或折断。第14页/共34页斜顶设计方案二:倒扣的一部分成型在模芯里面,而斜顶仅仅只侧抽芯防碍出模的部分。设计改善后斜顶侧向抽芯时对产品的倒扣产生的侧向拉力不会太大,成型在模芯里面的倒扣部分也会挡
5、住倒扣随斜顶侧向移动的趋势,可以避免产生撅白或折断现象。在设计斜顶结构时,要注意产品的侧定位,防止产品随斜顶走,产生侧抽不良。第15页/共34页当在斜顶的后面有顶杆时,如果两者靠的太近,在顶出时斜顶与顶杆可能会产生干涉。第16页/共34页解决斜顶与顶杆干涉的方法:让顶杆与斜顶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或者是尽量不要在斜顶后面设置顶杆。第17页/共34页有些情况下,由于受到制品的结构限制,斜顶杆不能够做的足够粗,斜顶杆显得很单薄,导致斜顶杆的强度会受到影响。这时可以考虑对斜顶杆进行侧向加粗。第18页/共34页在斜顶的侧面增加一部分,可以在增加的部分下面寻找足够的空间来设计强度足够的斜顶杆。第19页/共34
6、页斜顶与产品未顶出状态斜顶与产品已顶出状态变异的斜顶:上斜下直的组合斜顶。已顶出状态未顶出状态第20页/共34页未顶出状态的斜顶与模芯顶出状态的斜顶与模芯斜顶与模芯的立体效果图。第21页/共34页上斜下直的组合斜顶:斜顶背后加燕尾槽;这种情况下斜顶角度可以适当的大些。第22页/共34页上斜下直的组合斜顶可以在斜顶的正前方增加顶杆而不至于发生顶杆与斜顶下部干涉的情况;也可以采用两个组合斜顶面对面接拼。设计时注意顶出后不可以让斜顶完全脱离燕尾槽第23页/共34页对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斜顶内抽芯,其抽芯距离因为产品结构的限制需要很大,导致斜顶的角度必须很大,此种情况下则可以考虑使用双杆斜顶结构来做角度比
7、较大的斜顶。第24页/共34页双杆结构的斜顶与普通斜顶相比,增加了一根滑动块侧向移动的导向杆,可以承受顶出时的弯曲载荷,斜顶杆基本可以不用或者只需承受一小部分弯曲载荷。这样斜顶杆的角度就可以做的很大而在顶出时也不会弯曲变形。第25页/共34页对于某些材质较软,弹性较好的塑料制品,当侧壁的凹,凸形状不大时,可以利用塑件的弹性对制品进行强制脱模。图例为当产品内侧面上有倒扣的情况第26页/共34页动,定模分开,外侧为强制脱模让出空间。强制顶出时,制品为脱出倒扣向外变形。第27页/共34页脱出倒扣后,制品又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可以完整顺利的取出制品。第28页/共34页图例为当产品外侧面上有倒扣的情况第29页/共34页动,定模分开。第30页/共34页顶出初始阶段,外侧型腔和产品一起向上走,内侧的型芯相对产品向下走,为强制脱模让出空间。第31页/共34页强制顶出时,制品为脱出倒扣向内变形。第32页/共34页脱出倒扣后,制品又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可以完整顺利的取出制品。第33页/共3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4页/共3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