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十章醇酚醚.pptx
《有机化学第十章醇酚醚.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十章醇酚醚.ppt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22教学要求1掌握醇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2掌握醇的化学性质及其制备方法3掌握酚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4掌握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5.初步掌握消除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和判断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的竟争。第1页/共90页2023/2/229-1 醇的结构、分类、命名一、醇的结构 羟基是醇的官能团。一般认为醇分子中氧原子按SP3杂化,其成键情况为:C-O键(SP3-SP3)、O-H键(SP3-S),剩下两个SP3杂化轨道中分别有一对孤对电子。第2页/共90页2023/2/22二、分类1、按醇分子中羟基数目: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2、按羟基所连碳原子类型:伯醇1ROH:羟基与伯碳
2、原子相连,例如CH3CH2OH。仲醇2ROH:羟基与仲碳原子相连,例如(CH3)2CHOH。叔醇3ROH:羟基与叔碳原子相连,例如(CH3)3COH。第3页/共90页2023/2/223、根据R的种类A、饱和醇 B、不饱和醇 C、芳香醇三、命名1.普通命名法:烃基名+醇。例如异丙醇 异丁醇 仲丁醇2、甲醇衍生物法:三苯甲醇 三乙基甲醇第4页/共90页2023/2/223、系统命名法:适用于复杂的醇的命名。A、选择主链:选择含有羟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目确定为某醇。B、编号:从靠近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C、书写名称:依次将取代基的位次、名称、以及羟基的位次写在醇名称前面。
3、2-甲基-1-丁醇 1-甲基-1-环戊醇第5页/共90页2023/2/22注意:A、对于不饱和烃的命名:应选择同时含有不饱和键和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以醇为母体;编号从羟基最近一端开始编号;主链碳原子数目写在烯烃中。第6页/共90页2023/2/22 4-丙基-5-己烯-1-醇 3-乙基-4-戊烯-2-醇 B、芳香醇的命名:把苯基作为取代基 3-苯基-2-丙烯-1-醇 1-苯基-4-戊烯-3-醇 C、多元醇的命名:应选择含羟基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并用二、三、四等汉字表明羟基数目,用1,2,3 标明羟基位次。例如第7页/共90页2023/2/222.3-二甲基-2,3-戊二醇 1,3-丙二醇
4、D、如果分子中除羟基外还有其它官能团,需要按规定的官能团次序选择前面的官能团作为化合物的类别即母体名称,其它官能团作为取代基。IUPAC规定的次序为正离子、羧酸、磺酸、酸的衍生物、氰、醛、酮、醇酚胺、醚、过氧化物。第8页/共90页2023/2/224-羟基己醛 9-2 醇的物理性质A、状态:C12以下为液体,C12以上为固体。B、沸点:同碳数醇:1ROH 2ROH3ROH.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醇(108.4)、叔丁醇(88.2)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如乙烷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点为78.3。第9页/共90页2023
5、/2/22 C、水溶性:C1C3能溶于水,与水混溶;从C4开始水溶逐渐降低。多元醇的水溶性大于一元醇,多元醇的沸点高于一元醇的沸点。D、低级醇能与某些无机盐生成结晶醇化物: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如乙烷(分子量为30)的沸点为-88.6,甲醇(分子量32)的沸点为64.9。第10页/共90页2023/2/22 因此。在实验室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醇类。但可以利用此性质除去某些产物中的少量醇类杂质。9-3 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影响,从化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 C-OH、O-H、和C-H。第11页/共90页2023/2/22 分子中的C-O键和O
6、-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应中心。又由于受C-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H具有一定的活性,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一、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1、与Na、K反应注意:A、生成的醇钠溶于醇,且C2H5O-的碱性大于氢氧化钠的碱性。第12页/共90页2023/2/22B、醇与钠反应的速度有下列因素有关:1)同系列的醇中:随着R的增大,反应速度降低2)不同类型的醇:H2OCH3OH1ROH2ROH3ROH.。醇的反应活性与其酸性有关:CH3OH 伯醇(乙醇)仲醇 叔醇 pKa 15.09 15.93 193)在制备叔丁醇钾时常用KH。第13页/共90页2023/2/22 2、与Mg、Al
7、作用 在实验室常用醇镁来除去乙醇中的水分制备无水乙醇。异丙醇铝、叔丁醇铝在有机合成中常作催化剂、还原剂。第14页/共90页2023/2/22二、与卤化试剂作用1、与HX作用注意:A、HX的活性:HIHBrHCl。B、醇的活性:烯丙式、苄卤式3ROH 2ROH1ROH。1分钟变浑浊 10分钟变浑浊 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称为卢卡斯试剂Lucas。该试剂可以用于伯、仲、叔醇的鉴别。第15页/共90页2023/2/22但必须注意:a、烯丙醇、苄醇虽为伯醇。但它们的性质很活泼,能在室温下与卢卡斯试剂迅速反应立即分层。第16页/共90页2023/2/22 b、卢卡斯试剂只能用于C3C6的伯、仲、叔醇的鉴
