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层村干部职责超载现象探析.docx
《毕业论文:基层村干部职责超载现象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基层村干部职责超载现象探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论文:基层村干部职责超载现象探析摘 要:在村民自治的实际发展中,村干部逐渐演变成在政府与村民之间扮演“上传下达”的中间人角色,不仅需要处理村庄事务,也需要完成乡镇政府交付的行政任务。这种来自行政和自治事务的双重压力让村干部难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村庄治理水平的提升。化解村干部职责超载困境不仅需要从外部行政层面展开,也需要从村庄内部寻求自治资源,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一、问题的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如何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村庄治理与村民自治密不可分。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的机制选举出村干部并由村干部作为村民代表处
2、理村庄公共事务和带领村庄发展。但在村民自治的实际发展中,村干部逐渐演变成在政府与村民之间扮演“上传下达”的中间人角色,不仅需要处理村庄事务,也需要完成乡镇政府交付的行政任务。这种来自行政和自治的两方面事务以及由此产生的行政和自治双重压力让村干部难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村庄治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村干部职责超载的现状进行探析,寻找化解困境的办法。二、村干部角色的历史演进村干部的角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过程而出现的。人民公社解体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逐步转变为“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的三级结构,乡镇政府是国家在乡村地区的一级政府,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
3、负责处理与村民利益有关的村庄事务,形成行政与自治分工的“乡政村治”格局。而对村干部角色的行为特征的研究在村民自治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许多研究成果。从制度结构角度分析村干部在村民自治中的角色与行为,可将村干部看作国家在乡村社会的“代理人”以及村庄利益的“当家人”。这种双重角色形象地说明了村干部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扮演着中间人角色。但从村民自治整体运作状况来看,双重角色理论只从静态角度即应然层面进行分析概括,并未结合各地具体状况概括,如杜赞奇在分析华北农村所提出的“盈利型经纪”,它也适用于分析当前村干部在执行国家政策过程中谋取个人利益的寻租现象。村干部谋求自身特殊利益的行为表明,村干部并不全然是在国
4、家代理人和村庄当家人的双重角色模式下运行。村干部在面对国家交付的行政任务时不全力以赴地执行,处理村庄事务时也留有余地,逐渐变为村庄秩序的“监护人”和村政中的“撞钟者”。这种对村干部角色的边缘化分析是基于村干部作为行为主体对制度和结构产生反应的角度展开的,有效地弥补了双重角色理论在静态的制度结构方面分析的不足,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村干部角色的特征。但村干部的行为特征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如因市场介入以及市场意识的影响,让村干部偏离了传统的“监护人”角色,逐渐成为无法有效实现“上传下达”、村庄管理的“弱监护人”。但从总体上对于村干部角色行为的分析仍是从“代理人”和“当家人”的双重框
5、架下结合一些具体的村庄案例展开的。在近些年国家与乡村社会博弈过程中,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项目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的实施,村干部的角色和行为特征也适应着这种变化的社会环境,因而我们需要在新的语境下把握村干部的角色和行为特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客观效果是国家资源对乡村地区的大量输入,但与此同时,国家权力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如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等回归乡村社会,渗透进乡村社会各个角落,并借资源的输入有效地改造着乡村社会。这种资源的输入与权力的扩张也加深了村干部角色的行政化色彩。这种行政化趋势让村干部每天忙于应付各种行政任务和考核,客观上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三、村干部职责超载现
6、象及其原因在人民公社解体后,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目的的村委会在各地相继出现并成为管理村庄事务的组织载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村委会及村干部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政府管理村庄、提供村庄日常公共服务和促进村庄社会经济发展等。但村干部在管理村庄过程中仅依靠村庄内部资源是无法实现村庄的有效治理的,不得不寻求政府支持,这就为乡镇政府进入村庄提供了途径。同时,乡镇政府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控制力而在人财物等方面通过如“村账乡管”、干预村委会选举、下达指令性计划等手段逐步干预村民自治。按照双重角色的分析框架,村干部处于国家与村庄的中间位置,不仅需要传达政府政策指令,也需表达村民
