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设计.pptx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对照研究设计.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假说的目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不施加干预措施 设立对照组 由“果”及“因”,疾病暴露 只能判断暴露及疾病之间是否关联及关联程度,不能做因果关系的最终结论。第1页/共68页源源
2、人人群群特定疾病病人不患有该病收集收集数据数据统计学检验统计学统计学关联关联评估偏倚病因推断探索和探索和检验病检验病因假说因假说可可比比基本原理病例和对照的选择病例和对照的选择第2页/共68页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1.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在疾病的病因未明时,可以广泛的筛选机体内外环境中可疑的危险因素2.验证病因假设:通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初步产生了病因假设后,可以通过精良的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假说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第3页/共68页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一 按目的分类:1.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用途1)2.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用途2)二按设计分类:1.病例对照不匹配2.病
3、例对照匹配(1)频数匹配:要求配比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两组一致(2)个体匹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匹配3.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2)病例队列研究(3)病例交叉研究(4)单纯病例研究(5)病例时间对照研究第4页/共68页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Define Research QuestionIdentify Case Population Identify Control PopulationMeasure VariablesData Collecting and Analysis 第5页/共68页(一)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明确研究目的,提出病因假设 暴露?疾病2.
4、选择适宜的研究类型(1)配比的因素:已知或非常怀疑某种因素为研究中的混杂因子。(2)配比的方法3.病例及对照的来源及选择:4.样本大小的估计(1).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p0 预期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即假设检验第类错误的概率 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 ),为假设检验第类错误的概率(2).估计方法.公式计算.查表.统计软件:如EpiCalc2000第6页/共68页(二)研究因素的确立和资料的收集1.研究因素的确定(1)变量的选定:取决与研究的目的或具体的目标(2)变量的规定:尽可能地采取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以便交流和比
5、较(3)变量的测量: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定量或半定性的指标(4)如何做到研究变量符合规定2.调查表的编制3.调查员的培训第7页/共68页 (三)、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1.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组,归纳,编码,输机 2.资料的分析 描述性统计.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性别、年龄、职业等.均衡性检验:目的是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统计性推断不匹配不分层资料的分析不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1:1配对资料1:2配比资料的分析1:M配比资料的分析第8页/共68页四、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1.入院率偏倚(Berkson bias)2.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Neyman bias)3.
6、检出征候偏倚4.时间效应偏倚信息偏倚1.回忆偏倚2.调查偏倚混杂偏倚第9页/共68页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不仅用于病因的探讨,还可用于爆发调查、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等*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用于探索性病因研究缺点*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不及队列研究*获得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第10页/共68页实习5 病例对照研究目的:通过课题资料分析,掌握病例对照研究常用指标的计算及资料基本整理分析方法。时间:
7、69小时内容:单元1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 单元2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第11页/共68页单元1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一、成组匹配资料的分析(一)一般资料的分析课题一 表52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问题1: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2、OR、OR的95CI,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2:根据上述资料能否计算ARP及PARP?HBVHBVHBVHBV合计合计病例病例98981111109109对照对照49496060109109合计合计1471477171218218第12页/共68页课题一 表52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问题一答案:1.利用 2检验来检验两组暴露率再统计学上有无显著性差异2.
