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研究综述.pdf
《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研究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研究综述.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2卷 第6期2013年06月地 理 科 学 进 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ol.32,No.6June,2013收稿日期:2012-12;修订日期:2013-03.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0B03)。作者简介:方伟华(1973-),男,湖北咸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E-mail:852-867页1 引言热带气旋是指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地面风环流的非锋面性的天气尺度系统(伍荣生,1999)。中国按照风速大小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2、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考虑到中国对热带气旋命名的传统习惯及简洁性,下文将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中国地处北太平洋西岸,台风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群发性显著和成灾强度大,是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梁必骐等,1995)。近几年,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先后遭受“云娜”、“达维”、“碧利斯”、“桑美”、“圣帕”、“纳沙”等强台风和超强台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仅2012年8月份,就有4场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登陆中国,其中3场达到台风强度等级。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定量角度评估台风灾害风险越来越重要。台风灾害的致灾因子有大风、暴雨、风暴潮、海浪及其他次生致
3、灾因子等,其中大风的危险性评估是风灾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暴潮、海浪等其他致灾因子风险评估的前提。台风大风危险性可通过不同风速发生的概率或超越概率来刻画,也可通过绘制一定重现期下风速的空间分布图来描述,前者是固定空间属性,建立可能发生的大风强度与时间(用概率体现)的关系;后者是固定时间属性,建立可能发生的大风强度与空间的关系。台风大风危险性评估方法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1类直接基于气象站点,利用历史风速观测值的时间序列,运用极值分布函数等,直接计算各站点风速重现期。第2类一般面向一个小区域,该方法主要过程为:选取经过研究区域一定范围内的历史台风样本,统计台风关键参数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
4、采用Monte Carlo方法抽样获得关键参数组合,利用台风风场模型计算研究区域任意点的风速序列;采用极值理论统计得到极值风速的概率分布,进而计算不同重现期的风速。Rus-sell(1968)在对墨西哥湾台风危险性评估时即采用此方法。类似应用研究还有很多,例如,Huang等(2001)在评估美国东南部住房风险时,采用此方法计算了极值风速;国内研究者欧进萍等(2002)、赵林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研究综述方伟华1,2,3,林伟1,2(1.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3.北京师范大学
5、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摘要:台风历史观测风速等数据时空分布不均,观测年份有限,在进行定量概率风险评估时,经常面临样本不足的限制。与数值风场不同,参数化台风风场模型因计算时间短,结合路径及强度的随机事件模拟,在台风风险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按照台风风速模拟的基本流程,首先,总结了参数风场模型中最大风速、最大风速半径、Holland B系数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国内外梯度风场模拟、边界层风速垂直折减计算的研究进展;其次,重点讨论了国内外关于地表粗糙度、地形、阵风因子以及海陆转换因素对于风速修正的理论及应用情况;再次,对于风场模型在台风风险模型软件、
