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指导书_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观经济学指导书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指导书_1.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自学指导书 一、课程学时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52 面授学时:24 自学学时:48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升本函授 二、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根底课,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它和宏观经济学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局部。本课程的教学是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数学课程的根底上进展。它包括经济分析的根本理论与方法,是学习其它后续专业课的根底,也为毕业后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根底。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及经济规律,它是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如宏观经济学、企业管理等的根底。该课程主要讲授经济学
2、的导论、需求和供应、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本钱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决定及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容。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联系密切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容和根本原理,能够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社会问题,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根底。四、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要求学生了解:微观经济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和根本分析方法。2、要求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每一个理论的论证过程和图形的分析。3、要求学生掌握: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理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庸俗局部。同时培养学生借鉴微观经济学中的精华和解
3、决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要学好本课程,首先要理解,要多做练习,不能死记硬背。要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与正确的经济思维角度,运用好数学工具,掌握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六、自学容与指导 第一章 导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西方经济学的综合概括,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预备知识,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西方经济学有个初步的和整体的认识,为学好西方经济学做好准备。要求学生:1、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涵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从总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2、掌握经济学的几个根本
4、概念:资源、稀缺性、时机本钱、生产可能性边界限等。3、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围。4、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经济学。.二自学容 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经济学的含义。三本章重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学主要研究容;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本章难点 1、经济学的开展历程;2、时机本钱的定义;3、实证分析方法。五本章考点 1、经济学的定义;2、时机本钱的定义。六学习指导 掌握根本概念,经济学的定义与出发点。学会从经济的角度思维。七综合练习 1.从根本上讲,经济学与C有关 A货币 B
5、公司赢利或亏损的决定 C稀缺资源的配置 D支票簿的平衡 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时机本钱是 B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3、简述实证分析和规分析的差异。要点: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答复“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规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根底,答复“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第二章 市场与价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个人需求、市场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单个厂商的供应和市场供应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局部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以及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4、掌握均
6、衡点变化的比拟静态分析。5、了解弹性的定义;6、掌握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方法;7、重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因素;8、了解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穿插弹性等的含义;9、了解供应的价格弹性的定义、几何意义、分类以及供应的穿插弹性、本钱弹性的含义。二自学容 需求的含义、需求定理、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应的含义、供应定理、供应的变动与供应量的变动,供求定理,价风格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需求弹性的含义与计算需求弹性系数的公式,需求富有弹性与需求缺乏弹性的含义及其与总收益的关系。供应弹性及影响因素。弹性理论的应用。三本章重点 1、欲望与需求的关系;2、需求价格和需求规律
7、;3、生产与供应的关系;4、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5、掌握供应价格与供应规律。6、供求弹性及影响因素;7、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8、弹性理论的应用。四本章难点 1、供应曲线和供应函数;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形成过程;3、区别需求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4、区别供应变动和供应量的变动。5、弹性的计算;6、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五本章考点 1、需求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供应变动和供应量的变动;2、均衡价格的形成;3、均衡点的变动。4、供求弹性及影响因素;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弹性理论的应用。六学习指导 联系实际理解供求的影响因素、供求定理及价格机制的形成、作用;掌握弹性公式及计算。七综合练习 1、需求量同价格反
8、向变化的原因是 C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同替代效应同时发挥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2、随着人们对电脑的需求增加,根据供求原理,电脑的价格将上升,事实却是电脑的价格下降了,这说明C A、供求原理不成立 B、这是供求原理的一个例外 C、供求原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D、这与供求原理无关,完全是技术变革引起的 3、决定一商品市场需求曲线位置和形状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水平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4、*两种商品的穿插弹性等于 1.8,则两种商品是 B 。A独立品 B替代品 C补充品 D无关品 5、*君对消费品*的需求函数 P=10
9、0-Q1/2,分别计算价格为 60 和需求量为 900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解:dQ/dp=-2 Q1/2 ,当 P=60,Q=1600,E=-2 16001/260/1600=-3 当 Q=900,P=70,E=-2 9001/270/900=-4.7 .6、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石油输出国组织问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答案要点:需求弹性的定义及简单说明。由于石油是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弹性,所以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减少的幅度,收益随价格上升而增加。7、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要点:(1)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一般来说,如果*产品存在着很接近的替代品的数量愈多,其需求价格弹性愈大。(2)商品
10、满足需要的属性。一般地说,奢侈品需求对价格是有弹性的,而必需品则是缺乏弹性的。3占收入的比重。一般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的支出在人们的预算中所占的比重愈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愈大。4时间因素。计算*种商品价格弹性系数所考虑的时间愈长,其系数会愈大。当*一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需要一段时间去寻找可以承受的替代品,因此,短期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不大,而在长期消费者更可能转向其他替代品,因此,该提价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会更加明显些。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效用的定义,区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2、了解消费者偏好的含义和根本假设;3、掌握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特征;4
