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大班下教案_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的大班下教案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的大班下教案_1.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题二 科学放大镜 次主题一 光荣大世界 教学活动一: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方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2、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准备:1、凸透镜 2、“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以谈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1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玻璃。2以“小白兔有一块神奇的玻璃引出故事。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的前半局部从一开场到“小白兔想出了个好方法,动脑筋想方法,发现玻璃的神奇之处。1请幼儿思考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猜测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方法。2给幼儿放大镜,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感知“
2、玻璃的神奇之处将物体放大。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3、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后半局部,感受小白兔的勇敢机智。1根据教学需要,可设计如下问题:小兔子是用什么方法吓跑大灰狼的?说明小白兔怎么样?2请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4、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2组织幼儿进展生活经历讲述:还有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学活动二:哈哈镜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变化。2、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
3、曲,重点学习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唱好快慢节奏的交替变化。3、能根据歌曲做滑稽人表演。活动准备“哈哈镜“的歌曲磁带、录音机、哈哈镜。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做“变魔术的游戏,观察并感受:哈哈镜让人变高、变矮、变胖、变瘦的现象。2、组织幼儿进展发音练习,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学习歌词。(1)、照了哈哈镜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2)、请幼儿唱歌曲“笑一个吧“进展发生练习。(3)、请幼儿拍节奏学歌词,边说边练习拍前八后十六的节奏,感受十六分音符的快节奏和二分附点音符慢节奏的交替变化。3、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1)、请幼儿欣赏,教师唱歌曲“哈哈镜“。(2)、幼儿跟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大声,幼儿
4、小声,重点练习演唱十六分音符的快节奏和二分附点音符慢节奏。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演唱进展相应的动作表演,一起到哈哈镜前做魔法变身游戏。活动延伸 欣赏儿歌“有趣的哈哈镜“,进一步体验哈哈镜的有趣。教学活动三:万花筒 活动目标:1、体验万花筒图案变化带来的美妙感受及自己制作万花筒的乐趣。2、能自己拆装、组合万花筒,发现物体成像与镜片的多少、排放角度、花片多少等因素有关。活动准备:1、每人自制一个万花筒制作材料:塑料片和锡箔纸做成的“镜片,每位幼儿 3 片;牙签盒、桌面垫板卷成的筒各 1 个。2、自制的碎花片假设干。活动过程:.1、教师以谜语导人课题:小小花瓶,身藏百花,转来转去,千变万化。2、引导
5、幼儿观察万花筒,通过自己拆装探索万花筒的秘密。1组织幼儿自由欣赏自制万花筒,发现它的千变万化,激发起探索的兴趣。2引导幼儿自己拆开万花筒,观察其构造,了解万花筒里有三块长方行的镜子,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花片,还有装花片的小盒子。3指导幼儿探索形成美丽图案的奥秘。逐步实验:物体在 1 面、2 面镜片前分别是什么样子,3 面镜片应该怎样排列才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发现物体成像与镜片的多少、排放角度、花片的多少等因素有关。3、帮助幼儿组合安装好玩花筒、继续观察探索。活动延伸:更换不同的花片探索转动效果。教学活动四:猴子捞月 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2
6、.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活动准备: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2“猴子捞月亮“故事课件或挂图、幼儿用书第一册 教育活动:1.教师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导幼儿听故事的兴趣。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无声课件,分析理解故事容。1。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课件,讨论听了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4 组织幼儿做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
7、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活动延伸: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教学活动五:我们自己的电影 活动目标:1、同伴合作在胶片上绘制连续画面,自制电影胶片。2、尝试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为电影配音。3、能操作自制胶片播放电影,体验自制电影的成就感。活动准备:1、透明胶片也可用透明玻璃纸、衬衣盒里的透明塑料板、压膜纸、彩笔。2、用应急灯或手电筒做光源自制电影放映箱、白布。3、幼儿用书第 1 册第 34 页。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讨论各小组自制电影画片的容,注意画面尽量要
8、有连续性。2、指导幼儿参考幼儿用书,分组绘制电影胶片。1讨论绘制方法:用彩笔在透明胶片上画出容,注意线条要流畅,涂色要均匀。组幼儿分工要明确可以有的绘制线条,有的涂色;也可以让每位幼儿根据设计的情节完整地绘一幅画。2分组绘制,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3、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故事讲述排练,注意所配语言要简短生动。为自制电影配音时,可以分角色配音,也可以使每位幼儿将一幅,组自己协商分工。4、组织幼儿分别到台前展示自己组的小电影画片,体验自制电影带来的成功愉悦。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流自制电影的成功体验和感受。教学活动六:自制霓虹灯 活动目标:1.会用彩纸、布、塑料卡片和手电筒自制简易霓虹灯。.2.
