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光学性质.pptx
《玻璃的光学性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的光学性质.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1 玻璃的折射率折射率电磁波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降低消耗能量第1页/共44页8.1.1 玻璃折射率与组成的关系取决于玻璃内部离子的极化率极化率和和密度密度分子体积分子体积结构的紧密程度结构的紧密程度阳离子半径增加,分子体积增加,阳离子半径增加,分子体积增加,折射率下降折射率下降 折射度折射度离子的被极化能力离子的被极化能力阳离子半径越大,极化率越大;而阳离子半径越大,极化率越大;而且与氧离子之间键强减小,使氧离子极化率提高且与氧离子之间键强减小,使氧离子极化率提高使折射率增加使折射率增加可根据加和法则进行计算可根据加和法则进行计算由于极化率较大而利于提高折射率由于分子体积较小而利于提高折射率
2、第2页/共44页8.1.2 玻璃的折射率与入射波长的关系色散玻璃的折射率随入射光波长不同而不同的现象。光波频率与电子本征频率一致共振吸收效应频率的光波能量引起折射率增大折射率随波长减小而增大,当波长变短时折射率的变化更迅速的色散现象,为正常色散第3页/共44页8.1.3 玻璃折射率与温度、热历史的关系温度升高1.玻璃受热膨胀折射率减小2.阳离子对氧离子作用减小,极化率增加折射率增加3.电子的本征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收能量带朝低频方向移动可见光区的折射率增大热历史1.冷却速度2.保温温度3.极限冷却和保温温度对趋向平衡折射率达速度的影响第4页/共44页8.2 玻璃的光学常数主折射率主折射率(
3、入射光的折射率)(入射光的折射率)平均色散平均色散(主色散)(主色散)(nF -nc)部分色散部分色散(nd -nD)、)、(nD -nc)、)、(nG -ng)、)、(nF -nc)等)等色散系数色散系数(阿贝数)(阿贝数)相对部分色散相对部分色散:不同光谱区的色散与主色散的比值,不同光谱区的色散与主色散的比值,例如(例如(nd -nD)/(nF -nc)等)等第5页/共44页8.3 反射、散射、吸收、透过直反射&漫反射反射率反射光强与入射高强之比入射角反射面光洁度玻璃的折射率镀膜8.3.1 反射第6页/共44页8.3.2 散射由于玻璃中存在某些折射率的微小偏差而产生服从瑞利散射定律颗粒的数
4、量颗粒的体积观测点的距离(样品厚度)入射光波长颗粒的光密度第7页/共44页8.3.3 吸收和透过吸收:1.随玻璃的厚度增加,吸收增加;2.若玻璃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不相等,则玻璃呈现颜色。3.含着色剂的颜色玻璃的吸收兰别尔定律着色剂的吸收系数着色剂的浓度第8页/共44页8.4 玻璃的红外和紫外吸收不含着色剂的玻璃,在可见光区(390 770nm),近红外波段几乎没有吸收在2700nm处的吸收 OH分子、离子、原子基团的共振 红外吸收电子的共振 紫外吸收紫外吸收极限红外吸收极限2700nm1400nm4250nm193nm5000nm第9页/共44页第第9章章 玻璃的着色玻璃的着色和脱色和脱色第1
5、0页/共44页9.1 玻璃的着色机理玻璃着色基本原理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对于可见光区来说:玻璃对光的吸收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受到光能的激发,从能量较低的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离子着色、硫系化合物着色、金属胶体着色第11页/共44页9.2 离子着色过渡金属离子的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引起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离子价态、配位体的电场强度和对称性。按电子层结构与光的吸收关系可分为三种:1.惰性气体型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稳定,不变价 无色、不吸收紫外线,其中Ce4+例外。它虽属惰性气体型阳离子,但在玻璃中变价,强烈地吸收紫外线。2.18或18+2电子壳阳离子:这类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也相当稳定,但不及惰
