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投标书.pdf
《最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投标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投标书.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岩土工程勘察投标书 一、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招标代理单位:工程地点:位于上海市浦东 新区外环线以东、龙东大道以北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银行卡产业园内。场地南、西两 侧分别邻近已建“上丰路”及“顾塘路”,东侧为待建规二 路,北部邻近张家浜。整个场地被待建规一路、中横港河道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三个地 块,场地总体平面形 状呈“L”。基地总面积约为 107200。工程简况:根据场地特点及建筑使用要求,本拟建工程可划分成三个功能区:1、数据运行中心 位于规划一路以北的地块内,占地 24541m2。主体建筑为 4 层,其东侧附属建筑为 单 层。框架结构,柱间距 9m,基础埋深 2
2、.0m。设计拟采用独立承台桩基础,单柱 竖向最大荷重设计值主体部分为 8500kN/柱,附属部分为 30004000kN/柱。设计 要求基础最终沉 降量均控制在 5cm 之内。2、业务处理中 心 位于规一路以南、中横港以西的地块内,占地 4 1 3 96.5 m 2。由拟建业务处理中心(3 9 层)、二期业务处理中心及二期档案受理中心(均为 4 层)组成。框架结构,柱 间距为 8.4m。其中 39 层业务处理中心、二期业务处理中心西部约 2/3 面积范围 设有一层地下 车库,埋深为 5m,其余不设地下室部分基础埋深为 2.0m。设计拟采 用独立承台桩基础,单柱竖向最大荷重设计值:3 9 层业务
3、处理中心为 4500 13000kN/柱,二期业务处理中心及档案受理中心均为 6000kN/柱。设计要求基础最 终沉降量均控制在 5cm 之内。3、后勤服务中心 位于规一路以南、中横港以东地块,占地面积 41327.1。由拟建后勤服务区与培训 中心共同组成的主体建筑、餐厅组成。拟建培训中心及后勤服务区均为 45 层,框架结构,柱间距 79m 其中,培训中心 东部约 1/3 面积及后勤服务区中南部场 地共同构成一地下车库,基础埋深为 5.0m,其余基础埋深为 2.0m。设计拟采用独 立承台桩基础,单柱竖向最大荷重设计值:培训中心为 60007000kN/柱,后勤服 务区为 40008000kN/
4、柱,要求基础最终沉降量控制在 5cm 之 内。拟建食堂为 2 层,框架结构,按照勘察补充招标文件内第 3 条所述的“餐厅参照后勤 服务区参数”之精神,并结合同类建筑的常规设计经验,估算单柱竖向最大荷重设计值约为 2000kN/柱。4、其它附属建筑 包括由二期业务处理中心及培训中心分别通向食堂的连廊,沿上 丰路一侧的业务处 理中心地块和后勤服务中心地块的 2 座门卫组成。其中连廊均 为单层,框架结构,柱网尺寸 8.4m,基础埋深 2.0m,单柱竖向荷重为 250kN/柱,设计拟采用天然地基。门卫为单层砖混结构,设计拟采用天然地基。综上所述,本 拟建工程的各功能区域内的主体建筑柱间距及荷重较大,基
5、础沉降控 制要求严格。以上各拟建物平面分布特点详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建筑物的性质特征及设计 要 求见表 1。(二)标书编制依据与原则 1、编制依据 1)交通银行数据处理中心(上海)岩土工程勘察招标文件及其所 附的建筑总平 面图 1:1000(含电子文档)、场地地形图(1:1000);2)由本单位所掌握的勘察场地所在区域已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上海银行卡产业 园区市政道路、桥梁、堤岸及设施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中国银 联上海信息处理中心岩土工程经验;3)场地历史地形图;4)招标答疑回复(即勘察补充招标文件)精神:招标文件中“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中最大荷重指的是单柱最大荷重;表列地
6、 下 车库为非独立地下车库,仅指业务处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区域内相应拟建物所附 的 地下车库。二期档案受理中心、餐厅及数据运行中心东侧单层部分均包含在本次勘察范围。其中二期档案受理中心为 4 层,框架结构,单柱最大荷重设计值为 6000kN/柱;数 据运行中心东侧单层部分为框架结构,单柱最大荷重设计值为 30004000kN/柱;餐厅为 2 层,框架结构,其荷载参照本功能区域内的后勤服务区建筑物进行估算;本次勘察拟建连廊仅包括二期业务处理中心及培训中心通向餐厅的部分,单层,框架结构,单柱竖向最大荷重仅为 250kN/柱,拟采用天然地基;拟建业务处理中心荷重为 450013000kN/柱,荷重变