8、估计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联系强度3.(1)用Woolfs估计总体OR的95的可信区间取反自然数对数,得可信区间为(5.22,22.38)(2)Miettnen氏卡方值法:HBVHBVHBVHBV合计合计病例病例98(a)98(a)11(c)11(c)109109对照对照49(b)49(b)60(d)60(d)109109合计合计1471477171218218第13页/共68页问题二答案:从理论上讲,因病例对照研究不能得到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只能获得OR,所以病例对照研究一般是得不到ARP的,只有队列研究才能得到两组的发病或死亡率,才可以估计ARP。但Cole和MacMahon
9、提出了下面公式,可以由OR估计ARP(暴露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这个结果说明在暴露(HBV感染)的人群中发生原发性肝癌的病人,91是由HBV感染引起的 该结果说明在整个人群中患原发性肝癌的病人,61是由于HBV感染引起的。这个结果说明,如果广泛应用乙肝疫苗来预防HBV感染,可使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病人减少61。第14页/共68页(二)不分层多暴露水平资料分析课题二 表53 吸烟量与膀胱癌的关系问题1:计算不同暴露水平的OR、2、OR95%CI及总2值和2趋势性检验问题2:上述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并对其进行解释吸烟量吸烟量(支(支/日)日)0 01 110102020合计合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242
10、44141101020202222232354542626110110110110合计合计6565303045458080220220OR=OR=2 2=OR95%CI=OR95%CI=总总 2 2趋势趋势 2 2第15页/共68页课题二 表53 吸烟量与膀胱癌的关系总的2检验公式 2 问题2:以上结果说明吸烟与膀胱癌之间是有关联的,并且不同的吸烟量时膀胱癌患病的危险似有不同,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患膀胱癌的危险性也在增加.吸烟量吸烟量(支(支/日)日)0 01 110102020合计合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24244141101020202222232354542626110110110110合计合
11、计6565303045458080220220OR=OR=2=2=OR95%CI=OR95%CI=总总 2 2趋势趋势 2 21.01.00.850.850.120.120.342.10.342.13 31.631.631.561.560.753.10.753.15 5 17.6017.6015.1415.143.53.513.4913.491.816.91.816.98 8P0.005P0.005P0.01P0.01第16页/共68页暴露水平暴露水平(Xi)(Xi)病例病例(ai)(ai)对照对照(bi)(bi)合计合计(mi)(mi)0 0 (x0)(x0)242441416565 1 1
12、 (x1)(x1)10102020303010 10(x2)(x2)22222323454520 20(x3)(x3)545426268080合计合计110(n1)110(n1)110(n2)110(n2)220(n)220(n)根据两种xi取值方法进行 2趋势检验结果如下:第一种xi取值方法:取x0=0.5,x1=5,x2=15,x3=30 T1=240.5+105+2215+5430=2012 T2=650.5+305+4515+80303257.5 T3 650.523052451528030282891.25 V=n1n2(nT3-T22)/n2(n-1)=87042=T1-(n1T2
13、/n)2/V=16.87第二种xi取值方法:取x0=0,x1=1,x2=2,x3=3可得:2=15.14 v=1 p0.01第17页/共68页二、个体匹配资料的分析(一)1:1配对资料的分析课题三答案提示:问题一:2检验,OR,OR95%CI,分析吸烟与否吸烟深浅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病例病例 对对 照照合计合计吸烟吸烟 不吸烟不吸烟 吸烟吸烟不吸烟不吸烟6969101033331 11021021111合计合计79793434113113表1吸烟与肺癌的关系212.30p0.01OR=3.3病例病例 对对 照照合计合计吸烟深吸烟深 吸烟浅吸烟浅 吸烟深吸烟深吸烟浅吸烟浅43431 124241
14、167672 2合计合计444425256969 表1吸烟深浅与肺癌的关系219.36p0.01OR=24第18页/共68页吸烟量吸烟量(支(支/日)日)1010101020203030合计合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14144646101020202222232354542626113113113113合计合计6060303045458080226226OR=OR=2=2=OR95%CI=OR95%CI=总总 2 2趋势趋势 2 22.862.866.686.681.296.31.296.34 44.994.9919.1819.182.4310.2.4310.25 25 28.8628.8628.0
15、928.098.668.6623.6723.673.6520.3.6520.5454P0.01P0.01P0.01P0.01问题3:将上述例子的配对资料模拟成成组资料分析,将吸烟量分为4个等级,计算 吸烟量与肺癌关系的有关指标第19页/共68页(二)1:M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三)分层资料分析课题五:对435例食管癌及451例对照作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中有107例,对照中有193例不饮酒。据题做表格如下 饮酒与食管癌的关系 问题13:232.74 p0.01,故饮酒与食管癌有关,但这种关联是仅为统计学关联,需要排除因果关联(如混杂偏倚等)的可能后,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OR2.29
16、 OR95CI(1.72,3.04)病例病例对照对照合计合计饮酒饮酒不饮酒不饮酒328328107107258258193193586586300300合计合计435435451451886886第20页/共68页本例中309名病例及208例对照均为吸烟者 吸烟与食管癌的关系 问题46:256.56 p0.05P0.05,2.29),2.29)4.854.851.621.620.480.480.0490.04920.520.5第22页/共68页 按是否饮酒分层后吸烟与食管癌的关系 可以看出分层后两层的ORi均较不分层前的小,而两层的OR值接近,经检验为同质的资料,说明在吸烟与食管癌的关系上,饮
