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研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教育!#年第!期$!文%黄永兴张泰【摘要】本文基于!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区域性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是: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努力促进科教进步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大力发展信息产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一、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生活质量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感受,而且是关系到政府和社会等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是政府与社会协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努力包括:通过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来提高贫困人口的福利待遇;通过健全法律与制度来保证整个
2、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通过适当的政策与措施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等等。从生活质量的概念出发,以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括为准绳,参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小康生活质量量化的标准,本着既能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又便于操作的原则,我们选取了以下&$项指标来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人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这*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高校密度、高校在校生占比、成人识字率这*个指标反映科教进步;激光视盘出版量、百人报纸期均印数、书店万人从业人员、艺术表演团体密度、艺术表演场所密度、文化馆密度、公共图书馆密度、博物馆密度等+个指标反映文化繁荣;万人医生拥有量、万人医师
3、拥有量、万人护师护士拥有量、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万人拥有交通车辆、入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入口死亡率、百万人口职介机构人数等,个指标反映社会和谐;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城镇消费性支出、城镇非食品支出占比、城镇非衣着支出占比、城镇娱教文服务支出占比、城镇彩色电视机普及率、城镇家用电脑普及率、淋浴热水器普及率、城镇健身器材普及率、城镇移动电话普及率等$!个指标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殷实程度;农村电话机及农村彩色电视机普及率、农村生活消费支出、农村非食品支出占比、农村非衣着支出占比、农村文教娱服务支出占比等-个指标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殷实程度。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建
4、立完整的有关民主健全程度的统计,因此,用来反映民主健全程度的统计指标尚缺。以下数据均来源于!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选用我国*$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二、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评价由于选取的指标很多,因此用众多的指标来研究居民生活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此,我们总希望从多变量中选择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综合变量,用来反映原来多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01234 05067898:能达到数据简化的目的,在经济领域,它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设所建立的因子模型为:;$=0$?/?=!$;!=0!?/?=!;=0?/?=!式中:为设定指标的个数:;$,;!,;为可实测的 个指标所构
5、成的 维向量;?.?A:为所选取的主要因子个数,?个主要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B:/$,/!,/?为主要因子,它是各个指标中共同出现的因子;为因子载荷,它为第 9 个指标在第 C 个主因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统计研究的总第!期#$问题探讨表#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评价结果表子上的权,它反映了第%个指标在第&个主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为特殊因子,它相互独立地服从正态分布(),*+,,。-%为特殊因子的载荷。为了便于进行实际背景的解释,我们可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旋转。设因子载荷矩阵为:./-%&%/#0+0 1 1 1 23&/#0+0 1 1 1 4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5-6
6、%4-7 689-9%8:,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则;%&为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所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A&/;#B;&+7+B 1 1 1 B;&2 72&/#0+01 1 1 4对经济发展指标子体系,取 4/#,#个主因子的方差和占全部总方差的比例为 C+1 C$D,远大于 ED;对科教进步指标子体系,取 4/+,+个主因子的方差和占全部总方差的比例分别为!1 F!D 和+G1 G+D,它们的和等于 CF1#ED,接近于#3 对文化繁荣指标子体系,取4/+,+个主因子的方差和占全部总方差的比例分别为 GC1 ECD 和#+D,它们的和等于 C#1 ECD,接近于#3对社会和谐指标子
7、体系,取 4/,个主因子的方差和占 全 部 总 方 差 的 比 例 分 别 为$!1 EFD、#G1+GD、#F1 CGD、#)1!FD 和#)1)CD,它们的和等于 EC1 E)D,大于 ED 3 对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子体系,取 4/F,F 个主因子的方差和占全部总方差的比例分别为 FG1#D、#E1 C!D、#1)!D 和 C1 F+D,它们的和等于 E!1$+D,大于 ED;对农村居民生活指标子体系,取 4/$,$个主因子的方差和占全部总方差的比例分别为 C1 E+D、+)1 FED 和#$1!D,它们的和等于 C$1 E!D,接近于#。其次,计算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各评价指标子体系的得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居民生活 质量 统计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