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功能.pdf





《棉花期货功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期货功能.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部分 棉花期货服务“三农”报告 2004 年 6 月 1 日,棉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棉花期货的上市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棉花期货的成功运行在支持棉花产业发展、维护我国棉花安全、促进大宗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保障“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棉花话语权等方面已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一、棉花期货运行情况(一)期货交易情况 2009 年棉花期货共成交合约 1706.94 万手,成交金额 12971.10 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8.03%和 82.66;年底持仓量 36.86 万手,较上年度末增长 5
2、37.09%;年度最高成交量达64.46 万手,最高持仓达 36.22 万手。2008 年(2009 年还未公布)郑州棉花期货成交量在全球棉花品种交易量排名中居第 2 位。(二)企业开户情况 棉花期货推出后,现货企业积极参与,截至 2009 年 6 月底,涉棉企业开户数达 3279户,包括绝大多数大型棉花企业。以 2008 年 3 月 5 日为例,当天有 2283 户加工和流通企业参与交易。2008 年,现货企业期货交易量达 130 多万手,占全年棉花期货交易量的 10%以上,占年产量的 81%,年消费量的 65%。(三)期货交割情况 截止 2009 年 6 月,棉花期货(一号棉)共有 9 家
3、交割仓库,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内地棉花主产省。棉花期货上市五年来的平均交割率(交割量/交易量)为 0.67%,交割率最高为 1.27%(2006 年),交割率最低为 0.05%(2004 年),最大交割量为 215820 吨(2008年)。在仓单注销中,消费企业和贸易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2006 年为 390 家,2007 年增至514 家,2008 达到年 699 家。(四)功能发挥情况 棉花期货上市后,在广大涉棉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功能开始初步发挥。近年来我国棉花价格常年的巨幅波动在期货市场熨平价格的作用下已渐趋缩小,由低频的大幅波动逐渐化为高频的小幅波动;现货
4、市场价格在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并没有出现往年那样的巨大市场风险。棉花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期货价格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引导生产消费等方面已经开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发挥 郑商所一直通过路透社、彭博咨讯、易盛信息、世华财经等 10 余条信息系统向国内外 同步发送棉花期货价格信息;郑商所棉花期货价格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的重要参考价格之一,也成为国内外关注我国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的窗口之一。2008 年国内棉花期货、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 0.96,国内外棉花期货价格相关性系数 0.94,郑州棉花期货价格与进口棉花完税价相关系数达 0.91。研究机构对
5、郑商所和洲际交易所(ICE)的棉花期货价格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平稳关系的概率达 73.34%;因果检验结果表明,2008 年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对国内现货价格的引领概率为 71.02%。价格发现功能的初步发挥,为涉棉企业有效利用期货市场奠定了基础。2.套期保值帮助棉企做大做强 2001 年棉花市场放开以后,价格波动幅度增加,2003 年国内棉价波幅达 6000 元/吨,相当于吨价格的 50%以上。如此大的价格波动使许多棉花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企业普遍尝到了无法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苦头。棉花期货的推出为企业回避价格风险提供了平台和管理工具。大部分参与期货交易的涉棉企业
6、认为,有了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企业才有胆量做大做强。以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丰公司”)为例,棉花期货上市前,该公司每年经营量在 2 万吨以下。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以来,年经营量和收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银丰公司总经理蔡亚军说:自从参与了棉花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公司的经营量连年上台阶,2005 年公司的经营量为 5 万吨,2006 年 9 万吨,2007 年 10 万吨,2008 年 12 万吨,三年多时间经营量翻了一番还多。由于参与了套期保值,使现货经营压力大为减轻。展望2009 年,蔡亚军说:今年要进一步扩大套期保值的经营量。公司已经制定了确保经营棉花16 万吨的计划,到 2
