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中考科学总复习物质变化和性质考点精讲中考真题.pptx
《浙江地区中考科学总复习物质变化和性质考点精讲中考真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地区中考科学总复习物质变化和性质考点精讲中考真题.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聚焦考点 全面夯实知识网络第1页/共41页分类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点1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点梳理】1.物理变化:的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如玻璃破碎、冰雪融化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2.化学变化: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 、等现象。如铁的生锈、煤的燃烧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粒子。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吸热第2页/共41页分类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第3页/共41页分类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活学活用】1.(2013北京)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A.冰雪融化 B.纸张燃烧C.水分蒸发 D.矿石粉碎【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等;矿石粉碎仅仅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无新物质生成,也属于物理变化。B第4页/共41页分类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2013 衢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点拨】铁丝弯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是物理变化;吹肥皂泡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食物霉变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
3、电能转化为光能,属于物理变化。C第5页/共41页分类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点2 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点梳理】1.物理性质:物质 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如:、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3.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 变化,变化体现性质。性质是物质的内在属性,在有关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常常会用到“能”、“会”、“是”、“具有”、“难”等字眼,而变化是一个过程,在表述时,不会用到这些字眼。不需要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化学变化决定第6页/共41页分类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活
4、学活用】3.(2013 台州)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点拨】金属的活动性属于金属的化学性质;导电性、密度、熔点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A第7页/共41页分类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2013 绍兴)下列用途与物质的性质不对应的一项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汽油作燃料相对应的性质是汽油具有可燃性。C第8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考点3 知道溶液的组成【考点梳理】1.溶液的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2.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只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相对较多的那种物质称为溶剂,而相对较少的物质称为溶质,如果有水那么水就是溶剂。【活学活用】5.根
5、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填物质的化学式)溶质溶剂【点拨】根据溶液的组成可推断稀盐酸中溶质是HCl,溶剂是H2O;医用酒精中溶质是C2H5OH,溶剂是H2O。第9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考点4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分【考点梳理】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溶剂通常是水)里,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溶剂通常是水)里,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一般情况下)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第10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活学活用】6.(2012 常德)实验室现有一瓶接
6、近饱和的KNO3溶液,奇奇同学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升高溶液温度 B.降低溶液温度C.蒸发部分溶剂 D.加入KNO3固体【点拨】KNO3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KNO3;降低溶液的温度;恒温蒸发溶剂。A第11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7.(2012 泰安)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B.C.D.【点拨】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
7、度升高而减小,要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应升高温度。所以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蒸发水或升高温度。D第12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考点5 理解溶解度曲线【考点梳理】1.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 下,某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气体的溶解性随 升高而减小,随 增大而增大。3.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4.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有:(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
8、应的温度和溶解度。(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 的变化情况。(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 相同。温度100饱和质量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温度压强溶解度温度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溶解度第13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活学活用】8.(2013 台州)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C.t2时,80 g硝酸钾溶于100 g水中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t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溶液质量分数增大【点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一定要指明温度,A错误;t1时两条曲
9、线的交点,表示在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正确;在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 g,将8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C错误;在t1时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剂、溶质的质量都不变,只是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B第14页/共41页分类三 物质的溶解性9.(2013 河南)如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 时分别将100 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把T2 时15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点拨】本题考查溶解度的有关知识,难度中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10、由T2 降温到T1,A的溶解度降低得比较多,即溶解度差值大,因此A析出晶体大于B;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T2 时150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 g A,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有(150 g+x)20%=50 g,解之x=100 g。100第15页/共41页分类四 物质的酸碱性考点6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考点梳理】1.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溶液为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可由 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酸碱度)可由 来表示。2.溶液酸碱性判断方法以及酸碱度表示法酸碱指示剂pH3.pH试纸的使用用 蘸取待测液滴在 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确认待测液的酸碱度。洁净的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第1
11、6页/共41页分类四 物质的酸碱性【活学活用】10.(2013 上海)pH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点拨】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pH7时,pH越小酸性越强;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11.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用下列花瓣压榨成汁制作酸碱指示剂,实验记录如下:A第17页/共41页分类四 物质的酸碱性根据以上信息在下列题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1)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既能测出溶液酸性又能测出碱性的是 。(2)用 花汁测某无色碱性溶液时,溶液颜色会变成 。(3
12、)栀子花是家庭养的一种花卉,此花在酸性土壤中可正常生长,在碱性土壤中则会枯死,在中性土壤中生长不良。若用月季花汁测得土壤浸出液变浅红色,则土壤显 性,这种土壤 (填“适合”或“不适合”)种植栀子花。【点拨】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除此外,还有许多植物色素也可以作酸碱指示剂,如紫甘蓝,红玫瑰等。一般来说只要该试液在酸、碱、中性条件下会显示不同颜色,就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万寿菊月季花红玫瑰(月季花)绿色(黄色)酸适合第18页/共41页分类四 物质的酸碱性考点7 应用物质的性质解释生活现象【活学活用】1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
13、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第19页/共41页分类四 物质的酸碱性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 性。【点拨】(1)根据图示信息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氨气,可知氨气具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把水挤入试管后会形成喷泉,说明试管内压强减小,而压强减小的原因就是氨气溶解在水中,可知氨气具有易溶于水的性质。(2)形成的喷泉为红色,而酚酞遇碱变红,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碱第20页/共41页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重点提示】物
14、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例1】(2012 南充)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割金属的保护气D.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点拨】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等;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割金属时的保护气;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是利用了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地区 中考 科学 复习 物质 变化 性质 考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