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李小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李小飞).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 18 课三国鼎立 设计者 李小飞 工作单位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学时 一课时 学科(版本)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章节 第四单元第 18 课(第 102107 页)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2理解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学会研究古代战争的一般方法。2通过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以多败于少等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填图表或自画示意图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两次战争和三
2、国鼎立的史实,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学习习惯和归纳能力。4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人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使学生认识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必然趋势,三国的局部统一只是从割据到大一统的过渡阶段。学情分析及教法应对预设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历史事件,对曹操、诸葛亮等人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主渠道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戏曲角色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予以甄别,同时加以
3、深化。在对两场战争的结果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上,学生的分析、归纳方法往往不太成熟,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通过图表、材料、视频的介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表格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历史学科常用学习方法。七年级的孩子感性认识能力有余,理性分析能力不足,教师要在教学语言、历史教学细节处理上渗透唯物史观和“大历史”的视角,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艺术加工与历史真实。教科书中的导入框、阅读文字、文献资料、动脑筯、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大事年表等栏目的设计,丰富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用心用教材教,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让历史更鲜活。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
4、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PPT 教学课件一套,教学设计。学生:教科书、学案纸 2/5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多媒体使用及功能评析 课前酝酿 播放林俊杰的曹操音乐 学生欣赏 以学生喜爱的明星歌曲来营造气氛,引入话题。【媒体使用】播放林俊杰的曹操音乐 【功能评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一、新课导入 三国演义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一部三国演义,电视剧、电影将它拍了又拍;戏曲将它唱了又唱,多少经典故事、多少英雄人物被人们在记忆中定格。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历史,那么历史上的三国是怎样
5、的?学 生 列 举身边 与 三 国历史 有 关 的影视、歌曲、成语、典 故等等。以经典名著、热门影视、身边与三国有关的事引入课题,让学生体会三国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使用】说说你知道的三国。展示课题及小标题。【功能评析】寻找与学生认知锲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识知共鸣,由感性到理性引入本课核心内容,导入自然。二、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合作探究 一、逐鹿中原 1东汉末年形势如何?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中哪两个人的实力最强?他们分别盘踞在哪里?2你能简单讲述官渡之战的经过吗?(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3曹操能够战胜袁绍并统一北方的原因。(主观、客观)过渡句:公元 207年,53 岁的
6、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在班师途中写下了龟虽寿。问:诗整理的“壮心”是什么呢?能顺利实现吗?1师生互动,对照东汉末年 军 阀 割据形势图了解官 渡 之 战背景。2学生完成要点整理后,对 照 官 渡之战 形 势 图讲述战争概况。3师生互动完成“讨论”。学 生 阅 读诗句。学生答:统一南北。1将“背景”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能力。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完整复述能力。3引导学会系统分析问题,全面把握问题,有效地突破难点。4让文学融入历史,增强历史课堂的韵性,并自然过渡至下一板块。【媒体使用】1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曹并立形势图、官渡之战形势图及
7、相应问题。2出示龟虽寿诗(节选)3出示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功能评析】让学生通过地图的使用及直观性、形象性教学,置身历史情境,史地结合,左图右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3/5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多媒体使用及功能评析 二、赤壁鏖战 1南方当时有哪两股 重 要 的 割 据 势力?面对曹军大军压境,南方的两股势力有何对策?在孙 刘 结 盟 的 过 程中,谁给了刘备应对的建议,还有谁参与说服了孙权?(引出诸葛亮、周瑜)2请讲述赤壁之战的经过。(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作用)3曹军败、孙刘联军 胜 的 原 因 有 哪些?4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5评价曹操
