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 2 页 第 2 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2过程与方法(1)依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 识 定 量 研 究 对 于 化 学 科 学 发 展 的 重 大 作 用。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前置测评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则。2写出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
2、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OO2=点燃2CO2,通过该方程式你得到(1)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每56份一氧化碳与32份氧气恰好完 第 3 页 全反应;(3)共生成 88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在 CO2=点燃CO2的反应中,12 份质量的碳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物质质量之比 CO2CO23811。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通电2H2O2_;填写下表:反应物 生成物 H2O H2 O2 质量比 9 1 8 A 18 g 2 g 16 g B 72 g 8 g 64 g,在化学反应中:(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不管反应物和生
3、成物质量是多少,各物质的质量比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学习新课 第 4 页 一个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该化学反应,还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你知道这有什么用吗?学会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第 106 页。阅读教材后须明确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一种方法。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阅读教材第 107 页例题,须明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练习与实践 试一试,你能行。计算 36kg 水完全分解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注意,左右对应,上下对齐,注明单位,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 g 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观察与思考 阅读教材第 107 页观察
4、与思考:(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两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把能用的解法和过程写出来。(3)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两种解法都能应用?第 5 页 作业:教材第 108 页 3,4,5 题。第 2 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步骤解:设未知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比例式解比例式简明写答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做好引导和反馈。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多。新课讲授前,教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教师的指导和讲解起到了画龙点晴、事半功倍的效果。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时 依据 化学方程式 计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