6、台风次生风暴潮及海浪灾害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针对中国台风风场模拟研究的不足,对加强多学科联合、数据观测、地表粗糙度变化及分布研究、地形影响修正研究以及重建历史风场等未来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关 键 词:台风;风场模型;风速修正;风险评估;灾害doi:10.11820/dlkxjz.2013.06.00232卷6期方伟华 等: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研究综述等(2005)、李瑞龙(2007)、汤海涛(2008)、Xiao 等(2011)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对中国东南沿海各城市的极值风速进行了预测。第3类是基于全台风路径模型的危险性评估,能够弥补历史样本不足,但是过程相对复杂。该方法主要基于M
7、onte Carlo抽样方法,分别建立起始点模型、行进模型、终止点模型、洋面强度模型以及陆地衰减模型,模拟符合历史规律的大量台风路径样本(方伟华等,2012),在此基础上计算极值风速。国外已有一些研究采用该方法评估沿岸飓风大风危险性,并广泛应用于对概率分布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飓风灾害保险等领域(Emanuel et al,2005;Powell et al,2005;Vickery etal,2000b),以及风工程规范领域(Wang et al,2012;Xiao et al,2011)。国内在台风路径随机模拟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程鸿,2009;石先武,2012),并开始以此为基础结合风场模型
8、进行区域台风大风危险性评估。台风灾害风险评估需要对区域台风大风的样本进行统计概率规律研究,需要生成大量台风随机事件(如设定时长1万年),并进行风场模拟。因此,面向台风灾害风险评估应用需求,选择适用的风场模型既要满足模拟精度要求,还要兼顾计算效率。不同的台风风场计算方法各具特点及应用领域。诸如MM5、WRF等中尺度大气模式一般用于预报或案例分析,其动力学机制描述清晰,但计算量偏大,洋面上的台风风速模拟效果较好,陆上模拟精度尚需要改进。半经验半数值风场模型,例如Shapiro风场(Shapiro,1983)、CE风场(Tompson et al,1996)、Yan Meng风场(Meng et a
9、l,1995)等,以及参数化风场模型也可用于风场模拟。一般来说,数值模拟具有更高的精度,但其模型较为复杂,计算量大,目前还不适合与随机路径及强度模拟结合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因此,数值风场非本文综述内容。参数化风场模型能反映台风风场基本特征,计算较为简便,也能取得较为精确的模拟效果,在台风灾害风险评估、工程抗风设计以及风暴潮模拟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需求,首先,选取适合开展大样本台风事件计算的参数台风风场模型并对其各子部分进行综述;然后,讨论国内外关于地表粗糙度、地形、阵风因子以及海陆转换因素对于风速修正的理论及应用状况;最后,对风场模型的应用状况进行评述。2 参数风场模型参数风场
10、模型通过输入中心气压、最大风速半径、径向风廓线形状系数、移动速度以及移动方向等关键参数,基于特定风廓线函数便能计算出梯度风场;在此基础上考虑下垫面情况,利用边界层模型计算梯度风速到距地表 10 m 处风速的折减系数,获得近地表风场。本节分别对关键参数估算、梯度风场模拟以及边界层模型展开综述。由于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可通过台风路径数据获取,故其确定方法不在本文探讨。2.1 台风关键参数估算2.1.1 风压关系早期的探空仪观测和船舶探测积累了许多可靠的台风近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资料,而与灾害更为相关的风速资料却十分缺乏(Knaff et al,2007)。因此,一些研究致力于探索台风中心气压与最大风速
11、的平均关系,并依此作为最大风速与中心气压间的换算依据。基本风压关系是在梯度平衡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Vmax=A()Pn-CpB(1)式中:Vmax为最大风速;Pn为外围气压,西北太平洋海域通常取1010 hPa;Cp为中心气压;利用历史样本对公式(1)进行拟合,可获得参数A和B的最优值。自1939年起,针对西北太平洋海域,许多研究采用该方法对风压关系进行拟合(Atkinson et al,1977;Guard et al,1996;Lubeck et al,1980;Subbara-mayya et al,1979;Takahashi,1939)(引 自 Harper,2002),总结如表
12、1。与之类似,Dvorak(1975)开发了一种卫星影像识别技术,根据影像特征引入CI指数用于表征台风强度,发现该指数与最大风速存在表1 西北太平洋海风压关系拟合参数表Tab.1 Parameters of previously developed wind-pressure relationships for WNP文献Takahashi,1939Atkinson et al,1977Subbaramayya et al,1979Lubeck et al,1980Guard et al,199610 min平均风速最佳拟合参数A6.083.045.623.697.96B0.50.6440.5
