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专业名称现代物流管理二、专业代码 530802 三、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四、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以 3 年为主,实行弹性学制,最多可延长至 5 年。五、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主要为第三方物流、跨境电商及国际货运等领域的行业企业,从事仓储管理、物流管理、货运代理等工作,见表 1-1。表 1-1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主要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编码)对应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专业方向 1 2-06-07-01 国际商务专业人员 无 财经商贸 2 4-02-06-01 仓储管理员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初级)仓储 3
2、 4-02-06-02 理货员 无 交通运输 4 4-02-06-03 物流服务师 无 物流服务 5 4-02-05-03 运输代理服务员 无 港口航运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第三方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及国际货运物流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国际贸易、仓储与运输、物流规划与管理、货运代理等工作,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基本职业素质,掌握物流规划与管理、仓储配送、采购及货运代理等专业知识,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七、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通过系统的接受本专业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一定的
3、法律知识;(2)具有较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不断突破自我的进取意识;(3)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4)重视遵守职业道德和安全质量意识,具有绿色环保和创新协调的发展理念;(5)具备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2.知识要求 (1)具有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与业务执行的能力;(2)具有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的能力;(3)具有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能力;(4)具有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基础能力(5)具有货运代理的基础能力;(6)具有一定创新与再学习的基础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8)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信息处理的水平。3.能力要求 (1)掌握集装箱码头操作、货运代理、
4、船舶代理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具备在港口航运企业、货代企业、船代企业从事现场操作与管理的能力;(2)掌握运输、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具备在物流企业从事现场操作与管理的能力;(3)掌握国际贸易企业国际货物运营、报关商检、核算与保险、贸易单证操作与管理的能力。八、职业证书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见表 1-2。表 1-2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等级 认证单位 备注(选考或必考)1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 选考 2 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专业证书(CIFA)
5、无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 选考 注:*表示职业资格证书;表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分析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分析见表 1-3。表 1-3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标 准)分析 就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职业资格 仓储管理员 1.进行物品出入库数量、质量监督 2.安排物品存放地点,使用信息系统维护商品信息及资料 3.盘点、清仓查库 4.协助实施物品配送方案 5.检查、维护物品存储设施设备及环境 1.能够进行入库、出库作业管理 2.能够进行搬运、储存、盘点作业管理 4.能够合理调度车辆、人员 5
6、.掌握现代仓储管理技术 6.能够使用仓储设备 无 理货员 1.核对货物品种、数量、规格、等级、型号等 2.检验货物包装、标志等 3.指导货物搬运、整理、堆码,鉴定货运质量和记录货物残损 4.办理货物交接手续等 1.具备商品知识,掌握商品性质和保管要求 2.掌握包装基本知识 3.掌握物品仓储基本知识 4.具备办理货物 交接能力 无 物流服务师 1.确定采购方式,编制采购计划与预算 2.处理物品仓储入库、在库、出库等业务 3.选择运输方式,估算运输成本,计算运费,缮制单据等 4.针对货物的国际运输需求,缮制国际单证,处 理订舱、换单和货物交付手续,处理事故与争议等 1.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2.掌握
7、采购计划和方案 3.掌握仓储管理与运输作业 4.能够使用物流信息系系统 5.能够妥善处理 事故、投诉、争议等 无 十、课程结构框架 十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改革等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1.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课程主要任务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
8、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2)思想和体系概论 本课程是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思想和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思想和体系是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9、化进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3)体育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体育理论基本知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形体与健美、网球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身心素质。(4)英语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语和书面的
10、信息交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强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英语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专 业课中的英文术语打下基础,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5)信息技术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办公应用的理论知识、计算机办公应用岗位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PPT 工作流程、产品展示、网络设置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尽快适应角色,熟练从事办
11、公应用工作,满足日常办公需求。(6)心理健康教育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人格发展与自我意识、择业心理与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课题。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物流学基础 本课程内容包含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等,通过对物流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现代物流 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
12、步学习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国际贸易 本课程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合同条款、合同的商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和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合理预防,全面地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 运输管理实务 本课程以货物运输管理各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细化知识和能力。在课堂和现场,以多媒体教
