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习题(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统计学习题(1).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统计学习题(1)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变量和 _ 变量。2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估计量。3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 _ 的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_、-两大部分。5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 _ _3个阶段。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_n大于等于30_称为大样本。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 _两类。二、判断(-)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 除。(-)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第二章 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 一、填空
2、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_ _变量和_变量。2直方图适合于表示 _ 资料的次数分布。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 _和。4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 _,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 是_o 5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s=_ V L(x-x 横杆)平方/(nl)o 二、判断(-)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 量资料。(-)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 众数。(-)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四、单项选择 1 下面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_
3、 c A 身高 B 体重 C 血型 D 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时,可做成_ _图来表 Zj o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多边形图 D 折线图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o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其标准差 _。A扩大屈倍B扩大a倍C扩大a2倍D不变 5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_。A标准差 B 方差 C 变异系数 D 平均数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一、填空 1
4、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 概率 P(AB=_。2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 _ 和 _ 两个参数决定的。3正态分布曲线上,_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_确定曲 线的展开程度。4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等于_。5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 _,尾部偏 _。二、判断(-)1 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毫无关系,则事件 A和事件 B为互斥事件。(-)2二项分布函数c:pxqn x恰好是二项式p q n展开式的第x 项,故称二项分布。(-)3 样本标准差s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值.(+)4 正态分布曲线形状与样本容量 n值无关 (+)5 x2是随自由度变化的一组曲线
5、四、单项选择 1 一批种蛋的孵化率为80%同时用2枚种蛋进行孵化,则至少有 一枚能孵化出小鸡的概率为 _。A 0.96 B 0.64 C 0.80 D 0.90 2关于泊松分布参数入错误的说法是 np 3设x服从N(225,25),现以n=100抽样,其标准误为 _。A 1.5 B 0.5 C 0.25 D 2.25 4正态分布曲线由参数 和 决定,值相同时,取 _ 时正态 曲线展开程度最大,曲线最矮宽。A 0.5 B 1 C 2 D 3 5 t分布、F分布的取值区间分别为_。A(-OO,+乂);0,+O)B(一 OO,+O);(-OO,+O)C 0,+O);0,+O)D 0,+O);(-O,
6、+O)第四章统计推断 2参数估计包括_估计和估计一、填空 1统计推断主要包括 _和 _ 两个方面。3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 _无效假设,一个是。4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 界值写作 _。5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_v_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 正。二、判断(-)1 作假设检验时,如果I u I Ua,应接受H,否定HA。(+)2 作单尾检验时,查u或t分布表(双尾)时,需将 双尾概率乘以2再查表。(-)3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区别是:第一类错误只有 在接受HO时才会发生;第二类错误只有在否定 H0时才会发生。(-)4当总体方
7、差2未知时需要用t检验法进行假设检验。(-)5在假设检验中,对大样本(n30),用u检验法,对 小样本(*30)用t检验。(-)6成对数据显著性检验的自由度等于 2(n-1)。(+)7在进行区间估计时,a越小,则相应的置信区间越大。(+)8方差的同质性是指所有样本的方差都是相等的。(+)9在小样本资料中,成组数据和成对数据的假设检验都 是米用t检验的方法。(+)10在同一显著水平下,双尾检验的临界正态离差大于单 尾检验 四、单项选择 1两样本平均数进行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平,以 所对应的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小 =0.01 A t 检验 B 检验 C F 检验 D 2检验 3两样本方差的同质