17、酒为混杂因素。饮酒饮酒不饮酒不饮酒病例病例对照对照合计合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合计合计饮酒饮酒不饮酒不饮酒260260 68 6815615610210241641617017049495858 52 52141141101101199199合计合计328328258258586586107107193193300300 2 2ORORi ilnORlnORi iV Vi iWWi ilnORlnORi i 2 2WWORORM-HM-H 2 2 M-HM-HORORM-HM-H=0.0764=0.0764=2.42=2.42=35.75=35.7595%CI95%CI24.7924.792.50
18、2.500.9160.9160.0350.03528.628.60.8850.885V=1V=1 (1.25 (1.25P0.05P0.05,2.29),2.29)10.9510.952.292.290.8290.8290.0640.06415.615.6第23页/共68页课题六 表58月经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问题1:根据Brinton等人关于月经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可计算出 27.96 p0.005 OR1.17 OR95CI(1.05,1.31)问题2:上表计算结果说明月经因素与乳腺癌有联系。那么如何判断这种联系?两者间是否有因果联系,首先要涉及到资料的代表性问题。
19、假定该资料是可靠的,也就是说资料调查无偏倚。那么,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仅对资料做一般性分析是不够的,这种cOR分析仅反映表面现象,即月经因素与乳腺癌的表面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可能被其他因素所混杂,而掩盖了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所以,意识计算结果还不能表明月经因素与乳腺癌间的真实联系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排除混杂因素对该研究的影响。未绝经未绝经绝经绝经合计合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88788786886819791979227322732866286631413141合计合计175517554252425260076007第24页/共68页课题七:本次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分布及各年龄组暴露率表59 乳腺癌
20、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分布及各年龄组暴露率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病例组还是对照组年龄越大,病例所占的比例越大,年龄越小,暴露率越大,可以考虑年龄因素是该研究的混杂因素。可以通过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在分析时消除年龄的混杂作用。年龄组年龄组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未绝经未绝经(暴露暴露)病例组病例组暴露率暴露率对照组对照组暴露率暴露率4040454550505555以以上上3433434834836316311409140912.012.016.916.922.022.049.149.13973975205206606601564156412.612.616.616.621.021.049.849
21、.8278278334334240240353581.081.069.269.238.038.02.52.5314314323323193193383879.179.162.162.129.229.22.42.4合计合计28662866100.0100.031413141100.0100.088788731.031.086886827.627.6第25页/共68页课题八 按年龄分层后月经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分层后,40和55岁以上年龄组月经因素与乳腺癌无关外,其余两组均有关。各年龄组OR值与cOR值比较,除40和55以上年龄组OR值低于cOR外,其余两年龄组均高于cOR。分层后的各年龄组OR值
22、说明暴露和疾病之间的联系与年龄有关。说明该分层因素(年龄)是混杂因素。年龄年龄是否绝经是否绝经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 2 2OROROR95OR95CICI4040454550505555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278278656533433414914924024039139135351374137431431483833233231971971931934674673838152615260.440.445.485.4811.1911.190.010.011.131.131.371.371.491.491.021.020.79-0.79-1.621.621.05-1.05-1.7
23、81.781.18-1.18-1.871.870.64-0.64-1.631.63合计合计2866286631413141第26页/共68页课题九 根据上面提供的反复和按年龄分层的数据计算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并用表中数据计算ln(ORW),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woolfs齐性检验Ln(ORw)=53.159/174.253=0.312w=2 =1.82280.05Woolfs检验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分层后各层间OR值的差异是由于随机变异所致,故可进一步计算合并的2 M-H,ORM-H,及ORM-H 95%CI。年龄组年龄组ORiORilnORilnORiViViWiW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例 对照 研究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