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pdf
《国电南瑞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电南瑞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pdf(1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NS2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NS2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 技术使用说明书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年 7 月月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 技术使用说明书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 技术使用说明书(资料版本号:V2.21R5)(资料版本号:V2.21R5)编 写:丁编 写:丁 杰 周邺飞 窦仁辉 王海峰 王杰 周邺飞 窦仁辉 王海峰 王 阳 倪益民阳 倪益民 夏士兵夏士兵 沈晓彦沈晓彦 张海滨张海滨 代代 攀攀 陈爱林陈爱林 何思源何思源 许祖锋 审 核:江许祖锋 审 核:江 平 批 准:奚后玮 日
2、 期:2004 年 7 月 平 批 准:奚后玮 日 期:2004 年 7 月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目 录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1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5 2.1 系统体系结构.5 2.2 系统硬件配置说明.5 2.3 系统软件环境.7 2.4 系统软件结构.8 第三章第三章 支撑平台系统支撑平台系统.9 3.1 数据库管理软件.9 3.2 网络管理系统.11 3.3 图形管理系统.12 3.4 报表系统.17 3.5 系统管理.19 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功能)功能.21 4.1
3、概述.21 4.2 数据采集.21 4.3 数据处理.23 4.4 脚本计算.29 4.5 报警系统.29 4.6 历史数据处理.31 4.7 控制操作.31 4.8 事故追忆.32 4.9 保护描述.32 第五章第五章 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信息功能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信息功能.33 5.1 故障录波器描述.33 5.2 数据采集.33 5.3 控制功能.33 5.4 告警功能.33 5.5 数据处理与转发.34 5.6 管理与报表功能.34 5.7 分析功能.34 5.8 安全机制.35 5.9 远程诊断与修改功能.35 第六章第六章 高级应用软件高级应用软件.37 6.1 NSVQC 电压无功
4、自动调节系统技术说明.37 6.2 小电流接地选线.46 6.3 变压器经济运行.46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第七章第七章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47 第八章第八章 综合通讯控制系统综合通讯控制系统.49 第九章第九章 操作票及防误闭锁操作票及防误闭锁.51 第十章第十章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53 10.1 系统容量.53 10.2 系统响应指标.53 10.3 可靠性指标.54 10.4 负荷率.54 10.5 工作环境和电源.54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控制台控制台.55 11.1 控制台操作界面区域图.56 11.2 系统配置.57 11.3 系统应用.58 11.4 数据检
5、索.59 11.5 当前任务.60 11.6 用户登录管理.61 11.7 登录状态显示.62 11.8 典型数据.63 11.9 日期.64 11.10 告警信息.65 11.11 网络信息.66 11.12 控制台启动.67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操作界面操作界面.68 12.1 操作界面区域图.69 12.2 操作界面菜单栏.70 12.3 操作界面工具栏.74 12.4 操作界面平面控制栏.76 12.5 操作界面.77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报表管理报表管理.84 13.1 报表运行管理.85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保护管理保护管理.94 14.1 保护管理界面区域图.95 14.2 菜单栏.9