8、性检验用 _。A 检验 B F 检验 C t 检验 D 2检验 4进行平均数的区间估计时,_。A n越大,区间越小,估计的精确性越小 B n越大,区间越小,估计的精确性越大 C 越大,区间越大,估计的精确性越大 D 越大,区间越小,估计的精确性越大 5已知某批25个小麦样本的平均蛋白质含量x和,则其在 95%置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点估计 L=。第五章 2检验、填空 1 2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检验 和A I=0.20 B=0.10 C=0.05 D 2当样本容量n3)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时,不 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3对同一资料,进行校正的 2值要比未矫正的2值小。(
9、-)4 2检验时,当2 a时,否定接受HA,说明差异达 显著水平。(-)5比较观测值与理论值是否符合的假设检验称为独立性试 验。四、单项选择)2检验中检验统计量 2值的计算公式为 A P,应接受HA,否定Ho C P,应否定H。,接受HA 3()在遗传学上常用 _来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符合性状分离 规律。A 独立性检验 B 适合性检验 C 方差分析D 同质性检 验 4()对于总合计数n为500的5个样本资料作2检验,其自由 度为 _。A 499 B 496 C 1 D 4 5()r x c列联表的2检验的自由度为 _。A(r 1)+(c 1)B(r 1)(c 1)C rc 1 D rc 2 第六
10、章方差分析 一、填空 1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 和 _ _3类。2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 _,以正确估计 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3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最小。4方差分析必须满足 _ 3个基本假定。5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 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_等。二、判断(-)1 LSD检验方法实质上就是t检验。(-)2二因素有重复观测值的数据资料可以分析两个因素间的 互作效应。(+)3方差分析中的随机模型,在对某因素的主效进行检验时,其F值是以误差项方差为分母的。(+)4在方差
11、分析中,如果没有区分因素的类型,可能会导致 错误的结论。(-)5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所弥补的数据可 以提供新的信息。(+)6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若经检验差异显著,在 进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时需要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四、单项选择 C总平方和 D 总方差()1 Xij 2 X.表示 A组内平方和 组间平方和 C总平方和 总方差()2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2 Xij Xi.表示 ()3方差分析计算时,可使用 _ _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A 全部疏忽均减去一个值 B 每一处理减去一个值 C 每一处理减去该处理的平均数 D 全部数据均除以总平均数 第七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
12、一、填空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2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 _。3统计上常用_分析来研究呈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用 分析来研究呈平行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4对于简单直线回归方程,其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_。5在直线回归方程中,自变量改变一个单位,依变量平均增加或减 少的单位数可用 _ 来进行表示。二、判断(-)1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 系。(+)2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3相关系数r有正负、大小之分,因而它反映的是两现象之 间具体的数量变动关系 (-)4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
13、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 不同。(-)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 机变量。(-)6在直线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是对等的,不需要区分因变 量和自变量。(-)7正相关指的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四、单项选择 1在回归直线中y二a+bx中,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_。A r=0 B r=1 C 0r1 D 1r0 2由样本求得r=0.09,同一资料作回归分析时,b值应为 _。A b0 C b=0 D b 0 3简单线性回归系数t检验,其自由度为 _。A n 2 B n 1 C n D 2n 1 4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A线性
14、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 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负 相关 5相关分析室研究。A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B 变量之间的变 动关系 果关系 6在回归直线y二a+bx中,b表示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7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 _ A现象之间完全无关 B C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D 8若计算得以相关系数r=0.94,则 A x与y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B同一资料作回归分析时,求得回归系数一定为正值 C同一资料作回归分析时,求得回归系数一定为负值 D求得回归截距a0 9根据样本算得一相关系数r,经t检验,PvO.01,说