8、。介绍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及其可信度。6这段金戈铁马的历史、这惊涛拍岸的赤壁引发了后人无限感慨。请欣赏文学中的历史。1师生互动,弄 清 赤 壁之战的背景。2第 104 页“动脑筯”。3学生完成要点整理后,对 照 赤 壁之战 形 势 图讲述战争概况。4观看赤壁 之 战 视频。5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曹军失败原因,6看官渡之战 与 赤 壁之战对比表格,说 出 自 己的认识。7讨论并评价曹操。8 完成课本第 107 页“看图分析”。9朗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将大问题知识要点化,降低难度,让学生有递度地渐进分析问题。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完整复述能力。3.播放赤壁之战视频,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真切地加
9、深对赤壁之战印象。4引导学会全面分析问题。5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把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人物标准。6 通达诸葛亮、周瑜京剧画像对比,科学认识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实际情况的区别。【媒体使用】1展示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及相应问题。2第 104 页“动脑筯”。3播放赤壁之战视频。4出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格。5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功能评析】1动态地图的使用能更形象地展现当时的形势。2视频的运用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战役对比表格,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对比同类事件,得出自己的认识。4.诗词的适时运用能有效地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认知。
10、4/5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多媒体使用及功能评析 三、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它让三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三方各自调整势力范围。你能对照地图说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吗?2请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画出三国鼎立示意图,并填充:国号、建立者、时间、都城等信息。3教师结合“比一比”分析、引导。4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结果,是从割据状态走向局部统一的阶段。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注意发展生产。三个政权发展生产的侧重点是什么?5三国鼎立局面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1学生对照地 图 讲 述赤壁 之 战 后的形势。师生互动,分析三国鼎 立 局 面形成的原因。2完
11、成三国政 权 要 点整理,完成地图填空及三国鼎 立 示 意图的设计(可板书)3完成课本第106页“比一比”。4完成课本第 106页“找一找错误”。5学生回答魏、蜀、吴三国 发 展 经济的情况。6学生讨论,教 师 指 导完成 对 三 国鼎立的评价。1通过对三方势力分析,得出势力均衡,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从面突破本课又一难点。2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地图。3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复述能力。4、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和平相处,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正常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的主流和常态;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媒体使用】1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2出示学生设计的三国鼎立示意图。
12、3出示“找一找错误”图。4出示讨论题中,教师引导用:东汉末军阀割据与三国鼎立比较图。【功能评析】1 三国鼎立形势图中不同色块变化的运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赤壁之战后三大力量的消长,也给学生以直接的地理方位指示,形成深刻印象。2学生自主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便于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地理方位。大小圆的运用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三国力量的差距。3东汉末军阀割据与三国鼎立比较图,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课堂小结、课堂抢答、小试牛刀、尾声 1结合本课知识结构 图 开 展 课 堂 小结。2课堂抢答、小试牛刀。3、播放毛阿敏历史的天空音乐 1师生互动,完成小结。2学生抢答。3 毛阿敏 历史的天空音乐
13、 1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的能力。2讲练结合,巩固已学知识。3、让历史学习鲜活起来。【媒体使用】1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2播放历史的天空音乐【功能评析】快速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板块。保证课堂训练量,及时巩固新知。附: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 5/5 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 袁 绍 曹 操 200 官渡战 统一北方(曹操)刘备+孙权 208 赤壁之战 魏(曹丕)220 洛阳 蜀(刘备)221 成都 吴(孙权)222 建业 三国鼎立 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 感受生活中的三国 学习历史中的三国 分析官渡之战背景 讲一讲官渡之战概况 议一议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赏一赏曹操的诗 谈一谈孙刘结盟 讲一讲赤壁之战概况 分析曹败,孙、刘胜原因 比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评一评历史人物 找一找文艺作品与历史实际情况不同 赏一赏文学中的历史 分析三国鼎立形成原因 填一填三国形势图 画一画三国鼎立示意图 列一列三国发展生产情况 论一论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寻找历史发展规律 课堂小结,构建知识结构课堂抢答,当堂巩固提高 谈一谈官渡之战影响 谈一谈赤壁之战影响 逐鹿中原 赤壁鏖战 三国鼎立 学习战争史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战争史训练 感受鲜活的三国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