6、6 14.3 工具栏.102 14.4 保护对象树.104 14.5 表格栏.105 14.6 状态栏.106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14.7 操作流程.107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波形分析波形分析.109 15.1 波形分析界面区域图.110 15.2 操作界面菜单栏.111 15.3 波形分析工具栏.119 15.4 通道列表区.120 15.5 波形显示区.121 15.6 头文件内容显示区.122 15.7 状态栏.123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登录信息检索登录信息检索.124 16.1 登录信息检索界面区域图.125 16.2 信息类型栏.126 16.3 信息内容栏
7、.127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历史数据检索历史数据检索.128 17.1 历史数据检索界面区域图.129 17.2 菜单栏.130 17.3 工具栏.135 17.4 对象树.136 17.5 事件表选择工具栏.138 17.6 事件表栏.139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实时数据检索实时数据检索.140 18.1 实时数据检索界面区域图.141 18.2 工具栏.142 18.3 数据显示栏.145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NSVQC 电压无功自动调节系统使用说明电压无功自动调节系统使用说明.146 19.1 观看显示.146 19.2 操作.146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NS2000 变站调度电话系统使用说明
8、变站调度电话系统使用说明.148 20.1 各部分功能的详细内容.148 20.2 一些主要功能模块的要求与图例.148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操作票管理操作票管理.152 21.1 操作票管理界面区域图.153 21.2 菜单栏.154 21.3 工具栏.161 21.4 操作票窗口.162 21.5 状态栏.162 21.6 操作票管理操作流程.162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21.7 操作界面操作票菜单栏.165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闭锁规则管理闭锁规则管理.170 22.1 规则管理界面区域图.171 22.2 菜单栏.172 22.3 工具栏.177 22.4
9、规则管理窗口.177 22.5 状态栏.178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随着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而在不断地提高。从早期单任务 DOS 平台 16 位编程,到多任务多线程分布式操作系统 UNIX,WINDOWS NT 32 位编程;从使用五花八门的各种图形板驱动编写字符型、半图形、全图形,到基于多窗口、多屏幕与设备无关的 MS WINDOWS 及 X WINDOWS/MOTIF 人机会话界面;从运行人员操作定制的专功能键盘到使用鼠标、菜单、按钮,无不体现着软件技术的发展给监控软件在总体结构、人机界面、系统功能等方面带来的革命性
10、影响。监控软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早期的系统是面向具体应用的,也就是针对某个应用,定制开发一套系统。随着经验的积累,对应用要求的不断总结,提出一套较抽象的软件功能,从而进入了面向过程的应用。随着应用实体的不断抽象,特别是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学的普遍流行,出现了面向现场设备的面向对象的监控系统。目前在 IT 行业迅猛发展和变化的情况下,迫切要求软件能够具有更好的可重用性、可扩展 性及高可靠性。应用软件趋于复杂,代码量大大增加,软件开发也从个体手工作坊式向团队开发发展。随着 INTERNET/INTRANET 的普及,提出了跨平台分布式应用的要求,需要一种既能够具有软件复用,又符合分布式计算应用要求
11、的新的软件开发方法。组件模型技术正是顺应了这些要求而出现。组件是一种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它是预先构建的一段封装起来的应用程序代码,可以和其它一些组件及手写代码组合在一起,快速生产一个定制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开发者通过一组外部性质值来定制组件以适合应用的特殊要求。组件模型定义组件的基本体系结构,规定组件接口的结构和该组件与组件容器及其它组件交互的各种机制。NS2000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COM)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系统设计,软件采用 C+、TCP/IP、OLEDB、SQL、DCOM、ActiveX 等国际标准,具有很好的开放性。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集
12、控中心。主要特点有:1.采用组件对象模型 COM,开放性、扩充性好 COM 是由 MICROSOFT 提出的组件对象模型,它是构造二进制兼容软件组件的规范。COM 采用面向接口编程方法。Windows NT 从 4.0 版开始支持 DCOM,DCOM 增强了 COM 的分布处理性能,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加强组件通信的安全保障,它使得局域网上不同计算机间的 COM可以进行通信。DCOM 的主要技术特点有:位置独立性、语言平台独立性、可连接的管理、可伸缩性、高效的网络性能、网络安全性。COM+是由组件模型(COM)发展而来。在 Windows 2000 版本中,微软把 COM、DCOM 和 MTS
