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pptx
《英汉语言对比.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语言对比.pptx(1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对比语言学1.1语言学中的对比与比较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grammar/linguistics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历史比较 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19世纪初,F.Schlegel,施列格尔在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中最早使用比较语法,1814年,R.Rask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1816年,Bopp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和日耳曼语比较第1页/共174页重心在词汇和语音研究上,“内部构拟”,“原子主义”。对比语
2、言学美国语言学家B.L.Wholf 1941年首次提出“对比语言学”(语言与逻辑)最重要的文献:CFrice(1945)Teaching&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R.Lado(1957)Linguistics cross cultures对比手段源自19世纪中叶的洪堡特的“普通语言学”第2页/共174页语言内部 I.同一语言,同一阶段 (现代汉语)II.同一语言,不同阶段 (汉语史)III.不同语言,不同阶段 (历史比较语言学)IV.不同语言,同一阶段 (三类:普遍语法,语言类型学,对比语言学)第3页/共174页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相
3、同:两种或两种语言之间,通过比较或“对比”,揭示其特征。差异:研究的对象不同,目标不同,方法的重点不同,历史和发展趋势不同。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它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第4页/共174页1.3.英汉对比研究的意义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促进现代汉语研究 为翻译学及机器翻译建设打基础 革新英汉、汉英词典编纂工作 进一步认识语言、文化及思维的关系。1.4 对比语言学的源头欧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比型共时语言理论分析美国 20世纪40、50年代“对比分析”第5页/共174
4、页1.5 对比研究的内容语音对比 词汇对比 语法对比 语篇对比 语用对比 文化对比1.6 怎样进行英汉对比研究一个中心:语法两条途径:从语法框架出发(客观语法/主观语法)从语言事实出发(深入,但零散不成体系)第6页/共174页三种角度 英汉对比:以英语为主,对照汉语 汉译对比:以汉语为主,对照英语英汉双向对比(从某一范畴出发进行语言的理论对比)O.Jespersen的语言研究方式从意义到形式(双向性)I O X A(Xa)B(Xb_第7页/共174页从形式到意义(单向性)I OX汉(X汉)英(X英)X=数量 X汉=量词 X英=零形式X汉(X汉)英(X英)X=指称(有定无定)X汉=语序变化 X英
5、=冠词第8页/共174页第二章 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2.1哲学与语言学的关系语言学家为什么要懂哲学?哲学是指导各种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对语言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方法论。语言和哲学从未走得象当代这么近。语言哲学是探索人类语言的一般性质和状态的学科。是一切语言学分支的理论基础和概念基础。哲学家为什么要研究语言?西方哲学史上的三个转向第9页/共174页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关心本体论 ontology 问题,即存在什么,世界的本质构造是什么,其典型问题为 What is there?17世纪迪卡尔把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转移到认识论,epistemology,即回答: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的
6、知识的依据是什么“或”当我们宣称我们自己有某种知识的时候,如何证明我们是正确的?“What do we know?How can we know anything at all?第10页/共174页What justification have we for our claims to knowledge?哲学的语言转向思想的内在性,隐蔽性语言的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如何表现思想和理性 唯有通过对语词意义的分析才能将这种“内在交谈“外化出来,并最终撬开存在。理解语言是解释物质实在和思想实在的本质和法则的关键所在。第11页/共174页语言转向 The Lingusitic
7、s Turn现代语言哲学家将逻辑和语言放到了哲学层次系统中的基础地位,从此哲学家们不再为知识的权利辩护,而是探究表达知识的语句的意义,是为语言转向这一次哲学的基础由对主客体的关系研究变成了对主体间的交流和传达问题的研究,对主体的研究从心理学领域转向了语言领域。2.2 语言,思想与世界本体论阶段思想反映世界,语言表达思想。(反映现实论)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工具观)语言是研究世界的手段。第12页/共174页认识论阶段结构主义:语言是一个自主、自足的领域,语言的意义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语言系统中的符号意义仅由它们与其他符号的联系和区别确定。(语言自足观,割断了语言与世界的联系)皮亚杰
8、学派:认识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哲学阶段:语言即世界,把语言仅当成思想交流的工具,是贬低了语言的地位。2.3 语言决定思维?语言世界观的问题由来和发展第13页/共174页洪堡特:(1767-1835)1828-1829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1830-1835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里都含有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语言观:每一种语言都具有特定的认知形式(内蕴形式 inner Sprach form)“人只有同时跨进另一种语言的圈子,才有可能从原先的圈子里走出来,所以,学会一种外语
9、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出发点。”洪堡特提出的语言世界观理论汉语造句时,“并不利用语法范畴,其语法并非建立在词的分类的基础之上,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思想中把语言的要素的关系固定下来.一旦我们进入语法范畴的领域,就会改变汉语句子的本性。”第14页/共174页新洪堡特主义魏斯格贝尔 L.Weisgerber语言创造出“精神的中间世界”三个例子:人类的星空世界 人类的植物世界 人类的动物世界语言学家从这样一个原理出发来决定语言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功能,语言之所以是精神的构成力量,是因为它从现象世界和人的精神前提中形成思维的中间世界,在这一个中间世界的“精神”现实中反映出人的有意识的