7、利益诉求,因而村干部工作压力主要源于这种双重角色带来的行政压力和自治压力,且近年来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不断加大。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文件深刻指出了当前基层工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会议、文件、考核评比过多过频等。(一)村干部职责超载现象青海日报在2019年5月22日登载为基层减负促实干担当一文指出,当前基层干部做完台账做汇报,大会开完开小会,会会相连,时间和精力都被占用和损耗了,从而抓落实、谋发展、下基层、做调研的功夫就少了。此外,有些材料的细化涉及到每天的工作记录,还有些会议内容属于老调重弹,工作状态成了
8、为开会而开会,为发文而发文,顾了“面子”,顾不了“里子”,严重脱离实际,各种形式主义问题突出,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基层干部工作压力不断增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象地概括了当前基层工作面临的巨大行政压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仍存在对村(居)委会自治性质认识不清的现象,一有事就往社区居委会派,设机构、搞活动,摊任务、提要求,加上各类总结评比表彰等,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可谓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据报道,某地一个社区居委会居然挂上了53块牌子,而据工作人员反映,其中80%都是虚设或重设的机构。村庄征地拆迁、村集体经济分红、土地管理以及村干部与村民间干群关系维护等都需要村委会干部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
9、时社会的快速转型带来的村民利益诉求多样化给村干部管理村庄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如在村庄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户的地被征、房子被拆迁后,虽然有补偿,但这点补偿根本不足以维持和保障一家人今后的生活。土地没了,等于失去生活来源,如果得不到较好保障,一向视土地为命的农户怎么不焦虑呢!”村民对拆迁补偿标准的不满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给村干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总之,行政任务与村庄事务带来的双重压力让村干部长期处于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这种职责严重超载状态。(二)村干部职责超载现象的原因探析村干部一方面作为国家在乡村社会的代理人角色,需要承接乡镇政府分配的行政任务以及由此产生的考核评比等;另一方面
10、,作为村庄的当家人,村干部需要在管理村庄事务过程中有效回应村民多元化利益诉求并妥善处理各种与村庄相关的难题等。面对行政与自治工作的双重压力,村干部工作队伍自身建设至关重要,但目前村干部队伍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能力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给村干部管理村庄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压力。1. 双重角色是村干部职责超载的制度原因建国后,面对乡村社会结构分散,无法有效整合资源进行社会建设的状况,国家在乡村地区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以此统合分散的乡村社会进行农村建设与发展。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人民公社保持着高度的国家控制色彩,即使是在人民公社解体后,也对乡村社会逐步探索形成的“乡政村治”模式的运作有着持久的历史
11、影响。按照“乡政村治”模式的安排,乡镇政府负责处理行政事务,村委会负责办理与村民自治有关的村庄事务,并协助政府工作。但这种应然层面的制度设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不断偏离制度轨道,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在工作中的指导关系逐步演变为领导关系,村委会沦为乡镇政府的“一只脚”,村干部在角色行为方面更偏向于乡镇干部。一方面,中国政府各级的机构设置遵循“上下对齐、左右对口”原则,具有职责同构的特点;另一方面,行政任务由中央政府按照部门职责层层下达,最终到达基层并由基层负责具体的政策实施。但由于基层政府部门设置及人员编制等十分有限,面对诸多上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以及目标考核,只能将行政压力和行政任务进一步向村委
12、会转移,造成基层工作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象。2. 农村社会转型导致传统团结纽带断裂产生的压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带来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村庄人口流动的加快,让村庄内部的异质性不断增强,村庄内部多元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村民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但这种体制性的变革造成乡村社会传统秩序不断瓦解,而新的村庄秩序与价值体系又尚未形成,让村民的村庄共同体认知、参与村庄治理的主体性不断弱化,给村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种农村社会团结纽带的断裂,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以及村庄集体经济体制、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等传统体制造成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利益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基层 干部 职责 超载 现象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