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古体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课 古体诗.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超星第十五课 古体诗同学们好,前面十四次课,我们主要讲的是近体诗和词的格律,今天,我们讲古体诗的创作。古体诗最重要的类型,四言诗,骚体诗,五言古诗,乐府诗。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二言、五言、直至九言。它的押韵方式一般是句末押韵,但也有句中韵。形式非常灵活,春秋战国之后,四言诗作品并不多见,钟嵘诗品序中说:“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随着时代的变迁,四言诗渐渐走向衰落。骚体或称楚辞体,以六言句为主,间杂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乃至九言十言,句式非常丰富,押韵方式也很灵活。屈原之后,宋玉、贾谊、东方朔、刘向均有仿作,文心雕龙辨骚中说“枚贾追风而得丽,马扬沿波
2、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汉代以后,骚体诗作者渐少,它也走向衰落。五言古诗的起源,或言出自西汉李陵送苏武诗、班婕妤怨歌行首创;近世学者多认为李陵、班婕妤诗为伪作,东汉班固咏史才是五言诗之祖。迄今未有定论。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古诗的成熟。到了汉魏之际,“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文心雕龙 明诗),自此以后,五言古诗进入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兴盛期。唐代近体诗产生繁荣,五言古诗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它一直是文人非常钟爱的诗体之一。乐府诗,一般指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是朝廷音乐机构在民间搜集、整理的民歌,一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或表
3、达男女之情,或表现民间疾苦,以叙事为主;魏晋至隋唐,文人借乐府旧题写时事,拓宽了乐府诗的境界,提高了它的文学表现力;唐代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针砭时事,比兴寄托,掀起了乐府诗的新高潮。歌行本是乐府诗中的一体,乐府诗中本有短歌行、长歌行等旧题,曹丕燕歌行全用七言,故后世歌行多用七言。唐宋以降,文人将篇幅较长的七言古诗,叫做歌行。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吴梅村的圆圆曲等都是著名的七言歌行。四言和骚体诗学习难度很大。我们今天学习古体诗,可以优先选择“五言古诗”和“乐府诗”。相比于近体诗,五言古诗在形式上没有规则,只要是五言八句或以上,押上韵,就可以叫做五
4、言古诗。五言古诗的写作难点,正因为它没有规则,也就没有模板和套路,我们写作时没有努力的方向,有一种“无着力处”的感觉;即使写出来,我们也不敢确定自己的作品能否算得上五言古诗。这个需要我们多读五言古诗,体会其内在特征。五言古诗,有一种类型,高古浑茫,文气充满。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汉魏古诗,气象混沌,不可句摘”。比如阮籍咏怀诗: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阮籍生在曹魏末年,司马氏擅权,欲取而代之,阮籍是同情曹魏宗室,但又不敢得罪司马氏,内心非常矛盾痛苦,故经常饮酒放达,佯狂避祸。他
5、的咏怀八十二首大多写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风格深沉渊永,钟嵘评阮籍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刘勰评论嵇康、阮籍“嵇志清峻,阮旨遥深”,都点出其深沉高古的特质。 五言古诗还有一类是平易通俗,长于日常叙事。比如陶渊明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陶渊明“清晨闻叩门”,衣服都没穿好就去开,“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谁啊,大清早就来敲门,“田父有好怀”,原来是同村的老爹爹来看我。“壶浆远见候,疑我
6、与世乖”,他还带了好酒来。因为我是个读书人,却愿意回老家种田,他表示不理解,“你是不是读书读迂了,泥古不化,不通世情”,“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你们读书人,穿着农民的衣服,做着粗笨的农活,真是不值得啊!“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天下乌鸦一般黑,你再看不惯也得忍,要学老子“和光同尘”,渔父告诫屈原“汩其泥而扬其波”,大家在浊世的污泥中打滚,习惯就好。原来,老农是来跟陶渊明做思想工作,劝他再回去做官。“深感父老言”,我感谢你的好意,但是“禀气寡所谐”,我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前半辈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现在,我要做回自己。“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做官的那一套,我真要学