15、明 _。A两变量有高度相关 Br 来自高度相关的相 关总体 10若r S&13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 b的绝对值越大,则 _。A 用回归直线估计的效果越好 B 用回归直线估计的效 果越差 C 回归直线的斜率越大 D 回归直线越远离坐标 原点 14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本质要求是。A 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B各点到x轴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 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最小 D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15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剩余平方和反映了 _。A 应变量y的变异度 B 自变量x的变异度 C扣除x影响后y的变异度 D 扣除y影响后x的变 异度 第八章 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布
16、 一、填空 1在确定两个变量曲线类型的常用方法有 图示法_和 直线化法。2在进行非线性回归曲线的直线化时,对数据进行转换的方法通常 有直接引入新变量_和方程变换后再引入新变量_。3 相交指数可以反映回归曲线拟合程度高低。二、判断(+)1直线关系是两变量间最简单的一种关系,但这种关系通常 仅在变量一定得取值范围内成立。(-)2所有的曲线类型都可以通过变量转换成直线形式。(+)3对曲线进行直线化,必须结合双变量资料本身的特性。第九章抽样原理与方法 一、填空 1 只要使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即使遵守随机原则,_ 也不可避免会发生。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_、_ 和 _。3 在抽样调查时,抽样误差越小,用
17、样本估计总体的可靠性就越 4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 _。5 按照抽样方法的不同,随机抽样有可分为 _ _、_ 和 _。二、判断()1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2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随机原则所造成的。()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为原来 的1/3,则样本容量必须增大到9倍。()4 在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容量越大,其抽样误差也越大。()5顺序抽样可以计算其抽样误差。()6整体抽样不能提供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值。()7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个体间差异较小,所需抽取的样本 单位数较小的情况。()8 分层随机抽样通常比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18、()9通常样本容量与准确度有关,样本容量越大,准确度越 高。()10抽样调查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由样本所得估计值 的准确性。四、单项选择 1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 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为原来的 _。A 2 倍 B 3 倍 C 4 倍 D 5 倍 2事先将全部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 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方式为 _。A 分层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 C 整体抽样 D 顺序 抽样 3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体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时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D 经常 性调查 4事先确定总体范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
19、,然后根据随机 数码表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 体抽样 5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 组成样本,这种抽样调查组织方式被称为 _。A简单随机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 体抽样 6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样本容量和抽样 误差的关系是o A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 样本容量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样本容量变动程度的 1/2 第十章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一、填空 1试验设计包括3个基本要素,即 _,受试对象和 2试验
20、设计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可以起到 _ 的作用。3对比设计的统计分析采用的是 _ 法,而随机区组设计的统 计分析采用的是 _。4裂区设计中一般将精度要求高的因素安排在 _,精度要求 低的因素安排在 _。5正交设计常采用 _ 科学合理地安排试验设计。二、判断()1理论上讲,如果试验没有误差,精确度和准确度是一致的。()2试验设计中设置重复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试验误差。()3对比设计体现了实验设计中的重复和随机原则,但未体现 局部控制的原则。o ()4裂区设计中一般主区之间比副区之间的实验空间更为接近,所以主区的实验误差多小于副区误差()5在无交互左营的正交试验中,各实验因素的水平数减 1之 和加1,即为所
21、需要做的最少试验次数。三、名词解释 试验设计 试验结果重演 处理因素 主效应 互作 受试对象 处理效应 误差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重复 随机 局部控制 四、单项选择 1试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是 _。A受试对象、处理效应、观察指标 B 随机、重复、局部控 制 C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处理效应 D 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机化 力,因此试验因素越多越好 D 正交表中任一因素任一水平都均衡地包含其他因素的各水平 4在二裂式裂区设计中,如果 A因素(a个水平)安排在主区,B 因素(b个水平)安排在副区,n个区组,则副区误差的自由度为 A b-1 B(b-1)(n-1)C(a-1)(b-1)D a(b-1)(n-1)5 L 9(3 4)正交表中“3”是指 _。A 试验因素 B 试验水平 C 试验次数 D 交互作 2随机区组设计要使 _。A组内差异最小,组间差异最大 异最小 I C组内、组间差异都最小 3下列关于正交设计的叙述,_ A B C B 组内差异最大,组间差 D 组内、组间差异都最大 是不正确的。正交表中的部分水平组合,在全部可能的水平组合中均匀分布 如果正交表的各列都安排了试验因素,则无法估计试验误差 正交设计是多因素试验的不完全设计,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 用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