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pptx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1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的发展1.国内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文化,构想出大同社会,广泛涉及到养老医疗救助等。2.国外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 (2)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3)意大利康柏内拉太阳城 (4)德国闵采尔千年王国第1页/共53页2.1.1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1.产生背景 (1)圈地运动 (2)社会和家庭关系的弱化 (3)行会组织的解体第2页/共53页2.新旧济贫法比较1.旧济贫法-1601年 救济对象:无业游民 措施: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院外救济)2.新济贫法-1834年 救济对象:无业游民 措施: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院内救济)原则:“不够格”,即一定要使依靠
2、救济的贫民的状况比最低一级的靠工资为生的人境况要差。第3页/共53页2.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第4页/共53页2.2.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 原因1.生产方式的转变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化大生产2.市场经济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周期性、竞争性3.弱势群体第5页/共53页第6页/共53页2.2.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1.福利国家论 新历史学派:施穆勒、阿道夫、布伦坦诺(主张国家干预建立社保制度)2.“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的费边(温和的改良)第7页/共53页1.疾病保险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的标志(1883年-德国)2.新历史学派 主张国家干预,实
3、行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国家的公共职能在不断扩大和增加,凡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理应国家去办理。第8页/共53页2.3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第9页/共53页2.3.1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形成及其社会经济根源1.1929-1933经济危机2.社会保障法颁布-1935年 美国 (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3.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需求创造供给,反对萨伊定律(供给可以自然地产生需求)第10页/共53页2.3.2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阶段的特征1.应急措施2.保障范围狭窄3.侧重治疗: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4.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和责任逐步转变 (私人
4、、地方-政府 济贫 -立法)第11页/共53页2.3.3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形成与福利经济学和国家干预理论1.福利经济学-阿赛.庇古(1)提出一套福利概念,并把社会福利和国 民收入联系起来(2)a.国民收入总量增加国民福利增加 b.国民收入均等化第12页/共53页(1)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生产过剩,失业严重。2.凯恩斯主义第13页/共53页2.传统经济学说和凯恩斯主义(1)传统经济学说 自由经济萨伊定律: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2)凯恩斯主义 需求也能创造供给有效需求理论第14页/共53页3.有效需求管理理论(1)有效需求不足 a.消费需求不足 b.投资需求不足(2)
5、三个基本规律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c.货币流动性偏好规律第15页/共53页2.4福利国家的兴起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第16页/共53页2.4.1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兴起1.贝弗里奇报告(1)五大障碍 贫困、疾病、愚昧、肮脏、懒惰(2)七个保障 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妇女福利第17页/共53页(3)四个原则 a.普遍性原则 b.保障基本生活原则 c.政府统一管理原则 d.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4)三种方式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自愿保险第18页/共53页2.4.2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1
6、.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的原因 a.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b.二战后,社会稳定,世界人民期望安全稳定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人民的支持 c.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d.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强调政府责任 e.西方政党竞选的需要第19页/共53页2.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四重含义 a.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制度类型多样化 b.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c.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体系化、网络化 d.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增加第20页/共53页3.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特征 a.缓和社会矛盾构筑社会功能体系 b.实施对象和覆盖范围扩大 c
7、.社会保障制度化 d.社会保障体系化 e.社会保障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分工体系第21页/共53页2.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调整第22页/共53页2.5.1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原因?)2.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消弱了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3.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导致信任危机4.制度运行的成本与效率状况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第23页/共53页2.5.2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改革类型 (1)调整性改良(英美 开源节流)(2)结构性改革(瑞士 多支柱多层次)(3)根本性改革第24页/共53页2.调整性改良(1)概念:调整性改良亦称小调整,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制度模式的条件下,通过对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调
8、整增收节支,缓解制度的财务危机。(2)调整措施 a.提高退休年龄 b.提高缴费率 c.推行公共福利事业“市场化”、“私有化”d.改变养老金的管理方式,扩大投资范围第25页/共53页3.结构性改革(1)概念:结构性变革主要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制度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现有制度架构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使其结构和系统功能得以更新和创新。(2)主要形式 a.缩减原有现收现付制的规模 b.增强自愿性(或强制性)的企业年金计划、自愿性个人储蓄养老计划(3)“三支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储蓄第26页/共53页4.根本性改革(1)概念:根本性改革是指由一种制度模式转换为另一种模式。(2)改革类型a.现
9、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智利)b.完全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印、马来西亚)第27页/共53页5.智利模式(1)主要特征 个人账户、竞争营运、政府规制(2)具体内容 a.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雇主不缴费 b.覆盖所有工薪劳动者,个体劳动者自愿参加 c.养老金由私营公司运营,个人有选择公司的权利 d.养老金的支付水平依据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额,政府只对退休收入低于最低养老金的部分承担责任 e.政府对运营公司严格监管第28页/共53页2.5.3改革的争论与风险1.关于社会保障目标的争论(1)世界银行(2)国际劳工组织第29页/共53页世界银行1.观点:社会保障不是一项纯粹的社会稳定制度,还应讲求效率,促进经济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保障 理论 实践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