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甄选.pdf





《(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甄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甄选.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优.选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楼盖(200 题)一、填空题(共 48 题).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楼面(屋面)荷载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计算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构造要求配置钢筋。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和 塑性计算法_ 两种方法。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 L2/L1_2_时为_单向板_;当 L2/L1_2 _时为_双向板。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板式楼梯_和_梁式楼梯_两种。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 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
2、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三角形分布。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ggq/2,折算活载qq/2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极限条件、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边缘处,这是因为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
3、大而截面高度较小。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裂缝的形成与开展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引起的。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净跨。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
4、(或长度)。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这时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当配筋率较高即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其内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1/19doc 格式 可编辑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ib/ic 5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 截面计算,支座按 矩
5、形 截面计算。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v)v)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mx式中的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mxmy,m(y mymx,可取为 0.2。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 的折减系数。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1.72.7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58m 为宜。26、混凝土梁、
6、板结构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 装配整体式三种形式。27、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 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等四种。28、肋形楼盖一般由 板、次梁、主梁 组成,每一区格板一般四边均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梁。当l2/l12时按 单向板 设计,设计时仅考虑在短 边方向的受弯,对于长向 的受弯只作局部处理,这种板叫做“单向板”。当l2/l1 2按 双向板 设计,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长向和短向两向受弯的板叫做“双向板”。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
7、形 或 正方形。主梁有沿 横向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案。30、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理想的弹性体,可按结构力学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主梁、柱或墙上。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荷载及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 10,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
8、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来计算其内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2/19doc 格式 可编辑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 后取用。36、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应在 本跨内布置,然后隔跨布置。37、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时,本跨 不布置活载,而在 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 隔
9、跨布置。38、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然后 隔跨布置。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值。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置和 数量。40、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一般采用 增大恒载 和相应 减小活荷载 的办法来处理,即以 折算荷载 来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当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则荷载 不得进行 折算。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一般柱的刚度较 小,柱对梁的约束作用 小,故对主梁荷载 不进行 折减。41、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 弹性
10、理论计算 和截面按 极限状态设计 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又能符合结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42、关于连续板、梁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很多,目前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是弯矩调幅法。即调整(一般降低)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某些截面的 最大弯矩值。43、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20。44、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规范规定:相对受压区高度 0.35。愈大,截面塑性铰转动能力或极限塑性转角就 越小。45、为了满足平衡条件,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A,MB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跨中弯矩MC之和
11、,应 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0,即MA MB2 MCM0。46、板一般均能满足 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 受剪 验算。47、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 分离式 或 弯起式 两种方式。4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构造钢筋有 分布钢筋、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二、选择题(共 54 题)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时,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B)A.减小恒载,减小活载B.增大恒载,减小活载C.减小恒载,增大活载D.增大恒载,增大活载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
12、向钢筋的目的是(D)A.承担剪力3/19doc 格式 可编辑B.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C.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D.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3.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 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 I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则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 I 应取(A)A.I2I0B.I1.5I0C.I1.2I0D.I1.0I04.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担局部荷载,还可(B)A.承担负弯矩B.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C.减少裂缝宽度D.增加主筋与砼的粘结5.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D)A.1,2,3B.1,2,4C.2,4,5D.1,3,
13、56.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最左端支座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D)A.1,2,4B.2,3,4C.1,2,3D.1,3,57、按单向板进行设计(A)。A.600mmX3300mm 的预制空心楼板;B.长短边之比小于 2 的四边回定板;C.长短边之比等于 1.5,两短边嵌固,两长边简支;D.长短边相等的四边简支板。8、对于两跨连续梁,(D)。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9、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14、D)。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B.该跨及相邻跨;C.所有跨;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10、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必须满足(D)。A.变形连续条件;B.静力平衡条件;C.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D.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小于等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11、条件相同的四边支承双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A)。A.大;B.小;C.相等;D.无法比较。12、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奌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梁的(A)。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4/19doc 格式 可编辑C.受