8、别。原因:1-2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发。C6以上的伯、仲、叔醇(苄醇除外)本身不溶于卢卡斯试剂,把它们加到卢卡斯试剂中,不管反应与否,都会出现分层,易混淆实验现象,无法鉴别。c、从反应历程看,它可能有SN1或SN2历程。一般而言,烯丙醇、苄醇、叔醇采取SN1历程,伯醇按SN2历程。仲醇可按SN1或SN2历程。由于SN1历程中,产生碳正离子,因此可能得到重排产物。例如P266。第17页/共90页2023/2/22这类重排反应称为瓦格涅尔-麦尔外因(Wagner-Meerwein)重排,是碳整正离子的重排。2、与PX3、PX5、SOCl2 第18页/共90页2023/2/223、脱水
9、反应 醇分子的脱水反应根据脱水方式的不同分为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醇分子的脱水反应根据脱水方式的不同分为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 :A A、分子内脱水:烯烃、分子内脱水:烯烃历程:第19页/共90页2023/2/22 注意:A、脱水反应的难易程度:3ROH 2ROH1ROH(P269)第20页/共90页2023/2/22 B、脱水过程可能重排。第21页/共90页2023/2/22 C、脱水的取向:杂依切夫规则。第22页/共90页2023/2/22 B、分子间脱水:醚 醇的分子间脱水和分子内脱水是两种竞争反应,一般在较低温度下生成醚(SN2);较高温度下生成烯烃(E1)。两种反应的历程不同。第23
10、页/共90页2023/2/22 4、醇与含氧无机酸作用:无机酸酯 A、与硫酸作用:硫酸酯 硫酸氢酯是酸性,可与碱中和成盐。而硫酸二甲酯或二乙酯,不溶于水,有强烈的毒性。在合成中,作为烷基化试剂,向其它分子引入甲基、乙基。第24页/共90页2023/2/22 B、与硝酸、磷酸作用:硝酸酯、磷酸酯第25页/共90页2023/2/22C、与磺酰氯作用:磺酸烷基酯ROTs TsO-是很好的离去基团,磺酸烷基酯比醇容易进行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且反应方式与卤代烃相似,是双分子历程,但不发生重排反应。D、与有机酸作用:有机酸酯。第26页/共90页2023/2/225、醇的氧化和脱氢 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
11、钾、硝酸 A、伯醇的氧化:(醛)B、仲醇的氧化:酮第27页/共90页2023/2/22C、叔醇氧化 无-H,上述条件下不能被氧化。但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回流,发生断键:第28页/共90页2023/2/22 80mg乙醇/100mL血液(+)D、醇的脱氢 伯、仲醇的蒸汽通过Cu、Ag等金属催化剂,即发生脱氢反应。第29页/共90页2023/2/22 上述反应均为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向生成醛酮方向进行,可以通入空气。将脱下来的氢气转化为水。叔醇不发生上述反应,原因:无-H。第30页/共90页2023/2/226、-二醇的特殊反应A、与新制的Cu(OH)2反应:显色反应 相邻两个碳原子具有两个羟基的二
12、元醇或多元醇能与许多金属离子螯合。生成可溶性络合物。颜色:从兰色到绛兰色,状态:从固体到液体。利用此性质区别一元醇和-二醇等多元醇。第31页/共90页2023/2/22B、与HIO4作用:生成羰基化合物 -二醇可以被氧化,两个相邻的羟基的碳碳键断裂,生成羰基化合物。注意:A、该反应定量进行,可以用于1,2-二醇的定量分析。每断裂一组-二醇结构,消耗1molHIO4,根据消耗HIO4的用量可推测反应物中有几组二醇结构。第32页/共90页2023/2/22 练习 B、在上述反应中加入AgNO3,有白色沉淀。第33页/共90页2023/2/22 C、片呐醇重排:片呐酮 片呐醇重排涉及到:A、那一个羟
13、基优先离去,形成稳定碳正离子,即失去羟基的难易。B、那一个基团优先迁移。一般地,亲核性强的基团优先迁移,即芳基优于烷基。第34页/共90页2023/2/22五、醇的制备1、烯烃水合法 A、烯烃直接水合法:遵循马氏规则 B、烯烃间接水合法:遵循马氏规则 2、羰基化合物还原法 第35页/共90页2023/2/223、由格氏试剂合成 A、格氏试剂与醛酮作用,再经水解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醇。当为甲醛:产物为RCH2OH 伯醇;当为其它醛:产物为R2CHOH 仲醇 当为酮:产物为R3COH 叔醇 B、格氏试剂与环氧乙烷作用生成增加2个碳原子的伯醇。第36页/共90页2023/2/224、卤代烃水解 注意:
14、对1RX,用氢氧化钠;对2RX、3RX用碳酸钠、氧化银。5、硼氢化-氧化 特点:步骤简单、副反应少、生成醇的产率高。生成的产物相当于水和碳碳双键的反马氏规则加成产物第37页/共90页2023/2/2210-2 消去反应历程 卤代烃脱卤氢、醇脱水生成烯烃均为消除反应。根据消去原子或基团的相对位置,把消除反应分为-消去和-消去。重点讨论-消去历程,它分为E1和E2历程。一、-消去历程第38页/共90页2023/2/22 E2与SN2历程相似,例如,伯卤代烷在强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按E2 历程:特点:a、反应一步完成,无碳正离子生成。b、反应速度与反应底物和进攻试剂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在动力学上为二级
15、反应。c、大多数是反式消除,进攻试剂从离去基团的反面进攻,要求离去基团和-H彼此要处于反式的同一面。A、双分子消去历程(E2)第39页/共90页2023/2/22第40页/共90页2023/2/22第41页/共90页2023/2/22练习第42页/共90页2023/2/22 B、单分子消去历程(E1)E1与SN1历程相似,首先,是离去基团先从反应底物离去,生成碳正离子,然后,进攻试剂进攻-H消去一个H形成双键。特点:A、反应两步完成,有碳正离子生成,有重排产物。B、反应速度只与反应底物浓度成正比,因此,在动力学上为一级反应。第43页/共90页2023/2/22重排是EI 或SN1机理的标志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第十 章醇酚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