13、集合在一起称为 COM+,它是基于 MTS 和 COM 扩展的一组服务。COM 和 MTS 的许多基本概念对 COM+仍然适用。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2COM 以微软占统治地位的操作系统作支持(WINDOWS NT/2000 操作系统都内置COM/DCOM),加以微软的强大技术后盾,也得到越来越多厂家和系统的支持。2.商用和实时统一、面向设备对象和图模库一体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时数据库是一个使用 ATL 产生的多线程公寓模式的进程外 COM 服务器,提供一致的读写 接口。运用多线程技术可以保证访问数据的即时响应。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 COM 顾客端形式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
14、服务器采用对象化的设备描述方法,构造的主要对象有:开关、刀闸、变压器、线路、母线、电容、电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及其设备组。数据库采用商用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统一的对外数据库接口,其它组件在访问数据时,只要指明所要访问的数据对象,不必关联数据存在于实时数据库还是商用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按照分布式的要求进行设计,具有 Client/Server 和 Producer/Consumer 模式,自动实行全网所有机器数据的同步。工程数据如画面、报表、采集量参数作为对象存入数据库,在任一台节点上的数据对象的修改,自动更新到网上所有其它节点。为了保证 COM 服务器内多线程共亨数据时不
15、发生冲突及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读/写操作遵循以下规则:当一个线程正在写数据时,其它线程不能读或写数据;当一个线程正在读数据时,其它线程不能写数据,但可读数据;在有读写请求时,写请求优先。3.具有标准、直观方便的多层多平面的图形界面和组态界面 提供功能丰富、操作方便的图形编辑器。每一画面可根据实际需要分为不同的图层、不同平 面。用户可控制各图层、平面的显示。多个窗口之间可互相拷贝画面,方便图形的制作。图形还可放大后制作,加强细节的表现力。图形编辑器提供编辑记忆功能,用户可以进行多次 Undo/Redo操作。通过图形制导录入数据的功能,可直观地通过图形上的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及其设备组,把相
16、应的遥信、遥测及其它参数录入到数据库。具有网络拓扑功能,能对设备进行动态着色,确定设备的带电情况。支持动态潮流显示、功率圆图显示及各种仪表显示,可以无级缩放,平滑漫游,具有导航功能。工具自带丰富的电力系统图符库,支持 Active X 控件,可使用丰富的第三方图形元件。支持三维动画显示,形象反映现场设备状态;支持按设备组的前景连接和替接,保证画面前景与 I/O 测点位置无关。支持 3D Max、Autocad、Photoshop 等第三方图形格式。直观的保护图形界面,较方便地显示、修改和下装保护定值。能用波形显示和分析按 IEEE标准 COMTRADE 格式存储的故障录波数据。4.网络、节点等
17、多种冗余配置,采用同步及异步两种调用方式 通过 DCOM 通讯,应用之间直接跨节点调用接口。为了满足网络冗余的实时性,采用适当 措施,可以做到双网无扰动的快速切换。支持网络流量平衡,提供快慢道保证重要信文的优先发送。采用同步及异步两种调用方式,为应用之间的联络提供灵活的手段,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重要网络节点可互相冗余,定期进行握手,主从数据同步,网上版本验证,根据节点生存时间及生存状况,自动进行切换。5.智能化报警,提供按设备、时间等多种查询、确认方法 提供各种类型的事件报警记录、复归记录、用户登录记录、控制操作记录、系统自诊断记录。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3事件
18、类型包括:事故、故障、状变、越限、保护事件等;基于优先级的语音报警和采用多媒体技术自动提供专家事故处理指导。可按设备、事件类型、事件级别、发生时间等条件进行综合查询。提供按对象、逐条、全部三种报警事件确认方法,可自动或手动确认。提供具有操作级别控制的对象投退、报警屏蔽/使能和对象检修/解除检修操作;提供直观的光字牌显示及查询。不同级别的光字牌可定义不同的颜色;提供按不同设备不同光字级别查询光字牌的手段及多种光字牌确认方法。具有对象光字报警提示功能,用对象树图标的颜色区分有无光字报警。6 按照 IEC1131-3 标准设计的可视化顺控流程 按照 IEC-1131-3 标准设计的梯形图和被广泛应用
19、的顺控流程图两种方式实现顺控和闭锁描述,完成单设备控制、群控及全站范围内的控制逻辑闭锁。以图形方式组态显示和操作可以达到安全、醒目、方便、可靠的目的。执行后的流程回放,便于事后分析事故处理的历史记录及控制失败的详细原因。调试图形化显示,支持单步执行方式,执行的流程支持按大步显示。对流程可以进行加锁、解锁。支持流程执行异常陷阱处理。编译顺控流程后,下载至逻辑单元装置执行,可使控制正确、高效执行。7.历史数据优化保存及还原 遵循 SQL、ODBC、OLEDB、ADO 开放接口标准的历史数据库是建立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 基础上,支持冗余磁盘阵列(RAID)及双历史站,可长期保存实时数据、现场发生的各种