6、性气体型离子。它们的特点是极化率大(易被极化)、变价、吸收紫外线。离子本身无色,但其化合物可能有色(如硫化物、硒化物等)。在玻璃中一般较容易还原为金属状态。3.不饱和电子壳阳离子(属于过渡元素):这类离子的3d或4f轨道是部分填充或不饱和的。电子层结构很不稳定,突出表现在它们在玻璃中有色、变价、吸收紫外线等特征。但也有例外,Co、Ni、Pu、Nd虽属变价元素,但在玻璃中一般不变价,常以Co2+、Ni2+、Pr3+、Nd3+状态存在。第12页/共44页从上述三种阳离子类型的特点,可以得出如下规律:最外层(或次外层)上含有未配对电子或“轨道”部分填充者,电子容易在3d或4f“轨道”中发生跃迁,因此
7、都是有色的。最外层(或次外层)上的电子都已配对(包括全充满、全空)或半充满者,都是无色的(或着色很弱)。在玻璃中凡是变价的阳离子,由于金属阳离子与周围氧离子之间有电荷迁移,产生荷移吸收,因此在紫外或近紫外区有强烈的吸收。第13页/共44页2.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离子着色Sc、Ti、V、Cr、Mn、Fe、Co、Ni、Cu在周期表中组成了第一系列(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离子,在最大容量为10个电子的3d轨道中,只有19个电子、因此可以在3d轨道中跃迁(称为d-d跃迁),在可见光区产生选择性吸收,从而使玻璃着色。这类离子(除Co、Ni外),在玻璃中都是可变价的。不同的价态表现不同的颜色和光谱特性。在玻璃结构
8、中,着色离子周围氧离子的配位场对光谱特性有重要作用。D态离子:只有一个宽广的吸收带,Ti3+与Mn3+类似呈紫色,Fe2+与Cu2+蓝色;F态离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吸收带,V3+与Cr3+绿色,Co2+(蓝色)与Ni2+(灰紫色)都带紫色色调;S态离子:不出现或出现很弱的吸收带,Ti4+、Cu+的3d轨道分别为全空和全满,无d-d轨道跃迁,无色;Mn2+、Fe3+的3d轨道半充满,5个3d轨道各有1个电子,轨道跃迁是自旋禁戒的。产生很弱的吸收,弱呈色。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当以Na2O取代SiO2,以Li2O取代Na2O,或以Na2O取代K2O时,吸收峰均向短波方向移动。在这方面D态离子表现得特别
9、明显。第14页/共44页3.稀土金属离子着色稀土族(或镧系)是属于内过渡元素,它们之间的化学性质非常类似。稀土元素是颜色玻璃的优良着色剂,它的特点是着色稳定,颜色鲜艳优美。稀土元素的4f轨道的电子是部分填充的,容易产生f-f跃迁而引起光吸收,使玻璃着色。但4f亚层为(5S2)(5P6)电子壳所屏蔽,使4f亚层受邻近其它原子的势场(配位场)影响较小。因此镧系元素在玻璃中(或化合物中)的吸收光谱,基本保持自由离子的线状光谱。由于谱线位置的移动,吸收光谱由气态自由离子的线状光谱转变为化合物或溶液(玻璃)中的带状光谱。稀土元素的电子能级和谱线比一般元素更多种多样,它们可以吸收或发射从紫外,可见到红外区
10、的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稀士元素也是良好的荧光和激光物质。具有f0,f14结构的La3+和Lu3+在200100nm区城无吸收,故无色。具有f7、f1、f6、f8的离子吸收峰全部或极大部分在紫外区,具有f13的离子吸收峰在红外区,所以都无色。具有fx和f14-x的离子的颜色基本一样。第15页/共44页9.2.4 离子着色理论影响离子价态和光谱特性的因素(1)玻璃的基础成分(2)不同变价离子间的影响(3)熔制工艺因素的影响(4)光照和热处理(5)着色离子的浓度 在游离氧较少的酸性玻璃中,离子趋向形成低价位和高配位;而在碱性玻璃中,则趋向形成高价位,低配位。Cr6+Mn3+Ce4+V5+Cu2+As
