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防爆安全技术_讲座第1讲防爆基础概要.pdf





《_防爆安全技术_讲座第1讲防爆基础概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防爆安全技术_讲座第1讲防爆基础概要.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 ENTATION Vo.l 29 No.3 M arch 2008/防爆安全技术 0讲座徐建平(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上海 200233)作者徐建平,男,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专家、美国仪表学会防爆电气设备委员会高级会员、IECEx体系国际评审员;主要从事自动化仪表及工业防爆安全、防爆电器产品认证和工程项目防爆安全的评价和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现代化的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等企业不断建成。由于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涉及爆炸性物质的储存、运输以及物
2、料的生产、加工和处理工序的生产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爆炸性危险物质。同时诸如选用、安装、检修、操作规范等人为因素也都构成了至关重要的防爆安全问题。据资料介绍,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石油开采现场和炼油厂约 60%80%的场所属于危险区域;在化学工业中约 80%以上的生产车间为危险区域。另按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定义,凡涉及防爆安全问题的领域有:炼油、化工企业、燃油燃气充装、制药业、气体管线和输配、分析实验室、表面喷涂工业、印刷工业、电子器件制造业、地下煤矿工业、污水处理厂、医院手术室、制糖业、木材加工、粮食处理与储存、金属表面研磨等。在这些生产领域中,爆炸性危险物质的泄漏是不
3、可避免的,它与空气混合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生产现场一旦出现危险点燃源,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灾难性爆炸事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中心区域的拓展、企业数量的增多、生产规模的增大、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增加,这无疑对人民生命、城市安全、国民经济生产安全构成重大潜在危险。本讲座将以通俗、实用为宗旨,基于爆炸性混合物的基本特性、防爆基本原理,简要介绍自动化仪表及系统在爆炸危险场所安全应用相关的共性防爆技术问题,并重点讲述自动化仪表产品最为常用的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防爆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第 1讲 防爆基础概要1 爆炸性环境的形成如前所述,在不少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物,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可燃性气体
4、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物料中存在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乙炔、乙烯、丙烷等)时,如遇盛装物料的容器密闭不良,管道、阀门泄漏;或安全阀、排气阀、呼吸阀等动作;或受热、保冷失效等引起容器内压力猛升,导致容器破裂或爆破片冲破;或使用不当、控制不严;或设计不良,排气未导入火炬等种种因素,都将致使可燃气体逸散到生产场所中;或储存、保管不当,电石吸潮逸出乙炔,或液化石油气残液随便倾倒等等,也会导致可燃性气体大量逸散,极易使场所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达到爆炸极限而产生爆炸危险。(2)易燃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某一标准条件下,使液体释放出一定量的蒸气而形成可点燃的蒸气-空气混合物的液体的最低温度叫做该
5、液体的闪点。不同的可燃性液体具有不同的闪点。例如,汽油的闪点约为-43 e,柴油为-20 e,乙醇的闪点为11 e,乙酸的闪点为 40 e,而润滑油的闪点都高于100 e。可燃性液体的闪点低,表示可燃性液体在低温下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程度高;反之,可燃性液体的闪点高,则在常温下不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程度也相对低一些。在防火工程上将闪点小于等于 28 e 的可燃性液体(包括液化石油气)称为甲类液体,闪点介于 28 60 e 的可燃性液体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等于 60 e 的可燃性液体称为丙类液体。具有不同闪点的可燃性液体,其防火措施也各不相同。在防爆工程上,对于环境中存在闪点小于
6、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性液体,或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性液体闪点的情况,当可燃性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周围环境应考虑为爆炸危险环境。易燃液体如苯、石油醚、乙醇、汽油、丙酮等,闪点较低,在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极易产生气化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3)易燃固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66/防爆安全技术 0讲座(第 1讲 防爆基础概要)徐建平5自动化仪表6第 29卷第 3期 2008年 3月有些易燃固体(如萘)易升华。若遇通风不良,遇热升温,温度超过闪点,其升华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升华的易燃固体极少,此问题不太突出。(4)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性粉尘如淀粉、硫磺粉等,与空气