10、活动。在这里我们谈的是把现实世界改造成“精神财富”,这一改造的结果表现在具体语言的世界观中。“第15页/共174页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lf Hypothesis 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s determinism)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相对性linguistic relativity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制于所在民族的语言,因而仅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语言世界观的含义:什么是世界观?它是人类对待世界的总的看法语法和语言表达的方式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问题,而且体现着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样式。世界的不同层次和方面在语言中得到了统一,人类通过语言的幽深入微和巨细无遗,把握了多样化的世界。辩
11、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观第16页/共174页2.3 语言世界观具体表现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语言作为一种世界观,首先是因为语言构成人的最重要的文化环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一些原始部落语言中的世界划分不同语言中的季节划分不同语言中的职业划分语言分割的细密“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也是一种世界观第17页/共174页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Separate the good(qulified)people from the bad(unqualified)“Before him will be gathered all the nat
12、ions,and he wi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another as a shepherd separates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and he will place the sheep at his right hand,but the goats at the left.”(Mathew.25/32)第18页/共174页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的寓所和牢房“词不只是钥匙,它也可以是桎梏。”帕墨尔思维的进步取决于符号系统的效能永生 immortality (英语-拉丁语)Deathlessness Un-sterb-l
13、ich-keit德语 Sterben死独生 Celibacy(英语)Ehe-los-igkeit 德语第19页/共174页2.4语言世界观对对比研究的意义2.4.1 给语言以本体论地位,促进开展语言研究。2.4.2是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基础Sprache的两种含义:die Sprache(单数)Die Sprachen(复数)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还是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归纳和演绎大方法是从一种语言出发还是从多种语言出发第20页/共174页2.4.3决定了语言对比必须联系文化和心理背景2.4.4是正确认识语言影响、语言渗透、语际转换和语际翻译等问题的基础。汉英语简史及其比较3.1 汉民族的大融合1从商周经
14、春秋战国到秦汉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2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第二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唐人;3从辽金元到明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第三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明人4从清到现在的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更多的新民族参与到民族大融合的行列中。第21页/共174页汉语简史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之前)为上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之前)为近古期;20世纪(五。四以后)为现代期;王力汉语史稿上古期 南北朝以前(4世纪以前)中古期 南北朝宋)412世纪)近古期 金、元清(1319)现代期 “五。四”以后)20世纪)上古期 南北朝以前 (4、5
15、世纪以前)“诸侯立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第22页/共174页“雅言“:”予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在语音方面,上古时入声有长短两类,只有重唇音,无舌上音。还可能存在复辅音。字-词体系形成,复音词很少基础词序形成,虚词已成体系,定语前置现象较多。高本汉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举例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吾谁欺?欺天乎?”第23页/共174页在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中古期“南柒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颜之推颜氏家训近代北方话语音系统
16、开始成形单音词为主,双音词增多,词头、词尾渐多被字句形成,处置式产生,一些诸如“了,着”等语气词、助词产生。第24页/共174页近古期 平声已分为阴平、阳平两声,入声渐失,翘舌音增多,北方话开始在实际语言中占主体地位,儿化音产生。产生比较典型的白话著作,使用大量接近北方口音的词汇,双音词大量出现。敦煌荧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副词“忽然,再三,当即,往往,必定,何必,难免,万一,非常,参差,极其,分外”等把字句、被字句复杂化,“的,吗,呢”等虚词产生。现代期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来源于宋元时期的白话文学,口头形式则来源于元明时期的官话。以北京音为代表的汉民族共同语形成。“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17、话为基础的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第25页/共174页双音词占绝大多数,单音词使用频度依旧较高,西洋名词经由日语转译涌入,源于英语的“类词缀”大量产生;大量欧化句法(主语复杂化,并列谓语,定语加长),语法渐趋严密。北京语音音系的形成“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韵共写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第26页/共174页 明、清以来的“官话”北京音的北方话“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统一运动”后期的“国语”“国音”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第27页/共174页3.2英语简史3.2.1不列颠岛上的居民早期居民伊比利亚人Iberians 3000B.
