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doc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选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第 5 5 单元单元 遗遗传的基本规律传的基本规律 第第 1 1 讲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考纲考情考查内容等级要求考查详情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 15 年单选T4 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14 年单选T4 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13 年单选T2 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基因的分离规律,C,16 年单选T14 以文字和图形结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16 年单选T24 以文字和表格结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15 年单选T4 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14 年单选
2、T14 考查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知识整合一、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1 1正确地选择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正确地选择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1)豌豆是严格_的植物,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一些_的相对性状。2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先只对_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在弄清遗传情况后,再进行 2 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研究。3应用_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也是他成功的又2 / 17一个重要因素。4科学地设计了_,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其程序是:通过杂交实验得
3、到实验结果结果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_设计实验_得出科学结论验证假说(测交)结果与假说相符,上升为规律,不相符则否定假说。该研究方法称为:_。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研究过程1 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方法(1)去雄 图中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要求干净彻底。(2)套袋 套上纸袋,目的_。(3)杂交 图中的即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撒上另一株植物花粉。(4)再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5)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6)实验结果F1 都表现出显性性状;F2 出现性状分离。3 / 172 2提出问题提出问题(1)为什么 F1 全为高茎?矮茎性状消失
4、了吗?(2)为什么 F2 中矮茎又出现了呢?3 3作出假设作出假设(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5)根据假设图解解释4 4演绎推理演绎推理(1)目的:验证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2)演绎推理过程若用 F1 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_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 F1 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方法:测交实验,即让 F1 与_杂交。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预期结果:_。5 5实验验证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验证推理是否正确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紫
5、花和白花比接近 11。6 6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4 / 17释是正确的。释是正确的。7 7总结规律总结规律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_中,随_遗传给后代。8现代解释基因分离定律实质(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具有一定的独立性。(2)在减数分裂形成_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细胞学分析(4)观察图示,回答问题: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
6、律实质的图示是_。发生时间:_。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9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_(原核、真核)生物_(无性、有性)生殖的_(细胞核、细胞质)遗传。考点突破考点 1 基本概念1 1交配类交配类5 / 17交配类型含义作用杂交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 物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植物的异株异花传粉动物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 交配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的传递规律;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 起,得到新品种;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 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方式。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 传粉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 的交配可保留纯合子或提高纯合 率
7、;可用于植物显性个体纯合 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 子相交,从而测定 F1的基因 组成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 释的正确性;高等动物纯 合子、杂合子的鉴定6 / 172.2.性状类性状类术语含义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呈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不分显性和隐性,表达的性状是中间性状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
8、杂交,F1同时体现两个亲本的性状3.基因与基因型类术语含义显(隐)性基因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显性基因一般用 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 文字母表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控制着 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如 A 和 a。等位基因 是基因突变产生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以及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同性 状的基因,如 D 和 D 或 d 和 d复等位基因由同一基因突变产生的若干作用相似、控制 同一性状的一组基因,如人类的 ABO 血型, 由三个复等位基因 IA、IB、i 控制,构成六 种基因型表现型与基因型
9、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 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二者关系是: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纯合子与杂合子(1)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如 DD、dd;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 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2)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如 Dd;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 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4.总结:遗传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例 1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7 / 17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 O 型血,说明该性
10、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1(多选)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可能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 的基因型DF2 的 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考点 2 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突破1 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1)由亲代基因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
11、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 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8 / 17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 a 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 D、d 表示)组合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基因型显性隐性31DdDd显性隐性11Dddd只有显
12、性性状DDDD,DDDd,DDdd只有隐性性状dddd常见问题解答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3D_1ddDdDd(亲本)(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1Dd1ddDddd(亲本)(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 DDDD 或 DDDd 或 DDdd2 2显隐性的区分方法显隐性的区分方法(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9 / 17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遗传 基本 规律 基因 分离 定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