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pdf
《2018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5 分)1.空山新雨后,_。(王维山居秋暝)2.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_。(白朴天净沙秋)4.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解析:这是对名篇名句默写的考查。答案:1.天气晚来秋2.苔痕上阶绿3.白草红叶黄花4.敏而好学5.人约黄昏后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4 分)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居士。(2 分)解析:这是对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答案:东坡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
2、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解析:这是对诗歌鉴赏的考查。答案:C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9 分)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
3、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下列对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答案:B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似与游者相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答案:(鱼)好像在
4、同游人互相逗乐。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_,潭中游鱼的特点是_。(4 分)解析: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仔细阅读全文,读懂内容,抓住题中的信息点,梳理语句,摘引词句填答即可。答案:清澈 灵动(活泼)(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2 分)(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注释】直:同“值”,当值,值勤。蝟:今作“猬”,刺猬。已:语气词。1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4 分)(1)而极爱才()(2)嘱易新
5、帽过年()解析:这是对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的考查。答案:(1)很(非常)(2)换(更换)1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解析:这是对句子翻译的考查。答案:A 1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_”;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_。(4 分)解析: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答案:一笑不复言 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 二、现代文(4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0 分)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说起斑马线,我
6、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 s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 年 10 月 31 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斑马线像是拦
7、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 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 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 45 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 80 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
8、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 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 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 立体斑马线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
9、的警示。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14.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k s()解析:这是对汉字识记的考查。答案:酷似 15.下列对第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 米。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解析:这是对原文内容理解的考查。答案:B 16.依据文本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作概括,完成下表。(8 分)解析:这是对信息筛选和概括的考查。答案:(1)古罗马时期的“跳石”(2)最有名的斑马线是(英国伦敦)艾比路斑马线(3)
10、保护行人安全(4)斑马线的作用 17.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3 分)解析:这是对说明方法作用的考查。答案: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18.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4 分)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拓展能力。答案:示例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示例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
11、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0 分)酸橙 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
12、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上海市 中考 语文
限制150内