20、事件及操作记录,可统计遥测量的最大、最小、平均值,遥信量动作次数。支持事故追忆显示、事故重演和历史曲线显示,事故追忆数据采用压缩算法进行保存和还原。采用 Excel 风格的电子表格方式组织、显示报表,支持运行日志、月、年统计及特殊统计等各种表格。报表以文本、棒图、饼图等图形直观显示,图文并茂;通过年月日选择,检索历史报表;支持各种公式计算。可自动打印或召唤打印。通过关系型数据库的复制功能,无需编程,就可将实时系统实时历史数据映象到MIS 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做到与 MIS 系统无缝连接。8.提供功能强大、直观的脚本语言 实现计算功能,设计一套方便、功能强大的公式系统,公式系统的引用量可以是常
21、量、实时 量、历史量、时间量,支持数值计算符和逻辑计算符,支持函数,可用鼠标输入,也可手动输入,进行错误检查。对历史量可统计某测点在某段时间内按步长统计的最大、最小、平均、总和,某测点在某段时间内出现的最大、最小值的时间。公式只在定义时分析编译,计算时直接使用。9.具有操作票模板的智能操作票 可在线编辑、打印操作票。操作票按模板方式管理,开新操作票时,只需对操作票模板中的 对象进行编辑,就可生成一新操作票。操作票制作过程完全图形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在线运行和模拟运行两种方式,在模拟操作时完全不影响在线运行。10.内嵌电压无功控制等高级应用软件模块 在性能完善的监控系统基础上,针对变电站的应用需
22、求,开发一些高级自动控制功能,可以 大大减轻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决策和操作负担,目前开发的高级应用功能有: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4a、电压无功控制功能 在总结上百个工程应用基础上提出的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VQC)能够根据变电站的运行 变化情况,通过自动的调节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或电抗器,来满足用电户对电压的需求和供电部门对无功控制的要求,或者给运行人员提供调节操作提示。b、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能够在系统发生小电流接地时,选出最有可能接地的线路进行报警并可进行开关试跳操作,或者给运行人员作操作提示。c、自动减载功能 能够在变电站主变的负荷接近临界状态时,停止对一些不重要的线路供
23、电,保证重要线路的 用电负荷,或者给运行人员作操作提示。d、主变经济运行控制功能 能够在变电站负荷较轻的时候自动退出一台主变,而在负荷较重的时候自动投入一台主变。11.Internet/Intranet 上的 WEB 浏览及远程诊断 通过企业内 Intranet 方式(通过路由器组成广域网)和公众数据交换网 Internet 方式(通过电话线 MODEM 拨号、ISDN 或 DDN 方式),使用 EXPLORE 或其它商用浏览器,实现远程浏览实时画面、报表、事件记录、保护定值、波形和系统自诊断情况。安装配置防火墙软件,确保访问安全性。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5第二章第二章
24、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 2.1 系统体系结构 2.1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多主机分布式结构配置,典型的配置如下图 2.1 所示。其中网络可以是单网配置,亦可以是双网配置。变电站内分为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对 500kV、220kV 每一个间隔设置一通讯单元,110kV以下为一电压等级或几个电压等级设置一通讯单元。通讯单元负责收集该间隔的数据,再转发给后台和远动机。通讯单元负责两种网络之间报文的转换和对自身间隔层装置的查询。间隔层通讯采用现场总线方式,通讯单元和变电站层之间采用以太网通讯。专门设置远动机,负责调度信息的收集和转发。图 2.1 系统配置图 2.2 系统硬件配置说明
25、2.2 系统硬件配置说明 系统主网采用单/双 10/100M 以太网结构,通过 10/100M 交换机构建,采用国际标准网络协议。SCADA 功能采用双机热备用,完成网络数据同步功能。其它主网节点,依据重要性和应用需要,选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 6用双节点备用或多节点备用方式运行。主网的双网配置是完成负荷平衡及热备用双重功能,在双网正常情况下,双网以负荷平衡工作,一旦其中一网络故障,另一网就完成接替全部通信负荷,保证实时系统的 100%可靠性。SCADA 服务工作站 SCADA 服务工作站 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管理,保持实时数据库的最新最完整备份;负责组织各种历史数据并将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电南瑞 NS2000 计算机 监控 系统 技术 使用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