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评价.pptx





《药物不良反应评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评价.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概 述(2)药物不良反应分为:量效关系密切型(A型反应)量效关系不密切型(B型反应)反应停 (Phocomelia)左旋咪唑 播散性多灶性脑炎 第1页/共42页2概 述(3)据WHO 在发展中国家调查表明,近年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者占5.0,有1020的住院病人容易患药源性疾病,约有近 13死亡病例是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第2页/共42页3 概 述(4)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了很多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采取了必要的监察、报告制度。我国八十年代开始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1983年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1984年颁布药物管理法;1998年正式加入WHO国际药物监测计划;1999年发布了药物不良
2、反应监测管理 办法(试行)。第3页/共42页4 概 述(5)国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和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第4页/共42页5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诊断 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后发生的不良事件,为一系列的症状体验、体征和异常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疾病本身的进展也会伴随着一系列临床变化,病人可能同时服用其它药物,准确的确定药物与不良反应关系并非易事,这属于病因学研究的范畴。第5页/共42页6一、临床流行病学关于病 因学研究的评价标准 从群体研究出发对病因学研究提出九条评价标准。第6页/共42页71病因学研究结果是否 源于真正的人体试验?随机
3、盲法对照临床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断面调查;系列病例报告;个案病例报告。第7页/共42页82病因学研究的因果 相关性如何?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AR);病因学分数(etiologic fraction;EF);比值比(odds ratio)。是否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第8页/共42页93在不同研究中病因学 结论是否一致?真实的病因学联系一定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单位、不同研究者、和不同设计方式的同类研究中再现,其病因学联系强度大小可能不同,但其趋势应该是一致的。第9页/共42页104在病因学研究中
4、因果 效应时序是否确切?先因后果的时相顺序是判断因果关联的基本标准。需要严密的动态随访。之所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的结论比较可靠,首先就是因为其时相关系明确。第10页/共42页115致病因素是否有 剂量效应关系?如果药物剂量加大,药物不良反应随之加重,停药则不良反应消失,再给药物,不良反应又重现则直接证明了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病因学联系。第11页/共42页126病因学研究是否符合 流行病学的规律?从群体角度探讨可疑因素与所致疾病的联系。例如,s 随着某种药物在社区中销量的增长,某种疾病发病率与患病率随之增高,或者是相反的趋势,二者密切相关,说明存在着某种病因学关联。第12页/共42页1
5、37病因学效应的生物学 依据是否充分?某种因素的致病效应是否是通过动物实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得到证实。第13页/共42页148病因的致病效应是否特异?主要强调致病效应的专一性,即某种致病因素只能引起某一种特殊的疾病。第14页/共42页159被研究的因果效应与 其他研究是否类似?如:已知甲硝唑口服引起恶心、呕吐等 不良反应,那么,口服了化学结构类似的替硝唑时也发生消化道反应,则很可能是替硝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上述九条原则,主要适用于评价有关病因学的群体研究。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时,常要求个体化评定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早期诊断,及时的予以合理的治疗。因此要强调这
6、种病因学关联的临床药理学及药物流行病学特点。第15页/共42页16 上述九条原则,主要适用于评价有关病因学的群体研究。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时,常要求个体化评定药物与不良反应间的关系,早期诊断,及时的予以合理的治疗。因此,要强调这种病因学关联的临床药理学及药物流行病学特点。第16页/共42页17 二、个体诊断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突发性、难以准确预计的特点。既可能发生在近期,也可能发生在远期,既可能是稍纵即逝,又可能是一现再现的临床现象。有可能发生于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往往超过了主治医生的专业知识范围。既需要在前瞻性研究中即时做出观察和判断,又需要回顾性的分析判断。第17页
7、/共42页18 临床发生的不良事件,可根据以下五个要点判断是否与药物有关(adverse drug event,ADE)以及是否某种药物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第18页/共42页1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ADR出现的出现的 时间是否具有合理的先后关系?时间是否具有合理的先后关系?2停止使用被怀疑药物(撤药试验停止使用被怀疑药物(撤药试验 或去激发,或去激发,dischallenge)或减少)或减少 剂量时不良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剂量时不良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3再次使用被怀疑的药物后(激发再次使用被怀疑的药物后(激发 试验,试验,re
8、challenge test),是否),是否 重新出现这种不良反应?重新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第19页/共42页4该药物不良反应是否类似动物试验或该药物不良反应是否类似动物试验或 临床研究中已经肯定过的反应,符合临床研究中已经肯定过的反应,符合 该药已知的该药已知的ADR类型?如果肯定,则类型?如果肯定,则 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有确切因果关系。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有确切因果关系。5.是否考虑了混杂因素,如:是否考虑了混杂因素,如:合并药物的作用;合并药物的作用;病人的临床状况;病人的临床状况;其他疗法的影响等。其他疗法的影响等。第20页/共42页21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据证 真实性的评价 在使用药物
9、进行治疗时,特别是应用新药和新药临床试验中,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全面系统的收集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证据十分重要。药物不良反应的证据,首先要对其真实性进行评价。以下四个标准可供评价参考。第21页/共42页1治疗措施导致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可使已知的或未知的重要因素在两组间均匀分布,其结论是真实的。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时,单个随机对照试验难以发现。对于发生率很低的不良反应,首先从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中查找证据,如果没有系统评价或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要从非试验性研究中收集证据。第22页/共42页23 队列研究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但由于研究对象不是随机分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不良反应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