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刑法》模拟卷(第725套).pdf
《2020年河北省《刑法》模拟卷(第725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北省《刑法》模拟卷(第725套).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 2020年河北省刑法模拟卷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姓名:_ 考号:_ 一、单选题(共 30 题)1.甲因在学校饭堂投毒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关于甲的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11题,单选)A.可否假释,由检察机关决定 B.可否假释,由执行机关决定 C.服刑4年以上
2、才可假释 D.不得假释 2.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刑法修正案,但不包括其作出的立法解释 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罪状的描述需要根据其他法律加以补充,这种立法体例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对同一法条中的同一术语,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这并不矛盾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B.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第2页 C.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D.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3.甲拐骗乙(女,12周岁)、丙(男,13周岁)、丁(
3、男,15周岁)、戊(女,16周岁),并将其四人分别卖给四个家庭。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拐卖儿童罪 B.戊属于拐卖儿童罪的行为对象 C.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 D.丁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行为对象 4.某电解铝厂为节省开支,经理和两名副经理集体研究决定,指派本厂电工在电表上做手脚,盗窃电力。后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该电解铝厂盗窃的电力已经价值6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电解铝厂没有构成单位犯罪,应对电解铝厂的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按照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罚 B.电解铝厂没有构成单位犯罪,应对电解铝厂的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分别按照个人单独犯罪处罚 C.
4、电解铝厂构成了单位犯罪,应对电解铝厂判处罚金,对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按照单位盗窃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D.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电解铝厂不构成单位犯罪,电解铝厂的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也不构成个人犯罪 5.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10题,单选)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5、 6.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10题,单选)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 第3页 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 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7.关于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理。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 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
6、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 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丙可以假释 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 8.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杀人而盗窃枪支,实施完杀人行为后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与盗窃枪支罪,属于牵连犯 B.甲将盗窃的仿真品(价值数额较大)冒充文物出卖给他人,骗取财物的,成立盗窃罪与诈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C.甲教唆乙盗窃,随后甲又与乙共同实施盗窃行为,甲成立盗窃罪与盗窃罪的教唆犯
7、,应当并罚 D.甲窃取属于国家秘密的国有档案,成立窃取国有档案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9.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年卷二3题,单选)A.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 B.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 C.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 D.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第4页 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
8、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10.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二10题,单选)A.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陶某拼死反抗。张某路过,帮甲 掏出陶某随身财物。2人构成共犯,均须对陶某的重伤结果负责 B.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2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C.丙明知李某低价销售的汽车系盗窃所得,仍向李某购买该汽车。2人之间存在共犯关系 D.丁系国家机关负责人,召集领导层开会,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全体职工。丁和职工之间存在共犯关系 1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
9、既往(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2010年卷二1题,单选)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12.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1题,单选)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 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
10、以下判处刑罚 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 13.刑法第260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款的罪状属于下列哪一罪状?()A.简单罪状 第5页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 14.甲夜间潜人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15.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11、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C.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D.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16.甲系某厂司机,某日深夜驾车返回厂里,倒车入库时将偷偷溜进车库过夜的乞丐乙某轧死,后查明乙当时睡在车库麻袋中取暖。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12、D.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间接故意 17.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未遂?(2015年卷二5题,单选)A.以贩卖为目的,在网上订购毒品,付款后尚未取得毒品即被查获 B.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现金支票后,未到银行提取现金即被查获 C.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将价值5万元的财物送给国家工作人员,但第二天被退回 第6页 D.发送诈骗短信,受骗人上当后汇出5万元,但因误操作汇到无关第三人的账户 18.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A.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