18、C。新石器时代)凯尔特人Celts500B.C 铁器时代罗马征服 公元43年克劳迪厄斯Claudius征服英格兰日耳曼征服日耳曼人Angles,Saxons,Jutes由北欧入侵第28页/共174页公元5世纪样各路-撒克逊人公元500年:英语开始形成。古英语时期450-10663.2.2古英语纯粹的日耳曼语,属综合性语言,即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词尾变化或词的屈折现象inflection来表示的,词序不占重要地位,比较自由。Se wulf etan one sceap.The wolf ate the sheep.主 谓 宾 第29页/共174页词尾变化相当复杂,名词有阴性,阳性和中性三类,且
19、不是自然性别,而是语法性别。名词:阴性(sunne_son),阳性:(wifmann_woman),中性:(maegden_maiden)名词还有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变格形式还分强式和弱式,复数多为不规则。动词也分强弱两式,与不规则动词和规则动词相对应。要随人称数,时态和语气变化。时态较少,只有现在时,过去时两种,没有被动语态,只有四种语气。第30页/共174页古英语不习惯于直接接受外来语的词汇,而是从原始印欧语继承了构成复合词的能力。Evangelium_good tidings_god spel_gospel拉丁语的影响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征服宗教方面Abbot anthem ange
20、l 等第31页/共174页教育方面:grammatical,history,master,meter,paper,school,talent 等罗马文化影响:butter,chalk,cheese,cup,dish,dragon,kettle,pepper,pillow,street,trade,wine等。斯堪的纳维亚语Scandinavian languages 的影响*10世纪古北欧德挪威语和丹麦语8世纪到10世纪中,斯堪的纳维亚人(北欧海盗Vikings)第32页/共174页 地名 by(farm,town),-thorp(village),-thwaite(an isolated p
21、iece of land)结尾。人名:人名中大多以-son 结尾,如:Johnson,Stevenson等 影响方式:古英语词和斯英语词并用Sky(scandinavian),heaven(English)斯语代替古英语Eagpyrel=eye-hole(English),_vindauga=window eye(scandinavian)_window 古英语用斯语增加新词Skyrta(shirt in scandinavian _skirt in English)Scyrte=shirt(English)第33页/共174页 An Englishman cannot thrive or b
22、e ill or die without scandinavian words,they are to the language what bread and eggs to the daily fare._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古英语时期,1066-1500 Norman Conquest法语的影响(11世纪始)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政府和行政机构:council,country,minister,军事:peace,troop,war法律:court,judge,justice,prison宗教:charity,rel
23、igion,service爵位:baron,duke,duchess,marquis,marquise,prince日常生活:cruel,estate,glory,heir,honour,mercy,obedience,poor.第34页/共174页反映出使用者的阶层English:cow,ox,pig,sheepFrench:bacon,beef,mutton,porkEnglish:toolFrench:chair,tableEnglish:breakfastFrench:dinner,supper,feastEnglish:clothesFrench:dress,attire,gamme
24、ntEnglish:baker,blacksmith,fisherman,builder,shepherdFrench:carpenter,barber,painter,tailor第35页/共174页逐渐抛弃古英语利用前后缀构成派生词的方式,直接吸收外来语,在读音和词尾上做变化使之英语化。英语反仆为主,法语大量流入(1314)世纪Felicity&Happiness英王失去了诺曼底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14世纪中期的黑死病14世纪中期,英国的学校不再使用法语了,英语开始反仆为主,取得了正式语言的地位。法语词大量流入(约9100个)第36页/共174页“文化方面的词汇,如charm,c
25、ourteous,distress,fable,flower,glory,grace,honour,letter,rose,stage,torch等。两种语言互相渗透构成大量复合词和派生词gentle(F)+man(E)_gentleman(E)_gentle(F)+ness(E)_gentleness(E)_bear(E)+-able(F)_bearable(E)拉丁语的大量流入(15世纪)文艺复兴 Renaissance(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传入英语的拉丁语比中世纪传入英语的法语词还多,达12000个语法方面:16世纪前,“史前其“16-18世纪,“草创期“16世纪初,17世纪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汉 语言 对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