7、010 年,公司的经营量将达到 20 万吨。是棉花期货为现货经营企业插上了“隐形的翅膀”。3.棉花期货市场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期货市场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棉花期货价格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和有关部门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参考;二是涉棉企业通过利用期货市场敢于把经营规模做大,利于企业做强;三是在做大做强以后,能够利用规模优势反哺农村,支持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四是涉棉企业在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中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资信水平和借贷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宽松的资金环境;五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
8、产”和“大市场”的对接。二、棉花期货服务“三农”的举措 棉花期货推出以后,郑商所坚持“依法监管,规范运作”,以严谨科学、求真务实态度严格管理和精心培育市场。从规则上加强对服务“三农”的制度建设和交易中的风险控制,加强交割、结算等环节的服务,提高涉棉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为了培育市场,增加市场流动性,交易所还加强期货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好棉花信息服务工作,实现了棉花期货 市场的平稳运行,为棉花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完善规则制度,更好地服务企业 1.根据市场和国家政策变化,及时修改合约制度 2006 年,针对交割月份过多,不利于价格发现、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功能发挥的情况,郑商所
9、将棉花期货合约交割月份由每月交割改为单月交割;2007 年,国家推行新的棉花国标,郑商所实时修改交割品标准,将大包棉纳入交割品范围;2008 年,针对投资者提出的持仓限制太小的问题,郑商所扩大了棉花期货的持仓,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留足空间;2009年根据国家棉检制度改革的进程,及时调整交割规则,制定大包棉期货交割实施细则,为涉棉企业参与期货做好制度保障。2.率先开展期货转现货业务,满足涉棉企业个性化需求 棉花上市后,根据涉棉企业的实际需求,郑商所实时开展期货转现货业务,开通网上期货转现货信息发布平台,买卖双方可以通过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发布期转现意向,及时快捷地进行业务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涉
10、棉企业的用棉需求。棉花期货上市后,共实现期货转现货棉花 23.07 万吨,使卖方提前实现交割,节省了资金占压时间和仓储费;使买方提前拿到所需的棉花。3.创新仓单融资业务,提高涉棉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棉花期货交易中,资金紧缺始终是困扰涉棉企业扩大业务的瓶颈。不少涉棉企业往往在注册仓单或交接仓单中占压大量资金,影响了业务的开展。郑商所及时与银行沟通,较快开展了仓单融资业务。目前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已开通了标准仓单质权登记及质权行使通道,既解决了涉棉企业的一时燃眉之急,也为银行以优质资产抵押贷款创出了新路。同时郑商所还开展了标准仓单充抵保证金业务,涉棉企业可将
11、仓单按一定比例折成资金充抵保证金,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棉花期货上市以来,银行及各类投资机构以棉花仓单作抵押,共计融资贷款 17 亿元以上。4.调整交割仓库布局,满足涉棉企业交、接货需求 郑商所根据现货企业套期保值需要和现货物流方向,不断调整棉花交割仓库布局。2004年棉花期货上市后,郑商所根据棉花产区分布情况,在七个省设立棉花交割仓库 16 个。2006年以后,根据情况使仓库进一步集中,目前有 9 个仓库,分布在六省,其中河南 3 个、山东2 个;河北、湖北、安徽、江苏各 1 个。下一步将根据实际需求,在棉花主产、主销区增设交割库,以满足涉棉企业需要。经过不断调整,棉花主产、主销
12、区仓库布局更符合棉花物流方向,更能满足现货企业套期保值的需要。5.在制度范围内,柔性调整保证金和涨跌幅度,控制市场风险 2004 年棉花期货上市后经历了一波大幅下跌行情,市场风险得以释放。之后价格开始窄幅盘整,郑商所及时按规定的比例下限收取保证金,以提高涉棉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资金使用效率。2007 年以来,商品期货价格波幅增大,郑商所及时调整了棉花品种的保证 金和涨跌幅度,并对涉棉企业进入期货市场进行风险提示,优先审批涉棉企业提出的套期保值额度申请。2009 年,国家开展储备棉抛售,棉花期货价格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郑商所又调低了保证金收取比例,以方便企业和投资者参与。(二)抓好培训宣传,对