13、人罪未遂 B.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C.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 D.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 19.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执行。缓刑考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6000余元的财物。对张某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和前罪都从重处罚后再进行数罪并罚 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14、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从罚 20.刑法第64条前段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关于该规定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8题,单选)A.甲以赌博为业,但手气欠佳输掉200万元。输掉的200万元属于赌资,应责令甲全额退赔 B.乙挪用公款炒股获利500万元用于购买房产(案发时贬值为300万元),应责令乙退赔500万元 C.丙向国家工作人员李某行贿100万元。除向李某追缴100万元外,还应责令丙退赔100万元 D.丁与王某共同窃取他人财物30万元。因二人均应对30万元负责,故应向二人各追缴30
15、万元 21.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第7页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卷二9题。单选)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22.甲(民营企业销售经理)因合同诈骗罪被捕。在侦查期间,甲主动供述曾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9万元,司法机关遂对乙进行追诉。后查明,甲的行为属于单位行贿,行贿数额尚未达到单位行贿罪的定罪标准。甲的主动供述构成下列哪一量刑情节?(201
16、4年卷二12题,单选)A.坦白 B.立功 C.自首 D.准自首 23.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24.根据我国刑法的实际规定,下列哪一种刑罚不能单独适用?()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25.甲在行走时突然听到有人惊呼“杀人了,快跑”,甲来不及细想,慌忙跑向路旁胡同,不料撞倒一个轮椅上的老人,造成老人腿部骨折。后发现只是小孩子在恶作剧喊叫。对甲的行为
17、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第8页 A.防卫过当 B.紧急避险 C.假想避险 D.避险过当 26.张某在公交车上盗窃了王某的钱包,钱包中有现金600元和一张信用卡。张某不知道到卡内是否有钱,遂到一商城用信用卡尝试刷卡购物,证实卡内有金额后便疯狂购物达8000余元。对张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盗窃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27.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6题,单选)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
18、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28.下列哪一犯罪人可能被假释?()A.甲19岁时因为武装叛乱、暴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满释放后,甲又于27岁时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 B.乙17周岁时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的第2年,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C.丙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奸被拐
19、卖的妇女,被以拐卖妇女罪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 D.丁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出狱的第3年,又因为绑架罪被判处有第9页 期徒刑8年 29.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2题,单选)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
20、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30.15周岁的甲非法侵入某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8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编写侵入程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年卷二7题,单选)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 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 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 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片面共犯论处 二、多选题(共 20 题)31.张某犯三个罪,第一个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附加罚金6万元;第二个罪被判处14
21、年有期徒刑;第三个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关于本案的执行刑,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执行有期徒刑 B.执行附加罚金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2年 C.在14年以上25年以下执行有期徒刑 D.执行附加罚金6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 32.在下列哪些选项中,时间、地点或者方法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构成因素?()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虚报注册资本罪 第10页 C.叛逃罪 D.倒卖文物罪 33.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5年卷二51题。多选)A.刑法 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构成强奸罪。按照文理解释,可将丈夫强行与妻子性交的
22、行为解释为“强奸妇女”B.刑法对抢劫罪与强奸罪的手段行为均使用了“暴力、胁迫”的表述,且二罪的法定刑相同,故对二罪中的“暴力、胁迫”应作相同解释 C.既然将为了自己饲养而抢劫他人宠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那么,根据当然解释,对为了自己收养而抢劫他人婴儿的行为更应认定为抢劫罪,否则会导致罪刑不均衡 D.对中止犯中的“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既可解释为自动采取措施使得犯罪结果未发生;也可解释为自动采取防止犯罪结果 34.关于没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赵某某(15周岁)走私毒品获利10万元,即使李某不成立犯罪,也应当没收10万元 B.警方在钱某家搜出大量假币,即使钱某不知道是假币,也应当没
23、收所有假币 C.孙某与人发生口角,将他人踢成重伤的,即使孙某使用了所穿皮鞋,也不能没收皮鞋 D.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赌博的,由于公款属于赌资,故应当没收,上缴国库 35.甲开枪将公交车司机李某打成重伤,并胁迫其将车开到某废弃垃圾场,随后甲劫取了车上多名乘客财物,为防止司机驾车追赶,甲下车时又将司机李某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将李某打伤的行为成立劫持汽车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B.甲劫取乘客财物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情形 C.甲将李某打死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 D.对甲的故意杀人行为不能数罪并罚 36.甲想伤害乙,用匕首刺向乙的腰部,把乙扎成重
24、伤,同时将乙价值2万多元的西服刺破。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对甲应定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B.对甲应定故意伤害罪 第11页 C.甲刺伤乙的行为和刺破乙的西服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D.甲刺伤乙的行为和刺破乙的西服行为属于连续犯 37.关于共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入户盗窃时邀约乙在楼下望风,乙担心被害人回家时来不及告诉甲,便让丙在小区门外帮忙望风,丙在小区门外发现被害人后立即告诉乙,乙让甲拿走财物后迅速逃离。乙、丙都成立甲盗窃行为的帮助犯 B.甲公司在网络上提供了某种播放器,网民可以通过该播放器下载、上传淫秽影片,播放器同时对淫秽影片予以缓存,使得其他网民能够
25、迅速观看该淫秽影片。甲公司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正犯 C.乙入户盗窃时,在门外望风的甲发现被害人即将进入家门时,利用欺骗等手段拖延被害人进入家门的时间,进而使得乙盗窃了被害人价值1万元的财物。甲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38.关于刑罚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严厉性是刑罚区别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本质特征 B.适用刑罚,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 C.对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制裁方法,不能以刑罚之名适用于犯罪分子 D.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 39.关于犯罪中止与未遂,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意图抢劫数额巨大的财物,但发现价值极其低廉,因失望而放弃抢劫的,成立抢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 2020 河北省 模拟 7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