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四川卷)扫描版准确答案详细解析 甄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高考生物(四川卷)扫描版准确答案详细解析 甄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生物(四川卷)扫描版准确答案详细解析 甄选.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 word.仅供参考2015 高考生物(四川卷)扫描版准确答案详细解析(优选.)rd1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答案:答案:B B解析:Mg2+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A 项错误;O2扩散为自由扩散,直接跨越磷酯双分子层结构,B 项正确;光能转换即光能转变为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DP 与 Pi 形成 ATP需要酶的催化作用,C项错误;DNA 复制时需解旋酶及 DNA 聚合酶等的催化作用,D 项错误。2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
2、的是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答案:答案:B B解析: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核糖体中合成的,A 项错误;精子游向卵细胞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 项正确;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 项错误,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D 项错误。3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 CO
3、2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有 30300 菌落数的平板答案:答案:C C1/9doc 格式 可编辑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 复制精品 word.仅供参考解析:溴麝香草酚蓝可用来检测 CO2,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A 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通过检测是否有 CO2的产生来判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因为有氧无氧呼吸均产生CO2;检测酵母菌发酵酿制的果酒时,可选择酸性重铬酸钾进行检测,B 项正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自身前后对照,不用设空白对照,C 项错误;用稀释涂布平板
4、法培养计数,为保证实验结果可靠,应选择有30300 菌落数的平板进行计数,D 项正确。4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 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大于 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 1255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答案:答案:D D解析:140molm-2s-1为马尾松植株的光补偿点(光合=呼吸),当光强大于 140
5、molm-2s-1时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O2除进入线粒体外,还扩散至细胞外,A 项错误;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 项错误;森林中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项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冈的光补偿点较低,因而更适应弱光环境,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D 项正确。5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
6、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答案:D D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A 项错误;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 项错误;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后运输到2/9doc 格式 可编辑精品 word.仅供参考细胞膜,C 项错误;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 项正确。6M 基因编码含 63 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 mRNA 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 AAG,表达的肽链含 64 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 基因突
7、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 M 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 2 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 64 种 tRNA 参与答案:答案:C C解析:M 基因突变后,mRNA 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 AAG,则模板链 T、C 碱基增加,由于 DNA 是双链结构,所以 A、G 碱基也相应增加,因此参与基因复制的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数量增加,比例不变,A+G=1/2,A 项错误;在M 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 项错误;由于插入了 3 个碱基,若插入的3 个碱基打乱了一个密码子,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多肤链,
8、最多有2 个氨基酸不同,C 项正确;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 61 种 tRNA 参与,D 项错误。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 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答案:A A解析: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种群密度减小,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A 项错误;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
9、越远,缺乏躲避场所,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所以个体平均数越少,B 项正确;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 项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增加蜥蜴的数量,进而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 项正确。3/9doc 格式 可编辑精品 word.仅供参考8(11 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
10、示。胃泌素通过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2 中胃液的分泌是调节的结果。步骤 3 的目的是。步骤 4 是为了确定在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答案:(1)非特异性专一(2)体液反馈调节神经递质(3)神经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大于解析:解析:(1)
1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4/9doc 格式 可编辑精品 word.仅供参考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胃泌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由图示信息可知,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神经元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3)步骤 1 探究了在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胃泌素的分泌量。步骤 2 中切除胃窦后,胃液的分泌仅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因为是连续实验,步骤 3 假饲条件下本来只有神经调节,但通过注射胃泌素使得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高考生物四川卷扫描版准确答案详细解析 甄选 2015 高考 生物 四川 扫描 准确 答案 详细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