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摩擦力.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摩擦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摩擦力.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1 / 9【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摩擦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摩擦力力对点训练:对摩擦力的理解1(2018昆山模拟)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
2、摩擦力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C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一定存在着摩擦力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选 B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故 A 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比如:在沿着斜向上运动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故 B 正确;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接触面不一定粗糙,因此不一定存在着摩擦力,故 C 错误;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反,但总是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 错误。2.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
3、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B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
4、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2 / 9D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解析:选 ABC 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拉力增大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故 A、B、C 正确,D 错误。对点训练:静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3.(2018南京期末)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
5、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当乘客将携带的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关于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品受到静摩擦力B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方向与物品运动方向相同C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物品不一定受到弹力作用D由于物品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物品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解析:选 B 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品与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之间没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物品不受静摩擦力,也不受滑动摩擦力,所以 A、D 错误。物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由题意可
6、知,物品有相对传送带向后的运动趋势,故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 B 正确。摩擦力存在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3 / 9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由此,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
7、,物品一定受到弹力的作用,故C 错误。4.多选(2018长春期末)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物体 A、B、C 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在 B 上,三个物体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对 A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BB 对 C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CC 对 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D地面对 C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解析:选 CD 对 A 受力分析,物体 A 处于平衡状态,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到摩擦力作用,若存在摩擦力,则出现不平衡现象,故 A 错误;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C 对 B 的摩擦力水平
8、向左,大小为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 C 的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水平向右,故 B 错误,C正确;对 ABC 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向右的拉力 F,地面对 C 的静摩擦力,由共点力平衡可知,地面对 C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故 D 正确。5.(2018红河州一模)如图所示,物体 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 F向左推 A,直到把 A 推动。在 A 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 A 的弹力 F1 大小和地面对 A 的摩擦力 F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F1 保持不变,Ff 始
9、终减小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4 / 9BF1 保持不变,Ff 先减小后增大CF1 始终增大,Ff 始终减小DF1 先不变后增大,Ff 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 B 由题意可知,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则弹簧对 A 的推力向右,由于粗糙水
10、平面,因此物体 A 同时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当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 F 向左推 A,直到把 A 推动前的过程中,物体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从向左变为水平向右。所以其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弹簧对物体 A 的弹力 F1 始终不变,故 B 正确,A、C、D 错误。6.多选(2018区期中)如图所示,水平力 F 将物体 P 压在竖直墙上,物体 P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 F,则 P 所受摩擦力增大B若减小 F,则 P 所受摩擦力不变C若在 P 上放一物体,则 P 所受摩擦力增大D若在 P 上放一物体,则 P 所受摩擦力不变解析:选 BC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
11、摩擦力,两个力平衡,增大或减小 F,静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保持不变。在 P 上放一物体,对整体分析,由于静摩擦力等于总重力,所以摩擦力变大,故 B、C 正确,A、D 错误。对点训练:滑动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7.(2018市期中)如图所示,将一张 A4 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 A4 纸的压力为 3 N,A4 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要把 A4 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摩擦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