13、涉棉企业开展多层面投资教育 1.编印各种宣传资料,方便涉棉企业掌握期货知识 棉花期货上市之初,针对涉棉企业不熟悉期货、期货投资者不熟悉棉花现货的实际情况,郑商所编印了一套六本的棉花宣传资料,涵盖棉花市场知识、套保套利、规则制度要点、交易指南、问题解答和美棉知识等,几年累计发放 7 万套。同时,还制作了实物标样、宣传折页、展架、宣传画、棉花地图等各类宣传品数万册,多形式全方位地宣传了棉花期货知识。近年来随着涉棉企业对棉花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入,郑商所又编印了棉花操作手册、便携型棉花知识宣传折页、棉花交割、结算等业务的音像资料等,对棉花产业链上的不同期货参与者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知识普及和宣传。2.开展多
14、种培训活动,推介棉花期货知识 郑商所针对棉花期货品种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侧重点,采取推介会、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棉花期货上市以来,郑商所与中国棉花协会合作,在棉花主产、主销区组织大型棉花期货知识普及培训 64 场;与省级棉花协会、棉麻公司合作举办棉花知识讲座 32 场;4 次赴新疆,对新疆建设兵团团以上领导进行了棉花期货知识的轮训,与当地期货公司合作对新疆自治区棉花主产市、县的棉花经营公司进行了集中培训;给新疆较偏远的农五师、农三师的棉花公司邮寄了棉花宣传资料和进行棉花期货电话答疑解惑。为帮助投资者了解新疆棉花种植情况,每年在棉花收获季节,郑商所还组织期货公司到冀鲁豫、新疆考察棉
15、花种植情况,深入田间地头掌握生产收成的第一手资料。据统计,棉花期货上市以来,累计召开各种会议 200 多场,培训 4 万人次;品种考察 10 余次,参加 400 人次;举办棉花分析师培训班 8 期,培训 800 人次;举办视频讲座十余场,收视点近 2000 个。(三)及时总结成功案例,以点带面服务“三农”1.总结并推广银丰模式,宣传棉花期货市场功能 银丰模式是郑商所挖掘并总结推广的现货企业利用棉花期货的典型模式。银丰公司借助“公司+合作社+棉农”以及“订单+期货”的模式不断做大做强,成功在棉农、合作社、现货、期货之间建立起一条产、供、销链条。银丰模式有三个亮点:一是以棉花合作社作为银丰公司和农
16、民之间的桥梁,初步实现棉花的规模化生产,货源稳定、质量可靠,使企业能够稳步扩大经营规模。同时通过种植补贴、田间指导、种植保险、“二次返还”等多种形式,稳定企业与棉农之间的生产关系。二是湖北省农发行对棉企参与期货进行支持,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收购资金。湖北省农发行与期货公司、棉企签有三方协议,当地农发行一方面认同公司通过期货市场销售仓单经营模式,加大贷款力度,另一方面,通过监控在期货公司的持仓头寸和资金动向力保资金安全。事实证明,此举既方便了棉企融资,也保证了农发行安全 收回贷款。三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功能,以期货市场的套保价倒推出收购棉花的“保底价”,转移现货价格风险,保障贷款
17、足额及时归还,实现企业与棉农双赢。2008 年在棉花上市四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了品味棉花期货的通讯;经济日报发表专版文章,介绍棉花期货的功能发挥情况;期货日报发表了 期货让棉企经营模式“花”样翻新棉花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考察之一、期货使现货国标不再雾里看花棉花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考察之二、期货在我国新农村开“花”结“果”棉花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考察之三、走向成熟的棉花期货市场棉花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考察之四,进行了系列报道。随后中国棉花网、中国棉花信息网等网站纷纷转载相关报道。郑商所又不失时机地组织河南农业大学和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赴湖北进行实地考察,帮助企业总结典型经验,使这一期货市场服务“三
18、农”的成功模式迅速在湖北和棉花主产区的涉棉企业中得以借鉴和复制。据湖北长江期货公司市场开发人员统计,目前仅在湖北就有 9 家棉花经营企业利用“公司+合作社+棉农”模式与 40 家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协议,受益棉农 7.6 万户。2.挖掘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案例,推广成功经验 棉花期货上市后,郑商所严格按国家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进行公证检验,保证了交割棉花的各项质量指标,杜绝了长期困扰现货市场的“以次充好”等问题。山东菏泽地区是棉花主产区之一,2004 年棉花上市后,当地一些棉花加工厂很快熟悉了期货交割棉的质量要求。菏泽科迪棉业公司是最早开展期现货套做的企业之一。据公司总经理张建中介绍,在棉花收购季
19、节,他们根据远期棉花期货价格倒推籽棉收购价,以每斤高出当地收购价 0.03-0.05元购进籽棉,让利于棉农,以保证收购数量和质量。2004 年该公司收购籽棉 9000 吨,在期货市场套利 87 万元,给棉农让利 30 万元。郑商所发现这一期货使棉农增收的案例后,及时进行宣传,并请科迪公司在不同场合介绍棉花期现货套作经验,使这一做法很快在山东、河北、河南推广。2006 年冀鲁豫三省交割棉花仓单 66230 吨,2007 年 120920 吨,2008 年 95027吨,仅此一项就使参与棉花期货交割企业增收 1.69 亿元以上。三、棉花期货服务“三农”的成效(一)棉花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棉