13、学、案例教学、讨论分析、参观调研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将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以保证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掌握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和操作能力。现代物流技术 本课程内容包括公路运输技术与装备,铁路运输技术与装备,水路运输技术与装备,航空运输技术与装备,管道运输技术与装备。通过采用课堂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采用大量图片、视 频等多媒体信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感性理解。结合我国物流企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主要业务的实际需要,依据采购与仓储、交通运输技术与设备、装卸搬运系
14、统、集装单元化技术、流通加工、产品包装、物流信息技术、配送技术等各自不同的作业流程,阐述现代物流最新技术及先进的物流设备与机械设备。仓储与配送管理 本课程内容包括物流、运输及工业企业货仓管理一般规律及方法、库场规划与设施配置、仓储经营管理、货物入库业务、货物在库养护、货物出库业务等基本知识,通过讲授仓储管理的一般规律及管理方法,库存管理及控制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从事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供应链管理 本课程内容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管理、采购价格与成本管理、库存控制策略、企业内部库存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等。通过对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基本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
15、出发,以库存问题的成因和控制为主线,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采购和库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或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为以后的专业性工作内容做好理论准备。市场营销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知识。目的是让经济管理类的学生能认识市场营销学主要内容和理论框架,学会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市场交换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掌握市场营销的主要实践技能,并具有 初步的营销创新能力。职业认识实习 通过职业认知实习,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专
16、业综合素质和能力。(3)专业方向课程 货运代理实务 本课程内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海运提单和货代提单、货代同行业务、进出口单证制作、海外代理操作及 FOB 货业务、散货拼箱业务、进口业务、对船公司商务业务、空运业务、公路与铁路货运业务、内贸货出口流程、客户开发流程和基本销售技巧等。通过对货运代理业务流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所从 事行业的业务范围,建立对航运市场的系统性认识,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集装箱运输管理实务 本课程内容包括集装箱国际标准、集装箱码头业务、国际海运集装箱进出口货运程序、陆路集装箱运集业务、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费计收、集装箱运输主要法
17、规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集装箱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集装箱码头的进出口业务操作、集装箱货物的装载方法、集装箱堆场管理、集装箱班轮运输、集装箱船舶配积载图的编制、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危险品运输业务等基础知识,明确集装箱运输业务操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报关与报检实务 本课程内容包括进出口商品归类、报关单证准备(管制类)、报关单证准备(备案类)、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证制作、海关申报、海关查验、进出口货物税费缴纳、放行结关、结案结关等。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报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所在城市的报关市场,了解典型及常见的海关监管模式下货物的进出口报关流程和要点,知会各报关环节的常见问
18、题及解决方法。(4)专业选修课程 为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物流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及响应国家 1+X 证书制度试点发展,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掌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环境适应、创新创业等能力,可开设商务礼仪、电子商务、外贸单证实务、海商法、商务英语函电等选修课程。(5)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综合性训练课程。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了解不同工作岗位工作内容、职责,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和环境适应及抗压能力,增强职业道德素质,获得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全面巩固
19、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本专业顶岗实习主要使学生了解真实情境下的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了 解企业文化,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爱岗敬业的态度,增强职业道德、较强的心理和优良的身体素质,提高实践、环境适应及抗压能力。十二、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 1.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 内容周数 学年 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及专门化集中实训)复习考试 机动 假期 全年周数 一 36 2 2 12 52 二 36 2 2 12 52 三 38(其中,毕业顶岗实习 20 周)1 1 5 45 2.学时分配和学分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占总学时比例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 实
20、践 理论 实践 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362 214 35 12.27%7.25%24.14%公共限定选修课程 65 33 6 2.20%1.12%4.14%公共任意选修课程 16 16 2 0.54%0.54%1.38%专业基础课程 180 12 12 6.10%0.41%8.28%专业核心课程 308 88 22 10.44%2.98%15.17%专业方向课程 176 152 18 5.97%5.15%12.41%专业限定选修课程 79 21 6 2.68%0.71%4.14%专业任意选修课程 64 4 4 2.17%0.14%2.76%综合实训 0 476 17 0.00%16.14%11
21、.72%其他环节 入学教育及军训 0 56 2 0.00%1.90%1.38%毕业教育 10 18 1 0.34%0.61%0.69%顶岗实习 0 540 18 0.00%18.31%12.41%毕业论文答辩 0 60 2 0 2.03%1.38%合 计 1260 1690 145 42.71%57.29%100.00%3.授课计划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分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周学时/教学周数)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17/16 18/16 18/17 18/17 18 20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22、1 思想道德与法治 48 34 14 3 3 2 形势与政策 66 66 4 1 1 1 1 3 思想和体系概论 64 64 4 4 4 军事理论 32 22 10 2 2 5 体育(一)32 3 29 2 2 6 体育(二)32 3 29 2 2 7 体育(三)34 4 30 2 2 8 英语(一)64 48 16 4 4 9 英语(二)64 48 16 4 4 10 信息技术 64 32 32 4 4 11 心理健康教育 32 22 10 2 2 12 劳动教育 16 16 0 1 1 小 计(占总课时比例 18.41%)548 362 186 34 19 11 3 1 限定选修课 程 1