13、000.5720.435数据时段1930s后期1947-19741974-19781975-1978未说明853地理科学进展32卷6期近线性关系。风压关系中,参数A和B的取值受数据所限,会因拟合样本量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不同强度、不同纬度带的风压关系有所不同(Knaff et al,2007),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考虑台风尺度、移动速度等因素,分强度分纬度对传统风压关系进行了改进(Knaff et al,2007;邹燕等,2009)。2.1.2 最大风速半径最大风速半径(RMW)对于风速和气压的模拟有重要影响。西北太平洋海域RMW观测数据短缺,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台风RMW航空探测,获 取
14、 了 173 个 台 风 RMW 样 本(Schwerdt et al,1979)。2001 年后,美国联合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整编的台风路径数据中开始包含 RMW 信息(JTWC,2012)。由于实测RMW数据不足,国内外许多研究采用统计或物理模型,利用其他台风参数计算 RMW,主要有 4 类方法。(1)基于历史数据对RMW与中心气压、最大风速、纬度等参数进行直接拟合并依此推算RMW。研究普遍认为RMW与中心气压差具有负相关,而与纬度具有正相关关系(Vickery et al,2008)。国外一些研究通过对Ho等(1987)提供的R
15、MW数据进行分析,认为RMW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中位数是中心气压差以及纬度的函数(Powell et al,2005;Vick-ery et al,2008)。国内一些研究采用上述形式,利用JTWC 数据集对 RMW 进行了重新拟合(陈德文,2006;李瑞龙,2007)。(2)基于经验风场模型,建立其他等级风圈半径向RMW的转换关系。雷小途和陈联寿采用Bo-gus台风切向风模型,实现了RMW与8级风圈半径之间的转换(雷小途等,2005);还有一些研究从天气图中读取台风6级风圈半径信息,并依此转换成RMW,其转换系数由6级风速与最大风速的比值决定(江志辉,2007;李小莉等,1995),该方法也
16、在后续的一些研究中被应用(李茜等,2003;肖玉凤,2011)。(3)基于台风地面实测数据及经验模型,采用误差分析法确定最优RMW。Fujii等(1998)首次采用该方法计算,并在随后的一些日本台风危险性评估研究中得到应用(Fujii et al,2002;Matsui et al,2002)。该方法具体步骤为:根据Holland(1980)的气压分布方程,设定Holland B系数为1,选取一个较小的RMW初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个站点模拟的气压与实测气压的均方根误差;按一定的步长逐步增大RMW,同时计算此时的均方根误差;选取均方根误差最小时的RMW值为最优最大风速半径。Vickery等在
17、分析Holland B系数与RMW关系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北大西洋飓风的RMW样本(Vickery et al,2008)。(4)通过理论模型推导RMW。该类方法不依赖观测数据,仅通过空气动力学方程推导计算RMW。例如,胡邦辉等引入藤田气压场模型,在台风最大风速已知的条件下,经过简化和推导,得到了呈稳定状态的海面移动非对称台风RMW的计算方案(胡邦辉等,2004)。上述4类方法中,第1类从RMW样本出发,不受风场模型制约,并且计算最简单;第2类计算较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较依赖于经验模型的准确性;第3类获得的是假想RMW,能减少一定误差但计算量较大;第4类计算复杂,对于基于大样
18、本的台风危险性评估来说计算量太大。2.1.3 Holland B系数Holland在1980年引入形状参数Holland B,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压剖面模型(Holland,1980)。该模型可根据台风实况选择不同的参数B,从而计算不同的气压剖面,增强了模型的适用性。Holland B系数对风速径向分布特征以及最大风速的模拟有重要影响,国外许多研究针对不同海域,分析了Holland B系数与其他台风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经验计算方程。例如,针对澳大利亚海域,Love等(1985)发现参数B与中心压差存在弱的对数关系,并给出了参数B的经验计算公式;而Harper 等(1999)认为参数 B 与中心气
19、压线性相关(引自Harper,2002)。针对北大西洋,Powell(2009)认为参数B与RMW以及台风中心所在纬度线性相关,而与台风中心气压关系不大;一些研究者根据梯度平衡方程对27场飓风1300个径向剖面上层风速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参数B的样本,并且发现参数B与RMW以及纬度负相关,与中心气压差关系很弱(Vickery et al,2000a;Willoughby et al,2004)。Holland(2008)利用多源数据重新拟合了风压关系,消去了台风尺度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参数B关于中心气压差、中心气压变化速率、纬度以及台风移动速度的函数关系式(Holland,2008)。针对孟加拉湾
