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技术要求讲稿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技术要求讲稿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技术要求讲稿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NAS-CL01: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技术要求CNAS-CL01:2012CNAS-CL01: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 认可准则CL52_2014CL52_2014CNAS-CL01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ISOISO 1702517025一、总则(5.1)二、决定实验室检测正确性和可靠性的6 6个要素(5 5.2 2 5.5.8 8)三、结果报告(5 5.1 10 0)要素:不确定度5.5.3 3设 施 和环境 条件5.85.8检测 和校准样 品的处置5.5.5 5设备5.5.6 6测量 的溯源 性实验室检 测正确性 和可靠性5.5.7 7
2、抽样5.5.2 2人员5.45.4检测 和校准方 法及方法 的确认5.1总则5.2人员5.2.1 人力资源的配备和资格的认证(监督在培人员)2.2.员工教育和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培训措施的有效 性应予评价)参考:KM-MP14.19 卫检人员培训与能力 评估管理程序3.3.评价独立从事检测活动人员技术能力和定期评价授权人员(评价及授权记录应保存建档)4.4.明确各级人员、各类人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5.5.特定人员的授权(特定类型的取样、检测或校准、操作特定类型的设备、签发报告和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参考:KM-MP14.01KM-MP14.01卫检实验室组织与职责5.2 人员1.1.人力资源的配
3、备和资格的认证1 1)实验室:a)a)不得在其他同类型实验室从事同类的检测或校准活动。b)b)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求,应有1010年以上相关检测或校准经历。关键检测人员应:除满足上述学历要求外,还应有3 3年以上本专 业领域的检测或校准经历。2 2)实验室授权签字人:应熟悉CNASCNAS所有相关的认可要求,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含中 级)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注1:“1:“同等能力”指需满足以下条件:a)a)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 7年以上;或b)b)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5 5年以上;或c)c)硕士学位以上(含),),从事相关专业2 2年以上。5.3
4、设施和环境条件目的确保实验结 果准确性确保人员健 康与安全5.3 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来源:检测方法的要求 设备的要求样品的要求健康环保的要求需做的工作:识别并形成文件实施监视、控制、记录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必要的内务管理规定KM-MP14.09KM-MP14.09 卫检环境控制及内务管理程序实验室的设施应为自有设施,并拥有设施的全部使用权和支配权;应有充足的设施和场地实施检测或校准活动,包括样品储存空间;不兼容活动的相邻区域应有效地隔离。应采取措施预防相互干扰。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1.1.总则2.2.方法的选择3.3.实验室研发之方法4.4.非标准方法5.5.方
5、法确认6.6.量测不确定度的估算7.7.资料管制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当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或其它公认的规范已 包含了如何进行测试和/或校正的足够和简明信息,即可作为内部程序。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 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 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实验室应对使用的检测或校准方法实施有效的控制 与管理,明确每种新方法投入使用的时间,并及时跟进检 测或校准技术的发展,定期评审方法能否满足检测需求。对于标准方法,应定期跟踪标准的制修订情况,及时采用最新版本标准。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5.4.25.4.2
6、 方法的选择实验室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与适用于所执行测试和/或校正之方 法,包括取样方法。优先采用国际的、区域的或国家标准中已颁布的方法。如果适合实验室使用且经过验证,也可使用实验室自订的方法,但应通知客户。对于采用实验室研发的方法与非标方法,均应与客户协议,并 编写作业指导书。参考:KM-LOM14.03 卫检理化TOP编写作业指导书方法证实注:化学检测方法确认可参考:分析方法目的适宜性-方法确认指南“一个实验室进行分析方法确认的统一指南”(PurePure&Appl.Appl.Chem.,Chem.,Vol.Vol.6767No.No.4 4 19951995 )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
7、证实方法证实方法证实是经由检视和提供客观证据以证明符合特定之要求。检出限:1111次空白的3S3S或(空白+3S)+3S)定量限 精密度 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准确度:标准样或盲样的测试灵敏度:线性方程的系数需要对方法重新进行确认/验证:1)方法的偏离2)方法标准中技术内容的变更3)实验室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等变化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方法证实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 量测不确定度的估算1 1具有并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2 2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3 3对给定条件下的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考虑。注:详细资料参阅ISOISO 57255725和“量
8、测不确定度表示指引”KM-MP14.18KM-MP14.18 卫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管理程序CNAS-CL07CNAS-CL07:20062006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CNAS-CL07:2006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5.25.2 CNASCNAS 在认可实验室时应要求实验室组织校准或检测系统的设计人员 或熟练操作人员评估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5.45.4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 CNASCNAS有要求时,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6.6.检测实验室在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之前
9、,应制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 定度的评估方法。7.7.检测实验室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 确认,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9.9.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 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估,这时至少应通过分析方法,列出各 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的评估。10.10.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A A)检测方法的要求;B B)用户的要求;C C)用来确定是否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误差限的宽窄。5.4 测试及校正方法与方法证实资料管制当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
10、设备来撷取、处理、记录、报告、储存或检索,实验室应确保:(a)(a)计算机软件应详细书面化并加以适当验证其适用性;(b)(b)建立和实施程序以保护数据;(c)(c)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应加以维护以确保功能正常并且可提供维 持测试/校正数据完整性所必要的环境和操作条件。5.5 设备1.1.实验室配置的设备应在其申报认可的地点内,并对其有 完全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包括软件)2.2.实验室应建立机制以提示对到期设备进行校准、核查和维护。3.3.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校准、维护和 期间核查等。4.4.用于测试和校正并对结果有影响之各项设备及其软件,可行时应可唯一标示。5.5.用于测试和/或
11、校正有及对量测结果有重大意义的每 项设备及其软件应保存记录。6.6.实验室应建立程序保养维护量测设备。5.5 设备7.7.超负荷不当处理、显示可疑结果、证实不良或超出规 定范围之设备应停止使用。8.8.当可行时,实验室管制下的所有设备和需校正之设备 应以标签、条形码或其它识别方式标示,以利显示校正状态 及下次再校正日期。9.9.本条款同样适用于返回实验室的送校设备,在返回后实 验室也应对其进行核查。10.10.根据既定的程序进行期间查核。11.11.确保校正数据的更新。12.12.测试设备应有安全防护以防止因调整不当而造成测试和 /或校正结果失效。并不是所有设备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判断设备是否
12、需要期间核查至少需考虑以下因素:设备校准周期 历次校准结果;质量控制结果;设备使用频率;设备维护情况;设备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变化;设备使用范围的变化。5.5 设备5.5 设备出现问题的设备:1 1应停止使用并隔离,贴标签以防止误用。2 2实验室中的所有设备,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标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校准或失效日期。3 3设备移出实验室返回后使用前保证其性能显示结果正确。4 4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证设备可信度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5 5当校准产ThTh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有程序保证所有备份正 确更新。6 6校准后的仪器软/硬件,均须得到保护,以免发ThTh致使检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校准 实验室 能力 认可 准则 技术 要求 讲稿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