11、5+Sb5+Fe3+Sn4+熔制温度越高、熔制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高价氧化物的分解,使离子从高价转向低价。一般着色离子加入量越多,它在玻璃中价态的平衡是朝着高价、低配位的方向移动。第16页/共44页9.2.4 离子着色理论离子的配位场理论络合物结构理论(1)在玻璃的结构中:着色离子以各种配位状态处于氧离子包围之中,而氧离子电场受到附近其它阳离子的影响,从而使着色离子周围电场发生变化,导致着色离子的电子能级发生位移,光谱特性随之发生变化。(2)根据玻璃的组成推测着色离子在玻璃中的配位状况,从而估计离子吸收波长的位置及颜色随成分递变的规律(3)配位场理论对过渡金属离子着色的解释(简并能级的分裂)第1
12、7页/共44页9.2.4 离子着色理论影响吸收带波长位置的因素(1)同一价态的着色离子的吸收带位置,主要取决于氧离子配位场的强度。配位场强越大,能级分裂越大,吸收带往短波方向移动。(2)受阳离子场强、半径的影响(3)受着色离子配位状态、价态的影响(4)受温度的影响 外来阳离子场强越大,则氧离子被其极化增大,对着色离子的有效电场减弱,能级分裂减小,吸收带往长波方向移动;阳离子半径较大时,因氧离子对其屏蔽不完全,使阳离子部分正电场进入着色离子配位场中,消耗了部分氧离子对着色离子的有效电场,因此,使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四配位:有效电场中心距离配位体较远,因此能级分裂后能量差较小,吸收带较六配位的往
13、长波方向移动。同一着色离子,价态增加时,有效电场强度大,所以能级分裂后能量差较大,吸收带往短波方向移动。温度升高,着色离子至配位体中心较远,导致有效电场强度下降,吸收带往长波方向移动第18页/共44页9.2.5 常见的离子着色钛(钛(Ti)钒(钒(V)铬(铬(Cr)锰(锰(Mn)铁(铁(Fe)钴(钴(Co)镍(镍(Ni)铜(铜(Cu)铈(铈(Ce)钕(钕(Nd)第19页/共44页9.2.6 离子的混合着色Ce和Ti的混合色(金黄色)(1)保持一种着色剂含量不变,增加另一种着色剂含量时,光谱的吸收极限向长波方向移动,使色泽加深。(2)玻璃基质中碱金属、碱土金属半径增大,着色离子的吸收极限向长波方
14、向移动,着色加深。(3)还原气氛下熔制,离子趋向形成低价位,有效电场强度降低,吸收带往长波方向移动,着色加深。(4)注意避免晶化。第20页/共44页9.2.6 离子的混合着色Mn和Co的混合色(1)Mn3+和Co2+的-曲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头低中间高。这就决定了Mn和Co的搭配导致紫和蓝之间的种种色调(红+蓝=紫)。(2)Co2+的值大,曲线陡峭,峰和谷差距大,就是说Co2+的着色能力比Mn3+强。因此,配合时应当Co少而Mn多。(3)由于Co2+不需要氧化(即无还原作用)因此对于高价Mn(Mn3+)的存在影响不大。按照Co2+的本性,蓝色之中总是带有紫色色调(从其-曲线可以看出)。Mn3
15、+的加入由于其中一部分会转为Mn2+(在受热情况下Mn2O3的分解)而Mn2+的-曲线吸收紫色较多,吸收蓝色少。因此,适量的Mn2+能增加Co2+的蓝色色调。但当Mn3+存在量很大时,则反过来,对蓝色的吸收多于紫色和红色。第21页/共44页Mn2+Mn3+第22页/共44页9.2.6 离子的混合着色Co和Cu的混合色 把Co2+和Cu2+的-曲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Co能消除Cu的绿色成分(近500nm处),而Cu能消除Co的红色成分(650nm以上)。结果,两者的配合可得出浅蓝到淡青之间的色调,清新而朴实,特别是Co用量不多时收效尤佳。Cu和Cr的混合色 这两种着色离子的共同点是500nm附近
16、的吸收少,因它们的共同强调的是绿色。另一方面,Cr的吸收曲线在500nm以下突然升高(Cr6+离子更为显著),而在黄光部分却透过很大(p159图920)。增加Cr的用量,则混合的绿色向黄色色调发展;反之增加Cu的用量,则混合色向蓝色色调发展。若以CuO:1为中心(纯绿),适当调配Cu和Cr的比例,可以得出由黄绿到蓝绿的全部色调。第23页/共44页Co2+Cu2+第24页/共44页混合离子着色规律两种着色离子的综合效果可以从它们的吸收曲线的迭加(包括互相加强和互相抵消)中推测得知。这规律也适用于红、橙、黄等各种着色离子,并适用于硫和硒的着色。但是Cr和Mn,Fe和Mn的混合的情况与此不同。Cr和
