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赛项规程【模板】.pdf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赛项规程【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赛项规程【模板】.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 1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描述 赛项以中国制造 2025为背景,按照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要求,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控技术,进行赛项设计,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和服务能力,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实现以赛促产、以赛促教,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赛项对接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先进技术和行业标准,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技术标准融入比赛,注重团队合作、德技兼修,全面展示参赛选手的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综合职业能力。
2、二、竞赛内容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赛项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竞赛,实操竞赛包含动力电池模组拆装及故障诊断、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2 个模块,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20%,实操成绩占总成绩 80%。时长及分值权重见表 1。表 1 竞赛各项任务时长、分值及相应权重 竞赛任务 时长 分值 权重 总分 理论考试 60 分钟 100 分 20%20 分 动力电池模组拆装及故障诊断 60 分钟 100 分 40%80 分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60 分钟 100 分 40%合计 100 分(一)理论考试。1.考试内容: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和网联技术。2.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3.分
3、数比例: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 20%。4.考试时间:60 分钟。5.考试方式:计算机考试(选手每人一台计算机,直接在计算机上用键盘或鼠标进行判断和选择)。6.注意事项:(1)各赛项理论考试试题采用同一题库,包含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和网联技术等模块知识,共有约 1500道试题,考试试题从题库随机抽取。(2)每支参赛队选手均需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成绩为每队 2 名选手理论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 20%。(3)参赛选手不得夹带任何参考资料进入理论考场。(二)实操竞赛。任务 1:动力电池模组拆装及故障诊断 按照更换动力电池组总成的技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流程,发现和确
4、认异常问题,并填写选手作业表上的动力电池系统安装与调试作业表。一方面考核操作人员在安全防护方面的规范性和对防护用具、警示标识的正确使用,如应该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应该对绝缘设备进行相关测试等。另一方面也考核操作人员在更换流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设备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如动力电池的正确拆装流程,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维护中安全意识的考核,做到安全文明作业。本任务主要考查选手技术资料的合理运用,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高压安全防护、电池管理系统缺陷查找与修复的能力;动力电池系统装调与检测的能力。任务 2: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选手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故障诊断设备及相关工具,按照提供的车辆检测作
5、业表完成车辆 PDI 检查;根据检测到的“低压系统异常”、“车辆无法充电”、“车辆无法高压上电”、“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等故障现象,查阅技术资料,完成新能源汽车在高压系统、空调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车身电气系统等方面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完成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作业表的填写,职工组设置 810 个故障点,学生组设置 68个故障点。本模块主要考查选手的整车检测能力;对新能源汽车结构和控制逻辑的掌握熟悉程度;规范进行高压安全防护与操作的能力;正确使用技术资料进行故障综合分析的能力;正确使用诊断设备进行整车故障检测、诊断与排除的能力。三、竞赛场地(1)竞赛场地划分为检录区、现场服务与技术支持区、休息区、医
6、疗区等。(2)动力电池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位至少 5 个,4 个比赛工位,1 个备用工位。工位面积:4 米4 米。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工位至少 5 个,4 个比赛工位,1 个备用工位。工位面积:6 米5 米。(3)赛场主通道宽 3m,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并有安保、消防、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以防突发事件。(4)根据赛项特点,用挡板隔离成竞赛区域构成竞赛单元,赛事单元相对独立,确保选手独立开展比赛,不受外界影响;(5)每个竞赛工位配有相应数量的清洁器具。(6)赛场除了备有常用干粉灭火器、消防沙外,每个工位配备灭火器以应对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事故。(7)赛区内配备的厕所、医疗点、维修服务站、生活补
7、给站、垃圾分类收集点等都在警戒线范围内,确保大赛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内进行。(8)竞赛场地照明应充足、柔和。(9)实操竞赛项目赛场设在规范的实训室或车间内,赛场符合防火安全规定,防火疏散标识清晰、齐全,疏散通道畅通;赛场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气源,并配有供电应急设备、灭火器等。赛场必须留有安全通道。竞赛前必须明确告诉选手和裁判员安全通道和安全门位置。赛场组织人员要做好竞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四、竞赛设备 实操竞赛采用相同指标的设备,工具、耗材统一提供。赛场主要设备配置见表 2。表 2 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竞赛任务 主要设备 规格和功能说明 数量 备注