7、化较大是因为建筑层数不同 所引起的;本场地内桩基类型首选考虑 PHC 管桩,勘察单位可自行提出其它桩型建议;各功能区域内的主体建筑物基础最终沉降量要求控制在 5cm 之内;招标文件所述基础埋深均以土 0.000 为基准,土 0.000 按现场自然地面标高考 虑;在本次勘察实施前,建设单位可提供场地界桩及坐标。4)本次勘察需执行的标准、规范及规程 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 准(GB/T 50123-19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
8、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基坑工程设计规范(DGJ08-61-97)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上海地区地基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DGJ08-2-83)行业 标准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收费标准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国家计委、建设部)2、标书编制原则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勘察纲要)的合理性、针对性,必须 对本勘察过程具有 指导意义;由此
9、而实现的预期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 满足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要求。2)根据本拟建工 程性质及设计要求,认真分析场地附近已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结合场地施工环 境及同类工程建筑经验,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量,在保证勘察成果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体现勘察工作量的经济合理性。(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预分析 为了了解本勘察场地所在区域的地基土空间分布状况及性质特征,初步分析各拟建 物的地基基础形式,并为相应勘探工作量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根据由本单位掌握 的本场地所在区域的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区市政道路、桥梁、堤岸及设施工程详细 勘察阶段岩 土工程勘察报告
10、 以及上海银联信息处理中心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等资料,结合场地历史地形图,经综合分析,预估本拟建场地工程地质 条件具如下特征:1、场地地貌特征 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滨海平原 地貌类型,地势平 坦,目前场地标高为 3.84.3m,般为 4.0m 左右。2、场地现状及施工环境 按照历史地形图反映,本场地内除后勤服务中心区域及 信息处理中心区域的局部场 地涉及原有农村民宅及小型厂房外,其余均为农田。且 各拟建物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原有河浜。经现场踏勘,目前本场地已经平整,原有河 浜均已回填。场地周边除顾唐路、上丰路已建成外,其余规一路、规二路均为规划 待建道路,穿
11、越场地中部呈南北走向的中横港河道已作清淤,相应的岸坡工程尚在 建设之中。而本场地内各拟建物距周边已建道路及建筑距离远,拟建物边线距周边 已建道路最近距离达 40m 以上。本场地空旷,施工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各类基础工 程施工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3、岩土工程条件初步特 征 1)地基土的构成 本场地处于更新世末期古河道切割区,场地内缺失上海地区可作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桩基础的良好桩端持力层的第层 暗绿褐黄色粉质粘土;且可作为上部荷重大、地基变形控制要求较高建筑物桩基 础的良好桩端持力层一一层土,不仅埋藏深度大,而且分布不稳定。继而在原、层土深度范围内沉积了厚层层软弱粘性土及稍中 密状粉土。结
12、合区域地层资 料分析,就桩基工程而言,本场地所在区域属工程地质较差区。根据本场地周边已有勘察资料分析,预估本场地地基土性质及空间分布基本具如下 特征:一般埋深 2.4m 以浅除表部厚约 0.6m 的人工填土外,为层褐黄色粉质粘土,可作 为上部荷载较轻、地 基变形控制要求不高的连廊、门卫等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其中在暗浜涉及区,该土层 往往缺失。一般埋深 2.424.0m,除 4.58.0m 段为 2层稍密状灰色砂质粉土外。其 余均为灰色淤泥质粘性土(i、3及层),流塑状,高压缩性,地基土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是以 层土为持力层的天然地基的主要压缩层。其中,2层砂 质粉土结构较为松 散,