7、也学得会,但违背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一辈子岂不是空过。不过,你带来的酒我们一起喝掉,我的人生选择却是坚定不可移易,“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我们要学写五言古诗,如果想学习阮籍的高古渊永,恐怕有点困难;但如果像陶渊明那样,用五言古诗去讲一个故事,应该比较容易的。就我们学习的次序来说,一定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比较有效率。有一位同学为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寡居的老人为了消愁,去种杨梅树,很辛苦才把这个树种活了;看到果树成熟,心里很高兴,但突然一想,自己是孤身一人,树上的梅子吃不完,也不知道该送给谁。梅子熟时,没有人来分享自己的喜悦,不禁感到悲伤。我被这个故事触动,就想写成一首诗,但不知道怎么写
8、。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素材,现代社会,无论城市和乡村,“孤独”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孤寡老人,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他们的生存状态,被人遗忘了。我们将这个故事写成诗,能不能在特定范围特定人群中唤醒人们的同情心呢。当我们抱着以内心触动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感来创作时,就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文学才能、克服创作中的一切繁难。我花了一些时间,为他写成了种梅老人,开头是这样的:种梅东坡上,三年望团圞。朝雨沾衣去,暮雪拥锄还。 直接从种梅场景开始写,“种梅东坡上,三年望团圞”,“东坡”是虚构出来的,东面向阳嘛,一般果树都种在山坡上。这个不必拘泥。“朝雨沾衣去,暮雪拥锄还”也是虚写,见出老人用功之勤,期待之殷,
9、为后面的失落作铺垫。梅熟心欢喜,摘梅尝酸甜。果满谁与赠?倚树独喃喃。三年梅子熟了,把梅子摘下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这也是人情中应有之义。注意,写诗特别需要具有场景构拟能力,不要因为作者没有亲眼见到就限制自己的想象。写作本来就是“神与物游”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当写作之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只要是符合写作主题和人情事理的意象和场景,都可以招之即来,任我调遣。“果满谁与赠?倚树独喃喃”,如果写成“果满无人赠,老人多可怜”就完了,成为概念化的叙述,没有让人动情的形象呈现。我想象他将果子堆满筐篮,在树下喃喃自语,“这么好的果子,送给谁呢?谁领情呢?可怜我这个
10、孤寡人,免费送都没人接哟”,“同情”的能量开始蓄积,“入门各自媚,孰肯相为怜”?用古人诗句来开启动情之闸,各家各户关上门各自亲热,谁记得这位无儿无女的老人,自己还顾不过来呢!“噫,人皆有父子夫妇天伦乐,独不见种梅孤老咀梅树下泪出如涌泉。”最后,叙述者出场发言,对故事作一个总结,每人都应该享受父子夫妇天伦之乐,这是作为人的基本福祉,我们享受到这种幸福要懂得感恩,同时,也不要忘了,在社会的某些角落,还有很多失独孤寡的老人或孩子在吞声饮泣,我们能不能在忙碌的闲暇向他们倾注你的同情和关怀呢?以叙事为主的五言古诗,具有平易朴素的气质,切忌华丽铺张。在结构设计上,平铺直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如果故事内容
11、较为丰富,可以适当展开篇幅,韵脚也可以适当转换。我曾经写过一首用32个韵脚,66句共338字五言叙事诗-遭窃。这首诗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银行卡和各种证件失窃的过程、失窃后到处搜寻不果、到处投诉被拒、满腹牢骚无人宽慰,诗的最后大声呼告:我愿告尔等,积恶终有报,切勿久为贼。窃盗技虽高,十得必一失。一得十日饱,一失百年踬。尔辈常为盗,或已致千缗。以此小本钱,改恶做良民。浪子金不换,古圣意频申。若闻我此言,悔过常自新。世上少一贼,多一大勇人。若果有此事,我之遭窃宁非可喜可贺复可欣!很明显,这首诗有意模仿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明明是茅屋顶的茅草被儿童抱走,家中漏雨苦不堪言,结尾处却变成了渴望上帝造一个大房子,让所有人都得安居,如果这样的愿望能实现,自己宁愿没有屋住、甚至冻饿而死也心甘情愿,这种“民胞物与”的情怀,和“欧亨利式的结尾”真正将“诗人”之心与“圣”人之情结合起来。而我在这首诗中,明明是讲失窃后的满腹牢骚,结尾却表示愿意用失去的财物来唤醒小偷改恶向善。我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对诗圣的崇敬,内心特别满足和喜悦,一件失窃的坏事因此也变成了创作的成就感。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课再见!课后作业一、 熟悉平水韵仄声韵韵部。二、 创作一首五言古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