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至25课教案教学设计[最新WORD版可编辑].pdf
《2018-2019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至25课教案教学设计[最新WORD版可编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至25课教案教学设计[最新WORD版可编辑].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3 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4 至 25 课教案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 13 个生字,会写“别、到”两个字,积累一些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自然段。3.能用“一不小心”说一句话。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自然段,2、学习生字“别、到”。教学难点:能用“一不小心”说一句话。教学过程 第 2 页 共 23 页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你好,司马光)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2.司马光是古时候的宋朝人,他的姓比较
2、少见,是两个字的司马,名字叫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3.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大屏幕出示朗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2.检查生字、词语 第 3 页 共 23 页(1)出示带拼音的生词,指名读。(建议一个学生读两三个或一行。)古时候(轻声)、司马光、假山、一口水缸、装满、举起、叫着、使劲、砸破、得救、一不小心(2)去掉
3、拼音让学生认读生词。(3)拿出卡片,让学生认读单个生字。三、明白课文大意(一)生字词语都会读了,相信课文就难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的什么故事。指名说。(只需说出个大概。)(二)看图回答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出示词语:古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着书读第一自然段。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词语:一口水缸)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第 4 页 共 23 页(师指着图上落入水缸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引导读第三自然段,练习说话“一不小心”)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往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_。在操
4、场上活动的时候,我一不小心,_。(2)这个小朋友处境很危险,别的小朋友都怎么了?看图说一说,再次出示词语“慌了吓哭了 叫着喊着”,引导读第四自然段。(3)那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看图说一说。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课件出示那口大水缸,引导孩子读描写司马光的话,强调读出“举”“使劲”,“砸”等词语,加上动作表演,最后课件出示水缸被砸破了,老师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六、生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学写两个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别、到”两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怎么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进行指导。七、板书 第 5 页 共 23 页 司马光 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 10 个
5、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思路: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
6、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
7、、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 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第 6 页 共 23 页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
8、故事。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2.第二自然段。(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借助图画学习第 2 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3.第三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
9、,聪明果敢作好铺垫。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1.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 4 段的内容。(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第 7 页 共 23 页 2.第五自然段。(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3)讨论: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几下子”告诉了我
10、们什么?(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3.第六自然段。(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的读音。(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1.指名朗读。2.看图复述故事。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完成课后作业第 2 题。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2)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1)第 1 组的
11、第 2 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2)第 2 组的第 2 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第 8 页 共 23 页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 10 个生字。2.指导书写。“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朋”由两个“月”组成。“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司马光导学案 教材解析:本课是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12、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2、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知识。4、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第 9 页 共 23 页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 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课前准备:课件、动
13、画片、彩色纸。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加强记忆 1、你们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小秘密吗?(说说最喜欢的小朋友,为什么?)2、复习巩固“我会认”生字。二、精讲释疑,分析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2、我是小小故事王:请小朋友,走到台上来,把司马光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来口头复述给大家听。时间()第 10 页 共 23 页 地点()人物 ()发生了()事。3、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从文中知道司马光是位()的孩子。三、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1、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做?怎样救出你的朋友呢?2、私自去游泳,这样做对吗?四、训练检测,巩固知识 1、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4、1)、下课后,有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还有的小朋友()。(2)、放学后,同学们大扫除,有的同学(),有的同学(),还有的同学()。(3)、今天玩游戏时,我一不小心就()。(4)、刚才我用力写字时,不小心把()。第 11 页 共 23 页 2、写出反义词。古()有()哭()里()假()下()大()水()满()去()小心()朋友()3、给多音字组词。得()()着()()都()()没()()()()()()()()()()()()()()几()()别()()的()()假()()()()()()()()()()第 12 页 共 23 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本课是讲司马光小
15、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 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2、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知识。4、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16、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 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课前准备:课件、动画片、彩色纸。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师生互动(7 分钟)1、师:孩子们,今天陈老师跟你们分享一个秘密,你们想听吗?陈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一(2)班的孩子们,因为你们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爱劳动,爱学习、同意我说法的请微笑,你们的笑容真甜蜜,礼尚往来,你们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小秘密吗?(学生说完,和学生握手,如此导入尽早化解课前紧张的气氛,更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2 分钟)2、师: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司马光,司马光他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
17、学家,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勇敢,接下来请观看司马光砸缸救人 第 13 页 共 23 页 视频。(2 分钟)3、我是小小故事王:请小朋友,走到台上来,把司马光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来口头复述给大家听(给予肯定,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别人和口语交际表达能力。)(3 分钟)二、自主学习,加强记忆(4 分钟)1、复习巩固“我会认”生字。(出示 PPT,先由学生抢读,再齐读,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读音,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2 分钟)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出示课文内容 PPT)(2 分钟)三、精讲释疑,分析课文(23 分钟)1、学习第一自然段(2 分钟)(1)、分组朗读第一自然段。(2
18、)、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句话,反义词(古-今,有-无,),轻声字(时候,孩子),量词(一个孩子),多音字(子,子女,儿子)(3)齐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4 分钟)(1)、师:孩子们真棒,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来朗读?勇敢的孩子在哪里?(2)、理解文段。2 句话,反义词(回-去,朋友-敌人,里-内、外,假-真,上-下,大-小,水-火,满-空),轻声字(时候,孩子),量词(一口大水缸,一座花园),多音字(几,几个、茶几,假,真假、放假,了,好了、知了)(3)、齐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5 分钟)(1)、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来朗读?勇敢的孩子在哪里?(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WORD版可编辑 2018 2019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24 25 教案 教学 设计 最新 WORD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412788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