8、 动力电池模组拆装及故障诊断 动力电池 长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1 每工位 检测工具 套装 检测工具套装包括万用表、绝缘测试仪、电池内阻测试仪等 1 套。万用表:可测量电压、电阻、电流等,直流电压量程 1000V。绝缘测试仪:绝缘测试电压 1000V。电池内阻测试仪:电阻:1u33k,精度 0.2%;电压:10uV120V DC,精度0.01%。1 人员安全 防护套装 人员防护套装包括绝缘手套、耐磨手套、绝缘鞋、护目镜、安全帽等 1 套。绝缘手套:绝缘,耐压等级 1000V。耐磨手套:防割伤。绝缘鞋:防滑、防砸、防穿刺、绝缘。护目镜:防电火花、热辐射等。安全帽:绝缘,防撞减震。2 工位安全 防
9、护套装 工位安全保护套装包括警示牌、隔离带套装、绝缘防护垫等1 套。警示牌:绝缘材质,喷涂警示标志。隔离带套装:长度5m,可伸缩,每套6根。绝缘防护垫:耐压等级1000V。1 工具和量具套装 工具车、手电筒、绝缘扳手、扭力扳手、绝缘一字批、绝缘十字批等。2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车辆 长安新能源汽车 1 每工位 故障诊断 仪器 具有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数据流、主动测试等功能。1 检测工具 套装 检测工具套装包括万用表、绝缘测试仪、手持示波器、万用接线盒等 1 套。万用表:可测量电压、电阻、电流等,直流电压量程 1000V。绝缘测试仪:绝缘测试电压 1000V。手持示波器:通道数量 2 个
10、,带宽:100MHz 万用接线盒:各种规格的“T”型线,有足够的通流能力和可重复插接使用能力。1 人员安全 防护套装 人员防护套装包括绝缘手套、耐磨手套、绝缘鞋、护目镜、安全帽等 1 套。绝缘手套:绝缘,耐压等级 1000V。耐磨手套:防割伤。绝缘鞋:防滑、防砸、防穿刺、绝缘。护目镜:防电火花、热辐射等。安全帽:绝缘,防撞减震。2 工位安全 防护套装 工位安全保护套装包括警示牌、隔离带套装、绝缘防护垫等1 套。警示牌:绝缘材质,喷涂警示标志。隔离带套装:长度5m,可伸缩,每套6 根。绝缘防护垫:耐压等级1000V。1 工具和量具套装 工具车、手电筒、绝缘扳手、扭力扳手、绝缘一字批、绝缘十字批等
11、。2 交流充电桩(枪)输入电压:AC220V 输出电压:AC220V 最大输出电流:32A 1 五、成绩评定 总成绩(分)=理论成绩20%+动力电池模组拆装及故障诊断40%+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40%。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总成绩相同则以实操成绩高的名次在前;总成绩相同且实操成绩也相同的,则实操项目总用时短的名次在前。六、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竞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各参赛队领队可在竞赛结束后 2 小时之内向监督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大赛组委会选派人员参加监督仲裁工作,监督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 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仲裁结果,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七、竞赛须知 7
12、.1 参赛队须知(1)本赛项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由 2 名选手组成,其分工自行决定。(2)参赛队员在报名获得审核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队员因故不能参赛,须由参赛单位于该赛项开赛10 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队员。(3)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参赛证,以及工作证、学生证、身份证等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4)各参赛队按竞赛组委会统一安排参加竞赛前熟悉场地环境的活动,未按时参加视同放弃熟悉场地。(5)各参赛队按组委会统一要求,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6)各参赛队在竞赛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7)各参赛队在竞赛期间,
13、应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为领队、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购买人身意外保险。(8)各参赛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7.2 指导教师须知(1)每支参赛队配备 2 名教练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指导多名选手。指导教师经报名、审核后确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如需更换,须由参赛单位于该赛项开赛 10 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指导教师。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定优秀教练指导教师资格。(2)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和指导教师应带头服从和执行,还应说服选手服从和执行。凡恶意申诉,一经查实,大赛组委会将追查
14、相关人员责任。(3)指导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的技术规则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4)领队和指导教师应在赛后做好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7.3 参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和竞赛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以弃权处理。(2)参赛选手在赛前熟悉竞赛设备和竞赛时间内,应该严格遵守竞赛设备工艺守则和竞赛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出现安全事故。(3)参赛选手不得将通讯工具、任何技术资料、工具书、自编电子或文字资料、笔记本电脑、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以及其他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带入比赛现场,否则取
15、消选手比赛资格。(4)参赛选手应严格按竞赛流程进行竞赛。(5)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并佩戴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件,按竞赛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场地参赛。(6)参赛选手按照裁判长指令开始、结束竞赛。(7)参赛选手须在赛前 45 分钟到达赛场进行检录、抽取赛位号,在赛前 15 分钟统一入场,进行赛前准备,等候比赛开始指令。正式竞赛开始后,尚未检录的选手不得参加竞赛;已检录入场的参赛选手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8)参赛选手按规定进入竞赛工位,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赛前准备,检查并确认竞赛设备、竞赛工位计算机、配套的工量具、相关软件等状态是否正常,并签字确认。(9)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参赛选手方
