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第3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T-CES 133—202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第3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T-CES 133—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第3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T-CES 133—2022).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29.240 CCS A 91 团体标准T/CES 1332022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第 3 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 Intelligent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t electric power operation sitePart 3:Intelligent servi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2-06-22 发布 2022-06-24 实施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发布 T/CES 1332022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
2、1 5 总体要求.1 5.1 功能定位.1 5.2 功能架构.2 6 功能要求.2 6.1 业务应用.2 6.2 管理应用.4 6.3 系统管理.5 6.4 接口服务.5 7 其他要求.6 7.1 性能要求.6 7.2 可靠性要求.6 7.3 便捷性要求.6 7.4 拓展性要求.6 7.5 安全要求.7 7.6 部署要求.7 7.7 网络要求.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信息交互接口要求.8 A.1 工作任务接收.8 A.2 识别结果上报.9 A.3 电子围栏上报.10 A.4 定位数据上报.10 T/CES 1332022 II 前 言 为了提高标准的适用性,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系列
3、团体标准分为以下 3 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现场管控终端技术规范;第 3 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本文件是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的第 3 部分。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能源智慧化工作组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强、王秋琳、赵峰、庄莉、梁懿、苏江文、陈锴、钟
4、加勇、彭舰、黄飞虎、王金策、阎誉榕、李涛、叶文良、伍臣周。本文件为首次发布。T/CES 1332022 1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第 3 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智能服务功能规范,包括总体要求、功能要求和其他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力智能服务的设计、开发和部署等环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50702010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
5、技术要求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T/CES 1312022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第 1 部分:总则 T/CES 1322022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第 2 部分:现场管控终端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T/CES 131202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违章判定规则 violation judgement rules 对作业现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行为或状态进行识别和确认的处理逻辑。3.2 风险提示库 risk warning library 对作业现场可能导致违章的行为或状态进行预测和
6、反馈的数据集合。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affe:卷积神经网络框架(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JSON: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REST:一种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风格和开发方式(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5 总体要求 5.1 功能定位 T/CES 1332022 2 台集成,实现短报文数据、样本数据交互;北向与业务系统集成,实现业务数据交互;南向与现场管控终端集成,实现现场管控终端、现场智能终端的管理和数据交
7、互。智能服务集成关系如图 1 所示。图 1 智能服务集成关系图 5.2 功能架构 智能服务应具备业务应用、管理应用和接口服务等功能模块。业务应用服务提供作业管理、智能监控、规则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管理应用提供终端管理、应用管理、模型管理和样本管理等功能,接口服务应提供第三方接口服务,满足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交互。智能服务功能架构如图 2 所示。图 2 智能服务功能架构图 6 功能要求 6.1 业务应用 6.1.1 运营监控 应具备分区域对现场作业执行状态、现场管控终端、现场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展现和对现场违章告警进行统计分析,并支持按区域维度下钻展现、分析。T/CES 1332022
