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物质合肥二中.pptx
《遗传物质合肥二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物质合肥二中.ppt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遗传1、细胞膜(脂类、蛋白质)2、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内含物)3、细胞核(核膜、核质和核仁)4、染色体 指细胞分裂中具有一定形态的染色质 第1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质的概念: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chromatin)。染色质可以分为常染色质(euchromatin)和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两大类:常染色质呈较松散状态,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核内,染色较浅,具有转录活性;异染色质在整个细胞周期都处于高度螺旋化状态,在细胞核中形成染色较深的团块,存在于异染色质中的基因是没有转录活性的。第2页/共
2、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的数目和组型绝大多数高等动物都是二倍体(2n)每一体细胞中有两套第3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动物细胞第4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植物细胞第5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前 期第6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间 期第7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中 期第8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后 期第9页/共24页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减 数 分 裂第10页/共24页第三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一、遗传和基因的概念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简练而又朴素的语言真切地反映了生物界物种代代相传的普遍规律。人们早就发现生物(包括植
3、物和动物乃至人类)的性状可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这就是遗传现象,也是为什么儿女的肤色、像貌、高矮等总是与父母相像的原因。普遍存在于色彩斑斓的生物界中,神秘的遗传现象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它就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核酸。第11页/共24页第三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核酸又和蛋白质一起组成了染色体,人体的每一个成熟细胞的核中含有23对或46条染色体,人体拥有数以万计的遗传信息就蕴藏在这无法用肉眼直接见到的极其微小甚乎其微的染色体中。第12页/共24页第三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早在18世纪60年代,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在脓细胞核中被发现。19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现从一种具有夹膜、致病性的肺炎球菌中提取的核酸,可使
4、另一种无夹膜、不具致病性的球菌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变成有夹膜和致病性的肺炎球菌,其中的奥秘不言而喻,核酸将携带有夹膜和致病性等的遗传信息传至另一种球菌中,因此,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3页/共24页第三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高等生物的遗传性状错综复杂,信息量极其庞大。存在于46条染色体中的核酸分子怎么能包容如此之大的信息量,这曾是困惑人类的千古之谜。1953年科学家发现了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种核酸分子)的结构后,此奥秘的谜底才水落石出,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不仅赢得了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14页/共24页第三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通常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物质 合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