13、在动水头作用下易发生流砂、管涌现象。一般埋深 24.0 32.5m 为i-i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状,高压缩性,地基土强度相对较上覆层土高。根据其埋藏特征及性质,可作为上部荷载不大,沉降控制要求不高 的拟建餐厅等建 筑物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一般埋深 32.542.0m 为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砂质 粉土,软塑状,中压缩性。就 场地内各拟建主体建筑桩基础,在选择该土层为桩端 持力层的情况下,相应桩型的桩基 承载力也可满足上部荷重要求,且基础最终沉降 量也基本可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之内。但为了满足基础最终沉降量需控制在 5cm 之 内的设计要求,桩基数量较多,桩身强度发挥 率较低,经济性较差。一般埋深
14、 42m 以下,受古河道切割影响,土层空间分布变化相对较大。从场地周边勘察资料 所反映的地层分布趋势分析:在埋深 42m 以下一般均由 2层砂质粉土分布,其顶 板标高较为稳定,而沉积厚度受下卧3及层土切割程度影响,变化较大,为 3 16m 左 右。当3及层土埋藏较浅时,2层土厚度较薄;反之,当3及层土 埋藏较深时,2层土厚度较厚。3层土受下卧层土的埋藏深度及上覆 2层土 的切割影响,分布不稳定,按周边勘 察资料分析,主要分布于沿上丰路一侧的南部 场地。空间形态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仅为 2 3m 左右。由于其性质较差,厚度薄,空间分布不稳定,不宜作为拟建物桩基础的桩 端持力层;层土受上覆土层的切
15、割 影响,顶板起伏较大,本场地内总体分布趋势:自西向东埋藏深度渐深,顶板埋藏 深度最浅为 45m 左右,最深达 58m 左右。虽然2、层土在整个场地内空间分布 变化可能较大,但就某单体建筑而言,空间 分布变化可能相对较小,且此类土层均 属中密密实状砂质粉土,地基土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工程力学性质良好,场 地内拟建主体建筑由于单柱荷重大,而且基础沉降控 制要求严格,因此宜考虑采用 此类土层为桩端持力层,不仅桩基承载力可满足单元承台 适宜桩数所需承载力要 求,地基土提供的桩基承载力与桩身强度相正配,桩基经济性较强,而且基础沉降 也可满足设计要求。2)不良地质现象 据历史地形图和现场踏勘核实,本场
16、地除中 横港河道仍保留外,其余原有明浜均回填成暗浜,各拟建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暗浜宽度 818m。按照邻近场地同类规模暗浜勘探资料,暗浜浜底(浜底淤泥底 部)深度 3.2 3.7m,一般为 3.5m 左右。由于本场地历史上基本为农田,除局部 曾有民宅及小型工厂分布外,没有大规模的建筑分布,故一般不会有地下障碍物分 布,具体尚应根据实际勘察后确 定。3)场地地下水及水、土对砼的腐蚀性 与本 工程设计、施工相关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场地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其补给来 源主 要为大气降水,并受地表迳流影响,水位变幅为 0.31.5m,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埋 深 0.5m 左右。根据调查,本场地未曾有过污染
17、历史,且场地内无有关污染源存在,地下水 及地基土对砼无腐蚀性。具体仍有待于本勘察时进一步验证。4)场地地震 效应 根据有关规范,本场地属W类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 值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处于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因本 场地内埋深 20m 以浅存在着 2层砂质粉土,虽按照场地周边勘探资料,该地基土 不会发生砂土液化,但由于其岩性变化往往较大,在地震烈度 7 度条件下,在本场 地内是否会发生砂土液化,尚应根据本次勘察后最终确定。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 性 本场地处于滨海平原,地形平坦,场地地层分布稳定均匀,不存在能导致场地滑 移、大的变形和破坏等严重
18、情况的地质条件,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有关本 场地现状、周边环境及邻近已有勘察资料详见本标书附件二。一)基础形式及 其持力层 按照建筑功能分区,本场地内拟建物可分为数据运行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后勤服 务 中心三大区域。现按照场地预估地层资料,对不同拟建物进行基础型式及其持力层 分析。1、数据运行中心 位于规一路以北场地。主体部分为 4 层、附属部分为单 层,框架结构,基础埋深 2.0m。其中主体部分单柱最大荷重设计值为 8500kN/柱,附属部分为 30004000kN/柱。设计拟采用独立承台桩基础,要求基础最终沉降量 控制在 5cm 之内。根据场地预估地基土空间分布及性质特征,结合施工环