8、 3 6.1.2 告警中心 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上报的违章告警信息进行查询和处理的功能,具体要求如下:a)告警查询:应具备对违章告警信息按照作业计划、告警等级、区域等维度进行条件查询和表格展现的功能;b)告警查看:应具备对选中的违章告警详细信息进行查看的功能;c)告警处理:应具备接收现场管控终端上报的风险提示和违章告警数据,应具备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告警进行处理的功能。6.1.3 作业管理 应具备对作业计划、作业人员资质和准入信息等信息的管理和数据下发功能,具体要求如下:a)作业计划管理:应具备对数字化工作票、工作计划等作业信息管理、查询和展示功能,支持根据设备编号将作业计划下发给指定的现场管控终
9、端;b)人员资质管理:应具备对作业人员资质进行管理、查询、展示功能,支持通过作业任务编号、人员姓名、身份证号、证书类型、证书编号等信息检索;c)准入信息管理:应具备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脸照片进行管理功能,支持人脸库建模、更新、删除等操作。6.1.4 智能监控 应具备对作业现场进行智能监控,展示作业过程数据及智能终端采集数据,功能要求如下:a)电子围栏:应支持接收现场管控终端上报的电子围栏数据,应具备电子围栏位置信息查询和展示功能;b)轨迹跟踪:应具备接收现场管控终端上报的作业人员实时定位功能,应具备作业班组成员的实时位置查看和历史轨迹追踪功能;c)视频监控:应具备通过作业现场绑定的布控球、围栏摄像
10、机等监控设备进行实时视频调阅监控,应支持分屏展示;d)终端监测: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上报的各类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集中展示及监测,超过设定阈值的数据应提供可视化展示告警。6.1.5 规则管理 应具备对作业现场违章判定规则库管理,功能要求如下:a)应具备违章规则库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功能;b)应具备对违章判定规则进行参数配置,按需调整违章规则的配置,支持告警级别、推送对象、推送频率、是否启用等参数进行配置;c)应具备将违章判定规则库远程下发至现场管控终端进行部署和升级。6.1.6 统计分析 应具备对终端情况、违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功能要求如下:a)终端统计: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数量进行统
11、计,通过现场管控终端所属单位、应用类型、应用专业等维度展示各单位现场管控终端数量分配情况;b)违章统计:应具备对现场违章告警数量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违章类型、违章级别、违章单位等各维度展示违章告警发生情况。T/CES 1332022 4 6.2 管理应用 6.2.1 云边协同 智能服务应具备模型下发、应用下发的云边协同能力,具体功能要求如下:a)模型下发要求如下:1)应具备将智能识别模型远程下发至现场管控终端进行部署和升级;2)智能识别模型下发应支持单个下发、批量下发、定时下发等多种方式;3)应具备智能识别模型批量一键下发;4)应具备现场管控终端主动请求更新,完成智能识别模型按需部署。b)应用
12、下发要求如下:1)应具备将现场管控终端应用远程下发至装置进行部署和升级;2)应用下发应支持单个下发、批量下发、定时下发等多种方式;3)应用下发或升级应支持断点续传;4)应支持将应用下发给现场管控终端。6.2.2 装置管理 智能服务应具备对现场管控装置和智能终端管理功能,功能要求如下:a)管控装置管理要求如下:1)应具备现场管控终端台账搜索查询功能,支持分类、过滤、排序等操作;2)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查询和展示;3)应具备现场管控终端注册及注销功能;4)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名称、分组、接入凭证、设备类型等信息进行本地维护;5)应具备对上报数据异常设备进行禁用,支持黑名单的回溯、上
13、传维护、搜索等功能;6)应具备现场管控终端硬件、软件版本,具备定期版本自检比对功能,支持对软件版本上传 及批量下发等功能。b)智能终端管理要求如下:1)应具备智能终端台账搜索查询功能,支持分类、过滤、排序等操作;2)应具备对智能终端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查询和展示;3)应具备对智能终端名称、分组、接入凭证、设备类型等信息进行本地维护。6.2.3 应用管理 应具备现场管控终端内置的应用服务进行管理的功能,功能要求如下:a)应用查询:应具备应用列表查询和检索功能,支持应用功能简介、应用版本、开发商、上架时间、下载次数等信息展示。b)应用上架要求如下:1)应具备应用上架、下架管理功能;2)应具备应用名称、
14、版本信息修改的管理功能。c)应用统计要求如下:1)应具备对应用下发部署情况进行统计,包括下发次数、下发用户等信息;2)应具备将应用部署、运行状态等统计信息进行综合统计。6.2.4 模型管理 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中运行的违章识别算法模型进行管理功能,功能要求如下:T/CES 1332022 5 a)模型查询:应具备违章识别算法模型列表查询和检索功能,支持智能识别模型功能简介、模型版本、开发商、上架时间、下载次数等信息展示。b)模型上传:应具备违章识别算法模型上传、更新和信息查看,包括不同类型模型源文件、配置文件、执行脚本,应具备对上传的模型进行版本管理。c)模型统计要求如下:1)应具备对违章识别
15、算法模型下发部署情况进行统计,包括下发次数、下发用户等信息;2)应具备将违章识别算法模型部署、运行状态等统计信息进行综合统计。6.2.5 模型转换 智能服务应具备模型压缩和模型裁剪的功能,功能要求如下:a)模型压缩:应具备对上传的智能识别模型进行标准框架轻量化转换,支持 Tensorflow、Pytorch、Caffe 等主流框架;b)模型裁剪:应具备智能识别模型量化和剪枝,完成模型对现场管控装置适配。6.2.6 样本管理 智能服务应具备违章样本库管理功能,功能要求如下:a)应具备对现场管控终端上报的违章图片进行收集、归类管理等功能;b)应具备将违章样本上报至其他第三方平台的功能。6.3 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第3部分:智能服务技术规范T-CES 1332022 电力 作业 现场 智能化 安全 系统 部分 智能 服务 技术规范 CES 133 20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