17、Mn的混合色 少量的K2Cr2O7和MnO2混和使用,由于Cr6+保持了Mn3+的高价状态,因此能大大加强玻璃的紫色。但是,当进一步增加Cr的用量时,则玻璃带有显著的灰色色调。把Cr3+和Mn3+的吸收曲线迭加起来,就几乎把整个可见光范围的光波全部吸收了。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失去了意义。然而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造黑色和黑色透红外玻璃。Fe和Mn的混合着色 因为Mn和Fe都存在多种价态,在不同的混合着色剂比例、熔制温度和气氛下,可以互相氧化还原,产生由褐紫色到黄棕色一系列颜色变化。第25页/共44页9.3 硫、硒及其化合物的着色S和Se同是周期表中第六族主族元素,属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
18、子结构分别为3S23P4和4S24P4,因此它们趋向与其它元素原子共有或向其它元素原子获得两个电子,以充满P轨道而形成-2价的化合物。S、Se也可以显正价,最高价为+6。它们可能有-2、0、+4、+6等四种价态。根据玻璃成分和熔制条件不同,它们在玻璃中可能存在下列几种状态:(1)S化物和Se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形成。例如无色的Na2S、Na2Se以及棕色的FeS、FeSe等。(2)多S化物和多Se化物在弱还原条件下形成。例如无色的Na2Sx和Na2Sex等。(3)S酸盐和Se酸盐在氧化条件下形成。例如无色的Na2SO3和Na2SeO3等。在还原条件下它们又将进一步分解。S和Se也能与氧直接反应生成
19、气态的SO2和SeO2。(4)单质S和Se存在于中性偏氧化条件下。第26页/共44页1.单质S、Se的着色单单质质S在在硅硅酸酸盐盐玻玻璃璃中中呈呈现现淡淡黄黄色色,但但不不稳稳定定。只只是是在在含含硼硼很很高高的的玻玻璃璃中中才才是是稳稳定定的的,它它使使玻玻璃璃产产生生蓝蓝色色。这这种玻璃缺乏实用意义。种玻璃缺乏实用意义。单单质质Se可可以以在在中中性性条条件件下下存存在在于于玻玻璃璃中中,产产生生淡淡紫紫红红色色。在在弱弱氧氧化化条条件件下下其其紫紫色色显显得得更更纯纯更更美美,但但氧氧化化不不能能过过分分,否否则则将将形形成成SeO2或或无无色色的的Se酸酸盐盐,使使Se的的着着色色减
20、减弱弱或或失失色。色。为为了了防防止止产产生生无无色色的的碱碱Se化化物物和和棕棕色色的的硒硒化化铁铁,必必须须严严防还原作用。防还原作用。Se紫紫色色玻玻璃璃无无需需经经过过热热处处理理显显色色,但但经经退退火火后后常常发发生生颜颜色色变变深深的的现现象象,在在用用Se脱脱色色时时,表表现现特特别别明明显显。一一般般认认为为是是由由于于在在退退火火过过程程中中,Fe离离子子(Fe2+)与与无无色色的的Se化化物物离离子子(Se2-)反反应应生生成成FeSe,或或玻玻璃璃中中的的无无色色亚亚硒硒酸酸盐盐在在还还原原气气体体作作用用下下分分解解形形成成紫紫色色单单质质Se所所致致。因因此此在在硒
21、硒钴钴脱色中,必须注意退火对玻璃颜色的改变问题。脱色中,必须注意退火对玻璃颜色的改变问题。第27页/共44页2.硫硒混合着色琥珀色,较硫碳混合着色的略红随着S或Se引入量增加,光谱吸收曲线向长波方向移动,透过率降低第28页/共44页硫碳着色玻璃,颜色棕而硫碳着色玻璃,颜色棕而透红,色似琥珀透红,色似琥珀在硫碳着色玻璃中,碳仅在硫碳着色玻璃中,碳仅起还原剂作用,并不参加起还原剂作用,并不参加着色着色“硫碳硫碳”着色玻璃的着色着色玻璃的着色机理机理硫碳着色玻璃的缺陷硫碳着色玻璃的缺陷3.硫碳着色一一般般认认为为它它的的着着色色是是硫硫化化物物(S2-)和和三三价价Fe离离子子(Fe3+)共共存存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玻璃 光学 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