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1.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案例研究过程 第一步是:每个老师根据自己教的年级不同,设定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我教六年级语文,所以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和语调能力;二、学习阅读的方法;三是提高理解文本内涵的能力。第二步是:我以这学期的课文为内容,确定一篇文章作为公开课进行分析。我选择了詹天佑。第三步:我仔细研究了教材,从各方收集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参考了其他优秀的教案和反思,然后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以下教案。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习 11 个新单词,正确读写完成、隧道、调查等单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单词和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在具体事例中把握关键词、句子、段落
2、,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思想中的作用。3.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背诵自己最有感触的部分。教学中强调难点和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重点句子,体验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体验关键词在表达思想中的作用。突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例题、画图表、看插图。教学准备 詹天佑形象“人字形”电路图 师生们共同搜集了詹天佑及其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和关于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教学流程:第一节课 首先看图片的介绍,揭示题目。1.(老师展示一张詹天佑的照片),你知道这是谁吗?(姓名)通过搜集资料,你对詹天佑了解多少?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詹天佑的信息,相互补充
3、,扩大知识面。2.听了信息,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名字 3.看来詹天佑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些印象,让我们进入课文,在这节课上了解他。(老师呈现题目),并一直读下去。第二,第一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拼音流利地朗读。免费阅读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生词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发音。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关于詹天佑的内容?(按姓名)4.此时的詹天佑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命自由理论 5.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到句子并做好标记,一起读(詹天佑是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在第一段的第一句话里。那篇文章中有哪些描述可以说明詹天佑是
4、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标记,然后分组交流。姓名报告(你应该在文章的第 2-6 段找到句子。第一,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威胁。詹天佑顶住压力,毅然接受了主持铁路建设的任务,遭到帝国主义的嘲笑。6.随意阅读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重点句子,读完这些句子后谈谈你不理解的感受或问题。名字。学生谈感受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说话,这样才有意义。7.仔细阅读这些句子。这个时候你最想对詹天佑说什么?8.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用情感去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三.布置作业 1.记住这节课的新单词。2.仔细阅读课文,背诵第 2 段和第 3 段中感觉深刻的部分。第二课时 第一
5、,复习 1.说出你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感觉深刻的部分。2.听写单词 勘察、坠落、勒索、蔑视、竣工、挖掘、隧道、粗俗、妨碍、深山溪流、悬崖、二、仔细阅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1.默读这三段的关键句子,思考(在勘察路线的过程中,长城外环境恶劣,寒风呼啸,黄沙漫天,不小心就会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开挖隧道时,居庸关山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两端向中间钻孔的方法。八达岭隧道长 1100多米,是居庸关隧道的三倍。他还采用了中间下沉的方法。通过看电路图或画示意图了解从两端到中间钻孔的方法和中间下沉的方法,体会詹天佑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创新思维。他的创新设计来自实
6、践。)(青龙桥附近,坡特别陡。詹天佑设计了“人字”线,展示了“人字”线的匠心和大胆设计,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詹天佑大胆创新的精神。)从以上的句子和文字,让我们认识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总结:爱国主义是詹天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新设计是他卓越才能的体现。詹天佑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3.自己读重点句子,思考表达的作用。4.交流这一部分最感人的部分,并努力记住它们。三.教师总结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完工。这一事件给了帝国主义有利的反击。请想象一下,帝国主义国家的记者会如何评论这件事?(指名道姓)虽然修建京张铁路的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卓越设计却深深
7、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四.分配:1.课后阅读关于中国爱国儿童的故事。2.课后完成练习。板书:詹天佑 勘察路线 开挖隧道 青龙大桥线路设计 杰出的爱国主义 第四步,讨论实际问题,即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情绪,准确理解文章,课后快速理解阅读题。三.课例讨论 查看:将文章至少读两三遍。第一次看:里的大致内容;第二次,看问题,适当勾画和标记;第三遍看重点句子和段落。观点二:对各类文章进行分类,针对阅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并且应该把握哪些内容来回答.四、课例研修结果 1、通过课例研修研究,我们组的教师
8、一致认为,现在阅读教学要把握住两大任务:一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读懂别人写这篇文章时所用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领悟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借鉴他人好的写作方法,试着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书面语表达的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写作方法的关注,再靠单纯的习作指导去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读写结合”也是有效性阅读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2、将各种阅读上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例如: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埋下伏笔,做铺垫(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起下文,总结概括;2
9、)、文中: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总起句;概括性的句子;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3)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使内容更具体;2、排比:增强语气,强调突出;3、反问:强调,加强语气;4、对比:强调、突出 3、我们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些过程中培养能力.我们要允许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丰富大胆的想象,勇于开拓创新.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
10、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开 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虚化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评课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评课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马上,我们区两年一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将要落下帷幕,三天来,来自六个片区十二位选手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阅读教学的盛宴,也带领我们对当前的阅读教学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在此,参加人员:汝南县第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组成员 主讲人:白文涟 通过参加多次的集中
11、培训,使我对课例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课例研究是通过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究,是教师在同事和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堂观察、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课例研究就是以课例作为教师学习与反思的载体,开展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研究活动。”我也认识到课例研究的重要性。1、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为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研究,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2、课例研究是教师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3、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克服了以往通识培训、技能培训
12、学科缺失的不足。它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一、课例研究背景 小学教师第四轮继续教育培训的第一个专题就是“有效学习内容”(教什么?)。我一直担任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课堂上,有时我认为把文本分析得很细,很清楚,总结时让学生说,还是有学生不会,若换一种问法,很多学生都不会了。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继续教育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进行专题研究。二、课例研究计划 本期根据与镇方案要求,针对我校的实践,计划在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我先写出二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木兰从军的第一次教学设计。在其他教师的关注下上一节课,课后,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
13、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如:这节课有哪些方面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面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然后根据上述的方面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把好方法备进去,最后再进行一次上课,讨论教学效果。三、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一】、我在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在本校教师的集体讨论后,设计出如下教案: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2个多音字。认识1 个偏旁。复习部首检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
14、字典。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2.指名背第一段。二.精读训练(一)理解第一段。1.指名读。2.口头填空。花木兰()。3.小结。(二)理解第二段。(1)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2)读后交流。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3)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15、,可以看出她怎么样?(4)指导朗读。(三)理解第三段。(1)观察图一。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2)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3)读后交流。(4)指导读第一句。(5)指名读第二句。理解赫赫战功。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6)指导读第二句。(7)指导背诵。(四)理解第四段 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3.读后交流。4.指导朗读、背诵。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二】、上课后,交流得到:
16、(1),加强课前准备,设计中应体现师生的准备情况,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2),本课的故事发生在古代,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降低难度。(3)、应该加强朗读,读出人物的英雄气概。(4)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根据上述的问题,我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再设计。具体如下: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2个多音字。认识1 个偏旁。复习部首检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研究 报告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