23、 创新与创业 34 17 17 2 2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16 16 2 2 3 党史国史 32 32 0 2 2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3.29%)98 65 33 6 2 2 2 任意选修课程 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2 16 16 2 2 2 公共艺术 3 高等数学 4 世界战争史 5 中西方文化差异鉴赏 6 传统手工与创作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1.08%)32 16 16 2 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 物流学基础 32 32 0 2 2 2 航运地理 32 32 0 2 2 3 国际贸易 64 58 6 4 4 4 远洋运输业务 64 58 6 4 4 小计(占总课时比
24、例 6.44%)192 180 12 12 4 8 专业核心课程 1 职业认识实习 56 0 56 2 2 周 2 市场营销 68 60 8 4 4 3 仓储与配送管理 68 60 8 4 4 4 现代物流技术 68 60 8 4 4 5 供应链管理 68 64 4 4 4 6 运输管理实务 68 64 4 4 4 小 计(占总课时比例 13.30%)396 308 88 22 2 周 12 8 专业方向课程 1 集装箱运输管理实务 68 64 4 4 4 2 报关与报检实务 68 60 8 4 4 3 货运代理实务 68 52 16 4 4 4 集装箱运输管理软件 34 0 34 2 2 5
25、 船货代软件 34 0 34 2 2 6 集中实训(供应链系统软件实训)28 0 28 1 1 周 7 集中实训(ERP 沙盘)28 0 28 1 1 周 小 计(占总课时比例 11.01%)328 176 152 18 6 10 专业限定选修课 程 1 管理学基础 32 32 0 2 2 2 海商法 34 30 4 2 2 3 商务礼仪 34 17 17 2 2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3.36%)100 79 21 6 2 2 2 专业任意选修课程 1 船舶概论 34 34 0 2 2 2 货物学 3 国际航运发展史 4 电子商务 5 物流成本管理 34 30 4 2 2 6 商务韩语 7 中
26、外航海史 8 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 全球化 9 商务英语函电 10 外贸单证实务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2.28%)68 64 4 4 2 2 综合实训 1 岗位技能培训 56 0 56 2 2 周 2 物流岗位综合实训 112 0 112 4 4 周 3 仓储/配送岗位实训 112 0 112 4 4 周 4 岗位实训 84 0 84 3 3 周 5 货代岗位培训 112 0 112 4 4 周 小 计(占总课时比例 16.92%)476 0 476 17 17 周 顶岗实习 540 0 540 18 18 周 其他 1 入学教育与军训 56 0 56 2 2 周 2 毕业教育 28 10 18
27、 1 1 周 3 毕业论文答辩 60 0 60 2 2 周 4 劳动教育实践课 28 0 28 1 1 周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5.78%)172 10 162 6 3 周 2 周 周课时及学分合计 2950 1260 1690 145 25 25 25 25 18 周 20 周 总学时 2950 说明:毕业顶岗实习以外的专业课程学时包含课程内理实一体化的技能实训或专门化集中实训的 时间。十三、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通 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
28、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课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 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形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率。2.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1)教材选用要求 本专业在选择学生教材时,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优先选择国家和地方规划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同时,对于针对性较
29、强的专业实训课程,按学校规范程序,开发校本教材。(2)图书资料配备要求 为满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满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需要,每学期不断补订、更新本专业相关资料。如物流技术、中国物流与采购、物流科技等专业学术期刊。(3)数字资源配备要求 结合本专业需要,开发和配备了 3 门优质网络课程如远洋 运输实务、仓储与配送实务、货运代理实务,开设了 4 门专业实训课程,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4)师资配备标准要求 目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共 10 人,其中硕士 4 人,中级 职称 6
30、人,高级职称 1 人,兼职教师 5 人。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以及完善“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水平。(5)实验(实训)室及设备配备标准要求 实验(实训)室及设备配备相对充足,用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训室 2 个,面积约 140 平方米,可同时容纳 120 人上机。配备沙盘模拟软件、集装箱运输管理软件、货代操作软件及供应链管理软件。根据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毕业生集中、条件成熟的潍坊、青岛等地区适时增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不断优化实习基地布局推动学院校企合作政策落地,以实现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终
31、极目标。目前,本专业已有签约校外实训基地 10 多家,如青岛大亚物流有限公司、山东万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山东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等。3.学习评价 根据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学习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家长、行业和企业参与。注重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学习过程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实际操作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笔试、小作业等方式。专业技能课程通过任务
32、实操、项目作业等方法,考核学生的专业知 识、专业技能和工作规范等方面的学习水平。学习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4.质量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完善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质
33、量标准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十四、毕业要求 1.学业考核要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职业能力要求,将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技能证书、技能比赛、自主创业、实习实训突出表现者等融入学业考核中,在符合学院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可进行一定的学分置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对应的实践、技能比赛、技能考证考核及自主创业等。学生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 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具体毕业条件如下:(1)学习课程全部考试合格;(2)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合格;(3)完成毕业设计与论文答辩且成绩合格。2.证书考取要求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做好首批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规定,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学生可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也可考取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认证的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专业证书。十五、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在本专业毕业时除了可以获得大专文凭外,如果有意上本科或者研究生,我院提供专升本、自考本并考研等途径。本科: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