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装配设计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装配设计优秀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章装配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1页 零件装配是通过定义零件模型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来将有关零件装配是通过定义零件模型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来将有关部门零件模型有机地组装成一个组件模型。部门零件模型有机地组装成一个组件模型。实现装配设计,关键是设计各零件模型之间的约束关系。实现装配设计,关键是设计各零件模型之间的约束关系。在在Pro/E中所使用的装配约束关系,与现实环境中零部件之间的装中所使用的装配约束关系,与现实环境中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是一一对应的。配关系是一一对应的。一、装配设计的实现方法一、装配设计的实现方法第第1 1节节 零件装配概述零件装配概述二、进入装配模块二、进入装配模块
2、1)双击双击Pro/E图标,进入其主界面;图标,进入其主界面;2)在主菜单选择在主菜单选择【文件文件】【新建新建】,出现,出现“新建新建”对话框;对话框;3)在对话框中选择在对话框中选择【组件组件】,并选,并选【设计设计】子类型。子类型。4)给定文件名,并选择是否给定文件名,并选择是否“使用缺省模板使用缺省模板”,单击,单击“确定确定”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1页三、装配设计的主界面三、装配设计的主界面第第1 1节节 零件装配概述零件装配概述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1页四、放置零件模型四、放置零件模型第第1 1节节 零件装配概
3、述零件装配概述在装配模式下,放置零件模型有两种方法:在装配模式下,放置零件模型有两种方法:单击单击 ,或主菜单中的,或主菜单中的【插入插入】【元件元件】【装配装配】;单击单击 ,或主菜单中的,或主菜单中的【插入插入】【元件元件】【创建创建】。第一种方法主要用于读入已创建好了的零件或装配件;而第第一种方法主要用于读入已创建好了的零件或装配件;而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创建一个零件或子装配件。二种方法主要用于创建一个零件或子装配件。继继 续续上一页上一页目目 录录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1页一、一、零件装配步骤零件装配步骤第第2 2节节 零件装配的步骤和流程零件装配的步骤和流程新建:新建:启动启动Pro
4、/E,进入零件装配模式,定义组件名称;,进入零件装配模式,定义组件名称;装配:装配:单击单击 按钮,或主菜单中的按钮,或主菜单中的【插入插入】【元件元件】【装配装配】选项,读取需装配的零件并装配到模板中;选项,读取需装配的零件并装配到模板中;约束:约束:根据装配体的设计要求,定义零件之间的约束关系;根据装配体的设计要求,定义零件之间的约束关系;装配其他零件:装配其他零件:重复执行重复执行和和,直到装配全部完成;,直到装配全部完成;存盘:存盘:如果装配结束,存盘退出。否则进行修改。如果装配结束,存盘退出。否则进行修改。二、零件装配流程二、零件装配流程零件装配流程图如下页:零件装配流程图如下页:继
5、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1页进入组件设计模式进入组件设计模式启动启动Pro/EPro/E读取主体零件读取主体零件读取下一个零件读取下一个零件定义装配约束关系定义装配约束关系装配完否装配完否?存盘退出存盘退出是否合格是否合格?完完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否否继继 续续上一页上一页目目 录录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1页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 装配模型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装配过程装配模型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装配过程主要解决零件间的空间定位关系,在主要解决零件间的空间定位关系,在Pro/E中中是通过约束来实现的。是通过约束来实现的。这里提供了这里提供了9 种约
6、束关系种约束关系几个有关约束的按钮几个有关约束的按钮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1页1.匹配匹配: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两平面紧密结合、且反向;两平面紧密结合、且反向;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1页1.1.匹配匹配匹配匹配 :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匹配类型中提供了三个选项:匹配类型中提供了三个选项:匹配类型中提供了三个选项:匹配类型中提供了三个选项:偏移:偏移:指明偏移距离;指明偏移距离;定向:定向:两平面法线方向相同;两平面法线方向相同;重合:重合:两平面重合,距离为两平面重合,距离为0。继继 续续下一
7、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1页2.2.对齐:对齐:对齐:对齐: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对齐类型中也提供了对齐类型中也提供了对齐类型中也提供了对齐类型中也提供了偏移、定向、重合偏移、定向、重合三个选项。三个选项。三个选项。三个选项。两平面相互对齐或两中心线相互两平面相互对齐或两中心线相互两平面相互对齐或两中心线相互两平面相互对齐或两中心线相互对齐、且同向。对齐、且同向。对齐、且同向。对齐、且同向。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1页3.3.插入插入: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轴与孔的配合,使之共轴线;轴与孔的配合,使之共轴线;轴
8、与孔的配合,使之共轴线;轴与孔的配合,使之共轴线;选取该约束后,再拾取轴线(或圆柱面),会自动将轴插入孔中。选取该约束后,再拾取轴线(或圆柱面),会自动将轴插入孔中。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1页4.坐标系:坐标系:坐标系:坐标系: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 利用坐标系装配,就是一个零件上的坐标系与另一零件上的坐利用坐标系装配,就是一个零件上的坐标系与另一零件上的坐利用坐标系装配,就是一个零件上的坐标系与另一零件上的坐利用坐标系装配,就是一个零件上的坐标系与另一零件上的坐标系重合。标系重合。标系重合。标系重合。注意:注意:注意:注意:x x、y y、
