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文体特征.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文体特征.ppt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论点是文章的中心,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论证主要指论证方式,即运用论据证明论点,将论据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或程序。第1页/共11页指津1论点要明确论点明确,首先要思想观点正确,思想立意准确,然后构思表达明确。中心论点应该用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句表述,或者用具有判断意味的陈述句表述。材料作文要认真分析材料,据材料主旨概括出中心论点。第2页/共11页指津2论据要充分选取古今中外符合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或名言名句谚语进行论证,或选取理论论据论证。论据尽量典型、新颖,有时代感,立足于现实。但很多作文仅仅停留在材料的简单罗列和叙述上,缺乏起码的分析,更缺乏理性的思
2、考。一个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往往可以证明不同的论点。第3页/共11页指津3论证要合理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证明观点,如举例论证,例子要能证明论点,对比论证要观点或性质相反。第4页/共11页指津4结构安排要合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引论”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应简明新颖。“本论”又称“正论”,是分析问题,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部分。“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根据论证的需要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结构方法。第5页/共11页结构完整合理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是考场
3、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其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第6页/共11页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
4、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7页/共11页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
5、依附的枝头。而乌鹊生本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物犹如此,人亦然。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第8页/共11页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他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了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逗人乐的容貌有一定的功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设计,最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枝头,生命才能闪光。第9页/共11页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学习的,然而它没有认清自己,最终是要以失败告终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兼备,才有可能成功。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第10页/共1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1页/共1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