7、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般情况下,可燃性粉尘的爆炸下限较高,这有利于安全。某些金属如镁、铝、钛等呈固体块状时不易燃烧,但细粉状的金属粉尘是可燃的,它们与空气混合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镁、铝、钛等粉尘系导电粉尘,粉尘一旦进入仪表或电气设备外壳内部不仅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导电粉尘的进入有可能引起电路直接短路而产生火花,从而大大增加了产生爆炸的可能性。2 爆炸的原因2.1 燃烧与爆炸燃烧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种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当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介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形成可见的火焰。而这里所指的爆炸是燃
8、烧的一种形式,当氧化反应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反应瞬时释放大量的热,造成气体激烈膨胀,形成冲击波,并伴有声响,这种现象称为爆炸。(1)易燃液体的燃烧与爆炸易燃液体既易燃烧又能爆炸,两者差异在于燃烧条件、燃烧速度和燃烧表现不同。现以酒精为例加以说明。酒精放在酒精灯内,用明火点燃灯芯,此时酒精在灯芯顶端燃烧,并不爆炸。这是因为酒精灯的燃烧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在灯芯的毛细管引力作用下,酒精从下面吸引到灯芯顶端。因为毛细管引力作用下吸引液体的速度很慢,单位时间内到达顶端的酒精量很少。灯芯顶端的酒精须经蒸发气化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须经扩散,与空气混合。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方能遇火燃烧。燃烧
9、倒是很快的,但是酒精灯的燃烧受到毛细管引力限制,扩散又较慢,可燃物的量又很有限,因此只能燃烧,不会爆炸。如果事先将酒精加热使之气化,在密闭容器内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此时点火,酒精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将立即迅猛燃烧,产生大量气体产物和热量,造成压力骤增,引起爆炸。(2)可燃气体的燃烧与爆炸为便于说明起见,以气体打火机为例。丙烷在打火机内呈液态,使用时气化释出,扩散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火燃烧。因为扩散需要时间,而且打火机细孔中释出的丙烷气体速度较慢,数量有限,因此只能稳定地燃烧,不会爆炸。如果事先把大量丙烷气体与空气混合,使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此时遇明火,则燃烧不受丙烷扩散速度的限制而得以迅
10、速进行,形成爆炸。2.2 产生燃烧的根本原因(1)物态原因气态爆炸性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分子高度分散,只要较小的能量就可以把部分气体分子加热活化到引起剧烈氧化反应的程度而引起燃烧。因此,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其着火能量比液态、固态都小。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中,虽然粉尘的分子数量大大超过气态,一般气体大都为单分子,蒸气大都为双分子或几个分子,而粉尘颗粒拥有的分子数以亿计,但是因为粉尘粒度细,因此使其升温活化达到燃烧所需的能量大大低于块状固体。(2)着火能量小一般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其本身着火能量就小。可燃气体的着火能量在 5 10-1 10-2mJ之间,其中氢气、乙炔的最小着火能量仅为
11、01019 mJ。易燃液体的最小着火能量大都在 012 018 mJ之间,例如汽油为 012mJ。毫焦耳级的能量是极小的。为使大家容易理解,现将其换算成热量卡为单位:012mJ=012 0124 A1 000=418 10-5卡汽油的最小着火能量仅为 418 10-5卡(十万分之五卡都不到)!当然,这里是指最小着火能量,在一般条件下,着火能量要比这大些。通常,点火源的方式与点燃能量也有关系,若以电火花作为点火源,则感抗电路中产生的火花最易点燃,容抗电路次之,阻抗电路第三。(3)闪点低过去规定 闪点在 45 e 以下为 易燃液体,现按GB6944-2005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6规定,闪点在
12、 61 e 以下均属易燃液体。部分常用易燃液体如丙酮、苯、石油醚、乙醚、汽油等的闪点都大大低于摄氏零度。即使是常温条件,温度早已超过了闪点,危险性很大。气体或粉尘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无闪点,在低温下遇火源也会爆炸。(4)有些易燃液体自燃温度低例如二硫化碳的自燃温度为 102e,乙醚为 170 e。67/防爆安全技术 0讲座(第 1讲 防爆基础概要)徐建平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 ENTATION Vo.l 29 No.3 M arch 2008如果物体(如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或达到自燃温度,即可引起爆炸性混合物自燃而发生爆炸。2.3 产生爆炸的原因可燃气体、易燃液体
13、蒸气、易燃固体蒸气、可燃性粉尘等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燃烧速度很快,为每秒数米至千米,大范围的强烈爆震速度可高达每秒数万米;这类燃烧的反应时间大多为 10-2 10-3s;反应产物是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热量。由于反应速度较快,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失冷却,于是温度迅速升高,达摄氏几百度到上千度,使气体膨胀、压力猛升,进而发生爆炸。可见,爆炸是快速燃烧的结果。因此,采取措施消除包括自动化仪表在内的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和危险高温,将有利于防止燃烧,避免爆炸的形成。3 爆炸三角形原理3.1 爆炸三要素综上所述,具有潜在爆炸危险的环境产生爆炸必须具有点燃源(电火花、热表面等)、爆炸性物质(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爆 安全技术 讲座 基础 概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