9、能根据自己所持自制霓虹灯的颜色按口令正确开关。3.相互配合,能根据音乐节奏使霓虹灯按规律闪烁。活动准备:1.幼儿有认识霓虹灯的生活经历。2 手电筒、透明彩纸、布、塑料卡片等材料假设干。快慢变化鲜明的音乐磁带。3 将活动室窗帘拉下,尽量将室变暗。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讨论:在哪里见过霓虹灯?是什么样的?2.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霓虹灯。1观察制作材料,请幼儿讨论如何用手电筒制作霓虹灯。2幼儿自己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霓虹灯。将不同颜色的纸、布、塑料卡片蒙在手电筒灯罩上,通过开关手电筒出现霓虹灯闪烁的效果。也可以将不同颜色的透明彩纸同时分块贴在手电筒外表,使每个手电筒都变成五彩霓虹灯。
10、3互相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霓虹灯。3.指导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开关相应的颜色的霓虹灯。1根据教师口令练习开关霓虹灯。教师说:“红灯亮,手持红色霓虹灯的幼儿就翻开手电筒,使红色霓虹灯闪烁,教师说:“绿灯亮手持绿色霓虹灯的幼儿就翻开手电筒,使绿色霓虹灯闪烁,教师说:“彩灯亮手持彩色霓虹灯的幼儿就翻开手电筒,使彩色霓虹灯闪烁。2组织幼儿做“七色光的游戏:幼儿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站好,教师发令,幼儿根据口令闪烁。可以变换闪烁的规律,继续游戏。4.组织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开关霓虹灯。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协商规则,如音乐节奏快时,红、绿、蓝、灯亮,音乐节奏慢时,黄、紫、橙灯亮。也可以是音乐节奏快,霓虹灯闪
11、烁快,音乐节奏慢,霓虹灯闪烁慢。活动延伸:指导幼儿按规律为幼儿园设计霓虹灯。教学活动七:快乐的皮影人 活动目标:1、认真观看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尝试自己制作皮影人,学会活动部位相互重叠的制作技能,并能正确统计所需要的材料。3、能自由操作皮影人,进展简单的皮影表演,体验制作、表演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活动准备:1、皮影戏录像一段自己根据情况准备,一块长白布,一盏探照灯。2、提前卡皮影戏表演以及皮影动画片,了解皮影戏的特点。3、透明胶片或玻璃纸、彩笔、绳子、小棒、按扣、剪刀、打孔机、统计表等操作材料假设干。4、幼儿用书第 1 册第 3637 页。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认真观看皮
12、影戏,了解皮影戏的特点,探索皮影的制作方法。1请幼儿观看皮影戏,激发制作愿望。2教师介绍皮影戏的由来和特点资料附后。3教师带着幼儿看幼儿用书分析皮影的制作方法:1、在透明胶片或玻璃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人物,注意连接处一定要多画出一块,以便连接固定;画好后剪好每个一个部位。2、根据所画角色的块数,计算出自己需要的按扣、小绳和小棍的数量。3、在连接处打孔,用按扣将各局部固定连接。固定不要太紧,要保证能活动。4、把小绳和小棍固定在皮影上,使皮影的关节能够活动。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制作皮影,重点提醒连接部位的画法和按扣的连接方法。3、请幼儿展示交流并能自由操作自己制作的皮影。4、指导幼儿在白布前,通过探
13、照灯的照射操作皮影进展皮影戏表演。活动延伸: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操作皮影人的方法,尝试合作进展有情节的皮影表演。次主题二 超级变变变 教学活动一:什么东西不见了 活动目标:1、知道有些东西溶于水、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实验物品。说一说:碗的面糖、砂糖、方糖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丰富词汇:粉末状、颗粒 状、固体状.2、指导幼儿做实验。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糖中各取少许,分别放在三个小碗中,观察哪种糖化得快。2让幼儿取一种糖放入两个碗中,一个加温水一个加开水,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碗里的糖化得快。3让幼儿就以上问题交流、得出结论
14、: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颗粒小的溶化的越快,在开水中溶化的比 温水快。懂得物体的溶解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有关。3、引导幼儿举一反三。1请幼儿说一说其他可以用开水冲泡后引用的物品的特点如果珍、泡腾片 2组织幼儿用各种开水冲泡的饮品配制好喝的饮料,并交换品尝。活动延伸:生活经历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是什么样子的?教学活动二:好玩的电线 活动目标:1、学习用弯折的技能,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电线立体造型。2、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丰富电线造型。活动准备: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假设干,末端不要漏铜丝。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
15、黄沙。活动过程:1、教师用电线变魔术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2、请幼儿自由创造、互相交流自己将电线变成了什么。1先请幼儿想象:自己将用电线变成什么?2教师鼓励有二大胆创作,互相交流,要求制作电线立体造型。3请幼儿将有创意的作品介绍给大家。3、指导幼儿进一步思考探索:怎样借助其他材料使电线造型更加丰富,添加布制一定的情境。1请幼儿一组为单位商量将要设计的情境,注意分工合作。2指导幼儿尝试操作,教师给予设当提醒与帮助。4、组合字幼儿以组为单位交流展览自己的作品。教学活动三:有变化吗 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测量液体的多少,感知容积不会因其形状及液体的颜色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2、认真观