19、境,针 对拟建物设计荷载特 征及基础沉降控制要求,就主体部分建筑,一般宜选择以 2 层土为桩端持力层,采用 500PHC 预应力管桩或者 450 X 450 预制方桩,桩端全断 面入土深度 45m 左右,桩基承载力及基础沉降量均可满足要求。虽然附属单层建 筑部分荷载相对主体部分轻,该部分建筑虽选择 1-2层土为桩端持力 层的桩基础,采用 400PHC 预应力管桩或者 350 X 350 预制方桩,桩基承载力可以满足上 部荷载 要求,而且基础沉降量也可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但以1-2层土为桩端持力层 时,桩身范围基本由软弱粘性土组成,由地基土提供的桩基承载力较低,桩身强度发挥 率较低,单元承台内
20、桩数较多,桩基经济性较差;并且因该部分建筑与主体建筑紧 贴,二个建筑之间的基础沉降差控制要求严格,因此该部分建筑以 2层土为桩端 持力层,不 但基础沉降控制效果明显优于 1-2层土,而且单桩承载力较大,单元承 台内桩数相对较少,桩基经济性强,同时因同一建筑范围桩型统一,有利于桩基的 配置及施工。因此,对于该单层建筑部分亦宜考虑与主体部分建筑相统一的桩基形 式,即选择2层土为桩端持力层,采用 500PHC 预应力管桩或者 450 X 450 预制方 桩,桩端全断面入土 深度 45m 左右。2、业务处理中心 位于规一路以南,中横港 以西场地内。由 3 9层的业务处理中心、4 层二期业务处理 中心及
21、二期档案受理 中心组成,框架结构,柱间距均为 8.4 m。其中,业务处理中心与二 期业务处理中 心西部近 2/3 面积区域共同构成一地下车库,埋深 5.0m;其余建筑无地下 室,基 础埋深 2.0m。单柱最大荷重设计值:39 层的业务处理中心为 450013000kN/柱,其余均为 6000kN/柱。设计拟采用独立承台桩基础。考虑地下车库部分的地下水浮 力 作用,整个建筑竖向最大净荷重设计值为 400011000kN 左右。设计要求该建 筑最终沉降量控制在 5cm 之内。由上可知,本拟建物结构、荷重变化较大,而且 基础沉降控制要求严格。按照场地预估地基土分布特征及性质,本拟建物一般宜考 虑选择
22、以2层土为桩端持 力层,采用 500PHC 预应力管桩或者 450 X 450 预制方 桩,桩端全断面入土深度 45m 左右,桩基承载力及沉降量均可满足要求。对于不同 荷载的承台单元,可利用调整桩数的方法使桩基承载力与上部荷载相匹配,并满足 相应的基础沉降控制要求。3、后勤服务中心 位于规一路以南、中横港以东场地。主要由后勤服务区与培训中心组成的一主体建 筑及餐厅组成。1)主体建筑 地上 45 层,框架结构,柱网尺寸 79 叶其中后勤服务区中南部及培训中心东部近 1/3 面积共同组成一地下车库,埋深为 5.0m,其余无地下室部分基础埋深均为 2m 单柱 竖向最大荷重设计值:后勤服务区为 400
23、08000kN/柱,培训中心为 60007000kN/柱。设 计拟采用独立承台桩基础。考虑地下车库部分的地下水浮力作用,整个建筑 单柱竖向净荷重设计值为 40006000kN/柱左右。设计要求基础最终沉降量控制在 5cm 之内。按照场地预估地基土分布特征及性质,本拟建物宜选择以 2层土为桩 端持力层,采用 500PHC 预应力管桩或者 450 X 450 预制方桩,桩端全断面入土深 度45m 左右,桩基承载 力及沉降量均可满足要求。2)餐厅 2 层,框架结构,柱 网尺寸 79m 基础埋深为 2.0m。按照招标补充文件精神,估算单柱竖向最大荷重 设计值约为 2000kN/柱。按照该拟建建筑规模、
24、结构及荷载特征,虽采用以层土 为持力层的天然地基,在 适当基础形式(如柱下条基或十字交叉条基)及尺寸条件 下,地基承载力可满足上部荷载要求,而且基础沉降量一般也可满足规范容许范围 之内;但根据场地历史地形图,本拟 建物中北部所涉及的暗浜面积较大,考虑到整 个基础工程的经济性及更有利于基础沉降 控制,本拟建物宜考虑采用独立承台桩基 础,针对其荷载特征,可选择 1-1层土为桩端持 力层,采用 250X 250300X 300 预制方桩,桩端全断面入土深度 26m左右,桩基承载力及基础沉降量均可满足要求。4、其它附属建筑物 包括自二期业务处理中心和培训中心至餐厅的拟建单层连廊、门卫等建筑,荷载较轻,
25、一般可采用层土为持力层的天然地基,对局部暗浜涉及 区可采用砂垫层进行地基处理。上述分析的数据运行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含二期 业务处理中心及二期档案受理中 心)、后勤服务区及培训中心等各拟建主体建筑,当实际勘察后,场地内2层土分布厚度 较薄,其下又有薄层3层软弱粘性土分布,且层土顶板埋藏深度较浅时,则也可考虑选择以层土顶部为桩端持力层的桩基 础,采用 500PHC 预应力管桩或者 450 X 450500 X 500 预制方桩,结合沉桩可行 性,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宜控制在 0.51.0m 左 右。按照场地周边已有勘 察资料分析,即使上述各主体建筑选择层土为桩端持力层 时,桩端全断面入土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详细 岩土 工程 勘察 投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