9、z z 轴的方向相同。轴的方向相同。轴的方向相同。轴的方向相同。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1页5.相切:相切: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两曲面两曲面两曲面两曲面(或一平面与一曲面或一平面与一曲面)以相切方式装配;以相切方式装配;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1页6.6.线上点:线上点:除了利用除了利用除了利用除了利用坐标系坐标系坐标系坐标系装配外,零部件的装配条件至少需装配外,零部件的装配条件至少需装配外,零部件的装配条件至少需装配外,零部件的装配条件至少需两个两个两个两个以上才能以上才能以上才能以上才能确定彼此间的相对
10、关系及位置。确定彼此间的相对关系及位置。确定彼此间的相对关系及位置。确定彼此间的相对关系及位置。注意:注意:第第3 3节节 装配的约束装配的约束 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条直线上;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条直线上;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条直线上;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条直线上;7.7.曲面上的点:曲面上的点: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一个零件上的一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8.曲面上的边:曲面上的边:一个零件上的一条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
11、上;一个零件上的一条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一个零件上的一条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一个零件上的一条边约束在另一零件的一个曲面上;9.自动:自动:以默认的自动的方式进行装配以默认的自动的方式进行装配以默认的自动的方式进行装配以默认的自动的方式进行装配。继继 续续上一页上一页目目 录录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1页第第4 4节节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一、元件放置对话框一、元件放置对话框 主要用于设置元件与装配元件的相主要用于设置元件与装配元件的相对关系及约束。对关系及约束。1.1.元件显示元件显示约束设置约束设置参照选取参照选取放置状态放置状态元件显示元件显示将调入的零件在一个独立的工作
12、将调入的零件在一个独立的工作窗口中显示。窗口中显示。将调入的零件直接在装配模型的将调入的零件直接在装配模型的主窗口中显示。主窗口中显示。选择已存在的组装面或者保存新选择已存在的组装面或者保存新建的模型组装面。建的模型组装面。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1页第第4 4节节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一、元件放置对话框一、元件放置对话框2.2.定义约束定义约束添加约束条件。添加约束条件。删除约束条件。删除约束条件。自动切换约束条件(匹配与对齐),使两组零件参考平自动切换约束条件(匹配与对齐),使两组零件参考平面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面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将约束转换为机构连接,反之亦
13、然。将约束转换为机构连接,反之亦然。自动给予约束条件,并将元件固定在当前所在位置。自动给予约束条件,并将元件固定在当前所在位置。在缺省位置装配元件,即默认坐标系对齐。在缺省位置装配元件,即默认坐标系对齐。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1页第第4 4节节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一、元件放置对话框一、元件放置对话框一、元件放置对话框一、元件放置对话框3.3.组装参照组装参照1)元件参照:)元件参照:选择装配元件的约束参照。选择装配元件的约束参照。2)组件参照:)组件参照:选择组装时组件的约束参照。选择组装时组件的约束参照。可用作参照的要素有:平面、曲面、中心线、坐标系、点等
14、。可用作参照的要素有:平面、曲面、中心线、坐标系、点等。4.4.放置状态放置状态1 1)没有约束:)没有约束:没有任何组装的约束,需要增加约束条件;没有任何组装的约束,需要增加约束条件;2 2)部分约束:)部分约束:给定的约束不足以使零件完全定位,给定的约束不足以使零件完全定位,需要增加约束条件;需要增加约束条件;3 3)完全约束:)完全约束:给定的约束能完全定义零件的组装位置;给定的约束能完全定义零件的组装位置;4 4)无效约束:)无效约束:给定的约束条件互相矛盾,不能使零件定位;给定的约束条件互相矛盾,不能使零件定位;5 5)有假设的完全约束:)有假设的完全约束:虽然元件在某些方向没有被完
15、全约束,却不虽然元件在某些方向没有被完全约束,却不会影响它在组件中的位置,实际上元件没有完全定位。会影响它在组件中的位置,实际上元件没有完全定位。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1页二、元件移动对话框二、元件移动对话框二、元件移动对话框二、元件移动对话框 用于调整零件的摆放位置;用于调整零件的摆放位置;左键可移动(或旋转)元件,中键结束,右键弹左键可移动(或旋转)元件,中键结束,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出快捷菜单运动类型选择运动类型选择设置运动增量设置运动增量相对位置显示相对位置显示第第4 4节节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1页三、视图分解三、视图分解 选择选择【视图视图】【分解分解】【分解视图分解视图】命令,可建立缺省命令,可建立缺省的分解视图;选择的分解视图;选择【编辑位编辑位置置】可编辑分解的状态。可编辑分解的状态。第第4 4节节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继继 续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1页装配状态与分解状态装配状态与分解状态三、视图分解三、视图分解三、视图分解三、视图分解第第4 4节节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继继 续续上一页上一页目目 录录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1页第第5 5节节 装配实例装配实例继继 续续上一页上一页结结 束束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