16、察进展多角度比拟,判断物体容积的大小。活动准备:1、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每人两个大小不同、小盘子每人一个、量杯、颜色深浅不同的水每组两大杯。2、与幼儿互动的判断物体容积的课件;幼儿用书第 1 册第 39 页。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容积的守恒。1教师出示一杯水和一盘水,请幼儿判断里边的水多;再在两个同样的杯子里分别倒入清水河深色的水,请幼儿判断哪里边的液体多。2教师不说出答案,分别引导幼儿自己探索:用大杯子和小杯子盛一样多的水,用杯子和盘子盛一样多的水,用同样大的杯子盛颜色深浅不同的水。发现水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不同,互相交流探索结果。3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量杯验证前面遗留的问题,得出结论:
17、容积不会因容器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液体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2、请幼儿观看课件,采用智力闯关的形式做判断容积守恒的题目,开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多方位比拟的能力。3、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守恒方面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长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守恒。活动延伸: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上的活动“合起来是哪杯“,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量的守恒概念。教学活动四:彩蝶和夜蝶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容,知道两个朋友为什么玩不一块。2、了解两只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3、欣赏并学说故事中优美的词句。活动准备:1、花园背景图一幅,彩蝶、夜蝶的相关图片。2、“彩蝶和夜蝶“故事磁带。活动过程:.1、引导幼
18、儿分析理解故事容。1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提问:这两个朋友分别是谁?一开场它们是什么样的?后来分别变成了什么?它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呢?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析毛毛虫、斑斑虫是怎样变蝴蝶的。分析它们不同的生活习性。会说“日蝶喜欢太阳和温暖,夜蝶喜欢在月光里飞舞。3请幼儿学一学故事中优美的词句:明媚的,暖融融的天空,蔚蓝色的湖。2、引导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的幼虫和成虫是不同的,了解它们的变化过程。提醒幼儿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教学活动五:有趣的潜水艇 活动目标:1、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与鱼鳔的关系,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初步感知仿生学的原理。2、欣赏有关潜水艇的录像,进一步
19、了解潜水艇潜水的过程与简单原理。3、想象创造各种各样的潜水艇,开展大胆想象的能力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准备:制作好的潜水艇模型、吸管、纸鱼、气球、橡皮泥、胶带、铁块、剪刀、装满水的盆。活动过程:1、教师做“纸鱼游泳实验,引发幼儿探究兴趣。1请幼儿讨论;鱼为什么会游泳。2出示一条纸鱼,演示鱼游泳的过程。把气球放在纸鱼的肚子里当鱼鳔,通过给气球充气、排气观察鱼上下沉浮的样子。让幼儿说出鱼鳔的用处:鱼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想浮起来时就在鱼鳔里充满空气,想沉下去休息时就排掉鱼鳔里的空气。2、引导幼儿探索潜水艇下沉、上浮的秘密。1组织幼儿自己玩潜水艇,想方法使潜水艇上浮、下沉。2分析讨
20、论为什么潜水艇能够下沉、上浮,知道潜水艇是模仿鱼鳔的原理制作的。3、观看有关潜水艇的录像片,进一步探索潜水艇的奥秘。4、拓展思路:用手工制作、绘画、粘贴、拼搭的形式来表现想象中的潜水艇。.1在潜水艇的全身都安装小圆桶,使潜水艇浑身上下都是枪。2梦想画:我乘潜水艇遨游时光隧道。3把潜水艇做成鱼的形状,这样的潜水艇不容易被敌人发现。4插上翅膀,制作会飞的“潜水艇。5安装四条腿,变成机器人的“潜水艇。活动延伸:了解更多仿生学的相关知识。教学活动六 多变的绳梯 活动目标:1、学习立定跳动作技能,开展双腿弹跳能力。2、会创造性地变换把戏玩绳,体验其中的乐趣。活动准备:1、人手一根绳子绳子为四个肩宽。2、
21、背景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两人一组玩“骑马游戏,前一幼儿将绳系在腰间做“马,后一幼儿一手拉住前一幼儿腰间的绳子,一手将绳对折当缰绳做跑马步。通过游戏,活动幼儿的手臂、双腿、脚腕等部位。2、引导幼儿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在幼儿练习、游戏时放背景音乐。1教师示讲解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双腿微屈半蹲,身体前倾,双臂来回摆动几下增加助力,等双臂从前方往前甩时,双腿同时向前猛然跳出。落地时双腿弯曲,身体保持前倾。2指导幼儿练习。两人一组将绳摆开,从一条绳跳至另一条绳,根据两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绳的摆放距离。提醒幼儿注意屈膝落地,确保平安。3组织幼儿进展跳远比赛,看谁的动作最标准,跳得最远。3、引导幼儿运
22、用自己的想象把绳子摆成各种图形,也可以与同伴合作,绳子相连拼摆图形。然后在图形中自由、愉快地做放松动作。随时表扬有创造性玩法的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次主题三 快乐转转转 教学活动一:什么东西会旋转 活动目标:.1、调查会转的物品,积累有关转动的经历,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2、将旋转物品根据动力不同进展简单分类,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又创造创造的欲望。3、感受转动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做社会调查:什么东西会旋转?做好统计。2、会转的玩具假设干风车、飞盘、竹蜻蜓、小汽车、钟表、风扇等、旋转物品图片。3、自制录像片“生活中会转的东西“。活动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大班 教案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