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信息获取与提取优秀PPT.ppt
《第03章:信息获取与提取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3章:信息获取与提取优秀PPT.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03章:信息获取与提取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8页第第3章:信息获取与提取章:信息获取与提取 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信息感知指人或人造的系统所具有的对环境与目标信息的获取、探测、提取、识别、测量等技术的总称。多数情况下侧重利用信息产生的目标对象的物理特性、光学特性、电声特性、化学特性等,如压力、温度、湿度、位移等等,采用无线电、电容、静电、光、声、冲击、震动等方式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通过特征提取、数据融合、智能信号处理等方法来提高信息感知效果。感知的结果经过认知、预测、决策、响应及可视化技术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8页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
2、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测量学的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测量是利用合适的工具,确定某个给定对象(object)在某个给定属性(Attribute)上的量的程序或过程。作为测量结果的量通常用数值表示。该数值是在一个给定的量纲或尺度系统下,由属性的量和测量单位的比值决定的。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8页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1)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测量数据绘成形图。(2)测设是指把规划设计好的目标在指定尺度下和位置下标定出
3、来,作为下一步工做的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8页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测量具有四个要素(1)测量客体,即测量对象。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者现象,是人们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2)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测量中,人们所测量的对象虽然是某一客体,但所测量的内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一客体的特征或属性。(3)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也可以说,它是某种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区分不同特征或属性的标准。(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符号集。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8页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传感技术是关于
4、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科学,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等技术领域。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器的智能化主要侧重传感信号的处理、识别技术与方法和装置的自校准、自诊断、自学习、自决策、自适应和自组织等能力。智能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可以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智能机器和智能制造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8页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获取信息靠各类传感器,它们有各种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的传感类型。传感器的功能与品质决定了传感系统获取自然信息的信息量和信息质量,高品质传感技术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它决定通过传
5、感器获取的信息描述信号的质量,即信息获取的质量。信息处理包括信号的预处理、信号分析、特征提取、后处理等。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对经过处理的信息进行辨识与分类。它利用被识别(或诊断)对象与特征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对输入的特征信息进行辨识、比较、分类和判断。因此,传感技术是遵循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8页3.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德国物理学家W.K.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又名“海森堡测不准原理”(Heish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测量行为与被测量物之间往往会产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干扰,因此某些物理量很难通过仪器测
6、量的方法得到准确的测量。所有传感与测量技术都受制于不确定性原理。测不准原理告诉人们真值找不到,人们只能尽一切努力,找到真值的近似值。这也是感知与测量技术科学发展的动力。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8页3.2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感知或测量获得的数据可以用信号的形式展现。这些信号可以是电量波形,也可以是其它的表现形式。多数情况下以波形来描述。根据奈奎斯特取样定理,任何连续信号均可以表示成离散样值符号序列的形式,存储于现代的数字系统中。奈奎斯特取样定理:模拟信号离散化取样频率在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时,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模拟信号。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8页3.2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的表
7、示与识别信号是反映(或载有)信息的各种物理量,一维信号以波形的形式表示,二维信号体现为一帧图像。对信号进行分析,找到信号波形或图像的结构特征或统计特征,就完成了信号的分析工作。信号是信息系统直接进行加工、变换以及实现通信(信息交互)的对象。按照奈奎斯特取样定理把反映物理量变化的连续模拟信号转换成一系列数值表示就完成了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数字信号用向量或矩阵来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8页3.2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的表示与识别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的各种方法就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内容。由于数字信号用向量或矩阵表示,因此,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离不开向量和矩阵的运算。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8、中很多基本理论与方法是以线性代数或称矩阵论为基础的。信号分析的目的是找到信号的结构特征或统计特征,通过分析信号的特征,一是为了获取信号的结构描述,利用信号结构描述可以近似的再现(恢复)原信号;另一个目的就是把信号用特征近似表示原信号,有利于进一步的计算或为进一步的信号识别提供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8页3.2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以再现(恢复)原信号为主要目标的信号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数据压缩(又称限失真信号编码)领域。数据压缩就是在一定的事先指定的失真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来表示原信号,它追求的是数据量的减少,同时保持原信号的质量,即再现(恢复)信号与原信号之间的失真满足一定
9、要求。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8页3.2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以获取信号的特征为目标的信号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信号识别(又称模式识别)领域。模式是某类事物或现象共有的属性。模式分成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形式。抽象的模式如意识、思想、议论等,属于概念识别研究的范畴。本书所指的模式主要是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照片、文字、符号、生物传感器等对象,这些对象属于具体模式。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
10、分。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8页3.2信息的表示与识别信息的表示与识别模式识别技术就是解决让机器知道“是什么”、“是哪个”、“是谁”等问题的一类技术。生物信息识别与认证技术包括声纹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掌纹识别、步态识别等子领域。声纹识别技术具有独特的方便性、经济性和准确性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安验认证方法。手掌、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凹凸产生的纹路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图案,对不同人这些图案的的断点和交叉点均不相同,具有唯一性。依靠这种唯一性,将一个人同他的生物鉴别信息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人的生物鉴别信息与预存的信息是否一致,就可以确定人的真实身份。现在学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信息 获取 提取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