11、、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二自学容 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消费者均衡的公式;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消费可能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三本章重点 1、基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四本章难点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消费者均衡;3、需求曲线的推导。五本章考点 1、偏好、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定义;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六学习指导 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条件。七综合练习 1、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 3 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 36 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花 A 购置这支钢笔。A、12 元 B、36 元 C、3 元 D、
12、108 元 2、一个人从物品与劳务消费中得到的好处被称为B A、边际效用 B、效用 C、消费需求 D、消费者均衡 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2、掌握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含义;3、区分正常商品、劣等品和吉芬商品;4、理解不同的价格指数,能利用价格指数比拟生活水平变化。二自学容 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指数;确定性情况下的消费选择。三本章重点 1、收入消费线和价格消费线;2、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四本章难点 1、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消费者选择。五本章考点 1、收入消费线和价格消费线的形成;2、替代效
13、应和收入效应的定义。六学习指导 掌握在收入、价格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消费者均衡。七综合练习 1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又叫预算约束线 B 。A不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右下方平行移动 D绕着*一点转动 第六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风险的概念及其度量,了解不同的消费者风险态度;2、了解应付风险的不同方法;3、了解消费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二自学容 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及概率;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如何应付风险;消费者的资产选择。三本章重点 1、风险及概率;2、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3、如何应付风险。四本章难点
14、 1、风险的测度;2、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3、消费者的资产选择。五本章考点 1、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2、如何应付风险。六学习指导 本章容较难,要求同学们在联系现实的根底上掌握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如何应付风险。.七综合练习 人们如何应付风险?要点:1多样化;2购置保险;3获取更多的信息。第七章 生产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生产函数及相关概念;2、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3、理解等产量曲线、等本钱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规模报酬的概念;4、掌握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区间和两种变动要素投入的最优投入组合;5、了解常数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和递减报酬的生产函数。二自学容 生
15、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规模经济的含义;在经济与在不经济;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本钱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三本章重点 1、短期生产函数;2、长期生产函数。四本章难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区间;3、两种变动要素投入的最优投入组合。五本章考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区间;3、两种变动要素投入的最优投入组合;4、规模经济。六学习指导 本章要求同学们在联系现实的根底上掌握生产函数的规律。七综合练习 1、我们知道,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B A、在其他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
16、,产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2、在生产者均衡点上:D A、MRTSL,K=w/r B、MPL/w=MPk/r C、等产量曲线与等本钱曲线相切 D、上述都正确 3、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2 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3 如果 PL=0 或 PK=0,或 PL=PK,厂商应在何处生产?要点:.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
17、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用权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了不会在资历本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到达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2厂商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 MPL/PL=MPK/PK 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本钱最小或既定本钱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展生产。3如果 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展生产,因而他将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开场处进展生产 此时 APL
18、 为最大且 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的第二阶段开场处进展生产 此时 APK 为最大且 MPL=0;如果 PL=PK,厂商将在第二阶段 MPL 和 MPK 曲线的交点上进展生产由生产者均衡条件 MPL/MPK=PL/PK,当 PL=PK 时,MPL=MPK。第八章 本钱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显本钱、隐本钱和时机本钱的概念,掌握会计本钱与经济本钱的区别;2、掌握短期 7 个本钱的定义、图形及其关系;3、理解长期本钱的概念、图形及其关系;4、了解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概念,掌握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二自学容 短期本钱的分类7 种;长期本钱的分类3 种;本钱变量之间的关系
19、;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原则。三本章重点 1、短期本钱;2、长期本钱;3、收益;4、利润最大化 四本章难点 1、本钱变量之间的关系;2、利润最大化原则。五本章考点 1、本钱变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2、利润最大化原则。六学习指导 集合生产理论的有关知识,学习本钱理论。主要掌握短期 7 个本钱的概念及关系,了解长期本钱的概念际关系。七综合练习 1、短期可变本钱曲线随产量增加而 D 。A 不断上升 B 不断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2、得到 MC 曲线是由 D A、TFC 曲线的斜率 B、TVC 曲线的斜率但不是 TC 曲线的斜率.C、TC 曲线的斜率但不是 TVC 曲线的斜率 D、既是 T
20、VC 又是 TC 曲线的斜率 3、*企业的本钱函数为:TC=20Q+10,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140-P,1写出企业的固定本钱函数,变动本钱函数;2写出企业的销售收入函数、利润函数;3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解:1企业的固定本钱函数=10,变动本钱函数=20Q 2企业的销售收入函数=140-QQ、利润函数=140-QQ-20 Q+10 3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 利润函数=140-QQ-20 Q+10 边际利润函数=120-2Q=0 Q=60 第九章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及其条件;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及其条件;3、了解完全竞争
21、市场的长期均衡及其条件;4、了解不变本钱产业、递增本钱产业和递减本钱产业得长期供应曲线。二自学容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产业长期供应曲线。三本章重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四本章难点 1、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2、产业长期供应曲线。五本章考点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及其条件;2、厂商均衡的计算。六学习指导 通过比拟厂商、行业与市场的区别,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及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并了解产业长期供应曲线。七综合练习 1、*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本钱函数是 MC(q)=2q+1
22、,平均本钱函数AC(q)=q+1,产品的市场价格 P=5,求该厂商的均衡产量,总利润或总赔本。解:MC=MR=P=5,2q+1=5,q=2,利润=TR-TC=Pq-AC.Q=10-6=4。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为 D=6300-400P,短期市场供应函数为SS=3000+150P;1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变为 D=8000-400P,短期供应函数为SS=4700+150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解:1D=6300-400P=SS=3000+150P P=6,Q=3900 2D=8000-400P=SS=4700+150P P=6,Q=5600.3、*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指导书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