16、可进行竞赛操作。(10)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等,所用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11)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不予延时,情节特别严重者,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决定(最高至终止比赛),并由裁判长上报大赛监督仲裁组;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大赛裁判组视具体情况作出延时处理,并由裁判长上报竞赛监督仲裁组。(12)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决定,并由裁判长上报大赛监督仲裁组。(13
17、)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人员提问。选手之间不得发生任何交流,否则按作弊处理。(14)参赛选手在实际操作竞赛过程中,必须戴安全帽(女选手长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防砸、防刺穿劳保工作鞋以及佩戴护目镜。(15)竞赛过程中需要裁判验收的各项任务,请根据赛题说明,确认完成后再提请裁判验收。(16)在竞赛结束前 5 分钟,裁判长对选手做出提示。裁判长宣布竞赛结束后,选手应立即停止竞赛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把作业工单、赛题、图纸、草稿纸等所有相关内容上交至现场裁判员。(17)竞赛结束后,由现场裁判员和选手共同检查并确认提交的内容,现场裁判员当选手面封装上交的作业工单,现场裁判员签字确
18、认。(18)比赛结束,选手应立即清理现场,包括竞赛设备及周边卫生并恢复竞赛设备原始状态等。经现场裁判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离开工位。经裁判长统一确认后,选手统一离开赛场。此项工作将在选手职业素养环节进行评判。(19)参赛选手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的批准,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参赛选手不得私自公开比赛相关资料。(20)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按评分表扣分,情况严重者(例如选手受伤出血、设备严重损坏等)取消比赛资格。(21)竞赛过程中存在污染赛场环境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 5S 管理配分。(22)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有不服
19、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的,取消参赛队比赛资格。有作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比赛资格。裁判宣布竞赛时间到,选手仍强行操作的,取消参赛队评奖资格。7.4 工作人员须知(1)工作人员必须服从赛项组委会统一指挥,佩戴工作人员标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竞赛服务工作。(2)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准时上岗,不得擅自离岗,应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保证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3)工作人员应在规定的区域内工作,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竞赛场地。如需进场,需经过裁判长同意,核准证件,有裁判跟随入场。(4)如遇突发事件,须及时向裁判员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5)竞赛期间,工作人员不得做涉及个人工作职责之外的
20、事宜,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如有上述现象或因工作不负责任的情况,造成竞赛程序无法继续进行,由赛项组委会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停止工作,并通知其所在单位做出相应处理。(6)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着装整齐。(7)除现场裁判员和参赛选手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竞赛区域。赛场安全员、设备和软件技术支持人员、工作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等待,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进入竞赛区域,候场选手不得进入赛场。7.5 裁判员须知(1)裁判员须佩戴裁判员标识上岗。执裁期间,统一着装,举止文明礼貌,接受参赛人员的监督。(2)严守竞赛纪律,执行竞赛规则,服从赛项组委会和裁判长的领导。按
21、照分工开展工作,始终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3)裁判员的工作分为加密裁判、现场执裁、评判裁判等。(4)裁判员在工作期间严禁使用各种器材进行摄像或照相。(5)现场执裁的裁判员负责检查选手携带的物品,违规物品一律清出赛场,比赛结束时裁判员立即要求选手停止竞赛操作。(6)竞赛中所有裁判员不得影响选手正常竞赛。(7)严格执行赛场纪律,不得向参赛选手暗示或解答与竞赛有关的内容。及时制止选手的违纪行为。对裁判工作中有争议的技术问题、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妥善解决,并及时向裁判长汇报。(8)要提醒选手注意操作安全,对于选手的违规操作或有可能引发人生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2、。(9)严格执行竞赛项目评分标准,做到公平、公正、真实、准确,杜绝随意打分;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10)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裁判员不得私自与参赛选手联系,不得透露竞赛的有关情况。(11)裁判员必须参加赛前培训,否则取消竞赛裁判资格。(12)竞赛过程中如出现问题或异议,须服从裁判长的裁决。(13)竞赛期间,因裁判人员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竞赛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或评判结果不真实的情况,由大赛组委会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停止裁判资格,并通知其所在单位做出相应处理。八、疫情防控 设置防疫防控组,重点关注赛场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视情况采取检查健康码、进行咽拭子测试、测量体温等严
23、格防控措施,做好场地消毒,赛场全程戴口罩,尽量避免集中召开会议。九、绿色环保 大赛应注重环境保护,绝不允许破坏环境。大赛期间产生的废料必须分类收集和回收。附件 2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传感与网联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描述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新能源汽车传感与网联技术,进行赛项设计,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设计、制造、应用和服务能力,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实现以赛促产、以赛促教,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赛项强调前瞻性和科普性,鼓励参赛选手独立开展传感器装调、虚拟仿真、道路测试等工作,提升自动驾驶多传感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板 工匠 重庆市 第四 新能源 汽车 维修 技能 竞赛 技术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