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案.pdf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案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班级教案 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化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沟通,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三)、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教学设计:黄河颂是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
2、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 一班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化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老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教学课时:
3、一课时 教与学的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培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悟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歌颂 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
4、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保卫黄河。二、学会朗读。要求用一般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1、老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3)三个
5、“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沟通,相互做出评价。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5、鼓舞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制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6,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组合,予以鼓舞。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
6、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内容研讨 (一)、解题。本课题目是 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二)、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三)、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四)、品尝“颂黄河”部分。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
7、的历史贡献,地理特 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培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化。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把黄河比方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进展、壮大,黄河培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方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
8、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五)、“颂黄河”之后,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纳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六)、1、品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学生谈一谈: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 吗?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
9、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2、小结。(大屏幕显示下列板书)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全都的精神。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复(3)比方拟人 三、学生自由畅谈,说一说在读诗时,你从诗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结合一句诗来想像,也可结合几句诗来谈,还可结合全文来说。四、拓展延伸,参加实践。1、同学相互沟通学习的心得,谈谈我们应为振兴中华作出怎样的贡献,我们现
10、在应该怎么做?2、课后向老人询问抗日救亡时的小故事。最新人教版语文七班级教案 2 【教学目标】1、根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来初步掌握小 说的内容;2、通过分析典型细节,分析人物形象;3、培育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典型细节,分析人物形象。【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介绍故事背景,导入新课 1870 年 7 月 19 日一 1871 年 5 月 10 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
11、奴隶的痛苦。面对侵略,法兰西人民奋起抵抗。二、整体感知 1、简介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2、介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故事发生、进展、结束的过程。一般分为:开端、进 展、高潮、结局。引导学生找出记叙文六要素和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3、学生结合文章特殊的历史背景,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4、学生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三、再读、分析课文 1、学生三读课文,根据有关小说的知识,找出本文中的人物(主人公),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明确:主人公: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情节:上学路上 上最后一课的过程
12、 下课 上课前、上课中 四、四读课文,围绕变字讨论人物形象 1、分析文章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小弗郎士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弗郎士动作、心理的句子,然后分析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并自行归纳总结。3、学生总结小弗朗士是个怎样的孩子。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思考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依照分析小弗郎士的方法分析韩麦尔先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 1、学生小组推荐代表沟通,并自行归纳。2、学生再读课文,想象揣摩: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个小
13、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3、学生概括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小组讨论沟通,然后全班沟通)4、学生再读课文,找一下看看文中所写的环境和其他人物,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如果有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老师指名回答)5、老师进行总结归纳。最新人教版语文
14、七班级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老王的不幸。2.把握老王、杨绛及家人的善良。过程和方法目标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2.培育学生的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教学难点 领悟“我”平等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主要采纳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能从文章哪一句话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感情?2、文章
15、的最后一句话。3、文中“幸运的人”指的是谁,“不幸者”指的是谁?三、合作探究 (一)认识不幸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1-4 段,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老王的不幸。姓名性别职业 身体状况 家庭情况 居住条件 (二)寻找美德 跳读课文 1-16 段,分别找出体现老王善良和我及家人善良的事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1)老王的善良 第一件事:送冰(冰大价等,费用减半)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不放心)第三件事:改装三轮(乘客不会掉落)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不要钱,送我们)(2)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2)送老王大瓶鱼肝油。(3)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酬劳。(
16、4)关怀老王的生计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也给了钱。(6)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三)品味善良。请同学们速读 8-16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批注。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四、感悟情感领悟主题 杨绛一家一直关爱老王,帮助老王,可为什么在老王去世几年后,她还觉得愧怍呢?老王究竟最需要什么?杨绛给予老王的是同情,老王给予杨绛的是感恩。老王需要的是真诚、平等和尊重!五、拓展延伸 老王离世已经很多年,可像老王那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不
17、少。面对他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1、国家、社会在行动。2、学校在行动。3、关注他们,我们当代中学生准备做些什么呢?请拿出纸笔写写。六、结束语:我们经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七、作业:1、课后练习三 2、阅读我们仨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班级教案 4 【教学目标】1、撇开思维方式。把握文章的巧妙与曲折。2、各种形式的阅读,,感觉文章语言的诗意美。3、了解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4、了解“梨花”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教学难点:阅读课文,了解为什么以“梨花”为标题。【教学活动设计】一、课堂导入:(课前播放轻音乐,播放梨花图片)我们身边有很多美
18、妙,例如我们今天走进的课文,不仅有美丽的文章还有梨花林、美丽善良的哈尼族小女孩,更有高贵的中国品质。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的驿路梨花。二、正课:(一)曲折的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我”第一人称来概括整个故事。结合课前预习快速进行。2。把握叙事角度,试图总结整个故事。例如:(1)我是一家草屋,十多年前,是一群解放军叔叔砍树种草,方便过路人避风挡雨,搬到山上捡梨 (2)老师点拨:叙述顺序的特点和差异。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主人是谁?(1)学生思考;(2)小组讨论;(3)全班沟通。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构思巧妙的写作方法。(二)赏析品味 1.圈点勾画好词和好句,这些词和好句子最
19、能触动心弦,标记它们或写出你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的提示:它可以从用词、写作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得到欣赏。(1)同桌沟通 (2)小组讨论 (3)老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老师适当点拨:这篇文章里的语言具有诗的意境,处处如诗如画 2。升值而读,读,读,读出诗歌的美丽感受。(1)指名学生读;(2)老师配音范读;(3)生配音读。(三)写作背景 1.简要介绍学生对的理解 学生在课前结合课文并联系的共同知识。2.老师补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展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理解彭荆风的作品。彭荆风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初中,成为学徒、校对员、记者、副编、文学团体“木叶文艺俱乐部”。他经历了很多苦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语文 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