15、拉钢筋的锚固;D.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13、在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中,正确的叙述是(B)。A.若同时满足极限条件、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才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B.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下限解;C.若仅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D.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机动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14、按弯矩调幅法进行连续梁、板截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遵循下述规定(A)。A.受力钢筋宜采用 I、II 级或 III 级热轧钢筋;B.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宜超过 0.25;C.弯矩调幅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一般应超过 0.35,
16、但不应超过 0.6;D.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中间支座处,当配置好足够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弯起钢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B)来抵抗剪力。A.纵筋B.鸭筋C.浮筋D.架立钢筋.16、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等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结果,而使(B)A.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B.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小C.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增加D.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减小17、按弹性方法计算现浇单向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进行计算,这是因为考虑到(C)A.在板的长跨方向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17、C.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少活荷载布置对跨中弯矩的不利影响D.拱效应的有利影响18、求连续梁跨中最小弯矩时,可变荷载(活载)的布置应该是(B)A.本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B 本跨不布置活载,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C.本跨及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19、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调幅截面的相对高度有关,增大,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降低,为使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应满足(C)A.bB.bC.0.35D.0.3520、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的原因是(C)。5/19doc 格式 可编辑A.考虑到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
18、有利影响C.考虑到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小活荷载隔跨布置时的不利影响21、连续梁(板)塑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C)。A.必须采用折算荷载B.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位置C.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 0.3522、整浇楼盖的次梁搁置在钢梁上时(B)A.板和次梁均可采用折算荷载B.仅板可以采用折算荷载C.仅次梁可以用折算荷载D.二者均不可用折算荷载23、雨篷梁支座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A)A.剪、扭相关B.剪、弯、扭相关C.弯、剪相关D.弯、压、剪相关24、为了设计上的便利,对于四边均有支承的板,当(D)按单向板设计。A.l2l 2B.l2C.l21l11l 3D.l21l3125、弹性方法设计的连续
19、梁、板各跨跨度不等,但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相差10%,仍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C)计算。A.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B.两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小值C.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D.无法确定26、两端搁置在墙上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等于(A)A.lhn h(h为板厚)B.ln2(为板厚)C.l lnD.l 1.05ln27、一端搁置在墙上,一端与梁整浇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取(B)A.lhhnhB.ln2C.l lnD.l 1.025ln2(h均为板厚)28、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梁,对支座为整浇的梁或柱,按弹性进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一般可取(AA.
20、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B.板或梁的净跨lnC.取1.025lnD.1.05ln29、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取(C)A.lbbn2a2B.ln2h2C.lhan2和ln2两者中取小值D.1.025lbn26/19doc 格式 可编辑)(其中ln边跨净跨度,b板第二支座的宽度,a边支座支承长度,h板厚)30、对于多跨连续梁,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l取(C)babB.ln 0.025ln1222bC.取ln和1.025ln中较小值D.1.025ln2A.ln31、关于折算荷载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D)A.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
21、,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少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B.对于板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 g/=g+C.对于次梁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11q,折算活载 q/=q2213g/=g+q,折算活载 q/=q44D.对于主梁其折算荷载按次梁的折算荷载采用32、关于塑性较,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A.塑性较不能传递任何弯矩而能任意方向转动B.塑性较转动开始于 Ia,终止于 IIIaC.塑性较处弯矩不等于 0 而等于该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MuD.塑性较与理想铰基本相同33、对于“n”次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B)个塑性铰,最后将因结构成为机动可变体系而破坏。A.n-1B.nC.n-2D.n+134、连续梁、板
22、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B)A.bB.0.35C.bD.0.3535、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C)A.30%B.25%C.20%D.15%36、用弯矩幅法计算,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 MA、MB与调整后跨中弯矩 MC,应满足(C)A.C.MMA MB Mco22B.D.MA MB2MA MB2 McM02MA MB2 Mc M0 Mc M037、在单板肋梁楼盖设计中,一般楼面板的最小厚度 h 可取为(B)A.50mmB.60mmC.80mmD.没有限制38、对于板内受力钢筋的间距,下面哪条是错误的(D)A.B.间距
23、s70mm当板厚 h150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C.当板厚 h150mm,间距不应大于 1.5h,且不应大于 250mmD.当板厚 h150mm 时,间距不应大于 1.5h,且不应大于 300mm39、对于连续板受力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B)7/19doc 格式 可编辑A.连续板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一般可不按弯矩包络图确定B.连续板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可在距离支座lnl处切断,或在n处弯起61011ln或ln的距离处切断43C连续板支座附近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缘不少于D.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弯起式或分离式40、在单向板中,要求分布钢筋(C)A.每米板宽内不少于
24、4 根B.每米板宽内不少于 5 根C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5%D.按承载力计算确定41、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面积和间距应满足(C)A.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5%B.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10%C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15%D.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20%41、规范规定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C)A.钢筋间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6mm 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1(l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B.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
25、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于l1423l7C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D.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42、规范规定,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的肋部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配置板面附加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C)A.板面附加钢筋间距不大于 200mm 且与梁肋垂直B.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6mmC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D.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缘算起每边不小于板计算跨度lo的141243、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和构造,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D)A.承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结 混凝土结构 设计 复习题 答案 甄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