20、花种植结构调整 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连续性等特征,能够反映现货供求状况及其价格变动趋势。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民可以参考期货远期价格的变动趋势,根据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从收益最大化原则出发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实现供求平衡。1.郑州棉花期货价格提前反映现货供求趋势变化,成为调整种植面积的重要参考 2006 年年初棉花种植季节,山东省棉花协会根据棉花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每吨 1000多元的情况,预感到随着国内用棉量的增加,新棉价格将会出现涨势,遂在全省广泛宣传种植棉花的收益。当年全省种植面积从上年的 1315 万亩增加到 1400 万亩,增幅 6.5%,仅此一项,使山东植棉农民和涉农
21、企业多增收数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全国 棉花种植面积一改以前大幅波动的情况,基本稳定在 8000 万亩上下。不少棉花流通企业和加工厂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保值,敢于向棉农承诺最低收购价,在稳定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稳定了棉花种植面积。潜江是湖北粮棉主产区之一,耕地面积 110 万亩(水稻、棉花、油菜、小麦),水稻一直是潜江的主要农作物(2003 年前,水稻 70 万亩,棉花 20 万亩)。2004 年以后,潜江金城银丰棉花专业合作社实施了“订单+期货”战略,参照期货价格向棉农承诺当年籽棉的最低收购价,使当地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50 万亩以上(2007 年水稻 20 万亩,棉花 70
22、万亩),成为潜江最大的农作物。棉花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期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是农民选择种什么的指路灯,由于有郑州棉花期货价格作比较,我们才敢高于市场价收,农民通过对比棉花和水稻的种植效益,自然选择种植经济收益高的农作物。近年当地能种棉花的地已经全部种了棉花,甚至个别的鱼塘被抽干了种棉。棉花市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中国棉花看新疆,内地棉花看潜江”,这里的“看”指的就是籽棉收购价。2.运用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引导春播,为棉农的种植意向提供指导 2005 年年初,河南棉花协会在河南南阳召开棉花种植现场会。会上专家建议:棉花播种前,棉农可以根据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来指导自己的种植结构。比如根据种植季节相近的农作物
23、情况,可比较小麦、玉米和棉花的期货价格,来选取最有利于增加收入的品种种植。据郑州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提供的期货价格测算,2005 年农民种植棉花每亩收益要比种植小麦和玉米高出 200 元左右。农业专家以一亩地收益为例:种棉花一茬,种小麦和玉米是两茬,2005 年三种作物的每亩单产分别为 73.79 公斤、253.74 公斤和 313.2 公斤,以当时的期货价格推算收益,棉花每亩收益为 1007.3 元(以上年棉花单产与 2005 年 2 月 4 日 CF509 合约价格相乘得出),小麦和玉米收益 761 元(其中小麦收益为 392 元,用同日小麦 WT509 合约价格与单产相乘得出;玉米收益 36
24、9 元,用同日 C509 合约价格与单产相乘得出),种植棉花比种植小麦和玉米增收 249.75 元。虽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未加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但增加的收益显然要高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比较,棉花种植专业户心服口服,更加坚定了继续种植棉花的信心。由于有棉花期货公开透明的价格作指导,南阳地区 2005 年以后的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 200 万亩左右。3.郑州棉花期货信息以其广泛透明的传播渠道,为棉农“择价而卖”提供了渠道 棉花期货市场为棉农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价格风向标,为解决棉花“卖难”、“价低”难题探索了一条新路。在棉花期货上市之前,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涉棉企业只能冒很大风险在收获
25、季节收购籽棉,加工后待价而沽,遇上不好的年景往往亏损很大。棉花期货上市后,涉棉企业有了预期价格指导,可以放开手脚收购籽棉,然后在期货市场“锁定利润”,这在棉花期货出现之前是难以想象的。那么,利润得到保障的企业又在想什么呢?那就是抓资源。他们对资源的重视使另外一个群体棉农直接受益。石家庄辛集棉花加工厂是中华棉花集团下属公司,也是最早参与棉花期货套保的企业。该厂在棉花收购季节精算出每吨棉花加工成本,根据郑州棉花期货不同合约的每日价格,匡算出不同合约间与加工成本的不同利润值,依照期货价格变动确定当日籽棉收购价,每天早晨以小黑板形式在厂门前公布。当地小商贩根据此价确定当日走街串巷的收购价,于天黑前将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棉花 期货 功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