20、,Jakobsen等(2004)对梯度平衡方程进行简化,推导出Holland B系数关于最大风速的函数。85432卷6期方伟华 等: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研究综述受实测数据所限,西北太平洋的Holland B系数研究较少见。国内对于Holland B系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模型的区域性应用,关于Holland B系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分析研究也已初步开展。段忠东结合CE风场模型,考察了Holland B系数对风场结构的影响,并且采用Jakobsen方法对2场近海台风的参数B进行了标定(段忠东等,2005);肖玉凤等比较了多种参数B计算方法对CE风场模拟精度的影响,认为国外的参数B计算方法应
21、用于中国海域不确定因素太大(肖玉凤,2009)。对于Holland B系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林伟等(2013)基于海南省历史台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比较了7种Holland B系数计算方法对风场模拟结果的影响,优选出适用性较好的Holland B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历史台风中心的HollandB系数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更易出现高Holland B值的台风。由于Holland B系数的取值不仅由台风本身特征决定,还与区域有关。因而,在进行区域台风危险性评估时应选择适用于该区域Holland B系数计算方法,以保证风场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22、2.2 梯度风场模型梯度风场模型用于模拟在足够高的高度处(定义为梯度层,忽略地面摩擦的影响)台风风速分布特征。梯度风场模拟通常有2种方法。(1)基于气压分布模型,求解梯度平衡方程从而计算风速。该方法按气压剖面函数形式可分为2类:固定气压剖面,即气压分布由固定的函数决定,当中心气压以及RMW确定后,风速分布就确定了。此类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有Bjerknes(1921)、Takahashi(1939)、Fujita(1952)、Myers(1954)等模型(引自陈孔沫,1981)。可变气压剖面,即可通过系数调整气压剖面函数形式。Holland(1980)建立的模型引入了Holland B系数,开创
23、了该类方法的先河。随后,Georgiou(1983)、Thompson等(1996)的研究以Holland气压场模型为基础,发展了新的风场模型。(2)根据风廓线经验函数,从最大风速推算整个风场。常见的有 Rankine 模型(陈孔沫,1994)、Jelesnianski(1965)模型、Miller(1967)模型等。由于上述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刻画各地真实风场,国内许多研究对其进行了改进。例如,陈孔沫提出了一种新的台风风场计算方法,改进了Rankine涡风场模型以及Jelesnianski的风场模型(陈孔沫,1994);此外,徐家隽等(1988)、章家琳等(1989)、雷小途等(2005)也对台
24、风风场构建及应用展开了系统研究。台风风场的模拟中,为了反映出风场的不对称性,常把台风看作是两部分风叠加的结果,一部分是台风中心不移动的圆对称风场,另一部分是与台风移速有关,并随距台风中心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的移行风场(阎秉耀,1984)。常见的移行风场有宫崎正卫Miyazaki(1961)、Jelesnianski(1965)和上野模型(陈孔沫,1992)。中国学者在移行风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陈孔沫(1982)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台风结构的移行风场计算方法;随后他又提出了新的移行台风风场模型,对宫崎正卫、Jelesnianski和上野模型都进行了改进(陈孔沫,1988)。为避免合成圆对称风
25、场与移行风场的系数调整问题,阎秉耀(1984)提出了考虑气块运动轨迹曲率的独立梯度风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台风风场不对称性。2.3 边界层模型能够致灾的台风大风通常指的是近地表大风。在得到平均梯度风速后,需要将其转化为近地表风速。台风边界层的感热、潜热和动量的垂直输送对台风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了风速的垂直分布(Alexander,2000)。许多学者采用边界层模型,对风速折减因子展开研究。一些学者将折减因子取为定值,比如Schwerdt等(1979)取为0.95,Batts等(1980)取为0.865,Georgiou(1985)在台风眼壁处取 0.825,远离台风眼壁处取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向 灾害 风险 评估 台风 模型 研究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