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通用6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通用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通用6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通用6篇)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 按照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X年放管服调度工作方案的要求,州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认真对201X年上半年放管服工作认真盘点,现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和省委、州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服务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大局,服务于133战略行动,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大数据、大山地旅游、市场环境整治等领域,加强转变职能、法治机关建设、科学决策、文体优质服务、体制创新等方面,按照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改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的工作要求,在推进行政
2、审批、职业资格管理、改进商事制度、力推产业发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保障方面下功夫、出实招。 二、简政放权动真格,改善管理和服务方式 (一)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强 1、行政审批事项减半以上。实现了28项行政审批减少18项,保留10项;将五项便民服务事项转变为其他类。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7%。 (二)提出201X年取消、下放、分级管理意见 1、下放到县市政府管理的事项的意见 一是对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审批。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 1、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6号)第十四条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批准授予相应等级社会
3、体育指导员称号。 2、省人民政府关于201X年度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省政府令第138号)附件2省人民政府决定下放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二是对乡镇设立广播电视站,机关、部队、团体、企事业单位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许可。 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 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8号)第十五条乡、镇设立广播电视站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并按照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审批。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审批。2、*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设立广播电视台(站),须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逐级上报省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
4、按有关规定审批,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办理证照。 3、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取消、下放管理层级、转变管理方式、合并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省政府令129号)附件2省人民政府决定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104项。三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验收。 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 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8号)第22条(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程竣工后,由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2、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一批取消、下放管理层级、转变管理方式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省政府令126号)附件
5、2省人民政府决定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57项。四是对二级运动员的审批。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 1、第十一条在全省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通过专门评审、获得国家确认的等级称号、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 2、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8号)第十条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审批权授予本行政区域内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将二、三级运动员审批权授予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体育行政部门。五是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建设、施工、设计方案的许可。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
6、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被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机构负责管理。根据*省文物保护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因而,对此三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下放,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使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更能结合实际,依法做好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六是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修缮的许可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同上(第五项)。七
7、是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属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其他用途的许可。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同上(第五项)。八是对调取、借用国有二级以下馆藏文物的许可。下放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县级文物收藏单位根据馆藏文物的保护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后,为更好服务社会,经批准可调取、借用国有二级以下馆藏文物。 2、对下列行政管理事项实行分级管理的建议 对临时改变体育设施的审批和对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审核(州政府审批事项),我们建议实行分级管理,对县级的临时改变体育设施的审批和改变体育场
8、地用途的审批事项,由县市人民政府管理;对临时改变体育设施的审批和对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审核由州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审核体育方面资料及应办理业务事项,报州政府审批行文。 分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依据及理由: 一要对临时改变体育设施的审批。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六条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省
9、体育条例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场地的,须经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批准并限期归还;需要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须经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不低于原面积、原标准先行择地新建偿还。 二要对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审核(州政府审批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六条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
10、归还;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省体育条例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场地的,须经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批准并限期归还;需要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须经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不低于原面积、原标准先行择地新建偿还。 实行分级管理的理由:一是方便县市政府统筹其相关部门管理;二是更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职能,提升服务 州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坚持一手抓文化市场繁荣,一手抓文化市场管理的方针,全面放开文化市场,用大数据重新定义文化创造方
11、式、扩展文化资源内容;用大平台创造出新的文化生态、改变文化管理方式;将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管理工作推向数据化,为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现代化管理与服务基础。 文化行政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全国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积极配合文化部、*省文化厅,全面完成了人才培训、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用大数据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方式、手段、模式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采用大平台管理,转变政府文化部门职能。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化应用,通过信息化促进行政执法流程规范、业务衔接,通过网络化实现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建立诚信文化市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数据共享,加强部门联动,让所有操作都公
12、开、阳光、透明;所有人都是按一个平台标准操作走流程,到达标准就自动通过,没达到标准就自己补充通过条件,减少了人为干扰,更好服务群众办事,达到公平公正。 文化行政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文化市场监管用技术对技术的手段,将平台建设成集市场准入、综合执法、动态监管、公共服务等核心应用为一体的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和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形成涵盖部、省、市(州)、县四级,形成面向许可部门、执法机构、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多个用户群体的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体系。 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 今年,我局继续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13、工作,通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等一系列审批便民化工作,努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开展政务大厅窗口单位事项梳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要求,督促窗口单位落实事项进驻与授权。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3月份我局联合区委编办发函到各进驻单位,开展事项进驻、行政审批股进驻窗口工作情况调查。针对部门提交的事项名称等办事指南与广东政务服务网不一致问题,组织人手进行核对,要求存在问题的部门重新提交,做到线上线下办事指南一致。目前区政务服务大厅23个进驻窗口单位共进驻事项329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270项,公共服务事项59项)。 (二)督促职
14、能部门调整职权事项。机构改革后,联合区府办、区委编办颁发正式文件,督促各职能部门进行职能调整,重新上报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截至7月份我区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调整基本完成,有34个职能部门按要求调整职能并上报了共3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 (三)开展国家监管事项梳理与录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2373号)和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转发国办电子政务办互联网+监管系统近期重点工作要求的通知(粤政数函2023189号)文件精神。6月下旬,区政数局召开国家监管事项系统录入培训班,牵头组织区38个职能部门开展国家监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事项梳理与录入工作
15、,邀请市政数局工作组人员前来授课。7月中旬,我区共完成668项监管事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以及其他类权力事项)的梳理与系统录入工作,完成率100%。监管事项梳理录入工作顺利完成,形成了我区监管事项库,我区职能部门的监管行为、监管对象、投诉举报、知识库等相关监管数据资源实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接。 (四)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专项工作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成立区标准化梳理工作专项小组,指定专人统筹梳理工作。7月份召开标准化专项工作培训班,邀请市政数局工作组人员前来授课。严格督促区40个职能部门按照要求认真梳理本单位7类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
16、、行政确认、行政裁决和其他类权力事项),并在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中进行纳入与信息补全工作,旧事项系统不再使用。目前,除了个别待省统筹事项,我区全部完成依申请事项共1498项的纳入与补全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部门工作人员系统操作不熟悉,个别单位对各项涉及到的工作重视不够,进度较慢,在推进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配合力度不足,标准化工作进度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各部门加大配合力度、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定期召开 培训,学习兄弟单位先进做法。建议法制部门和第三方具有资质的单位参与事项梳理、清单编制及系统研发,提高标准化工作质量。 二是开展镇村事项梳理与录入系统,将审批便
17、民化工作向基层延伸。 三是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以及在线应用,督促部门严格按照标准公开办事指南及办理实际业务,并通过实际应用倒逼部门不断完善事项标准,为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夯实基础。 2023放管服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街道重点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其他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情况 1、事项进驻大厅情况 按照区政务局的指导,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45项依申请事项全部进驻,并依照要求逐项开展。但由于地域条件、人员结构等现实原因,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申领、部分烈士(含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
18、女认定及生活补助给付、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劲扶助金,扶残助学金发放,对孤儿基本保障金的给付,6项业务,有人咨询,无人来办理。人口计生业务中非医学需要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证明归卫健局受理和审批,独生子女光荣证(2023年前补办)只开信证明,不办理证件业务。受阶段性工作条件影响,廉租房房源分配、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2项工作,2023年12月份没有接到上级部门任务安排。 2、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按照区进一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综中心窗口进行调整。街道驻社区2个窗口:1、政法委要求的诉求窗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放管服 工作总结 通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