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T-CACM 1374.48—2021).pdf
《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T-CACM 1374.48—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T-CACM 1374.48—2021).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20 CCS C 05 团体标准 T/CACM 1374.482021 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Bletilla striata 2021-10-15 发布 2021-10-15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T/CACM 1734.48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白及规范化生产流程.1 5 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2 5.1 生产基地选址.2 5.2 种质与种子要求.3 5.3 种植.3 5
2、.4 采挖.4 5.5 产地初加工.5 5.6 包装、放行和储运.5 附录 A(规范性)禁限用农药名单.7 参考文献.8 T/CACM 1734.48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云南恩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昌神草生态科技
3、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艾莲、乔旭、郭欣慰、胡开治、牛俊峰、赵锋、刘燕琴、李科、王德春、魏建和、王文全、王秋玲、杨小玉、辛元尧、王苗苗。T/CACM 1734.482021 1 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白及的规范化生产流程,规定了白及的生产基地选址、种质与种子、种植、采挖、产地初加工、包装、放行和储运等阶段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及的规范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T/CACM 1374.1202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通则 植物药材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1374.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规范化生产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 GAP)的要求,实施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优质安全的生产过程。3.2 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为实现
5、中药材生产顺利、有序进行,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址,种子种苗,种植或野生抚育,采收与产地初加工,以及包装、放行与储运等,所做的技术规定和要求,是实施中药材规范生产的核心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4 白及规范化生产流程T/CACM 1734.482021 2 白及的规范化生产流程图见图1。白及规范化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及技术参数:图1 白及规范化生产流程图 5 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 5.1 生产基地选址 适宜种植地应选海拔 200 m1500 m 平原或丘陵山地、土层深厚、肥力好,不积水,微酸性或近中性的壤土 病虫害草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在温室或大棚内用种子组培育苗、或直播育苗
6、,球茎形成后移栽,或从母茎上掰开芽头移栽 地块深翻 30 cm 以上 贮藏中禁止硫熏,磷化铝熏蒸 生产基地选址 种质、种子选择与鉴定、检测 育苗 田间管理 定植 采挖 产地初加工 包装 放行 贮藏 运输 病虫害草害 综合防治 肥水管理 中耕除草 选择当年采收的成熟蒴果 3 年生或 4 年生,立秋以后采挖 机械松土或深翻采挖,采挖过程避免破伤白及假鳞茎 脱根、蒸煮、分级 禁止硫熏,及时干燥 T/CACM 1734.482021 3 5.1.1 产地选择 适宜种植区为云南(滇西北区域除外)、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种植地选择
7、在海拔 200 m1500 m、温暖、湿润地区及其他具有相应条件的适宜地区;育苗地选择在同样地区(种子直播和组培育苗移栽)。5.1.2 地块选择 育苗地宜选择平地或有一定坡度的熟地,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的为宜,土层疏松肥沃,无积水。种植地应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腐殖质含量高,以砂壤土为宜(粘土不宜),土壤pH 值中性至弱酸性,水质无污染。种植地不宜与梨树、川党参、豆科等易感锈病的植物毗邻。5.1.3 环境检测 按照 GAP 要求,基地的大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2018 的规定、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并保证生长期间持续符合标准的
8、要求。5.2 种质与种子要求 5.2.1 种质选择 使用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物种需经过鉴定。如使用农家品种或选育品种应加以明确说明。5.2.2 种子质量要求 当年采收的成熟、无霉变蒴果,呈圆柱形,长 1.6 cm4.5 cm,直径 0.5 cm1.2 cm,两端稍尖狭,具 6 纵肋。种子净度超过 90,千粒重 0.0066 g0.0111 g。选种按照 GB/T 3543 的规定执行。5.2.3 良种繁育 繁育基地应具备有效的物理隔离条件,选择基原准确、植株性状优良、球茎健壮、符合药典规定的白及植株进行种质复壮,并采用块茎切块繁殖、新
9、芽组培快繁的方法,培育无性系以保持种性。5.3 种植 5.3.1 育苗 白及育苗主要包括种子直播育苗、组培育苗、无性分株育苗。a)种子直播育苗:选择播种时间为每年的 4 月5 月,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建立宽 120 cm150 cm,深 20 cm25 cm 的育苗池。选取发酵过的树皮粉与腐殖质、营养土、鸡粪、草炭土等材料混合做育苗基质。选择保存完好的白及蒴果剥开取出种子,将种子与一定比例的砂子混匀,均匀撒播在基质表面。保持环境通风,控制空气温度 20 35、湿度为 6080,种子 30 天内萌发。白及直播育苗苗期的管理:待白及幼苗长出 1 片真叶,定期喷施营养液。如果温度、湿度过大,可以采取相
10、应的降温措施,并适量使用杀菌剂。育苗 120 天180 天后,白及叶片完整,球茎形成,根部健壮。第二年当室外温度达到 15 以上时,开始移栽到种植基地。T/CACM 1734.482021 4 b)白及“两段式”组培育苗:以当年采收的保存良好白及蒴果为材料,经过无菌萌发(20 天左右)、鳞茎诱导及壮苗培养(60 天)、移栽到育苗棚或田间小拱棚,实现种苗周年生产。注:参见专利一种快速诱导白及鳞茎的专用培养基及组培方法。组培苗苗期管理:定期喷施营养液和定期除草,防止苔藓滋生,并于次年 4 月5 月移栽。c)无性分株育苗:每年可在春季 3 月4 月和秋季 9 月10 月份进行。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T-CACM 1374.482021 白及 规范化 生产技术 规程 CACM 1374.48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